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地区红螯螯虾工厂化育苗技术

2022-02-24张高伟王宣朋臧建阳吴春王腾

水产养殖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亲虾虾苗苏北

张高伟 ,王宣朋 *,臧建阳 ,吴春 ,王腾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江苏 宿迁 223800;2.江苏宇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热带水域,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出肉率高,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是较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近年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市场价格不稳定,存在高温季节病害严重的问题,而红螯螯虾的价格较高且稳定,同时能够作为稻田养殖的优良品种,可以在高温季节完美替代克氏原螯虾,填补淡水螯虾高端市场的空白。

红螯螯虾在苏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养殖,存在2个问题。其一,由于红螯螯虾是热带虾类,当地自然水温条件下培育的虾苗无法在当年养成商品虾,需要集中越冬养殖,产量较低且增加了养殖成本。其二,目前苏北地区的苗种主要还是通过从南方引进或进口,长距离的运输使得虾苗成活率大大降低,苗种成本增加,导致养殖风险增大。因此,在苏北地区开展红螯螯虾工厂化人工繁殖,可以解决外地进苗带来的诸多弊端,降低苗种运输成本,提高苗种成活率;同时,便于适时进行大规格苗种的本地化培育,在外塘或稻田水温适宜时放养大规格苗种,提高红螯螯虾的商品虾规格和养殖成功率。现将工厂化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 育苗设施

1.1 育苗场地建设

育苗场地选址应水源充裕,水体清新,无工业及城市排污影响,通电、通水、交通便利;具备完善的设施配套,主要包括供水系统、水处理系统、加热系统和增氧设备。供水及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泵、进排水管道、蓄水池、沉淀池、高位水塔和水循环设备等,确保育苗车间的换水、排水和水质净化能够符合育苗生产的实际需求。充气系统包括充气机、送气管道和散气石等,大规模生产使用的充气机大多为罗茨鼓风机,具有风量大、压力稳定和经济节能等优点,选取规格应根据水体积而定,同时应配置备用机和轮换机;散气石选用长为5~10 cm、直径3~4 cm 的砂轮气石,1 m3水体设置1 个气石。使用封闭式加温温室,采用电加热系统,由控制仪调节温度,该系统具有操作便捷、稳定、经济环保等优点。入棚前必须检测加温控温系统是否运行良好,进排水、曝气增氧、过滤消毒设施是否正常运转。

1.2 育苗室

育苗室的性能要求透光、保温、抗风、经久耐用。建筑结构一般采用钢架,可搭建塑料大棚温室或玻璃温室。要求透光率60%~70%,同时设遮阳网或布帘,以便调节光线。育苗室内育苗池要求布局合理,方便进排水和水体净化,育苗池的大小设计要适应亲虾来源、数量,利于调节亲虾产卵量和虾苗的生产量。在设计育苗池时,将育苗室的实际使用面积最大化,人行过道宽为80 m左右。池形以长方形为宜,空间利用率高且操作方便,池深50~80 cm,育苗池可采用水泥池、帆布池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供水、加热和充气管道安放时,不占据育苗池周边人行位置,以方便作业。

1.3 育苗工具

需配备必要的育苗工具和设备。育苗室应当常备饲养亲虾的暂养箱、运送亲虾的筐、供亲虾产卵孵化的网箱和网箱架、检查幼体的烧杯和显微镜、换水用的滤水网和虹吸管,以及塑料桶、水勺、抄网及清污用的虹吸管等水产养殖常备工具。

2 亲虾培育

2.1 亲虾挑选

应选择本养殖场培育或当地养殖场当年养成的红螯螯虾作为亲本虾,既可减少因为长途运输而产生的成本,又可很大程度地减少亲虾长距离异地运输产生的应激反应,提高亲虾入棚越冬的成功率和后期繁育抱卵率。红螯螯虾在苏北地区经过高温期4~6 个月的养殖,可以达到性成熟,因此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当在4—5月份,引进不同产区亲缘关系较远的苗种,培育作为亲本补充。红螯螯虾雄虾的第1 步足较雌虾粗壮,且第1 步足的前段外侧有1 条鲜艳柔软的红色质膜;而雌性红螯螯虾第1 步足较小且无红色膜质。在挑选亲虾时,必须选择活力强、附肢完整、色泽鲜艳、个体大等性状优良的个体,体长最好超过15 cm,雄性亲虾规格应在90 g/尾以上,雌性亲虾规格应在80 g/尾以上,根据育苗场亲虾存种实际,挑选暂养的雌雄比例为 3∶1 或 2∶1。

2.2 越冬管理

苏北地区在10 月底至11 月初,外塘的水温开始逐渐降至20 ℃以下,红螯螯虾逐渐停止摄食,生长速度减慢,此时开始回捕和挑选优质大规格越冬亲虾进入大棚培养,应采取雌雄分养,并注意做好入池前的消毒工作。越冬培育的初期,可以适当增加亲本投放的密度,1 m2可投放亲虾10 尾左右。红螯螯虾具有在底栖爬行的习性,白天不喜活动,昼伏夜出,喜欢在天然洞穴或遮蔽物中躲避。因此需要在越冬暂养池中适量种植水草,设置专用人工虾巢供其栖息躲避,同时越冬温室光照不可过强,在光线较强时使用遮光帘。红螯螯虾的越冬水温应保持在 21~25 ℃,水位保持在 40~50 cm 即可,20 ℃以上的水温可以保证红螯螯虾在整个越冬期还能继续摄食生长,有利于提高越冬期养殖成活率和性腺发育速度。养殖尾水处理最好采用单池循环,可避免消毒不充分引起交叉感染。每次换水应使用预加温的新水,保证养殖池的温差波动不超过3 ℃。安装智能化水质检测设备,及时了解培育池的水质状况。在入棚早期,除了投喂配合饲料外,还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如:南瓜、胡萝卜或豆粕饼的投喂,以提高亲虾入棚的抗应激能力。

2.3 亲虾产前强化培育

亲虾的性腺发育速度和怀卵量,主要受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充足均衡的营养和适宜的水体环境,可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程度,提高交配率和怀卵量。在产前强化培育阶段,除了保证日常专用配合饲料的投喂,还应定期投喂搅碎的新鲜杂鱼和螺蚌肉来强化营养。红螯螯虾专用配合饲料投喂时间为06:00—07:00,投喂量为日投饵量的1/3,17:00—18:00 为日投喂量的 2/3,以投喂 3 h 后基本吃完为宜,具体根据吃食状况及时增加或减少投喂量。产前1 个月开始,17:00—18:00 改为投喂动物性饵料,如新鲜杂鱼或螺蚌肉,增强其体质,同时促进性腺发育成熟,投喂量为亲虾总体质量的5%~10%。溶解氧保持在5 mg/L 以上,水温调整到 27~30 ℃,pH 值为 7.0~8.3。

3 繁殖孵化

3.1 水质调控

虾苗孵化期间,要求水体清新,透明度为50 cm,经常加水,每次加水不超过10 cm,最好为微流水环境。每15 d 使用碘制剂消毒1 次,用量为0.5 mg/L,每周投小球藻 100×104cells/mL、EM菌液稀释100 倍后泼洒,用量1 mg/L,消毒和微生态制剂应错开使用,保持水体良好的菌藻相,为抱卵虾和即将孵化的虾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池水 pH 值应固定在7~8,弱碱性水质有利于红螯螯虾的胚胎发育。在投料过程中需要避免超量投饵,孵化池要保持清洁,每天定时吸污,清除池中的剩饵和粪便。

3.2 抱卵虾孵化管理

交配繁殖的生产时间,需要根据市场所需的出苗时间倒推,一般从1 月中旬开始将水温缓慢升至 26~29 ℃后,将雌雄虾按照 2∶1~3∶1 比例放进孵化池,较高的雌虾比例能够提高交配同步化水平。经过 1~2 个月的强化培育,亲虾经历完1 次生殖蜕壳后,开始交配。红螯螯虾交配及抱卵期间,应调节遮阳网,以适当减少光照时间,避免人为惊扰,防止抱卵虾因受到惊吓而导致踢卵,从而提高交配率和孵化成功率。亲虾在交配24 h内即可完成受精。通过温度控制、亲虾挑选和营养强化培育环节,可以提高同一批亲虾受精的同步性。但是亲虾的个体发育和抱卵时间,还是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应当密切关注孵化池中亲虾抱卵情况,根据胚胎发育程度,将发育时期接近的亲虾同池孵化,分拣抱卵虾的动作需要轻且快,避免造成亲虾踢卵。产卵池中部应设置多孔网片或防虫网片,使脱离母体的幼虾能够及时拥有独立活动空间,避免亲虾残杀苗体,也便于收集亲虾和虾苗。虾苗培育水位保持在30~40 cm。抱卵虾孵化期间,饵料投喂和水质管理方式与亲虾强化培育期间一致,每天换水清污,每周使用1 次微生态制剂,用量为0.5 mL/m2,孵化期间保证24 h ρ(溶解氧)>5.0 mg/L,定期消毒,防止真菌感染。

3.3 日常管理

孵化期间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对亲虾摄食、活动及死亡情况检查,以及水温和溶解氧等水质检测。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做好饲料投喂记录,每天定时测定水温、溶解氧、pH值和亚硝酸盐氮并记录,发现死虾要及时捞出,发现病虾要迅速隔离、诊断、治疗,定期消毒,避免水质恶化或相互蚕食造成的交叉感染。

4 苗种培育

幼体脱离母体后,应及时转移至育苗池,每天早、中、晚3 次投喂红螯螯虾专用0 号粉料。从第3 天开始,可辅以蒸蛋和鱼肉浆于池四周泼洒,喂养仔虾,并逐步替换成粗蛋白含量 44%~46%的红螯螯虾开口饵料,保证虾苗营养全面,日投喂量为 1~2 g/m2。在池中养 7~10 d,小虾个体达 1 cm,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直接上市,也可以转移到虾苗培育池,进行大规格苗种本地化培育。在苗种培育的前1 个月内,培育池放养密度在800~1 000 尾/m2为宜,适当稀养与及时大小分养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当仔虾长到2 cm 以上时,即可投红螯螯虾专用颗粒饲料,投饵量根据水温、摄食、生长情况适当调整。

5 结语

总结了亲虾培养、抱卵孵化、苗种培育3个环节关键技术。强化亲虾营养,可以提高交配成功率和产卵量,优化孵化期间和幼体培育时期的水质因子和开口饵料,可以大大提高孵化率和虾苗成活率。在不断的实践中继续探索适合苏北地区工厂化的最佳模式和工艺流程。下一步针对苏北地区红螯螯虾工厂化人工繁殖存在的关键问题,重点开展亲虾强化培育和营养调控技术研究,为大规模工厂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开展虾苗下塘前苗种培育研究,重点针对幼苗人工开口饵料配方、免疫添加剂的配比、幼虾投饲模式等技术,提高红螯螯虾虾苗成活率、免疫力和生长速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苏北地区可复制推广的大规格苗种培育模式。

猜你喜欢

亲虾虾苗苏北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2021虾苗采购指南出炉了!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从“土炮”起家到年销60亿一代苗,他如何念出独特的“虾苗经”?
小龙虾健康养殖问答(6)
南美白对虾亲虾的培育与管理
纷繁复杂的亲虾市场,谁能成为无冕之王?
中国对虾亲虾培育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