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气管插管后气道肉芽组织增生1例

2022-02-25罗玲李筝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插管全麻气管

罗玲 李筝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李X,男性,27岁,因“高处坠落伤(自杀)致全身多处骨折2小时”于2017年7月30日19:00以“全身多处骨折、失血性休克”收治我院骨科。入院查体:神志清楚,T36.6℃, P150次/分,R23次/分,BP79/35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及干湿啰音。精神分裂症8年,用药不详,控制欠佳。有精神创伤史,无家族史。

入院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X片提示右股骨、右髂骨、右骶骨、骨盆、右桡骨骨折;头颅CT提示右颧弓骨折;胸部CT显示右肺散在斑片状模糊影,考虑肺挫伤,右第5肋前段骨皮质皱褶。(2)血常规,RBC 1.91*1012/L、HB 52g/L、HCT 15.9%、PLT 85*109/L、WBC16.09*109/L。(3)凝血分析,PT 38.2S、APTT 165 S、FIB 0.6g/L。(4)肝功能,谷丙ALT 196(9-60)U/L、谷草AST 196(15-45)U/L、總蛋白TP 33.5(65-85)g/L、白蛋白ALB 24.2(34-48)g/L。

入院诊断:(1)全身多处骨折;(2)失血性休克。

二、诊疗经过

7月30日当晚,转入重症医学科,患者呈昏睡状,SPO2 80%,血气显示PO2 65.5mmHg,经口气管插管,顺利插管,SIMV模式通气。考虑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治疗,例如,补液、输血、血管活性药物、保肝、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纠正休克、贫血、凝血障碍等。8月1日,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醒,呼吸正常,拔出气管导管,无不适。8月2日,转入至骨科,拟8月11日择期手术(右髂骨、右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桡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术),计划气管插管全麻。8月28日(术后17天),患者呼气困难,气促加重,伴咳嗽、心慌,胸部CT提示气道环形狭窄明显,行气管镜检查及气道再通术,可见声门下1.0cm处肉芽组织增生、坏死组织呈环状增生,肉芽组织较新鲜、血供丰富,气管管腔极度狭窄约2-3mm,气管镜不能通过,但可窥见肉芽组织长约2.5cm。考虑患者情况,予以电切、电凝、氩气刀灼烧、冷冻治疗。3次气管镜治疗,患者仍有活动后气促且肉芽增生快。 9月5日,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在院外接受金属气管导管通气治疗。9月24日,再次入院,气管镜见肉芽组织完全阻塞管腔,行球囊扩张、冷冻术,管腔增至1-2mm。

三、结局

本例患者出院后,自行摔倒致金属导管脱落,窒息而亡。

四、相关知识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者支气管内的办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措施。气管插管适用于:自主呼吸突然停止者;中枢性或者周围性呼吸衰竭者;伴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等影响正常通气者;无法满足机体的通气与氧气供应需求而需要机械通气者;无法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反流或者出血随时有误吸者。研究发现,全麻气管插管后可能引起气道肉芽组织增生,增加治疗难度,加剧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是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肉芽组织通常在组织损伤后2-3天内出现,填补创口或者机化异物。随着时间推移,肉芽组织按照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步成熟。肉芽组织形成后,逐渐纤维化,成为瘢痕组织( scar tissue),其转化过程表现为胶原纤维增多,成纤维细胞减少,且转变为静止的纤维细胞,同时,毛细血管逐渐闭合、退化,炎细胞也会慢慢消失,最终成为灰白色、质地硬且缺乏弹性的瘢痕。肉芽组织增生多见于以下情况:①伤口感染;②渗液管理不佳;③封闭性敷料使用(如水胶体敷料);④伤口床持续的异物刺激,例如锋线或敷料碎屑;⑤摩擦,常常与插管、管路有关,如导管和经皮内镜胃造瘘部位。全麻气管插管后,气道肉芽组织增生的形成可能与长期带管、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吸痰不规范、气管切口过小或套囊过大等有关,另外,短期内或一次插管不顺利的反复刺激,间隔较长的多次插管、切开,也可能引起细胞增生,形成肉芽肿。另外,全麻气管插管后出现气道肉芽组织增生与反复感染、血糖增高、胃食管返流也有一定关系。

全麻气管插管后出现气道肉芽组织增生,一旦发生,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分析原因,并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目的在于解除气道阻塞,,缓解呼吸困难,防治阻塞性肺炎,改善预后。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1)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对肉芽组织本身或者整个病变气管段进行切除处理。不过需要注意,肉芽组织的血管丰富且多伴有浸润表现,手术治疗时出血多,止血难度大,不易彻底清除,容易复发,且切除气管段创伤大,对患者身体危害性大。(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利用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消融中央大气道内的增生性病变,或者借助支架扩张、支撑气道管壁。激光烧灼、电刀烧灼、冷冻、光动力治疗、支架置入、球囊扩张近距离照射、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创伤小,直达病灶予以局部处理,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维持呼吸系统功能。(3)姑息治疗。这一方法比较适合那些难以治愈的患者,通过姑息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命。对于暂时无条件手术的医院或者暂时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我们也可考虑姑息治疗,为转院或下一步手术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1]朱贻芬.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氩气刀治疗的护理[J]. 医药前沿, 2014, 000(004):326-327.

[2]倪彩云, 孟晨, 刘霞,等. 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儿童肉芽及瘢痕组织导致的下气道狭窄及阻塞22例[J].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050(001):45-49.

[3]倪彩云, 刘霞, 马静,等. 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儿童肉芽及瘢痕组织导致的下气道狭窄及阻塞22例[J].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1):45-49.

猜你喜欢

插管全麻气管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如何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安全性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气管支架助儿童畅快呼吸
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在急诊的应用
急诊抢救中光棒引导法与直接喉镜法气管插管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