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派文化为典型对舞蹈艺术的影响研究

2022-02-25刘琴漆晓洁

今古文创 2022年6期
关键词:海派舞蹈艺术

刘琴 漆晓洁

【摘要】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代名詞,代表着一个时代兴起的背景下的新兴文化。它承接了封建社会结束,近代社会的开始,承上启下沿用至今,上海许多角落还存留一份独特的回忆。无论是具有各国特色的建筑,风情万种的旗袍,还是风靡一时的交际舞都别有一番特色。民国时期海派文化盛行之时,舞蹈艺术存在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是前所未有的,对近现代舞蹈影响深远。因此本文将通过时代背景研究海派文化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海派文化;舞蹈艺术;地位;创作;服饰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6-008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漆晓洁独立主持科研课题“中国地方文化对舞蹈艺术的影响”(CX2025)研究成果。

上海是一个具有年代感且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外滩的万国建筑,总能使人想起当年民国时期的十里洋场,让人感叹上海滩风云变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无数栋老洋房的身影里,仿佛看见鲁迅为国民愚昧无知而奋笔疾书,感受王国维为《人间词话》反复揣摩,听见宋家三姐妹为了政治立场的各执己见。海派文化在独有的新旧时代交替下应运而生,人才辈出。现存的百乐门舞厅遗址,正犹如当年夜生活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都历历在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背景下,舞蹈也成为风靡上海滩的潮流,在文化和艺术的不断推进下,上海成为了东方的巴黎,有魔都与不夜城的称谓。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海派文化的核心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大都市,正是由于海派文化、江南吴越文化和欧美文化的一种兼容。在兼容的特征中体现了对外开放性,自我的创新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性。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战略之下,海派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伟大强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与艺术的璀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上海是民国时期的代表城市之一。在民国时期特殊的年代之下,舞蹈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变化。[1]

1912—1949年期间,舞蹈艺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影响,也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民国时期的舞蹈具有当时时代的特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延续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传承的同时,也开启现当代化舞蹈的新纪元。在民国时期的复杂背景下,氤氲而生具有代表性的海派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文化是艺术的底蕴,而海派文化对舞蹈艺术必然存在一定的影响。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引发出在民国特殊的年代,最具代表的海派文化作用于舞蹈艺术是怎样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研究分析

(一)海派文化思想解放对舞蹈艺术的地位与创作影响

1.历史思想下舞蹈艺术的地位

夏商周时期,舞蹈艺术仅仅用于祭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舞蹈艺术也仅仅只是皇家专属。汉朝初期,信奉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从而有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推崇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且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主流思想。东汉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将儒家思想提升到独尊的地位。[2]汉儒思想之下“以舞相属”盛行,但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姿态仪容都有讲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权力交替频繁。由于战乱变迁各地导致文化思想乃至民族大融合,思想领域发展异常活跃,各类思想涌入政治舞台。民族间的乐舞文化交流频繁,但舞蹈艺术仅供贵族奢靡享乐,为随后的隋唐时期思想开放奠定了基础。唐代宫廷设立教坊、梨园、太常寺等各类乐舞机构。即便如此,唐朝舞蹈艺术从事者称之为歌舞伎,与奴婢无异同属于贱民阶层,地位极低毫无自由可言,日日声色娱人。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女性地位相对提升,最为突出的时期为盛唐的红妆时代。唐朝时期加强对外交流与各国关系密切,从而促进大发展大融合,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华发达的时期。隋唐时期的开放与随后宋明理学的保守形成强烈的对比。宋明理学深受佛教道教儒学的影响,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融合的结果。在宋明理学之下,舞蹈艺术走向衰落。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加强思想控制君主专制禁锢思想,大兴文字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舞蹈艺术也是达官贵人的专属。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大同小异,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女性地位极低,三从四德等约束女性的思想,一直沿用至清朝末期封建王朝结束。由于等级制度各个朝代的艺术工作者的地位极低,舞蹈创作形式也相对单一,多为女子群舞为主。

2.海派文化思想解放作用于舞蹈艺术地位与创作

近代历史上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提高女性地位,强调人人平等。正因如此,上海吸取先进文化,很快掀起了海派文化的热潮。歌舞厅娱乐场所的崛起,舞女歌女渐渐地不再是底层阶级的象征,甚至出现歌星、影星、舞后等等受人追捧的职业,大大提高舞蹈艺术的地位。无论男女都可以在歌舞厅进行正常的娱乐活动,跳舞不再是封建时期宫廷等各类场所的专属,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娱乐方式。有句俗语“男女授受不亲”,在海派文化的作用下,[3]将女性从闺阁中解放出来,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提倡男女之间正常交往,而在大上海的歌舞厅里,比比皆是男士女士一起共舞。舞蹈娱乐风靡整个上海,成为全民娱乐新潮。舞蹈创作形式也发生巨大变化,男女双人舞开始流行发展。[4]1926年留学于法国学习西方社交舞的唐槐秋回国之后,创办了第一个由国人开设名为“交际跳舞学社”的舞蹈培训机构。由此可见,海派文化作用下舞蹈成为普遍流行的兴趣爱好。

(二)海派文化服装发展对舞蹈艺术的服饰影响

1.历史长河下舞蹈艺术的服饰

汉朝时期,舞蹈艺术在贵族中特别盛行,最具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汉代之后此类题材不再多见。汉代舞人的形制实乃惊人地相似——均为长裙曳地,长袖飘舞过顶,一甩向身侧,作“翘袖折腰”状。长袖舞虽始于战国,但汉代是长袖舞艺术水平的巅峰时期,长袖舞的舞姿形式多样,轻柔婆娑,从皇室贵族到市井百姓,都为这种“翘袖折腰”的舞蹈而倾倒。舞俑的造型正是对汉代舞者长袖善舞、腰身轻盈的传神写照。

由此可见,汉朝舞蹈服饰多以长袖为特色,曲裾深衣款式为主打,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呈喇叭状。汉画像中有长袖舞女在五个杯上舞蹈之状。依稀可见发饰妆容特点,舞者通常梳坠马髻、双环蛇髻等等。唇妆更具有独特风格,点染朱唇,可见汉朝审美喜爱樱桃小嘴。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胡舞大多属于前者,而传统的汉族舞蹈,则基本属于后者。两种不同的舞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服饰。总的看来,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而软舞的服装则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的姿态。

唐代彩绘长裙舞女俑,妆容精致,楚楚动人。[5]唐代女子对化妆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唐代西域女子的化妆,一般可分为画眉、施红妆、抹胭脂、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七个步骤。女舞俑眉如柳叶,黑如初描。女舞俑白脸上似施了胭脂,红妆成圆形,面如桃花。相传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醉卧花间,一朵梅花在她的额间染上花痕。宫女们竞相效仿,将梅花画在额上。后来民间逐渐形成贴花钿的习俗。花钿通常用色纸、鱼鱗片、金箔、丝绸等材料剪成花样,形状有桃花形、梅花形、菱形、宝相花形、圆形等,颜色有红、黄、绿等。其中最为精彩的是一种翠钿,它是以各种翠鸟羽毛制成,整个饰物呈青绿色,清新别致,极富情趣。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女舞俑的额际间有此装饰。女子在前额上涂画黄粉也是唐代女子中颇为流行的一种妆饰。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进入鼎盛时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在自己的额头涂染上黄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黄额的习俗。《木兰辞》中写道:“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彩绘女舞俑头梳高耸的发髻,额上描绘的黄色圆晕清晰可见。在太阳穴部位各画一条红色的新月形,描绘成残破状,仿佛脸旁平添了两道伤疤,这种妆饰被称为“斜红”。唐代女舞俑,脸上就抹有斜红。面靥又叫“妆靥”,是施于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它原是宫廷中宫女月事来临不能接受“御幸”的暗示,后演变成一种妆饰。彩俑舞女,额间贴花钿,脸颊抹斜红,面颊酒窝处点着红圆点,显得楚楚动人。

女舞俑形象的口型均十分娇小,朱唇一点,反映了当时审美情趣,正如白居易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由此可见,唐朝时期舞者服饰妆容的精细讲究。

明代舞衣与当时仕女画的服饰基本相同,主要由云肩、上衣、裙、垂饰花结的腰带和一条长长的披帛组成。云肩多呈前后左右对称的形态,四面做成如意云头状,在前方开口。上衣多为窄长袖,便于表现舞蹈动作,领式与襟式并无规定,可随时尚流行而变化。长裙束在上衣之外,与现实女装衣在裙外的穿着方式有所区别,有时还会在腰部加围一条短裙。腰带多用彩色织物长带或丝绦,可将下垂部分做成各式花结,在身体的前后或两侧作为装饰。披帛是一条柔软的长带,搭在肩臂处,能随舞者的动作翻飞飘舞。

图5 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舞女

各个朝代的舞者服饰都各有千秋,亦有相同特点的是服饰妆容发髻复杂繁琐,使其花费过多时间在装扮方面,而且种类相对单一,崇尚舞蹈主流风格性较强。

2.海派文化作用下的舞蹈艺术的服饰

民国时期打开国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量西方思想文化涌入,结合上海本土文化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创新性和开放性,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的时尚之都。妇女思想解放接受海派文化的熏陶,开始注重时尚。着装开始发生巨大改变,为了更加显现身材,将旗装收腰,下摆开叉方便行走更加灵活,袖口收紧露出纤细手臂线条,将曼妙的身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发饰也不再梳各种复杂的发髻,以简单大方为主。洋装、晚礼服等各类西式服装都传入中国,同时结合上海本地文化加以设计发展。裤装也成为当时的流行,方便男性女性行动。舞蹈服装也就此发生改变,旗袍、洋装、晚礼服成为上海歌舞厅常见的服装。使舞蹈服装更加丰富多彩,轻快便捷。海派文化影响下的服装变革,将舞蹈服装的简便设计,使舞蹈艺术得以大众化、平民化。

四、结论

海派文化既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恰到好处地将西方优秀文化相融合,推陈出新,发挥其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这是我国新旧社会,新旧制度,新旧文化的转折。结合我国国情发展,时代背景潮流,将舞蹈艺术的地位进行前所未有的提升,舞蹈创作形式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为我国近现代舞蹈艺术的创作形式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舞蹈服饰、发饰、妆容也一改从前的繁琐与复杂,趋于平民化、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舞蹈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从此舞蹈艺术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仝妍.民国时期舞蹈研究(1912-1949)[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3-4.

[2]韩启超.“以舞相属”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4,(02):1-2.

[3]桂强.民国上海社交舞厅及其舞蹈活动:以百乐门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报,2013,(03):53-54.

[4]张洋溢.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性国标舞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10-11.

[5]李爽.“唐妆”与唐代仕女画关联性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刘琴,女,湖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

漆晓洁,女,湖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

猜你喜欢

海派舞蹈艺术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雪地上的舞蹈
爆笑街头艺术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