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本土化意蕴

2022-02-24孙建华刘青玉

关键词:中国化中华马克思主义

孙建华 刘青玉

(1.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 210037;2.上海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3)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然而作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并不能被简单定义为特定地域、特定时代的思想产物,它的影响力早已突破和超越了其产生的特殊场域和所处时代,并且在全世界获得了广泛传播,其鲜明的真理性也勾勒出了作为科学理论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揭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生动图景和美好前景。作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封闭僵化的,而是根据各国具体实际并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日渐丰富、与时俱进的开放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本土化的具体之道、实现方式和发展形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的新论断。这一新论断以其深远的思想意蕴和宽广的历史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突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下简称“一个结合”)到强调“两个结合”相提并论的新跨越,从而提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科学性与规律性的认知,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结合”中的本土化及其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经历了一个艰苦卓绝的本土化探索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大体经过封建地主阶级代表、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无政府主义者的选择性传播过程,从总体上看,经历了一个从最初零碎式的记载、片段式的译介,到“五四”时期比较全面的介绍与传播。从最初记载来看,虽然无论是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还是外国传教士都存在着较大的误解和歪曲,但客观上使得当时的中国人接触和了解到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知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及其相关学说。资产阶级改良派则是想通过“牖新知”“开民智”式的宣传,简要介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学说,以达其“君民共主”的改良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们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纳入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并依靠资产阶级共和国来推行社会主义的某些主张。而早期无政府主义者又是在他们所谓的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具有“共同神髓”的认知上来谈论马克思主义,他们实际上并不服膺马克思主义,而是认为无政府主义比马克思主义更为优越。(1)孙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927页。他们中的许多有识之士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贡献,为“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无论如何,既没有、也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有其丰富的实践基础、科学的理论先导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孜孜不懈的追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中国的面貌就起了变化。面对中华民族深陷苦难忧患,为救国家民族于水火之中,中国共产党人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开始了艰难的革命探索之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无法正确把握革命规律性,对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及对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尚缺乏透彻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某些结论、共产国际的指示、俄国革命的经验,并不能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下定决心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问题。1930年5月,毛泽东在《调查工作》(后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一系列重要论断,阐明了产生“本本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分析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导,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性内涵——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些理论观点是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实践基础之上形成的。1937年7、8月间,毛泽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与教训出发,深刻批判了违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原则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与主观主义,系统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写成了《实践论》《矛盾论》两部著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明确“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指出“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怎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毛泽东的讲话科学阐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这一核心要义,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这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这为后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提供了根本指导与基本遵循。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认知逐步得到了统一,这个统一了的思想共识为逐步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能够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才取得了最终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又面临着如何在工业薄弱的农业国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重任。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这表明根据中国实际,我们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并要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八大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将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目标方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维度上很大程度上脱胎于政治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既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形态大相径庭,也不同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这样的世情国情之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的重大时代命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下,引入市场的经济调节手段,提高经济发展效率,进而为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打好基础。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3)《习近平向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致贺信》,《人民日报》2022年7月29日,第2版。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立足于本土化和时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蕴含了“两个结合”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吸收了欧洲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在汲取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19世纪后期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对古代非欧社会进行人类学、历史学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笔记,其中包括印度公社、亚细亚生产关系、俄国土地问题以及中国近代革命等问题。同时,其世界性意义也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和“看家本领”,用以指导各个国家、不同民族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这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意义。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过程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剪裁、照单全收,而是“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76页。可以说,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本民族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特征运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实际上,“一个结合”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逻辑,也在强调作为民族重要特点的思想文化因素中,内在地包涵了“两个结合”的内容。

思想文化因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态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生成逻辑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就是通过批判性继承和超越欧洲思想文化,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分析方法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承继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最先进的文化样态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明之间保持着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着的、有鲜活生命力的指导思想,也必然要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吸收、改造、再创造中华文化中最具革命性和现代性的部分,才能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自其提出、阐发初始,便已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要义。中国的实际,自然也包括了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自信。而这种深层次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高度认同基础之上的。基于这一自信,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国自己的实践。众所周知,毛泽东就曾提出“中国要产生自己的理论”,“自己的理论”要体现出“民族形式”也就是那种“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这一提法表明中国的民族特点、文化传统与现实状况、外部环境一并构成了总体性的中国的具体实际。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了中国各阶级特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实际国情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和文化政策加以贯彻和执行,是最后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5)《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0页。,而这里所强调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应当说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人的语言文化习惯进行再解读再加工再表述;用中国文化的形式表述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的不懈探索之中,并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创造了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征程,要求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这一科学论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同时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的逻辑演进与提升,是新时代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在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自觉意识始终贯穿其中,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断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因素。在认识这一点的时候,一是要抓住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重点,辩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路径,一方面必须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否则会将路子走歪;另一方面,不能忽视中国的具体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产生的立足点,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对立统一中才能实现这样的结合,在合理张力中产生最大合力。二是中国共产党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进程就必须科学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这种结合不仅仅是两者之间的融合,也是两者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新鲜血液,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厚实的基础。

三、“两个结合”突显本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底色,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激励国家和民族奋进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共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性和兼容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能够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基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越发适应时代需要和顺应世界潮流,从而完成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有机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倡导者的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曾系统提出建设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内在包含了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观点,并提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7)《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708页。。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对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开展思想文化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重要概念,并对其重要性、主要特征及深刻内涵作了全面细致的阐释。之后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确立了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这与“教育人民成为‘四有新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四有干部”等文化建设思想一同构成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凸显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明确了思想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统一整体性。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立足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高度,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并要求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8)《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1版。党的几代主要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大业中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重大意义,极大地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的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的历史演进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创性贡献,这一发展创新突出了传承与发展本土优秀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美好夙愿,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共同期盼与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为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纪元。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障。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国家政策的制定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时期,这一时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系列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盈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证。然而,仅仅依靠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物质层面的强盛来实现中国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证明,精神文化的繁荣、文化创造力和感召力的强大是奠定国家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可以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因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前发展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伟大成就,归根到底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正视和重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支撑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9)《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1版。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前发展的助推器,当今世界文化虚无主义沉渣泛起,这一文化思潮表现为对我国本土精神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不加分析地盲目否定思想倾向,而马克思主义则为我们提供了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两者的结合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存在的现实,在文化融合上具有可行性,在社会理想上具有共通性,在理论创造上有其必要性,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大价值与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解决物质层面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精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现实需要,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文化新形态,达到与世界其他文化及文明形态的交流互鉴正当其时。

其三,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认同,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础。中华文明为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宝藏,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跃升和在世界舞台上担负的大国责任越来越重,国际地位和国家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世界多国的理解和认可,文化自信的力量同样与日俱增。我们要把中国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1版。。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一个结合”走向“两个结合”,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实现在不同文明共存中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交流互鉴中焕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为抵御外来多元化社会思潮的侵蚀提供理论武器。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结合与根本性结合相统一的理论创新。“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是基础性的、实质上的,规定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立场观点方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现实需要,是深层次的,体现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载体内容与形式。“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中。“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方案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这一过程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方位新实践新要求,突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两个结合”还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开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辩证统一。“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以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目标取向的,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追寻现代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创了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着眼于人类文明与未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滋养马克思主义,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创造出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猜你喜欢

中国化中华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