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烟台市农村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2022-02-24刘绍楠
刘绍楠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00)
2021 年10 月21 日,我国能源社主办的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顺利落下帷幕,这是烟台市为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升级作出的重大举措。作为我国最早探索并突破“双碳”领域的城市之一,烟台市率先提出力争成为全国示范性智能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积极探索创新经验和做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通过解读烟台市低碳发展目标、相关政策发现,烟台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重点集中在工业、城市、能源、交通等领域,忽略了农业农村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力[1]。因此,本文以烟台市农村与农业为研究重点,分析总结现阶段烟台市农村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在引起烟台市对农村农业领域低碳经济发展重视的同时,为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省市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乡村低碳经济之潜力分析
1.1 宏观分析
当前,我国低碳意识大幅提高,已进入整体经济发展低碳化进程,同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低碳经济发展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农业生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农业用地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农业农村领域的节能减碳空间巨大。2)乡村蕴含着巨大的待挖掘的碳汇潜力,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且农业生态系统可抵消其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因此,抓住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汇优势,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减碳降碳,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新阵地。
1.2 微观分析
烟台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零售出口基地,经多年的农业发展规划和结构调整,烟台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0.80 万hm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5 年稳定在170 万t 以上,其中最为突出的烟薯25 推广面积达66.67 万hm2;此外,享誉中外的烟台苹果种植总面积达18.84 万hm2,总产量达559 万t,产值近200 亿元,连续多年蝉联我国果业第一品牌;生猪、肉鸡产业和畜禽良种产业发展迅猛,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90%,位居全国前列。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 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 176.90 亿元,增长8.9%。烟台市农业农村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说明了低碳经济在烟台市农业农村领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2 烟台市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困境
2.1 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双碳”目标提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清洁、绿色、健康发展,清洁、绿色、健康发展的重点是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而农村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如果不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促进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将对农村低碳经济的长效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产生不利影响。1)烟台市地处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冬季较为寒冷,需大面积人工取暖,而烟台市农村冬季取暖以散烧煤为主,该取暖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在污染环境的同时危害村民健康。2)近年来,烟台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农村地区无法完全负担清洁能源体系与设施构建、推广和使用所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
2.2 农民低碳环保意识、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农村环境相对闭塞、信息传递的时滞性导致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农民缺乏一定的低碳环保意识,对低碳农业、低碳农村及“双碳”战略了解不足。1)受长期传统农业思想和村民个人收入水平影响,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如何增加产出?如何赚到钱?如何赚到更多的钱?”等问题上,只关注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发展质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无节制地开垦土地、焚烧秸秆,忽视了这些行为所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影响。2)农民缺乏农村生产发展思路,仍集中精力发展农业,“农村就是要发展农业,农民就是得种地”的思想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同时,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素养,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不重视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应用推广,不重视农村沼气、禽畜粪便等特有资源的优化利用,导致农村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目前,烟台市农业生产尚未进入绿色有机生产阶段,因此需有效破除传统思想对农村农民的束缚,提高农民低碳环保意识、专业化素质水平,以改善烟台市农村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及实现“双碳”目标[3]。
2.3 农村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狭小
1)近年来,随着烟台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工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同时带来了环境问题。农村工业发展多以工厂形式存在,如水泥厂、石材厂等,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同时,农村生产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尚未形成系统的环境治理体系,对工业生产发展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工厂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4]。
2)烟台市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最早、占比最大,工业化、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但第二产业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占据农村产业结构绝大比重的一二产业并未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而以现代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能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但受农村一二产业发展影响,第三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占比最少,发展空间小。
2.4 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烟台市政府紧随国家政策进行战略调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低碳经济政策,如《烟台市低碳城市规划》《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但烟台市低碳经济政策导向的重点是城市、工业、能源等领域,在农村清洁能源体系的有效构建、农民低碳意识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缺乏政府引导与扶持。同时,烟台市农村低碳经济难以顺利推行与农村市场体系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有密切联系,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3 乡村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3.1 建构农村清洁能源互联网络,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乡村拥有丰富的风、光、水、地热、沼气等自然能源,开发潜力巨大。1)针对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乡村可充分借助大量的农村土地和建筑屋顶,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等分布式清洁能源。2)加强禽畜粪便等资源的利用与再利用,实现无公害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农村可用资源的利用效率。3)实现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将作物秸秆放入沼气池内,将秸秆转化为可利用的沼气,减少焚烧秸秆、污染大气行为的发生。4)持续推进农村清洁供暖设施建设,加大生物质锅炉、太阳能集热器等应用的推广力度,实现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5)将农村能源互联网与网络互联网相结合,构建智慧能源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作用,对能源的使用利用进行实时监控与分析,精准掌握能源使用状况,加快构建绿色、现代、多元的农村清洁能源体系。
3.2 帮助农民树立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农民发展理念的更新与改造有利于乡村低碳经济的发展、乡村环境的改善,通过多渠道探索,使农民真正了解低碳、认识绿色、感受环保。1)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环保宣传,使农民能随时随地接触环保理念。充分利用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宣传媒介向村民传播环保低碳知识,将典型的人物事迹形成环保主题,通过电视剧、电影、公益环保广告等形式吸引村民注意力。2)充分利用青年大学生群体,通过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建造青年创客营,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乡村,开展公益环保讲座,用年轻人的方式提高农民环保意识。3)各级村政府定期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如培训农民如何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3.3 拓展碳金融发展路径,构建农村碳金融体系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低碳经济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题的重要措施,碳金融既可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地区,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以开阔农民视野,为农民提供更多、更环保、更有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径。1)金融机构可通过引导绿色信贷、绿色担保、绿色储蓄、绿色农业保险等金融产品进农村,丰富农村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同时,扩大农业担保范围,将农村房屋建筑、农业机械设备、农产品等纳入担保范围,为农户提供更多的业务选择,激发农民投资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5]。2)村政府需充分利用绿色金融贷款,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农村产业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金融贷款可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从而促进农村地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优化供给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加大农村低碳项目开发力度,引导企业投融资向农村清洁能源、绿色农业、节能农房等领域拓展,从而促进社会资金流向乡村,为乡村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4)农村地区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的合作,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的方式,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考虑建立“金融机构+农村合作社+公司企业”的合作机制,使金融机构、企业成为合作社绿色资金、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的双向供给来源[6]。
3.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乡村清洁能源体系的建设、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农村绿色金融的发展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从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1)针对乡村能源体系建设问题,政府要充分利用财政手段,灵活利用价格补贴机制,为农村、农户提供优惠政策,降低清洁能源的建设成本。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出台普惠性的农村能源体系建设政策,推进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7]。2)针对农民环保意识提高问题,政府可通过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农民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以增加植被数量,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减碳降碳。同时,政府部门为乡村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制,为返乡人才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人才返乡创业,通过返乡人才的示范作用带动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激励更多农村、农民参与低碳经济发展。3)针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金融的发展问题,政府可通过PPP 项目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开发更多的农村低碳项目,通过政府的帮助、支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同时,政府可积极发展农业碳市场,建立农业碳交易中心、农业碳汇基金,利用财政手段推广农业低碳技术,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增加碳汇路径。
4 结语
低碳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关键词”,不仅是实现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之一,也是促进农村乃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低碳环保意识、发展绿色金融有助于改善环境居住质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推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