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双精准”专业诊断与改进实践探索

2022-02-25黄桂胜华群青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8期
关键词:精准目标质量

黄桂胜 华群青

[摘           要]  推动全国职业院校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全面开展专业诊改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探讨中职学校建立“双精准”专业质量诊断标准,建立专业内部保证体系,建立专业内部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实现专业诊断和改革。内化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基于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改进专业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中职;专业;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010-03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建设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学校标志特色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社会影响力,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强调,推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体系的建立,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简称“专业诊改”)。通过开展专业诊改,反映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社会认可度,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1]在中职学校,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还在起步阶段。

二、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内涵

目前,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主要是专业课教师培养、专业课程构建、整个教育教学管理、学校与企业合作、教学质量控制等因素,通过自主的形式查找问题和不足,持续地改善提高质量的工作的一个过程。[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诊断,就是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来判断和诊断教育活动的功能。因此,专业层面的诊断是各学校根据专业细化诊断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制定不同的规则标准,有定性分析判断,也有定量分析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循环,提出持续的改进方案,为专业持续的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以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

三、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专业建设目标

为使专业健康发展,必须为该专业制定发展目标,尤其是“双精准”专业更是如此。根据专业发展的基本面和当时的情况,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专业建设团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深入讨论和改进。专业建设的目标分为:专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专业学校内部地位。一是指该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和相关社会行业企业中的知名度,如该专业是全国知名专业和品牌专业,或是省级品牌专业或是校级示范专业或是特色专业;二是专业在学校内部发展情况。如果提到学生有高质量、良好的就业和良好的竞争表现,这与学校的一些相应专业有关。

(二)明确专业建设标准

专业建设标准是根据专业建设定位、目标,进行具体的细化,形成该专业建设目标,将专业建设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建设任务,落实每个教研组和每位教师的任务,创建可监控的专业建设目标,可量化的描述性数据或指标,即实施目标的规范、量化和任务。有许多数据指标和专业标准的定性描述,例如预测未来几年的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在校学生总人数,确定专业建设团队、专业课教师团队的组成和结构,确定专业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教材和其他教材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建设标准是专业建设目标的支撑,实现了专业预定的建设标准,即初步达成了专业设定的建设目标。[3]

(三)制订专业建设规划

作为广东省的“双精准”专业,专业建设有明确的基本要求,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双精准”专业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系统定义建设目标和标准,根据一定的要素和形式制订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要合理地进行專业建设未来规划,就要分析专业当前情况、专业未来发展的定位等,确定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师队伍等影响专业持续建设要素,制订中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制订责任到人的具体措施或改进策略,形成年度实施计划,分年度组织实施,保证建设目标和标准“落地生根”。[4]

(四)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

围绕专业发展的标准和目标,按照规划,实施全面诊断,定期完善专业发展数据库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形成规范、定期的专业诊断和改进机制。

四、开展“双精准”专业诊断与改进的思路

职业教育“双精准”专业主要针对校企合作,即校企之间的精准对接和精准教育。换言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应符合企业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作企业,企业也应选择合作学校,确保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训达到最佳状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其进行教育,并准确实施政策。

根据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堂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主链,设计专业层面和课程层面的目标标准链结构,并在专业和课程层面上完成“目标—标准—实施—诊断—改进”诊断改进操作中的前期和标准建设工作,职业学校对专业实施和课程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就项目管理方法的实施和运作准备反馈,并在学校信息平台上实时反馈工作状态。然后利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和事实,有效诊断职业状况和水平,有效监控和评估专业情况。

在专业层面上,有两条目标链,一条是专业人才培养链,另一条是专业目标链。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因此,专业层面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支撑培养目标达成的课程体系。[5]课程层面的核心内容是课程目标的界定和课堂教学,它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之间逻辑架构的目标链达成度是考察专业层面与课程层面运行质量的焦点,它们之间建立了质量依赖关系。

专业建设的目标链有两个来源。首先,确定实现人才职业培训目标所需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管理已成为建设的主要内容;其次,在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支持内外部需求,支持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学生素质等专业建设目标设计的方向。

专业团队和课程团队是专业质量保证以及课程实施和运行的主要组成部分。专业的诊断和改进主要基于专业制订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实现以及既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在实施和运行获得数据后,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与制订的专业建设计划进行比较,促进高质量既定目标的实现,并不断创新和超越。

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专业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质量。因此,作为专业管理的一部分,学校层面应在持续改进的指导下,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和专业化建设的水平,实施专业诊断,通过学习和创新、内部治理形式的转变、治理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培训,使专业建设方案实施和质量保证同步,“考核—激励—学习—创新—改进”是不断提高课程和专业质量的重要手段。

诊断专业质量的前提是诊断指标体系的建立,确定诊断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1)突出诊断的持续发展功能,更加关注专业教学活动的过程性效果,同时尊重最终结果;(2)强调诊断旨在改进、独立开发实施对象和提高开发潜力,并考虑过程的附加值;(3)选择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即为不同的诊断维度选择适当和有效的诊断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五、开展“双精准”专业诊断改进实践

按照以专业结构实施要素为重点的“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注重改进”工作方针,在全面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建立规范、可持续的自我诊断和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双精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推进专业内涵发展,制订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计划,从学校最重要的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入手。以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来源为逻辑起点,创建诊断项目,并建立“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提示点”,根据这些指标设计专业質量诊断标准体系。诊断结果主要针对改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和加强各类合作,改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多周期提升,增强学校整体办学实力。

(一)开展专业自我诊断

开展专业自我诊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年本专业实际运行数据,按照专业诊改流程(见图1),从师资队伍、实习实训、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质量效益等要素的观测点,开展专业自我诊断。

1.开展基于数据的状态分析(即算一算)。运用信息平台,梳理一学年本专业的实际运行数据,对专业建设状态进行初步的汇总分析,明确本专业在专业教师团队、专业实训的设备、整个专业的教学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等要素的现状,对专业建设状态进行初步的汇总分析,明确本专业现状,撰写《专业质量报告》。

2.开展现场自我诊断。

(1)比一比,议一议。本专业诊改小组通过召开小组研判会、全专业教师研讨会,将专业现状“怎么样”与本专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及专业质量标准“应该是什么”进行比较,找出专业当前情况与设定目标之间的差距,计算出目标达成度。

(2)看一看,查一查。专业诊改小组通过问卷调查、查看设施设备、查阅实训登记资料、查看教师教学资料等形式开展现场自我诊断,将发现的问题及原因记录在案。

(3)谈一谈,听一听。通过与学生、科任老师、家长等人员交流谈话,对学校专业办学质量提出建议,并召开剖析会,找出问题成因。将现状、规划目标、达成度、问题及成因填入《专业自我诊改表》。

3.开展说专业—专业剖析与会诊(即说一说)。在自我诊断基础上,由各个专业的带头人面向本部全体教师说专业,而“双精准”专业则面向全体教师开展说专业,质量办公室在学校组织了专家小组来对各个专业进行诊断。说专业以SWOT原理为基础,寻找全国、全省、全市同类学校建设和发展同一专业的标杆,深入分析标杆学校的专业特点和优势,明确自身的劣势、挑战和机遇。主要内容包括:说产业、说标杆、说目标(定位)、说现状、说问题、说改进。专家组对各专业提出改进建议。

4.专业质量保证小组结合校内专家组意见,将本专业改进目标、改进措施和改进期限填入《专业自我诊断表》。

5.专业质量保证小组撰写专业质量报告。

(二)开展专业自我改进工作

1.实施改进。专业部将改进目标、改进措施和改进期限写入新学期计划和行事历中,融入日常。

2.过程监测。学校质量办公室对专业改进工作过程进行跟踪、监督。

3.改进总结。进行改进成效自查,形成改进总结。

(三)校内复核,总结提升

质量办公室组织成立专家组,开展校内复核工作。

1.总结报告。召开专业改进总结报告会,专业部长对本专业改进措施、改进成效等进行汇报。

2.复核反馈。专家组通过调研与师生、家长等交流,实地对专业建设观察各种形式,结合专业部的改进总结报告,检验改进成效,形成复核反馈意见。

3.改进提升。专业部结合专业诊改校内复核意见,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新学年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等,并撰写《专业诊改报告》。

六、结语

职业学校的重点是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社会功能,突出职业学校的教育特色。专业诊断与改进是专业内部质量保证和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基础。因此,专业诊断与改进已成为职业学校诊断与改进活动的核心,对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专业建设和发展是一个自我决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永久发展的过程。所有专业课教师都要认真履行专业发展的主体责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应崧.教学质量要“医院体检”,更要“自我保健”[N].中国教育报,2015-10-29(9).

[2]王亚鹏.校本专业诊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逻辑起点[J].教育与职业,2017(21):56-57.

[3]万德年.试述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24-28.

[4]万德年.职业教育专业评估研究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5(15):71-74.

[5]陈寿根.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93-96.

①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项目“教学诊改促双精准专业建设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 YQJK210)。

猜你喜欢

精准目标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睡个好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