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着绿皮车从口走到胃

2022-02-25子局

当代工人 2022年3期
关键词:午餐肉八宝粥菜系

子局

在过去7天举杯小酌不断的日子里,各路网红排档一拥而上,海鲜和牛肉一齐下肚,想必各位胖了不止三斤。

长假归来,真正绕梁三日而不絕的,恐怕还是最后一天在火车上的那一碗热腾腾的泡面。

别管是K字头C字头还是D字头,在小长假期间,都变成了移动餐厅。一旦踏入纷乱喧闹的车厢,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扑面而来的烟火气马上烘托出了节日的气氛。

随时随地都能摆开流水席的餐车,也成了不少人对于长途火车最深刻的记忆。

一个“C位”的诞生

火车菜系种类五花八门,菜品纷繁杂乱,但要说一句泡面稳居榜首,恐怕没人敢提出异议。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在20世纪90年代,竟然有人因为一碗泡面成为整个车厢的核心。

1991年的一天,在内蒙古开往北京长达18个小时的列车上,一个台湾青年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但他没空琢磨吃什么,因为创业失败,赔光了从家里带来的1.5亿新台币,口袋比脸还干净,此时的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向父母兄弟交代。

到了饭点,看着对面馍就榨菜、大饼卷大葱吃得满头大汗的旅客,青年人也顺势放下脑中思绪,他泡了一桶从老家带来的泡面。

料包酱包一下,热水焖个三五分钟。开盖的一瞬间,复合调味品在水蒸气的激化下,升华出了难以言喻的多层次味道。这股香味顺着过道,飘满整个车厢,刺激着所有人的味蕾。

在当时,这种有酱包、有牛肉味的泡面显然还是个“西洋镜”。

循着香味,周围闷头吃干粮的旅客,逐渐聚拢到一起,向他打听这纸桶里泡的是什么,打哪儿买的。

听完了这碗面的来历,一个邻座大爷说出了日后影响火车菜系命运的一句话:“小伙子别愁了,大陆这么大,坐火车的人那么多,一人买一包,光靠卖面,你就能卖出去多少?”

第二天早上,青年人拉开自己的拉杆箱,发现箱子里的泡面全部不翼而飞……显然,昨晚有人光顾。

这位名叫魏应行的青年人掐指粗略一算,今后泡面的市场一定错不了。回到台湾后,魏应行劝服了家族成员,拿出一笔钱在大陆设厂。第二年,他们的拳头产品横空出世,开启了一个中国美食的全新菜系。

这款产品就叫做“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罐罐天下

作为世界上三餐耗时最长的国家,中国人的早中晚饭不仅要吃得热乎,还要有干有稀,有甜有咸。

和上面所说的泡面一样,作为美军军用口粮的午餐肉,在大众面前初次亮相时,可比后来者居上的火腿肠,地位高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这份优越感,也是火车菜系的身份抬起来的。

因为有肉又能长时间储存,专治各种水土不服的午餐肉,曾经是很多人出远门的必备硬通货。

一罐动辄十来元钱的铁皮罐头,尽管价格不菲,但本着“穷家富路”的原则,很多旅客咬咬牙,还是会带上一罐坐火车。

路途疲惫,吃点儿好的也无可厚非。

但后来的十几年里,随着平替版的火腿肠渐渐声名鹊起,午餐肉的肉食霸主地位也开始被瓜分蚕食。

随着豆豉鲮鱼、香辣牛肉等罐头品种的百花齐放,曾坐拥半壁江山的王者——午餐肉,也不得不归隐二线。

可无论江湖如何改变,当火车上听到钥匙穿过铁皮的声音响起时,你就会发现,所有近在眼前的淀粉肠,都抵不过一罐猪肉罐头带来的感动。

能够让因吃甜吃咸吵到地老天荒的南北两派立刻握手言和的,还有另一大将——八宝粥。它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概,从江南到塞北,开盖即饮,老少咸宜,常温也毫无温吞感的天然属性,安抚了无数吃不惯冷饭凉粥的中国胃,也解决了早餐没有就提不精神的千年饮食文化。这种有容乃大的中庸之道,也让八宝粥常年立于火车菜系的不败之巅。

除了罐罐,它的“近亲”杯装速溶奶茶也不容忽视,毕竟一年就能围绕地球几圈的奶茶,至少有一圈肯定是在火车上被泡开的。

长途旅行,主导快乐的多巴胺只有靠不断进食甜食来维持。候车大厅和列车员小推车上随处可见的速溶奶茶,捧在怀里,暖手暖心,自然而然地弥补了这个空缺。即便口感味道被现煮奶茶甩出几里地,但对于旅途中的人来说,这一丁点儿的甜也足以抚慰疲惫的心。

从过去的午餐肉、八宝粥、泡面,到现在的自热火锅和一点就到站的高铁外卖,这些火车菜系中的“传统名菜”,记录了改革开放40多年国人的火车记忆,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提速发展。

从远方到远方

当然,一个菜系想要落地生根,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自然不能只靠躺在传统上吃老本。一些不断加入其中的地方特色元素,逐渐丰满了火车菜系的脉络,也让这列开在轨道上的南北大席,最终演化为一场流动的盛宴。

火车菜系纷繁杂乱,但大体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火车而生,一类是因火车而兴。

除了前面提到那些因火车而走入百姓家的美食外,接下来登场的“硬菜”,则是那些因为火车而被散播开来的地方美食。

铁路这条四通八达的钢铁动脉,每年运送旅客超过30亿人次,这个数字相当于地球人口的一半。将一列列旅客送往目的地的同时,也把一批批美食带到异乡。

几十个小时的长途旅行中,每到一个站点,列车上的售货员就会从那辆充满魔力的小推车上,变幻出不同的地方特产。

德州扒鸡、新疆蓝莓、内蒙古奶贝、天山乌梅、云南鲜花饼、哈尔滨红肠……到站下车后,只要亮出包装袋,基本就能判断出你乘坐了哪趟车,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处。

可能还有人不知道,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购买和品尝的外地特产,最大众的方式是靠坐火车“人肉”背回。

渐渐的,为了丰富旅途中乘客的购物需求,也为了让铁路局贴补些额外收入,火车上也开始有了推着小车卖货的售货员,开始用最原始的带货的方式,把散落在各地的美食送到大江南北,也让车厢上的方寸小桌,摆下了亿万中国人三餐的苦辣酸甜。

猜你喜欢

午餐肉八宝粥菜系
5种午餐肉的感官评价与品质比较
美味的八宝粥
有一说一,午餐肉确实越贵越好
基于机器学习下的SVM模型预测世界各国菜系
基于随机森林的世界各地菜系预测及分析
来复轮
八宝粥里的句子隐藏的小秘密
艾森豪威尔:“午餐肉帮助我们打赢了战争”
火奴鲁鲁小偷偏爱肉罐头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