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或“诗性”的一瞥
——评曹畅洲短篇小说《捉迷藏》
2022-02-25贾若萱
○贾若萱
上学期,张悦然老师带着我们在课上聊小说,其中有一周读的是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美好的日子》《终局》,那节课我们聊的主要是“荒诞”。
我记得,张悦然老师问我们:“如何将荒诞和你们当下的作品结合?”曹畅洲回答:“余华的很多小说都有荒诞成分,尤其是那几个中篇,我非常喜欢,比如把尸体扛在肩头晃来晃去等细节。”我说:“这可能是一种诗性,算不上荒诞吧。”他想了想,说:“是的,诗性更加准确。”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在小说中,荒诞的细节和诗性的细节,区别在哪里呢?我想先理清楚这两个概念,然后再谈曹畅洲发表在《青年文学》2021 年第12 期的短篇小说《捉迷藏》。
我对“诗性”一度非常着迷,甚至构成了我最初创作的内部动力。我曾在张柠老师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他对诗性的解读:“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叫《上帝也疯狂》,讲的是非洲原始部落里的故事。电影开头,第一个场景就是从天上掉下来一只玻璃瓶,玻璃瓶掉下来了,如果是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呢?我们会说,是谁砸我啊?然后捡块石头砸回去。或者我们会认出,这是装可乐的瓶子,我们会纳闷,这个地方哪来的可乐瓶呢?非洲部落的人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看见玻璃瓶掉下来,第一反应是惊奇,由惊奇而惊喜。他们先是‘噢’地惊叫一声,然后开始围着玻璃瓶跳舞。围着玻璃瓶跳舞这个场景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它其实就是诗。”
围着玻璃瓶跳舞,这个细节对我来说也是诗性的。我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在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细节,比如有一次,有位朋友讲了他的一位朋友的事,这位朋友是个诗人,喜欢喝酒,在另一个诗人的公司里上班,但不好好工作,还是整天喝酒,最终被开除了,然后他就收拾东西打车去火车站。半路上,他突然要求司机停车,甚至和司机吵了起来,司机只好让这个醉鬼下车,看看他到底想干吗。诗人下车后,走到路口,把一只白色大鹅抱在怀里,送到了马路对面,又放下它,摇摇晃晃回到出租车上,离开了这座城市。还有一个故事,是我的一位学生讲的,只有一小部分,她和妈妈、表姐一同去滑雪,因为滑雪费用较贵,妈妈只给她俩买了票,而她自己坐在场外看着她们:两个姑娘登上最高处之后,表姐很快欢呼着滑了下去,她却怎么也无法滑下去,只感受到冷风阵阵。最后一个故事,也是一位朋友讲的,他出车祸后住院了,挂着尿袋躺在病床上,他的前女友要来看他,他内心很排斥,因为尿袋显得非常不雅,结果前女友来了之后,站在那里与他对话,他突然有了一种冲动,尿出来的冲动,讲到这里,他就闭口不谈了,究竟尿没尿,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无论是抱大鹅过马路,还是停在最高处的滑雪,或者想要尿进尿袋的冲动,在我看来都是具有“诗性”的细节,可以放进小说中。这些细节是符合生活逻辑的,但细细品味有些反常,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悲剧气息,直直地扑到你面前,让你的心灵轻微一颤。好的短篇必然有诗性的成分在,这更多的是一种感觉。
那么荒诞呢,荒诞的细节又是什么样的?
李浩老师在《“荒诞”的可能性》中提出:“荒诞是一种现实存在,它甚至渗透于我们的习以为常之中,我们的习惯之中,我们的种种‘正常’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固有部分,就与它在拉丁语的出现一样古老,只是呈现的强度、对应性和对它的具体认知有所差异。荒诞时常是稀薄的,它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是轻的、弱的,不那么清晰显现,多数时候也并不构成故事。这时,就需要作家调整自己所使用的镜子,让这些在日常中的发现获得强化。荒诞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它部分地指向我们生存的‘本质’,有对我们存在‘共相’问题的审视与追问,这时,则更需要作家们调整自己所使用的镜子,让它能够不以思想本身而以思想的表情来呈现。总之,对荒诞的认知与呈现相较于对现实的认知和呈现,更需要作家的敏锐和才能,需要作家精心地完成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动。”
我认同李浩的观念,荒诞派是对现实的镜像处理,折射出了不同的面貌,而目光不再聚焦到个人身上,而是放在了一类人身上,意图展现某种普遍性、整体性、前瞻性、精神性,也不再聚焦在个人关系上,试图呈现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卡夫卡的《城堡》是荒诞的,尤金·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是荒诞的。它们是深刻的,却不是那么好理解。
那么我们回到曹畅洲的短篇《捉迷藏》,这篇小说11000 字,开头写了马桥和家人搬到新家的过程,还带着一只名为小白的猫,然后交代了马桥父母的工作背景以及这栋别墅的由来。这两段的叙述距离较远,较为客观,偶尔带着情绪。随后就进入小说的主要叙述部分,距离拉近,开始进入更为具体的场景中——找猫。因为乔迁,家里的亲戚们都聚集到这栋别墅里,两个小侄女称呼马桥为“猴叔叔”并开始了找猫。初看时,这段叙述略显冗长,因为主题上的重复,但看到最后的时候又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接下来猫咪退场,叙述的线索不再围绕猫咪进行,而是回到了马桥身上,距离再次拉近,他与两个小侄女的捉迷藏有了一丝紧张感,当然,最终两个小侄女被找到了。到了最后,马桥藏身到一个夹层中,那是个很小的空间,堆满了他从前上学时穿过的校服,在这个狭小黑暗的空间里,马桥开始回忆从前的事,淡淡的哀愁涌现。
读到这里时,我有预感接下来要发生些什么了,肯定会将前面精心设置的平淡派上用场,然而作者的叙述还是突破了我的预期,以更为高级的形式出现,马桥没有走出夹层大闹一场,而是躲在里面不出来了,因为马桥的犹豫错过了出来的最佳时机,所有的亲戚都聚集在楼下等待他,场面尴尬而无奈。到了小说结尾,马桥终于在压力之下打开夹层的门,将头探了出去:“所有人都在明亮的方洞里,填得饱满,颗颗人头如黑黄珍珠,好像从天上朝我倒撒。母亲确实在流泪,她站在折叠梯上,离我最近,仰着脸,好像在哀求,甚至在忏悔。悠悠和媛媛守在梯脚,这个角度下,她们恢复了我印象中的圆,额头大过五官,比例明显失当。剩下的人都挤在一块,我瞧了瞧,姨父姨母大哥二哥一个不缺,暗中较劲的大嫂二嫂站在一起,就连父亲今天也在。我一时看见许多圆,他们的头顶、眼珠、鼻孔、纽扣、手表、脚面,一颗颗枪口都在对准我。我不记得我有没有见到小白,我仅剩的印象是色彩,大红大绿,大紫大蓝,我不知道他们今天为什么要穿得如此鲜艳,全都失去了人的形状。”这一段是顿悟的结束,本以为要结束时,谁料还有一笔:“后来有一天吃饭时母亲才告诉我,不单我觉得他们奇怪。当我从方洞中露出脑袋时,他们都不敢相信这玩意儿是马桥。”直到这时,小说才真正结束,将马桥的观看转到他者的观看上,不免脊背发凉。
我很早就读过曹畅洲的这篇小说,作为同班同学,我们也经常交流写作中的问题。我最喜欢结尾的处理,将一个难以被其他亲戚理解的人置于一个无比尴尬的处境,颠覆了整篇小说的氛围,而最终夹层的打开似乎预示着一个不愿长大的男孩走向成人世界的过程,这是一个残酷的象征。另外,作者还喜欢在某些语句上下功夫,比如:“可我不是猴叔叔,我是马桥。为什么一只黑猫要叫小白?”等等,这样的句子会时不时跳出来,带给读者惊喜。
我更喜欢把《捉迷藏》归为诗性的一瞥,虽然其他同学认为其属于荒诞。自然,这个卡夫卡式的结尾是荒诞的,却也符合生活逻辑,有了诗的感觉。不管诗性还是荒诞,这篇小说都有独属于作者本人的气质。我想,曹畅洲在创作之初应该有一个构思,也就是顿悟小说的结构,确定下之后再慢慢填充,小说里的个人经验也较多,马桥这个人物也与他本人的形象有重合,稍显不足的是有些部分略显冗长,节奏可以加快一些。不过老曹同学还这么年轻,我对他今后的作品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