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当代舞蹈创作思潮

2022-02-24张雪明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艺术品鉴 2022年36期
关键词:思潮编导舞蹈

张雪明(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舞蹈创作并不是一门主观的学问,它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思维变化,当前我国的经济条件更加优异,带动人民生活层次得到提升,艺术作品成为人们高水平生活的追求之一。在时代的推动下,可以对舞蹈创作思潮开启深层认识,明晰其与艺术、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实现正确的舞蹈艺术创作,创作出结合时代的高质量作品。

一、当代舞蹈创作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艺术思潮包含着舞蹈创作思潮,在艺术思潮的理论影响下,舞蹈创作思潮也在逐渐改变和创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模式。

1978 年之前,舞蹈创作主要以样板戏等题材为主。1978 年后,人们开始以舞蹈美学为尺度,在国内外各种思想的影响下,舞蹈创作的意识更加自由。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舞蹈创作逐渐得到兴起与发展。

1979 年以丝绸之路与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舞蹈创作的转型之作,其作为庆祝建国30 周年的献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专场演出,之后在全国各地巡演两百多场,轰动国内外,被誉为中国舞蹈创作的里程碑。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中外文化的不断交融,创作领域也在发生变化,开启了新型热潮,致力于寻找相同的民族文化认同,这段时间涌现出了《黄土黄》《阿诗玛》《文成公主》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舞剧作品。

20 世纪90 年代后舞蹈创作进入了新时期,素材的领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阿炳》《干将与莫邪》《霸王别姬》《红河谷》等名篇佳作标志着舞蹈创作思潮进入到高潮。受文艺政策的引领,舞蹈创作思潮得到了发展,获得世界关注的同时,展现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艺术氛围,舞蹈艺术正在积极迈向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高潮时期,为响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越来越多的舞蹈创作者致力于创作出可以与人们内心共鸣,同时融入生活本质的高质量作品,在这样的追求下,当代舞蹈创作注重总结文化内容,着重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坚守,对历史进行回顾的同时,进行探究和创新。《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作品的出现正是当代舞蹈创作思潮的展现,反映了舞蹈创作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探索与创新。

二、当代舞蹈创作思潮的元素与构成

(一)时代性创作素材的选择

新型发展时代下,人们在向往美好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提升了对艺术的要求。基于此,为了保证大众获得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根据文艺政策的指导内容,在现如今的舞蹈创作中,更多创作人员愿意选择现实形式的题材,对国家、人民等进行赞美。基于现实形式的题材,通常展现了当今社会中的现实生活。

在舞蹈领域内,现实题材的舞蹈形式并不拘泥于某一个方面,它涵盖了当代的现实生活内容,同时也包括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内容。所以,就可以细化分析为多个部分,一种是当今时代的实际生活题材,另一种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题材内容。在创作中应用现实思维,可以将舞蹈艺术与实际连接起来,展现了编导对社会群众的关注,同时体现了对之后发展的向往,应用舞蹈艺术展现客观内容,体现舞蹈编导的主观参与。

在现实舞蹈题材中,具有明显的本体特性,涉及真人真事,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2018 年的舞剧《天路》,主要侧重于歌颂真实的青藏铁路工程事件,将其中的动人瞬间展现出来,夹杂着真实的情感,整体色彩鲜明。在叙事的同时,融入澎湃的感情,展现了清晰的民族色彩,让人们体会到凝聚力。

(二)科技与舞美元素的融合

舞蹈艺术的产生,更多是为了民众而服务的,是为了将目前生活变迁合理展现出来,这一定会受到科技的影响,产生明显的变革。首先,创作思想得到了扩展,科技的发展影响了舞蹈艺术,最直观的是舞台灯光效果、道具等。科技在逐渐渗透的阶段中,优先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思想,促进舞蹈艺术创作朝着多元角度进行,从而产生了舞蹈艺术形态的变化。比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整体表达方式比较新颖,牵动着观众的心,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蒙太奇,这正体现了科技的影响成果,在同一舞台中,展现着双重空间,体现了新型创作思维模式。其次,舞美地位明显提升,同样分析上述的舞剧,在序幕部分展现出惊艳的效果,一群舞手拿着伞不断穿梭,应用LED 光源,借助成像灯的剪影、流动效果,取演员的上半身,同时结合雨伞部分,形成了蓝色的流动线,可以让人体会到阴郁的氛围。

(三)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元素的展现

舞蹈艺术的衍生,需要在叙事中展现艺术形式,在抒情中体现艺术魅力。在新型时代的发展下,文艺工作者开始转变原始思想,不断创新艺术形式,突破长久以来的创作束缚,利用独特的方式展现中国故事。在核心价值观念当中,爱国主义具有深层意义,涵盖了家国情怀,同时又能突出民族精神的伟大,可以牵动起中华人民的团结信念。在探求创新内容时,编导们应该正视自己的身份,集中自己的艺术智慧,创作出深入人心的舞蹈作品,不断继承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舞剧《醒·狮》中,主要人物为两个舞狮青年,在面临国与家、爱与恨的艰难选择下,不断觉醒和提升,最终蜕变成高大的形象,突出了民族力量的不断传递,有助于带领观众深刻理解民族精神。

三、当代舞蹈创作思潮的时代特征

(一)时代精神的坚守与创新

在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中,编导发挥了引领作用,这就需要具备正确思想,这样才能让舞蹈创作走向正确道路。对于编导来讲,应该具有独特性,把握好形式感的建立,促进形式与内容的高水平匹配,这是创作中需要贯穿的方式。一个时代要想衡量艺术发展的成功程度,主要还是需要评判作品的质量。面临新时代环境,如果想要做到引领的效果,编导应该依照艺术创作的规律,总结时代特点,选择合理的创作题材,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新时代形成伟大创作价值,对未来进行描绘。对于舞蹈编导来讲,应该用心去倾听、关注,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分清现实社会中的黑与白,借助舞蹈作品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社会态势、当代舞蹈人的洞察力,讲述现在具有意义的事件,或者是描述过去出现的事件,在其中满载作品浓郁的意蕴,借助作品的感染力,让人们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时代信仰。这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建立在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上,不断促进传统文化延伸,保证实现创造性转化,促进创新性发展。

(二)注重凝聚民心实现共鸣

当代艺术不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在艺术发展时不能忽略人民的主体地位,要时刻强调在艺术创作中突出人民,把人民的心声反映出来。

首先,编导在创作作品时,需要将人民作为基础,更好地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感悟生活的意境。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有助于发挥出艺术的真正价值,通过表达人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关心人民的生活情况,带动大众的思绪,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的精品。

其次,在艺术作品中,人民群众应该作为主要的受众群体。要保证舞蹈艺术的质量,使之成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而不是拘泥于艺术圈子中自我圆说,因此,编导需要理解雅俗共赏的含义,在作品中充满艺术气息、哲理内容,同时还要让人易于理解,借助叙述表达的形式来实现。

最后,进行创作期间,编导应该为人民考虑,将人民作为归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保证艺术感增强。人们的精神文化相对比较丰富,舞蹈艺术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良好的艺术效果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整体性提升人们的素质水平,因此,编导需要适当引入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念,增强民心凝聚力,传播正确的价值思想。

创作舞蹈作品时,需要编导内化处理,深入现实生活中,感悟生活变化,把握生活中的点滴,走进人民的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才可以让观众引起共鸣,从作品中看到生动的细节,还原了生活本质。如果生活体验不足,那么会严重影响舞蹈作品的创作,整体给人一种空洞、不切实际的感觉,如果硬生生注重写实,就会缺少艺术的美感。

对此,作为新时代的舞蹈作品,一方面需要编导内化处理,另一方面需要对比现实,高度提取生活意义相关的内容,从生活中提取题材,却又不受到生活的限制,对审美与生活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三)彰显中国文化实力与魅力

新时代推出了诸多文艺政策,经常出现在社会中的是,应该将中国的故事讲好,建立大国形象。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合理定位,确定好故事的主体。

首先,在民族追求审美环节中,呈现出了不同的中国故事,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出发,选用虚实结合的形式,加强氛围感、生动性,运用于中国故事的表达当中。

其次,要想体现民族精神文化,就需要表达好中国故事,在故事中贯穿传统精神,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更能表达出独特的精神气质。要想在世界发展中站稳,需要发挥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分析近段时间的舞蹈创作,“非遗”成为重点内容,需要对这些遗产进行保护、继承。在我国的舞蹈创作领域中,受到继承、保护两个观念的影响,同时需要新时代创新思维。这一对理念同时出现,让创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浪潮受到了冲击。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保护思想这一维度,进行全面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舞蹈创作理念,通过新时代的文艺政策的指导,需要遵从创新要求,这就需要对内容进行改革,这就让创作人员遇到了挑战。很多编导为了求数量,其创作形式趋于机械化,没有有效的文化内容作为支撑,更不用说精神内涵了。还有一部分未将舞蹈段落改动,直接呈现在舞台上,有的虽然改编了,却融入了不匹配的元素。

在发展速度较快的时代中,要想在世界舞台中稳固地位,展现中国形象,需要舞蹈编导不懈努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宝贵的财富,对此,舞蹈编导要想生动讲述中国故事,打造中国独特的形象,应该学会合理应用这一主体元素。但是,运用元素期间,应该对作品结构进行整体构思,灵活运用创作手段,合理浸入新时代思想,促进中国文艺水平提升,保证实现创造性转化,促进创新性发展,有效应对新时代的世界舞台,发挥原本的价值,为国家建立良好形象。

与此同时,进行舞蹈创作时,应该重视观众的感受,考虑他们的喜好和审美,在全球领域中,需要更加全面的考虑,研究受众在中国文化方面的理解能力,把握好人们统一的审美情感,利用文化形成共鸣,提升文化价值,获得世界关注的同时,展现中国特色。

四、当代舞蹈创作思潮对舞蹈创作的影响

(一)当代舞蹈创作思潮促进舞蹈创作水平提升

首先,针对舞蹈创作思潮,深入认识和研究理论方面。由于我国的艺术思潮在一定方面存在滞后的问题,所以,在实践合理推进的同时,应该带动学术理论一同进行,只有做足理论研究,才会有能力支撑实践活动在长久历程中一直前进。结合这两个大的方面,才能在新时代中坚定发展方向,明确自身的位置。进行理论研究时,应该和文艺评论相联系,经过创作实践观赏过程之后,需要对舞蹈创作进行经验交流,也就是深入群众当中,调查他们的感官思想。理论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文艺需要理论作基础,从而展开表述过程,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创作过程中拥有逻辑性。而在整体指导实践中,需要理论作为引导方向,为舞蹈学增加学术性,促进舞蹈创作更加完善。进行理论研究时,应该预先融入创作实践中,谨慎选择题材,要保证立意明确且含义精妙,研究群众的主观视角,还要从政治方面进行分析,保证创作结构扎实,形成独特的创作形式,从而传递出精准的语言。在整体过程中,不但要突出民族的真实情感,还要展现出民族不屈的精神,展现出生命感。我国的舞蹈发展历程比较悠久,需要普及到社会当中,实现舞蹈创作价值,带动人民群众的认知,把握好舞蹈的风格、形态,提升舞蹈创作品质,追求用舞蹈传递真情实感增,进理论研究,深度结合创作实践,打破实践约束,发展中国特有的创作路径。

其次,研究舞蹈创作思潮期间,需要坚守舞蹈本身带有的准则,并且要处于多维度、多学科形式下。如今多元化思维比较流行,跨学科更是一种新思想,要想深入理解舞蹈创作思潮,需要关注教育方面,提升艺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素养,打开研究领域,扩展研究范围。例如,深入结合艺术人类学等,实现艺术与教育的互相促进,让舞蹈艺术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如今,市场经济对舞蹈艺术产生了多重影响,资本融入深度正在增加。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舞蹈艺术创建了更多的机遇,但如果过度依赖,也会限制艺术的步伐,所以,应该注意坚守舞蹈艺术,让市场成为舞蹈发展的平台,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保证新时代舞蹈创作思潮合理,推动舞蹈艺术文化逐渐成熟。

(二)当代舞蹈创作思潮增强舞蹈作品亲和力

舞蹈形象至关重要,它是一种可以展现舞蹈动作的手段形式,利用舞蹈形象可以塑造出动态形式的效果,同时带有明确的情感,展现具体的体态特征,它是舞蹈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舞蹈创作当中,由于一部分表演人员在学习经验上有所缺乏,专业性不够,因此,需要格外重视舞蹈形象的塑造,尤其应该注意亲和特征。为了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形象需要根据现实需要进行选择,最好是人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形象,同时也要受到群众的普遍喜欢,让群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一种喜悦之情。在这样的情感条件之上,开展表演活动,能够更好地突出舞蹈创作的价值。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朝着群众的喜好靠拢,如果需要塑造新型的艺术形象,也应该在刻画过程中多加注意,不能够偏离人民群众的认知能力,不要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致力于创作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舞蹈形象,并展现较强的亲和力。

(三)当代舞蹈创作思潮让舞蹈作品更加个性化

目前舞蹈题材众多,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题材逐渐减少,舞蹈编导正在扩展题材范围,一部分编导想要开辟出新的题材领域,他们本着积极的探索思维,转变应用题材视角,关注人类的心灵变化。

当今舞蹈创作趋势明显,需要保证艺术形象具有个性,同时也应该注意总结语言特征,保证舞蹈创作内容达到新颖的水平,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合理考虑演员状况,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保证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有效带动青年艺术家,勇于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去除原来的封闭思想,从旧的格局中跳脱出来,合理保留传统基础内容,将自己的个性化思维注入作品当中,展现个性的力量。

五、结论

纵观近几年的舞蹈创作情况,很多时候侧重于创新、突破,但要想正确处理舞蹈创作思潮,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根据时代变化思维,提升创作的独特性;把握好形式感的建立,促进形式与内容的高水平匹配;注重历史等题材的叙事形式,选用具有意义的现实内容,明晰艺术思潮的发展趋势,才能完成正确的舞蹈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思潮编导舞蹈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