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登场了!洛阳》探讨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

2022-02-26毛辛飞

今古文创 2022年8期
关键词:洛阳传统文化

【摘要】 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发展在历史中汲取养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综艺开始侧重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2021年由爱奇艺推出的全景式人文探索类综艺《登场了!洛阳》通过超级类文化IP的年轻化表达,充分挖掘与展示了洛阳的文化资源,并受到观众的大力追捧。本文通过对于《登场了!洛阳》传播策略的探讨,分析该综艺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原因,并总结其他同类型综艺可以借鉴的传播经验。

【关键词】 《登场了!洛阳》;传统文化;综艺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8-0092-03

一、引言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既是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根本的“中国”。《登场了!洛阳》这档综艺节目通过对于洛阳的充分挖掘,使得观众收获了一场跨时空的文化奇旅,掀起了一波对于传统文化讨论的高潮。节目以探索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探索团在体验学习的感受为出发点,从传统中找到灵感和答案,将古人之姿以今人的面貌重新演绎,展示了传统文化最打动人心的样子。该综艺一经推出,便获得强势“出圈”,目前该综艺在知乎评分已达8.7分,登顶微博综艺话题榜。下文将具体探讨《登场了!洛阳》在传播过程中所运用的传播策略。

二、《登场了!洛阳》文化传播策略

(一)沉浸式场景,营造共情

该节目由著名主持人汪涵领队,罗一舟、唐九洲、连淮伟、刘隽、李浩源组成探索团,而探索团的形式大大加深了观众的沉浸感。例如,《登场了!洛阳》某期节目以“女皇的抉择”为切入点,带领观众一起进行历史抉择。从武则天13岁进宫开始,到最终去世,武则天与大唐休戚与共,一辈子作了无数次选择。而节目通过探索团来展现武则天生前的几处重大场景,并在各个场景前都会有“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的问题,以沉浸式的方式,让观众回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古墓探索中,探索团成员要独自寻找金币出土的古墓,他们如同考古学家一样,发动全身感官,调动所有知识储备,也让屏幕前的观众屏气凝神,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可以代入嘉宾视角,克服对古墓的恐惧,跟随镜头观察体会,初步感知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文化。媒介即人的延伸[2]。同样的时间维度里,沉浸其中,观众会获取更多的感受和信息量。而这种方式也会大大增强观众的共情力、感受力与记忆力。节目组一层层穿透千年时空之门,通过让观众沉浸其中的形式,让观众在历史的缝隙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

(二)故事化呈现,增强真实感

在《登场了!洛阳》节目中,设置了嘉宾的“致敬秀”环节,通过现代科技复原某个历史故事场景,打破了单一的舞台视角形式,且具体形式与各期内容特点做到了有效结合,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观众真切地“看到”了历史。以节目中的《神都夜宴》大秀为例。在这个大秀中有千姿百态、雄浑大气的唐朝服饰,也有象征着大唐“万国来朝”的仪式感与煌煌排场的宫廷御宴。它们汇聚在一起,向观众重新勾勒出千年之前盛唐夜宴的繁华与荣光。在节目策划阶段,节目组为了呈现这样一场充满着电影质感的神都夜宴,召集厨师百余人共同为宴席做菜,装束复原小组将唐朝流行的服饰发型熟记于心,探索团的成员们在体验学习的感受中出发,从传统中找到灵感和答案,做到将古人之姿以今人的面貌重新演绎。在神都食珍录这一期节目中,时光一跃千年,千年前的“画卷”在观众面前缓缓展开:太阳的余晖消散,最后一丝光亮隐入天堑,一场盛唐夜宴就此展开。大唐公主漫步走来,陶俑化身舞伎献上一曲唐代乐舞,西域王子则以胡腾舞展尽草原气魄。大家品水席,赏舞姿,梦回大唐,亦真亦幻,斑斓若梦[1]。通过故事化情景化的呈现,切实让观众感受到了真实的神都盛况。

(三)重视专业度,提升理论深度

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中,只邀请明星嘉宾来进行文化的阐释与解读。《登场了!洛阳》对传统文化予以最大的尊重,呈现出了娱乐性、知识性与专业性的完美结合。除探索团以外,与洛阳文化强关联的专家学者也组成了神都书院导师团,每一名专家都是研究领域的泰斗。很多去到洛陽的游客都会前往“明堂”进行打卡,从小学习的古诗文“天子坐明堂”,让观众对这一概念并不陌生。然而也仅仅是停留在不陌生的阶段。但通过专家学者的介绍和解读,人们才知道古人的含蓄之美与语言文化之讲究以及明堂的架构内涵。金碧辉煌的明堂里,拥有春夏秋冬四个大殿,十二面象征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面又是十二节气。九龙捧凤更是满满的隐喻,让人对武则天时期的政治权力架构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在公主曹淑墓现场,探索团通过学者王咸秋了解到,历史上的魏明帝曹叡非常疼爱这个女儿。女儿不幸夭折后,他不顾越制为她亲自送葬,还做了精巧又充满童趣的陪葬品,恳请叔叔曹植为曹淑写诔文。在看到诔文和儿童陪葬品的那一刻,观众也仿佛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深沉父爱。通过每一位学者生动地解读,不仅使观众感受到前辈学者对历史的敬畏,对肩上责任的坚持和对内心理想的执着,更是增强了观众对于节目的信服度,感受到了节目组对于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四)年轻化表达,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登场了!洛阳》节目并没有满足于只做给具备一定文化鉴赏能力的小众兴趣人群来鉴赏,而是选择贴近当下更多年轻观众的需求,结合国潮,进行更加年轻化的表示[3]。当下年轻人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文化娱乐消费层面上的审美预期不断攀升。

《登场了!洛阳》节目组在创作中找寻创新表达,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古今传承亮点挖掘能够实现古今有效传播的衔接点,并进行年轻化表达。第五期节目中,探索团成员在展现古代服饰美学的一个片段时,被一款2000多年前的腰带所惊艳,腰带精美而考究,时尚度不输2000年后的今天。透过一个有趣的小物件,让年轻的探索团成员,更让屏幕前的观众感知到文化自信的真正内涵。节目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再现历史的荣光与记忆,将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与年轻人的需求点进行有效链接,进而推动了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群中的创新传承,真正做到让文化“年轻”起来。

与此同时,该节目也摆脱了单向的一味灌输模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效互动。在节目中,每期都会打开一只“考古盲盒”,并借此展开不同主题的探索。数千年前的物件以一种新兴的“盲盒”游戏的形态亮相,巧妙地让厚重历史与青年潮流碰撞出了新火花,增强了节目趣味性的同时,也让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拆盲盒”体验有了更多好奇和期待。在线下,爱奇艺联合洛阳博礼文创打造的《登场了!洛阳》同款考古盲盒,因其科普价值与娱乐价值兼具,得到年轻人的青睐。文物盲盒作为古今对话的桥梁,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交流沟通,增强年轻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登场了!洛阳》这一文化综艺节目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洛阳IP”。基于“洛阳IP”的厚重文化底蕴,创新出了极具借鉴价值的文娱综艺创作模式。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娱乐属性、文化特质与知识深度之间的有效平衡,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下文将具体分析《登场了!洛阳》能为其他同类型文化综艺所运用的传播经验。

三、《登场了!洛阳》给传统文化综艺传播带来的

启示

(一)深耕内容,注重观众沉浸感

文化综艺节目承载着帮助观众了解历史唤起文化自信的重任。此类型综艺节目要想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并不断向外拓展,策划并挖掘各项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节目内容,引导观众主动去学习节目中所涉及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这就要求节目组在前期策划过程中,要把握当下观众所喜爱的传播形式与内容,以年轻人所喜爱的形式进行传播。在中期节目执行的过程中,更是要多次打磨,才能真正创作出观众所信服的节目内容。以《登场了!洛阳》为例,为了精准还原神都洛阳的盛景,整个节目组仅参考资料就达到了1000万字,这1000万字的资料也被压缩进了10集22万字的台本中。此节目的第一期内容更是经过了9个部门、12个版本、约1200条修改意见的优化,才最终呈现到观众面前。所以,文化类综艺团队在创作过程中,要坚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始终将优质内容作为第一要义,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文化底蕴,观众能够真正读懂读透的文化精品[4]。

同时,文化综艺要想把优秀传统文化与节目本身融合得更好,真正唤起关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还需要打造观众的沉浸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观众的情感共鸣。比如可以在综艺中加入情景剧的形式,通过专业演员来演绎故事场景,进行生动沉浸的历史复现,不仅能够丰富作品本身的看点,也给观众进一步了解历史增添更直观的视听体验。

以《登场了!洛阳》节目为例,每期节目都会以复原秀的形式,通过场景的变化,专业演员的走心演绎,将观众代入到某段历史场景中。节目复原秀中,儿童墓葬内的微雕骨猴寄托着父母亲人的哀思,洛陽文风中洞见着当年文人的意气风发。随着时光的流逝,情感通过诗词歌赋、古物古迹留存下来,观众通过节目内容,实现了跨时代的交流和共鸣。

(二)紧扣文化,注重嘉宾与节目匹配度

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参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节目开始之前,节目组便需要构思好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台本中。同时,也不能忽略观众的接受程度,不能只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生搬硬套地讲出来,还需要思考如何以较为有趣形象生动的形式来表达。

在节目主持拍摄内容完成后,节目主持人还应当做好拍摄内容的复盘与反思,不断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进行优化与打磨。由于要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性,节目主持人可能在专业上存在一定欠缺,所以在节目中还可以邀请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对于一些较难解释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述,来帮助观众能够更好地进行吸收消化。邀请专业嘉宾的加入也能够提升节目的理论深度,以及观众对于该节目的信服度。

通常来讲,处于吸引流量的目的,综艺节目均会邀请明星嘉宾来参与到节目的录制中。然后对于文化综艺录制嘉宾的选择,节目组要更加注重嘉宾的个人品行以及个人人设是否与综艺节目整体调性相匹配的问题。只有明星嘉宾与节目有较高的契合度,呈现出来的节目效果才不会有违和的情况。

例如《登场了!洛阳》探索团的主要成员汪涵不仅是有着很高国民度的主持人,其本身也十分热爱传统文化。在节目“墓葬文化”专题那一期,汪涵会想到盗墓对文物信息不可估量的毁损,会提到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的二重辩证法,在关键时刻运用他的知识储备,观点和情感都非常吸引观众。同时探索团的另一位成员李浩源作为节目中的洛阳“文史担当”,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河图洛书的传说,老君山的名字由来等,向观众娓娓道来了众多传统文化的专业知识。与节目主题契合度较高的嘉宾不仅能够为节目内容增添光彩,也会创作出许多具有较强传播力的“名场面”来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三)媒介联合,丰富传播手段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联合传播,也可以扩大节目内容以及文化的覆盖面。目前为止,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仍以中央电视台平台制作的为主,新型视频类聚合平台制作的文化类综艺内容相对较少。在全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有着各自的优势所在,传统媒体有着专业且经验丰富的节目制作团队,而新媒介平台方便了节目内容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二次传播。通过二者之间的联合,也有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让更多的受众能够观看到节目内容,扩大文化传播面。例如《登场了!洛阳》便是由爱奇艺与洛阳广电传媒集团联合出品,并在爱奇艺和洛阳广播电视台同步播出,大大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与传播范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综艺还可以借助新型技术来不断创新传播手段。例如运用科技的方式来复原真实的历史场景,更加直观地呈现历史故事,运用新兴技术来制作节目后期特效,来营造精美绝伦的视频画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提高观众的体验感。

同时,还可以利用技术制作完成互动型视频,根据节目内容,向观众提出问题。不仅可以增加观众的体验感,也帮助用户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节目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登场了!洛阳》便是在“女皇的抉择”一集中,加入了对于观众的互动式提问,引发了观众的共情。

四、结语

《登场了!洛阳》,打破了文化综艺中常见的知识性过强、表现形式单一的表达形态,用当下人们更易接受的年轻化表达方式,全景式呈现了千年古都洛阳的文化魅力,带给观众以沉浸感,直观准确地将古都洛阳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观众,对于同类文化类综艺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2017年,我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实施,其中提出一个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意见》中特别指出,要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而传统文化类综艺便是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实践[5]。

所以,文化类综艺要主动承担起教育普及、传承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深耕内容,重视用户感受,节目紧扣文化,加强媒介间的联合,丰富传播手段。用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来为加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登场了!洛阳:一场穿越时光的文化告白[EB/OL].2021.10.13[2021.11.27].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0/13/nw.D110000gmrb_20211013_1-12.htm.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徐嘉,时倩倩,金鑫.网络综艺娱乐节目中丝路文化的活化传播研究——兼论《登场了!敦煌》的传播内涵[J].视听,2021,(9).

[4]张雪姣,张明芳.穿越古今的对话: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传播的新态势[J].传媒,2021,(16):3.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节录)[J].教师教育论坛,2017,(8).

作者简介:

毛辛飞,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河南焦作人,2020级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洛阳传统文化
洛阳关(中篇小说)
洛阳正大剧院
《洛阳十三朝之唐朝·洛阳十三朝之后晋·洛阳十三朝之三国》
呵,洛阳铲
古今经纬上的洛阳(下)
硬脖子的洛阳令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