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

2022-02-25丁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8期
关键词:器乐乐曲民族

丁琪

[摘           要]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各民族特色彰显着文化多样性,民族器乐更是历史积累和艺术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民乐合奏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奏是一项特别的乐器演奏训练方式,通过多人开展合作表演,提升个人演奏能力和水平。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中职学校开展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意义和现存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教学改革优化措施。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中职学校;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175-03

中职学校开设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乐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节奏感以及合奏意识,有利于中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从而达到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开设民族器乐合奏课程不仅是对教学中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还能增强中职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对民乐的认知,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优化改革中职学校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设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重要性

(一)提高中职学生对民乐的认知

在我国多民族的环境下,不同地域和环境创造出不同的乐曲风格,不仅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历史内涵、精神文化,还展现出人民的创作才能和情感。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相关元素产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感受不同器乐的同时,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还能最大限度地补充和丰富学校教学课程,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站在民乐自身的角度上,民乐是经历多个时期,在多种地方文化中形成的,包含当地的民风民俗、语言特征,彰显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文化情怀以及精神象征。如民乐《瑶族舞曲》,作曲家以民间舞曲为素材,通过管弦乐的创作手法,生动展现出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乐曲中包含着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优秀作品。因此,开展民族器乐课程能够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综合素养。站在传统文化教学的角度,我国在近几年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传统文化的培养工作,并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强调职业学校也要重视对学生文化、艺术能力的培养,力求达到培养出具有审美素养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在2020年3月发布的职业学校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解,正确认识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由此可見,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民乐教学工作,符合国家发布的相关指导文件的要求。

(三)有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

审美素养包含对美的接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并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对美的创造能力。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工作,是加强学生针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形成审美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学生在亲身参与、实时交流、充分体验中演奏民乐、鉴赏民乐,能够有效提升其审美素养。比如,经典琵琶弹奏曲《春江花月夜》,就是由唐代诗词进行现代化改编形成的,乐曲紧扣环境背景,为人们展现出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引导听众回味其中的哲理。若将这样经典的曲目融于中职学校的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促使学生充分感悟,从而提升其审美素养[1]。

二、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较差

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多个不同种类的民族乐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然而,从目前中职学校合奏课程教学状况来看,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前很少接触民族器乐,普遍存在基础较差的情况。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致使学生对艺术技能接触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学生基础、水平、认知等方面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教学难度大。

(二)教学内容较为局限

通过对部分中职学校的调查和了解,音乐教学的内容大致相同。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开展声乐歌唱、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基础乐理等教学工作,这些课程更倾向于专业化,虽对学生学习的专业具有针对性,却缺少独立的传统音乐教学课程。除此之外,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材内容以聆听和鉴赏为主,部分课程内容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要求较高,致使教育教学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在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环节中,教师也会在教材中为学生选取相应的乐曲,进行赏析教学,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亟须改革

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自身性质决定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需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然而,受部分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方式较为滞后,仍采用合奏排练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缺乏对教学环节和模式的优化创新。这种情况不仅阻碍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工作的开展,还会阻碍学生对民族器乐合奏课程产生学习动力和热情。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优化并改革教学方式,利用更加先进并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四)缺少教学投入

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因此,教学工作重点会侧重于专业课程教学,对于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这种培养学生精神文化的课程就会有所忽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投入,这也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首先,有关部门没能重视相关教学工作,在教学资金、教学资源等方面投入不足;其次,民族器乐合奏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种硬件设备的技术支持,然而在硬件投入方面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致使部分教学资金和教学资源没能最大化发挥其作用,学校原有的设备老化、过于陈旧等问题没能有效解决[2]。

三、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教学改革优化措施

(一)科学安排课程

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再面临升学的压力,因此,也就不存在占用学生音乐课的情况,学生具有更为丰富和自由的选择权,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在此前提下,中职学校的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就应尽量多元化、多样化,丰富民族乐器的不同种类。比如管乐类为学生准备竹笛、箫;弹拨类为学生准备琵琶、古筝;拉弦类为学生准备马头琴、二胡;打击乐器则准备排鼓、腰鼓等。课程安排应遵循有关部门发布的中职学校艺术类教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设置为36个学时,保障每周上一节课,每个学期教师都可以准备一首民乐合奏曲目进行训练,在期末阶段进行统一的文艺表演。同时,教师可以将乐器训练的课程安排在每周的周五,便于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教师应意识到,中职学校开展的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工作,并非单一培养学生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而是期望学生通过对民族器乐的学习,形成对传统乐曲的审美素养,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在曲目的选择上应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体现,演奏难度应适当。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最新的中职学校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器乐演奏教学应引导学生了解器乐演奏的基础理论知识,体会乐曲中的表现力和张力,在演奏实践过程中体会作品蕴含的艺术美感,了解作品与时代历史的关系,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达出的情感,鉴赏经典的优秀作品,并根据自身喜好自由选择乐器进行学习,从而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和方式,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为中职学校的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3]。

首先,为学生选择较为经典的传统乐曲,如《彩云追月》,乐曲具有丰富的民族旋律,并由多种传统乐器进行演奏,将浩瀚夜空的壮丽景色展现在听众面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鉴赏,感受笛、箫、琵琶、二胡、中胡齐奏时表现出的悠然自得,再通过秦琴、扬琴、阮感受乐曲中的活力,乐曲的最后部分是乐器间应答式的对话,展现出乐曲的意趣盎然。多样化的民族乐器使学生对乐器的音色形成一定了解,且充满趣味的曲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后续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对曲目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流行乐曲,尽量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如Way Back Home和Bravo,My Life!等较为欢快、简单的曲目,在培养学生锻炼演奏技巧的同时,潜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最后,适当引入当地或充满地域性特色的民族音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曲、晋北的八大套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若将其有效引入中职学校的民族器乐合奏教学中,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还能增强民族器乐教学的独特性。

(三)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

1.赏析曲目

在学生正式学习演奏之前,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对相应乐曲的进行赏析和聆听,这也是开展演奏教学的基础环节。赏析曲目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曲目中的音色、节拍、节奏以及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只有从乐曲自身结构、细节处着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奏作品。如具有特色的广东民乐《步步高》,乐曲节奏旋律轻快,一张一弛,学生对此很容易辨析,但赏析并不能简单了解乐曲旋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乐曲的多次聆听进行对比,进一步发现乐曲中的强弱,了解强弱的意义、乐曲高潮的前半部分采用的节奏型以及小快板的速度等,学生对乐曲有足够的了解,自然有助于后续演奏[4]。

2.阶段练习

学习完整的乐曲,需要教师根据乐曲结构进行划分,并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练习计划。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乐器时,手法、技巧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不熟练的情况,这时学生就只适合学习3~5个乐句的简单曲段。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已经可以掌握基本演奏方式时,教师就应将乐曲与学生相结合,制订教学计划。针对民族器乐合奏的乐曲,可从以下四个阶段开展教学工作:第一阶段,通过乐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声部练习,锻炼学生对演奏乐曲的熟练程度;第二阶段,各个声部进行综合练习,鍛炼声部之间的合作默契;第三阶段,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合奏,声部之间形成较为成熟的配合;第四阶段,在院校中组织学生进行期末会演。教师开展每一个阶段的练习,都需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选出组长,起到榜样、督促的作用,组长再将组员的学习情况定期汇报,便于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灵活地制订教学计划。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无论是课程实施的整体过程,还是课程方案的制定,都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测评,以保障教学质量。因此,对教学工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也是中职学校开展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情况、学生对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设置提出相关建议、教师对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和适应程度以及家长对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的认可程度。

1.学生方面

对于学生自身的评价,要遵循多元化、主体化的原则,利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方式。首先,评价的主要考察方向为学生在民乐方面的技能、学习态度以及自身情感三个方面。技能考察主要针对学生弹奏指法、乐曲节奏、音准、演奏姿势等;情感考察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情绪、投入度以及演奏表情;态度考察则是针对学生耐心程度、专注程度、合作能力等方面。其次,学生对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设置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时,可以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调查问卷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合理规划和分析,内容可以涉及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接受度、乐曲的难易程度、对知识的获取情况、能够提出的相关建议以及对课程设置方面是否满意等。

2.教师方面

教师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和适应程度可以在定期开展的教研会中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之间相互探究民族器乐教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和进度,并分享在网络平台中收集的学生意见,与所有相关教师进行商议。

3.家长方面

首先,想要获取家长对教学课程的评价,需要教师与家长保持联系,利用微信、QQ、钉钉等联系渠道,将教学课程的安排和计划通知家长,让家长明确教学计划和目标,以便随时监督教学工作的合理性。其次,采用定期为家长发放教学问卷或是利用手机投票小程序的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课程教学工作的支持程度和认可程度。

4.学校方面

学校相关领导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跟进、学生和家长调查问卷的汇总数据以及教师自己的反馈,了解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的执行情况[5]。

综上所述,对部分中职学校来说,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校更应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优化改革教育教学工作,完善教学内容,探究适合学生、学校发展的民族器乐合奏课程体系,从而促进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蒲利娟.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艺术课程教学设计:以“中国民族器乐曲:第一课时”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3):77-80.

[2]许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音乐教育探索:以民族器乐作品欣赏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34):41-42.

[3]王玲莹.浅析当前中职民族器乐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方音乐,2020(21):103-106.

[4]李凡末.中等职业学校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9(19):253-254.

[5]吴莎莎,张红娟,解玲玲.文化自信视阈下民族器乐重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4):147,149.

猜你喜欢

器乐乐曲民族
初中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MINORITY REPORT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民族万花筒
练乐曲vs基础练习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