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 三国文化 ” 衍生出来的歇后语渊源及特点
2022-02-26姜果
姜果
【摘要】 “三国文化”是以明代文学家罗贯中先生所撰写小说《三国演义》为蓝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继承以及衍化所产生的各种人文思想的综合,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由《三国演义》衍生出来的各种歇后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生哲理,在民众中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三国文化”的基本概念、“三国文化”中歇后语的出处与由来进行了全面阐述,最终结合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对“三国文化”中歇后语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本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三国文化”相关理论的丰富程度。
【关键词】 三国文化;歇后语;渊源及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8-0032-03
一、“三国文化”概述
近年来,随着对于“三国”研究的逐步深化与拓展,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频繁地使用“三国文化”这一词汇,但是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一个足够权威的机构或者学者对“三国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明确界定。
从时代背景上讲,三国主要指的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一时间阶段,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即位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了魏国,这一历史事件代表着汉朝的正式灭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建立吴国。这与大多数普通人的理解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其实,三国这一历史时代概念与“三国文化”的本质也存在相当大的区别,“三国文化”在三国时代背景上进行了深化,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一直到司马炎建立晋朝,天下最终一统这一段时间内的历史史诗以及衍生文化全部囊括在内,这才是“三国文化”研究的主体。
根据相关领域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态度,“三国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包括陈寿所撰写的《三国志》以及罗贯中所撰写的《三国演义》。其中,《三国志》是一部史书,其真实性相对较强,但是影响力相对较差。而《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小说,其在撰写时参考了《三国志》,但是在真实性上并没有进行100%的还原,而是为了观赏性舍弃了较多的历史史实,但是从影响力角度来说,《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民间的流传范围极其广泛,这一现象导致三国时期的人物、事件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并根据这些人物和事件衍生出了300余条歇后语,具备极强的研究价值。
二、歇后语概述
歇后语起源于唐代郑綮所创造的“歇后体”,这种“歇后体”在创立初期并没有受到主流文学的热烈追捧,反而由于其诙谐、易于传颂等特点在民间广为流传。
从本质上讲,真正意义上的歇后语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这一文字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被转化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也是民众能够看见的、诞生时代较早的歇后语。
从传播群体上讲,歇后语主要是在民间流传,是平民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问题,因此其诞生具备一定的随意性,且保存往往不是通过文字形式,而是通过民众之间的口口相传,这一特性也导致当前我国古代大量歇后语已经丢失,很少见于官方典籍。
从语言特色上讲,首先,歇后语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其次,歇后语具备一定的会意性,即可以通过前句猜出后句,因此歇后语往往能够作为民众在生活中的一种游戏而存在。最后,最初的歇后语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均是通过文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例如,“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等。
三、“三国文化”中歇后语的出处与由来
本文从来源方面对“三国文化”中歇后语的出处与由来进行分析。
(一)三国志
《三国志》是陈寿所做的官方史书,其在创作时非常讲究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其内部的人物、事件都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因此从《三国志》中诞生以及衍化的歇后语都有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依据,具备较强的可信度以及教育意义。
例如,“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一歇后语来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引注《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例如,“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这一歇后语来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为:“凡三往,乃见。”,此外,源自三国志中,诸葛亮所撰写的《出师表》中也曾对这一事件有所阐述,原文为“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二)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由明代文学家撰写的小说,在民间的影响相当大,流传极其广泛,在数百年的时间内仍旧没有丧失生命力,且在现代直接成了国家认定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因此,从根本上讲,《三国演义》才是“三国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创作角度讲,《三国演义》中的事件、人物基本全部来自《三国志》,但是经过了作者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将事件、人物进行修改、添加乃至删除,在真实性上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但是从故事性上有了非常明显的跃升。源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数量相对较多,且故事性较强,流传范围也相对较广。例如,“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一歇后语来自《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一节,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加工与创造。例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一歇后语来自《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一节,为了获取曹操的信任,由周瑜与黄盖共同上演的苦肉计,这也是《三国演义》中独有的艺术加工。例如,“死诸葛——吓死活仲达”,这一歇后语的来源是《三国演义》对于《汉晋春秋》的艺术性改编,根据《汉晋春秋》中的记载可知: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蜀军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察觉,随即率军追赶,蜀军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这与罗贯中进行的历史改编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三国戏曲
与三国时期人物、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戏曲、传记也是歇后语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且长达百年的事件也产生了大量的、值得文学家、戏曲家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例如京劇中的著名选段《定军山》、戏曲中的《击鼓骂曹》等。
以国粹京剧为例,其对各类人物进行了脸谱化的艺术加工,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使三国中各种历史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如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等,以这些文化底蕴为蓝本,也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歇后语。例如,“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这一歇后语虽然源自《三国演义》中的选段,但是从本质上讲,其来自文化传承中对于关公“勇”这一性格特质的赞扬。
(四)百姓创作
百姓创作也是“三国文化”相关歇后语创作的主要方式,主要是百姓对三国人物某些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的调侃,却也能表现出相当深刻的内涵。例如,“张飞捉耗子——大眼瞪小眼”,这一歇后语将张飞大眼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人民群众的眼前。例如,“关羽放屁——不知脸红”,这一歇后语来自宋元时期关公在戏曲表演中的红脸形象,其基本含义是嘲讽某些人表面道貌岸然,但私下里干的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从以上几种创作类型来看,由不同创作主体创作的歇后语从表现形式到基本内涵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四、“三国文化”歇后语的美学形式及特点
从语义学角度来看,歇后语在语言系统中体现出独特的功能,歇后语与谚语有着类似的简洁和寓意,与谚语以真实性场景表达生活的某种道理和經验不同,“三国文化”歇后语主要表现一种生活中特殊环境中所处的情状,表现以语言为趣味所产生的美学功能,以三国历史人物的主要身份、性格特征、喜好能力等特征为推论基点,以艺术化、修辞化、音韵化等手段达到“趣味性”的艺术审美效果。
从推论基点来看,“三国文化”歇后语主要立足于三国历史主要人物,从300余条歇后语统计分析角度可知,又主要立足于诸葛亮(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曹操、关羽、张飞等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主要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计谋、临危不乱、成竹在胸、顾全大局、才重于貌等方面突出“智慧”“计谋”“人品”价值;从关羽的孔武有力、骄傲自矜、红脸、刮骨疗伤、单刀直入等方面突出“武力威慑”“闲淡处世”“直接了当”“有胆有破”“骄傲吹嘘”等特点;从张飞的强硬霸道、横冲直撞、勇者之谋、眼大脸黑、任性怒骂等方面突出“粗鲁无礼”“有勇无谋”“粗中有细”等特征。从曹操的虚伪奸猾、心狠手辣、任性愚蠢等方面突出任性多疑、将错就错、骑虎难下的窘境。此外,被借用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还涉及刘备、周瑜、鲁肃、阿斗、吕布、董卓、黄忠、徐庶、蒋干、孟获等,借用的人物特点不一而足。
在具体推论中,歇后语采用特殊的前后关联形式,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完整结构。前面是提示语,采用设问、事实、比喻、对比等方式,一般采用主谓宾或主谓等简单语法结构;后面揭示答案,达到幽默有趣、警示启迪等效果。歇后语中的“歇”,字面意思是“休息”,即“隐藏”“去掉”后面部分,让人去猜测它的“题中之意”。
(一)比喻修辞法
形象的比喻主要来源于三国人物的典型性格、外貌特征、著名事件等,前面部分采用形象的比喻,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结合让人眼前一亮、豁然明白的哲理式答案,让三国人物现身说法,令人忍俊不禁之间不得不颔首信服。比如“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关公喝酒——不怕红脸”“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等,将做事风格以张飞绣花作比、脸皮厚以关公喝酒作比、看中品格以诸葛亮招亲作比,两种类似的情况互相叠加,产生意外之“喜”。
(二)谐音双关法
含蓄的谐音双关来源于三国常识或推论与现实情况的偶然重合,运用谐音构成双关,字面意思引出多重意义,既含蓄深刻、妙趣横生,又令人捧腹难忘,不得不叹服语言的艺术魅力。比如“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等,通过谐音和双关等方式,说话人显示出语言技巧和诙谐态度,听话人转弯抹角搜寻语义,产生审美意趣和丰富联想。
(三)夸张诙谐法
抽象的夸张诙谐来源于夸大渲染突出三国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加以艺术加工提炼,突出本质、抽象概念、聚焦画面,生动而真实地再现和想象,产生艺术启发和共鸣。比如“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公卖肉——无人敢来”等,夸大人的局部外貌特点和性格特征表达,既具喜感又让人惊叹。
(四)非对称结构法
歇后语不像成语一样结构工整,前一部分字数不固定,有四字、五字、六子等,一般采用主谓或主谓宾结构,简述事件或事实;后一部分有两字、三字、四字等,揭示谜底,前后照应。“三国文化”歇后语前后字数虽并不对称,但其内涵和语义对称,虽然句式看似不整齐,然而内含简洁而明快的节奏,采取(主/主+谓/主+谓+宾)+(××/××)或(××/×××)等结构,句子中有停顿、有拖音和重音,有节奏韵律之美。
五、“三国文化”歇后语的内容表达及特点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三国文化”歇后语的最主要特点,虽然《三国演义》、与新三国相关的戏曲、三国传奇故事等文化产物均对三国史实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但是从整体角度讲,大多数由“三国文化”衍生出来的歇后语都具备一定的史实作为依据,或者有特定的历史人物作为模板,或者有特定的历史事件作为模板,总之,完全由作者空想的歇后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二)通俗性
“通俗性”是“三国文化”歇后语的又一主要特点。具体而言,这与歇后语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从本质上讲,歇后语毕竟属于口头用语,主要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思维方式,具备较强的通俗性,其前半部分比较像谜语的谜面,起到了打比方的作用,而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又与谜语的谜底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起到了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作用,在应用过程中,歇后语仅仅将前半部分说出来就有可能使观众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比如“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三)口语化
“口语化”是“三国文化”歇后语的又一主要特点。具体而言,“三国文化”歇后语固然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与不同的创作主体,但是从主要传播主体方面来看,歇后语主要是从老百姓口中说出来的,因此其普遍不需要像“官方文学”“史书”“传记”一样需要承担特定的历史责任,因此“口语化”“幽默感”使其能够广为流传的核心属性,例如“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四)承继性
“三国文化”歇后语脱胎于三国历史故事和民间社会创作,在不断承继创新中丰富发展和持续更新,正如语言学家叶蜚声所说:“一门语言正是了解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一个窗口”,不断丰富的三国歇后语正是社会语言、民族特性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和承继力随时代变迁而不断丰厚的缩影。一个歇后语往往可以不断派生出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两层或多层含义,越来越多的“三个臭皮匠”,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诸葛亮”,歇后语的语义范畴正如“东吴招亲”,不断被发掘创造而“弄假成真”。在当今的网络交流、商业竞争、智慧指导、社会生活、文化创造和国际交流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在“三国文化”歇后语的承继和研究方面,我们将继续“草船借箭——多多益善”,才能在文化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满载而归”。
六、结论
“三国文化”是近年来在相关领域进行讨论与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根据相关领域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态度,“三国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包括陈寿所撰写的《三国志》以及罗贯中所撰写的《三国演义》。在以《三国志》《三国演义》、三国戏曲等文化为载体所组合而成的“三国文化”中,诞生了数量较多的歇后语,根据笔者的初步计算可知,与“三国文化”密切相关的歇后语数量保守估计在300个以上,其来源丰富多彩,主要具备真实性、通俗性、口语化、承继性四种特点,具有独特的形式美,为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三国文化”歇后语等三国文化资源的承继和创新发展中,需要深入思考,激发三国语言文化的生命力,促进其更好地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阮莉莉,胡越頔.体验三国文化 感受智慧魅力[J].今日中国,2018,67(12):100-102.
[2]杨牧.三国的现在 现在的三国——看三国文化在新时代的“重生”现象[J].散文百家,2018,(3).
[3]芜崧.荆楚歇后语研究[J].荆楚学刊,2019,020(001):
5-11.
[4]张静河.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的错位——评孙绍振《〈三国演义〉:审美与道德的错位——兼与刘再复的商榷》[J].华文文学,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