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初探
2022-02-26周宝嘉
【摘要】世界图景是人类主观思维对现实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观念的体现,而语言是记录和表达人类思维意识的工具,只有语言才能表达人的意识和观念。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离不开语言,它是反映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体现人与自然和语言相互关系的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应运而生。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世界观,并用该世界观定义着世界。语言世界图景体现了不同民族特有的思维意识,并映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本文对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浅谈,并对该理论在当前的实际应用做了阐释。
【关键词】语言世界图景;形成与发展;民族文化特点;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2096-8264(2022)09-0105-03
一、语言世界图景产生的理论依据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哲学是研究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的学科。语言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因此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从纵向上看,西方哲学主要经历了四次转向:古希腊的本体论转向、近代的认识论转向、20世纪的语言论转向以及20世纪50-60年代的后现代转向。
其中,西方哲学的第三转向即“语言论”转向(即语言哲学)主要包括“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人本哲学”两大学派。其中,诞生于英美分析哲学学派的日常语言学派开始关注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兼顾语境,使得人本精神逐步进入哲学家的视野;而欧陆人本哲学学派则是建构了与传统形而上学相左的“人本哲学”,进一步发展了日常语言学派所初现的人本思想(开始考虑人和语境),主张从整体论角度研究语言,且关注人的纯粹意识、实际存在、理解和解释等命题。(王寅,王天翼,2019:11)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归原”为语言学问题来做出阐释,并逐渐关注语言的使用者—人的作用,从而催生出哲学研究中一门经久不衰的分支学科—语言哲学。
此后的西方哲学继语言论转向之后,又出现了“后现代思潮”的第四次转向。“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之前的“现代主义”而言的。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即工业社会时代的“现代主义”(модернизм)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为哲学基础,提倡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思考问题;而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注重人性化和自由化。“后现代主义”(постмодернизм)中的“后”(пост),实际上是对“现代主义”(модернизм)的继承、反思、批判与发展。在此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学者重新审视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基础观、二元论、理性观等,抛弃了远离人本性的形式主义,倡导哲学研究中的人本性和批判性。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语言学研究也逐渐摆脱了索绪尔“语言先验论”和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的两大客观唯心主义语言观的束缚,跳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仅对语言自身的结构进行研究的局限性,大力倡导语言研究中的“体验人本观”,主张从“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这两个角度来阐释语言之成因。这使得语言学研究更加重视唯物论和人本性,即更加重视语言的使用者—“人”对语言的体验与认知。以“人”为核心,以语言为切入点探究世界。
20世纪的西方哲学进入“语言论转向”和“后现代转向”之后,哲学的基本问题便“归原”为语言学问题来做出阐释,从而催生出哲学研究中一门经久不衰的分支学科——语言哲学。(赵爱国,2011:06-110)此时,无论是哲学还是与哲学有关联的语言学,其研究更加注重人本性,即人的主体作用,强调人对世界、包括对语言的认知。受人本性思想的影响,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人类中心论”(又称“人类中心主义”),它是以人类为世界的中心的哲学思想与主张,它的产生与人类思考并探究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有关。受“人类中心论”思想的影响,语言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人类中心范式”(антропоцентрическая парадигма),该范式出现之后,“世界图景”(картина мира),“概念/观念世界图景”(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ая мира),“语言世界图景”(языкав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等一系列与“人”有关的概念随之出现。从哲学的角度讲,“语言世界图景”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看法,它既是以语言为手段来探究世界的“世界观”,同时也是研究语言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方法论”。
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要想弄清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来龙去脉,首先要对该理论的来源——“世界图景”有所了解。德国物理学家赫兹(Г. Р. Герц)首创了“世界图景”这一术语,并将物理学的世界图景定义为“外部事物的内部形象之总和”,并认为外部事物具有“直观性”,而内部形象具有“理念性”(彭文钊,2002:61)。世界图景既是现实的,又是理念性的(或是观念性或概念性的)。简单来说世界图景就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世界图景的分类方法很多。从哲学的角度上看,可以根据认知主体的不同将世界图景分为普遍世界图景(всеобщ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个别世界图景(частн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和唯一世界图景(единичн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并且强调世界图景的基本功能是将世界中的客体行为模式化。因为世界是唯一的,所以世界图景也是唯一的(白庆华,白莹,2018:88-91)。
而从世界图景的属性上看,世界图景又可分为“天真(素朴)世界图景”(наивн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和“科学世界图景”(научн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前者是一种朴素的、较为原始的人类世界观,而后者则是由前者演变而来的较为理性和科学的世界观。因此,“天真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理论的本原,其他的世界图景理论是在它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语言影响着人的思维,影响着人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不能完全脱离语言而单独存在,语言是记录人类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思维认知的工具,也是建构并体现一个民族各种世界图景的主要方式。天真世界图景作为世界图景体系中最为原始的存在,其形成和发展必然与语言密切相关,没有语言的记录功能就不可能有世界图景的表达,人类对世界的朴素看法就不可能体现出来。因此天真世界图景又可称为语言世界图景,后者是对前者的语言化描述和表达。由此可见,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它在自然与人文科学中的作用不言自明,而语言世界图景则是涵盖范围最广、最有研究价值的世界图景。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源于洪堡特(А. Гумбольдт)的“语言世界观”思想,他认为,语言是民族原始思维的机制,他将语言看作是处于人类主观思维与客观现实世界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语言往往包含并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世界观。由此看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民族特定思维观念或主观认知的体现,不同语言所记录的人类认知差异最终会导致不同民族语言世界观的差异,“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一切语言研究的理由和终极目的均在于此。”(洪堡特,2000)由此可见,洪堡特将语言看作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是思维意识与客观世界的纽带。人类往往通过语言把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转换成思维,即各具鲜明特色的民族意识—世界观。各民族的世界观不同,原因在于各自的语言及其认知的功能不同。我们通过不同语言来认知客观世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意识即世界观,并最终建构了各有特色的语言世界图景。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Л. Витгенштейн)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代表人物,在其著作《逻辑哲学论》中分别对人类语言和客观世界的结构做了阐释,他指出:“语言由命题组成,这些命题是由‘基本’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而基本命题又是由名称结合而成。名称是语言的最终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世界是由全部事实组成,而事实则由‘事态’组成,后者又由客体组成。语言的某层结构都对应着世界的某层结构。”(格雷林,2013)同时,他在探究语言与世界的相互关系时也使用了“语言世界图景”这一术语,并且指出:“如果世界没有实体的话,则命题之是否有意思,视另一个命题之是否为真而定”(维特根斯坦,1992:24),“真实的思想的总和就是世界的图景”(维特根斯坦,1992:28)。他的思想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语言世界图景奠定了基础。
之后,许多学者相继对语言世界图景进行研究,并对语言世界图景的内涵有着更深刻的阐释。德国语言學家魏斯格贝尔(И. Л. Вайсгербер)也在洪堡特的研究基础上将“语言世界图景”作为术语引入到研究中,强调语言世界图景与民族特性息息相关。美国人类学和语言学家沃尔夫(Б. Уорф)和萨丕尔(Э. Сепир)的“语言相对论”思想在丰富和完善了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同时,也推动了该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而在俄罗斯的语言学研究领域,以米纳耶夫(И. П. Минаев)、波捷布尼亚(А. А. Потебня)、库尔德内(Б. Куртенэ)为代表的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派也利用其理论和成果丰富并发展了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
米纳耶夫认为,语言和民族个性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民族个性创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语言,反过来语言又建构了该民族独特的民族个性,反映了该民族独特的世界观。
波捷布尼亚认为,语言作为一种言语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的思想。他在《思想与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并不是表达现成思想的工具,而是创造思想的工具”;“语言不是已有世界观的反映,而是对世界观做出的建构”。(Алпатов 1999:87-88)在他看来,语言是建构和创造思想和世界观的工具,这同样是对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的继承与发展。
库尔德内则是第一位使用“民族世界观”(миросозерцание народа)这一术语的俄罗斯语言学学者,他的著作涉及语言对人类世界观及情感影响问题,使语言学研究更加关注“人”的作用。
因此,早在近代俄罗斯语言学研究时期,语言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语言对人类思维及民族世界观形成的重要作用,只有语言才能形成并传递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近代的语言学研究实际上已经带有了“人本性”色彩,这也是对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发展。
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人类中心范式”的产生与发展,当代俄罗斯学者对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重视语言学的“人本性”,对于“人”对语言的认知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这一时期关于语言世界图景的语言文化学研究形成了多个研究方向和流派,例如:
认知学方向,以阿普列相(Ю. С. Апресян)、捷利娅(В. Н. Телия)和玛斯洛娃(В. А. Маслова)等学者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对认知语义与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有显著成果。阿普列相认为:“在对词汇和语法意义全面描述的基础上重构语言世界图景,被认为是语义学和词汇学的最高任务。”(Апресян 1995:630)由此,学者们对俄语不同语言单位的意义所呈现的语言世界图景的个体性、民族性、体系性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心理学方向,以卡拉乌洛夫(Ю. Н. Караунов)、索罗金(Ю. А.Сорокин)、扎哈连恩科(И. В. Захаренко)、古特科夫(Д. Б. Гудков)、克拉斯内赫(В. В. Красных)为代表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语言、言语和交际的研究来了解“说话人”的“民族心智”“民族意识”,以及“心智空间”“文化中的语言”“思维语言”等,为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方向的方法论。
此外,文化学和教学法方向对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如沃罗比约夫(В. В. Воробьёв)的“民族个性”研究、普罗霍洛夫(Ю. Е. Прохоров)的“民族社会文化定型”研究,该学派的民族世界图景、教学世界图景等理论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三、结语
语言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的语言化表达,是说话人以语言为手段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它是西方哲学进入“语言论”和“后现代论”两次转向中,语言学研究逐渐重视“人本性”的重要体现,是语言文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早来源于洪堡特“语言世界观”思想,并通过近现代学者,特别是俄罗斯学者们的不断研究而丰富发展,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覆盖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多学科领域的学术分支。对俄语语言文化学研究而言,语言世界图景理论能够帮助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来探究俄罗斯民族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意识,同时该理论在语言方面的实际应用也能促进俄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Апресян. Ю. Д. Дейксис в лексике и грамматике и наивн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A].//Избранные труды[C]. Т.2.М.,1995.
[2]Алпатов. В. М. История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 учений [M]. М., 1999.
[3]白庆华,白莹.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民族文化探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8,29(04):88-91.
[4]格雷林.维特根斯坦与哲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5]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3.
[7]王寅,王天翼.西哲第四转向的后现代思潮——探索世界人文社科之前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8]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9]赵爱国.人类中心论视野中语言与世界的关系[J].外语学刊,2011,(05):106-110.
作者简介:
周宝嘉,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