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首个地理标志五年规划 培育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竞争新优势
2022-02-25张卫
张卫
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推动外贸外交的重要领域,是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十三五”时期,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原产地地理标志的集中统一管理。为有效提升地理标志的保护和运用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启动《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于近期印发实施。作为首个地理标志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地理标志认定数量保持稳定合理增长,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市场主体达到1.8万家以上,年直接产值保持稳定增长,制修订一批地理标志领域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建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00家,推动更多中国地理标志在海外获得保护(以上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
地理标志产品作用大
保护和利用工作还不到位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我们比较熟知的地理标志产品有北京的平谷大桃、天津的独流老醋、河北的深州蜜桃、山西的沁州黄小米、浙江的金华火腿、江苏的阳澄湖大闸蟹等。
作为一种品质优良、底蕴深厚、独一无二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产业振兴、精准扶贫、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发挥出了重大作用。
在产业振兴方面,2020年,我国新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直接产值870.37亿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直接产值总计6398.06亿元。其中,江苏省扬州、泰州等市开展地理标志品牌产品直播推介活动,直接销售金额53.56万元,带动销售414.13万元;湖北省开展“助力湖北品牌 我为湖北买买买”公益直播活动,在线销售额3034.4万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地理标志助力脱贫攻坚系列直播”活动,在线直播销售哈密瓜等地标产品,累计销售额108万元。
在精准扶贫方面,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相关产值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施精准脱贫的一条重要途径,地理标志产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精准扶贫中作用显著。比如,“融安金桔”是广西融安县申请的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合作社+产业+贫困户”“基地+贫困户+电商”等模式,带动全县44.1%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融安金桔”3.5万亩,初步实现了“万亩金桔助脱贫”的目标。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因独特的柱状山峰和险峻的悬崖而著称,曾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不过,桑植县的地理标志资源很丰富,而白茶就是其中一个,依靠白茶产业,全县约3.5万人实现脱贫。
在国际合作方面,地理标志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有力。2020年9月,中欧双方正式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该协定包括十四条和七个附录,共纳入双方各275个地理标志产品。根据协定,中欧双方各275个、总计550个久负盛名、家喻户晓的地理标志将实现大规模互认。绍兴酒、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一大批我国知名的地理标志获得欧盟的保护,有效防止仿冒等侵权行为;与此同时,欧洲的香槟、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马吉那山脉橄榄油等也将受到高水平保护并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地理标志将惠及成千上万的产品和生产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我国累计保护地理标志产品2391个,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达到9479家,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达到6085件,建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6个,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年直接产值超过6000亿元。
但在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部分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制度协调统一有待加强;二是保护能力水平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仍有距离;三是审查认定体系尚待完善;四是产品特色质量管理与监督有待强化;五是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尚未充分显现。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地理标志产品被侵权。
溪蜜柚是福建省平和县的传统名果,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并以“平和溪蜜柚”的名字获得了原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但市场上以其他种类蜜柚假冒正宗平和溪蜜柚,或以外地引种溪蜜柚假冒平和本地产溪蜜柚等假冒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为了竞争,这些假冒产品的价格比正宗的平和溪蜜柚便宜。据福建省平和蜜柚产业联合会会长林启明了解,市场上所谓的“平和溪蜜柚”每年有近千万吨,但真正的平和溪蜜柚年产只有120万吨。他们曾去北京新发地市场考察,发现很多外地柚子假冒“平和溪蜜柚”。“原產地是一个标志、一种品牌,这种假冒对我们的伤害很大,很可能发生劣币驱逐良币、‘李鬼取代李逵’的现象。”林启明说。
另外,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涪陵榨菜、安溪铁观音、赣南脐橙等地理标志产品都被假冒问题困扰。比如赣南脐橙,还未采摘便已“上市”,以致其原产地赣州市果业局每年在赣南脐橙正式开采的当天都要对外发表声明:此前市场上售卖的“赣南脐橙”皆为假冒产品。
《中国果树》2021年第12期《我国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与路径》一文,也指出了我国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在发展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地理标志资源挖掘不够,区域品牌影响力参差不齐。我国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分布在全国14个省(区、市),由于各省(区、市)的自然条件、历史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交通条件、对地理标志保护的意识等情况各不相同,柑橘类地理标志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如广西是我国柑橘种植第一大省(区),2019年柑橘栽培面积占全国的16.75%,柑橘品种资源丰富,地理标志保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广西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柑橘类产品并不多,仅占全国总数的9.09%,位居全国第5位;四川的柑橘面积居全国第4位,但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柑橘类产品却居全国第1位;福建的柑橘面积居全国第8位,但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柑橘类产品数量却居全国第3位。此外,各省(区)对柑橘类地理标志效益的开发水平参差不齐。从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来看,荣登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前100位榜单的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中,仅有5个省(区、市)涉及,其中四川4个、广西3个、重庆和江西均为2个、福建1个。其他的如湖南、湖北、广东等拥有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较多的省份未有相关产品荣登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前100位榜单。
二是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重视不够,市场监管有待加强。近几年,在国家绿色发展、品牌兴农等大背景下,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较快。但总体看地理标志产业规模还较小,地理标志品牌也仅在本产品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深入提升品牌内涵的意识,致使“重注册轻使用”现象普遍存在,地理标志的保护和经营不能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国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频率低,仅有38个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被企业核准使用,尚有270个约87.66%的地理标志产品没有企业申请使用专用标志。加上监管体系不健全,一些不法分子以次充好竞相仿冒地理标志产品,破坏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形象。
三是地理标志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地理标志商品保护制度的技术性根据就是标准化法规,但我国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数量却较少。在现行有效的61项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中,从标准层面来看,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均为9项,其余的43项为地方标准;从标准的类型看,产品标准占比达到85.25%,缺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且部分标准标龄较长,超过10年标龄的占到22.95%。因此,我国柑橘类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不能满足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实际需要。
四是组织化程度不高,行业协会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全国情况来看,行业协会是我国柑橘类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注册的重要主体,在柑橘类地理标志商标中,以行业协会作为申请人占注册主体总数的56.39%。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农民之间的一个重要组织,在联系农民、农业企业、市场和政府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目前多数协会是由民众自发建立的,对地理标志注册后的自律管理,如生产、加工、制造等缺乏必要的监督,运行机制中还存在资源不合理配置、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行业协会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内集中优化资源、对外协调竞争、推广市场的经验都还不够丰富,未能在市场和农户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制约了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注册工作。
部署多个任务 用好两大“抓手”
全面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和运用工作
作为首个地理标志五年规划,《规划》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要求,以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用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体系,强化地理标志保护,提升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内涵,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此,《规划》提出了2025年的三项具体目标。
一是地理标志保护基础更加坚实。地理标志审查认定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保护资源统计分析制度初步建立,新建成一批特色显著、成效明显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二是地理标志运用效益更加凸显。地理标志品牌效应显著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增强,以地理标志品牌为核心、企业商标和区域品牌相结合、共同发展的地理标志品牌体系更加完善,地理標志相关产业链更加健全。三是地理标志互认互保范围进一步扩大。地理标志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为了在“十四五”时期把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开展得更扎实,《规划》分别从制度、审查、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1.健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规划》指出,我国要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工作,深入开展地理标志立法调研论证,加强国外地理标志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健全专门保护与商标保护相互协调的统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明晰地理标志的权利内容和保护范围,明确行政保护的基本原则、管理机关的监管职责和相关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优化地理标志保护程序,提高地理标志保护水平,构建中国特色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
2.优化地理标志审查机制。地理标志审查是强保护的重要一环。《规划》指出,我国要严格地理标志保护申请审核认定规则和审查流程,完善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审查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信息化手段,推进审查智能化。加强审查认定人员能力建设,打造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发挥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历史文化等领域专家作用,为地理标志审查工作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3.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监管。行政保护是打击地理标志侵权行为的重要举措,《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建立地理标志领域的信用监管机制。建立地理标志保护检查对象随机抽查名录,制定抽查事项清单、工作细则和抽查计划。结合地理标志产品的区域性、季节性等特点,加强重点地理标志执法保护。针对示范区地理标志产品、高价值产品、热销产品和互认互保产品等,加强对擅自使用地理标志的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的执法保护力度,严格规范在营销宣传和产品外包装中使用地理标志的行为等。
此外,《规划》还针对“十四五”时期如何建立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健全地理标志标准化体系、建立地理标志保护资源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增强地理标志公共服务能力等进行了详细部署。
为了在“十四五”时期让地理标志运用再上新台阶,《规划》提出了用好两大“抓手”,即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特色产业。
打造一批品质优越、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有较高知名度的地理标志品牌,是强化地理标志品牌效应的有效举措。《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围绕地理标志产业建设一批商标品牌指导站,强化对市场主体商标品牌注册、运用、管理、保护与推广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商标品牌管理制度,宣传推广一批地理标志产品经典案例,健全地理标志新闻发布制度,拓展信息发布渠道等。与此同时,我国还要提升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注重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突出地理标志品牌特色,强化品牌推广运用,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国际价值。
在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方面,《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建立健全地理标志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体系,明确地理标志相关产业发展目标、规划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以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为主导,带动种植、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文化旅游等上下游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区域品牌和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我国要强化地理标志市场主体惠益共享,培育地理标志产品生产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发展产业联合体,通过信息互通、技术共享、品牌共建等方式加强惠益共享。
中欧合作是地理标志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积极落实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法地理标志合作议定书、中泰地理标志保护协议等,推动与更多国家开展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互保谈判磋商。加强与国外知识产权机构地理标志领域的交流合作,强化审查认定标准交流和信息共享,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标志发展经验分享。
此外,我国还应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多双边平台积极推介中国地理标志保护运用优秀案例,开展面向相关重点国家和地区的需求调研和对比研究,研判国际合作形势与政策,开展法律政策交流,加强对运用马德里渠道开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海外注册的指导。
针对如何服务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规划》指出,我国应支持举办面向海外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推介展示活动,鼓励在我国获得保护的國外地理标志产品在华经销商使用我国地理标志官方标志,指导中国相关企业在海外使用欧盟地理标志官方标志。开展国外地理标志保护法律政策信息收集,加强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和信息推送,支持企业海外维权,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在海外依法获得保护。
为了推进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在最后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年度计划和配套政策。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开展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加强财政、投资、金融、科技等政策对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的保障。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切实推动从注重注册申请向注重保护运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变。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建立地理标志智库。加强人才交流,加快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队伍。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加强政策解读和典型宣传,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地理标志知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蓝图已绘就,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规划》落在实处。相信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指引下、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规划》中描绘的地理标志新图景将很快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