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益共享框架及推进路径

2022-02-24杨献南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俱乐部利益职业

庞 博,杨献南

(1.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 100191;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新时代的十年,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把参加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和欢愉[1]。以前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观赏性需求主要是观看奥运会和亚运会,观赏本国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而现在人们对NBA、足球世界杯、欧洲五大联赛、“四大满贯”网球公开赛及国内足篮排职业联赛的观赏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对丰富人们业余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竞赛市场主体,俱乐部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社会潮流和主要矛盾的调整与转变。《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俱乐部应当注重自身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自律管理,遵守行业规则,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因此,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观,从社会责任视角建立利益共享框架是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的应有之义。俱乐部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属应然。人们对俱乐部社会责任的认识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职业体育全球化与社会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深入。从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俱乐部利益相关者既包括股东、球员、教练员等,也包括政府、赞助商、体育协会、消费者(球迷)等利益主体。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既是实现自身稳健经营、利润增长及风险防控的过程,也是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实现利益共享、落实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由此,在新时代职业体育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立足国内实际,以社会责任为视角,建立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益共享框架,提出针对性的推进路径,对促进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及其积极履责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基础

职业体育的本质是商业,而商业的主体是企业,目标是创造经济价值,实现企业盈利的最大化[2]。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按照企业框架建立起来的商业主体,利润最大化是其不断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尽管不同职业体育俱乐部盈利的模式或途径不同,如皇马俱乐部的盈利主要来自销售衍生商品、曼联俱乐部的盈利主要来自销售门票[3],但无论通过何种途径,盈利都是俱乐部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强大的营利能力,美国NBA俱乐部和英超俱乐部等世界一流职业体育俱乐部根据基本国情及自身特点,从教育、体育、环境、公平运营及社区发展等诸多方面为增进社会共同利益作出了贡献。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始终存在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分突出其经济属性,而忽视或弱化了社会属性[4]。尤其在我国体育职业化改革初期,作为新生事物的俱乐部一度将经济回报与资本增值作为其发展的根本宗旨[5],导致功利主义和短期投机主义横行,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职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新时代背景下,俱乐部的经济目标应积极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竞赛观赏需要”非经济目标的实现,此为新时代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盈利最大化的应然发展逻辑。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责任观实现了从义务层次到道德层次再到奉献层次的提升[6],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有机融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使其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7]。俱乐部作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其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对此,学界从不同视角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演变、特征、内容、评价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8-12]。与普通企业相比,俱乐部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一,产品类型的不唯一性。俱乐部既可独立生产服装服饰、生活用品、纪念品等实物形态产品,也可与其他俱乐部联合生产竞赛产品。运动员既是体育竞赛产品的生产者,也可作为具有价值的“商品”在俱乐部之间流通[13]。第二,发展目标的双重性。俱乐部既要争取赢得比赛胜利,又要保持自身财务的可持续性。俱乐部想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保持二者的平衡统一。第三,消费者具有品牌依赖性。这种品牌依赖或忠诚影响对俱乐部或其产品不满意的消费者退出的可能性[14],由此即使俱乐部的产品质量不高或经营管理不善,也很难影响对品牌高度依赖的消费者的支持意愿。

综上,俱乐部在其运营发展过程中与政府、体育协会、消费者(球迷)及新闻媒体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利益关系。因此,俱乐部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其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与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以推动体育行业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增进社会福祉为发展目标,实现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股东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和谐与兼顾。从社会责任视角窥探俱乐部的利益共享框架,包含着对俱乐部与社会的关系的充分考量。俱乐部在社会的土壤里获得经济利益,理应通过提供赛事产品、传播体育文化等方式推动体育事业乃至社会文明进步,尽己所能回馈国家和社会,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利益共享、互惠互利。从这个角度看,俱乐部履责与推动利益共享有着共同的目标导向与价值内核。在俱乐部实现利益共享的过程中,社会责任的视角能在划分利益边界、明确实践对象、厘清实践逻辑等层面提供参考。

2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益共享框架的建立

从社会责任视角看,实现主体的利益共享既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俱乐部利益共享的实现是指包括俱乐部的股东、债权人等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所有者以及教练员、运动员、俱乐部管理人员、体育协会、政府、消费者(球迷)、新闻媒体等与俱乐部业务经营和管理以及与俱乐部利益紧密相关的参与者主体共同享有俱乐部创造的社会价值的过程。从这个层面看,俱乐部服务国家政治利益是其存在发展的利益基础。维护职业体育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是俱乐部的利益保障。与其他俱乐部联合生产高质量的竞赛产品、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健康发展是俱乐部的本原利益所在。社会是俱乐部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元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其实现社会利益的根本体现。俱乐部所有业务经营与组织管理应以实现利益共享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2.1 利益基础——服务国家政治利益

国家利益指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基本的需要和欲求及其在此基础上试图得到的国家发展和国际尊重[15]。俱乐部在确保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上,还应从两个层面服务国家政治利益:一是安全利益,此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属核心利益;二是文化利益,此为国家在精神领域的需要和追求,属弹性利益[16]。从整体上看,职业体育俱乐部主动服务于国家利益既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表现,也是对其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此为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益的基础,处于统领全局的地位。然而,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球员调用的支持度不高、服务国家队意识不强的问题,如为准备2022年东亚杯足球锦标赛,中国足协提前展开对球员的征调工作,上海申花、上海海港等俱乐部均收到了球员征调函,但由于被征调的球员大多为俱乐部球队的关键队员,使得上海申花等俱乐部与相关球员对中国足协的征调产生了不配合的情况。此外,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如2016年在湖北黄石国际男篮对抗赛中,山东高速俱乐部球员与美国东部王者明星联队球员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产生了恶劣影响,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较大危害。

2.2 利益保障——维护职业体育竞赛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指以明晰的产权为基本制度、以价格体系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以有效竞争为结构特点的市场经济体系在资源配置中所呈现出来的和谐、有序、稳定的运行状态[17]。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利益和谐、竞争适度、收益共享的资源配置状态和利益关系体系。市场主体只有维护好市场秩序才能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体利益最大化[18]。作为市场主体的俱乐部,必须维护职业体育竞赛市场秩序,否则一旦竞赛市场秩序紊乱,俱乐部将很难生存发展。积极维护职业体育竞赛市场秩序既是俱乐部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更是俱乐部的利益保障。然而,俱乐部违反诚信经营与公平竞争的行为频现,严重扰乱了职业竞赛市场秩序。一方面,俱乐部签订“阴阳合同”以及“谎报年龄”等失信事件屡禁不止,如2018年青岛国信双星篮球俱乐部与某外籍球员违规签订了“阴阳合同”,双方都受到了严厉处罚,其中俱乐部被巨额罚款,球员被禁赛一个赛季。另一方面,部分俱乐部存在拖欠薪资等不良行为,侵犯了球员等员工的正当权益,如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因无力偿还拖欠的薪资,便将其固定资产用于清偿原来的欠薪。当然,市场秩序并非只靠单一主体维护所能实现,也需政府、协会等主体共同参与治理[19]。

2.3 本原利益——助推竞赛表演产业发展

职业体育是逐利性和经济性的,具有类属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性。以市场化运作模式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是我国职业体育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改革方向[4]。作为经济实体,追求经济收益是俱乐部面向市场经营的必然要求。打造精彩赛事、满足群众对体育竞赛的观赏娱乐需求是俱乐部收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且赛事的精彩和娱乐程度越高,产生的市场价值越大,俱乐部的经济收益就越好[20]。因此,俱乐部只有盈利才能使其获得持续竞赛表演的基础,实现助推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的本原利益。而俱乐部要实现其本原利益,依法依规加强自我监管是前提,同时强化竞赛参与主体的责任,提高竞赛表演质量。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体育赛事观赏需求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消费者(球迷)对赛事质量和观赏体验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虽然近年来我国职业联赛产品供给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但与欧美强国相比,由于国内职业联赛起步较晚,职业体育全球影响力不足,职业联赛竞技水平相对偏低[21],赛事产品与服务质量仍难以满足消费者(球迷)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此外,俱乐部实物性的产品供给不足,产品服务面向较窄,且与相关产业融合不够,如运动服装产业等,导致其在推动竞赛表演产业发展中表现乏力。

2.4 社会利益——提供多元化的体育公共服务

职业体育是体育融合发展的典型,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及体育产业等多种业态有效串联起来,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在利益基础和本原利益的基础上,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体育公共服务成为俱乐部的社会利益之所在。体育公共服务的逻辑起点是以社会公众的体育利益为导向,重视公众的体育需求,包括生存发展型服务、精神满足型服务和权益伦理型服务[22]。俱乐部扎根于某一社会区域,与当地形成了互融共促、互利共赢的发展关系,既可为社会公众提供场地设施、活动指导等生存发展型服务,也可提供满足群众对体育竞赛观赏需求等精神满足型服务,还可向特殊人群和机构提供慈善捐赠、帮扶、指导等权益伦理型服务,为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实现社会利益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俱乐部在城市和社区的嵌入度不高,主要表现:第一,地区性活动的系统性和特色性不足。虽然我国俱乐部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逐渐增加,但总体来看,俱乐部举办的地区性体育活动较为零散,缺乏组织的连续性,难以形成长期性的社会效益。第二,大部分俱乐部开展的社会建设活动未能融入体现俱乐部自身特色的相关元素,如城市地标、俱乐部传统文化、明星运动员等,使得地方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偏低,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活动的价值。

3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益共享推进路径

3.1 积极服务国家队建设,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必须做到经济与社会效益并重,不能因为职业化改革而忽视了所应承担的政治责任与社会义务。结合当前发展实践,在新构建的俱乐部利益框架下,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服务于国家政治利益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可通过以下两条路径实现。第一,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融入与服务国家队建设,尤其中超、CBA等一流俱乐部更需凸显。从世界范围内看,随着球员商品属性的日趋加剧,俱乐部与国家队之间的矛盾无法避免,因球员归俱乐部所有,故其与国家队博弈占主导优势。在此情形下俱乐部不应该只看到利益的点,而应看到利益的面[23],要认识到如果没有国家队优异成绩作为支撑,俱乐部与联赛就会失去市场和品牌价值。因此,在利益博弈中,俱乐部应自觉确立国家利益的主导地位,以此为基础实现利益双赢或多赢。体育行业协会也应软硬兼施,既要加强对俱乐部行为的监管与要求,也要充分考虑俱乐部的实际困难,通过健全引导与激励制度,促使俱乐部形成服务国家政治利益的内驱力,而不应一味地采取行政命令让俱乐部服从。同时,俱乐部应当持续推进后备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设。具体而言,应重点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各年龄段梯队建设,对更小年龄段的梯队建设,可与青训开展较好的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俱乐部不定期派遣专业教练员到基层学校协助训练,促进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更好地成长成才。第二,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提升员工素质水平。现代企业的管理重点在于对人的管理[24]。文化氛围等外部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有重要影响,针对目前俱乐部球员等素质偏低的情况,俱乐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在管理运营中,俱乐部可通过网络、书报等媒体形式,宣传国内外俱乐部和球员的先进模范行为,弘扬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观念;也可通过举办专家讲座、观看警示案例等方式,加强球员、教练员等职业素养教育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比赛观和道德观,不断提升其对比赛的认知和道德修养水平;此外,俱乐部还可定期开展最具责任感球员的评选活动,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优良品德的运动员给予奖励,促进员工负责任行为的正向循环。同时,为了降低恶性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俱乐部可尝试建立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成立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进而更好地保障赛场公共安全。

3.2 对内自我革命与创新,对外诚信经营接受监督

维护好职业体育市场秩序是俱乐部健康持续发展的利益保障,俱乐部可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实现。第一,对内自我革命与创新。良好的市场秩序既依赖于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行业协会的规制保障,也依赖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与自我监管[17]。由此,俱乐部加快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型现代企业制度是维护竞赛市场秩序的有力践行。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职业体育俱乐部推进公司治理的核心。俱乐部应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扩大董事会股东规模、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及其战略责任与功能,促使总经理与CEO角色的有效分离,规范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事会的运行机制,形成互相制衡的利益格局,实现内部治理的规范化运作。第二,对外诚信经营、自觉接受监督。对于职业体育诚信建设,强化体育市场外部监管与监督,构建联合惩戒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是学界达成的共识[25-26]。然而,单纯依靠政府、体育协会等外部力量并不能根治俱乐部失信问题,需要俱乐部构建诚信发展体系,以自治达成良序化。一方面,在俱乐部监事会中增设诚信建设委员会或单独增设诚信建设机构(部门),专门对俱乐部的诚信体系建设实施监督,加强对全体员工的诚信道德教育,强化员工信用意识,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职业操守,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无论是来自政府部门、体育协会的监管还是新闻媒体、消费者(球迷)等其他主体的监督,俱乐部都应自觉接受有益于形成良好竞赛市场秩序和自身健康发展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提升俱乐部诚信建设水平。

3.3 提升赛事产品质量,拓展产品服务面向

从本质上看,生产具有观赏价值的体育竞赛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向消费者提供竞赛娱乐服务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主要功能[8]。俱乐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营竞技体育,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助推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此为俱乐部的本原利益所在。实现俱乐部本原利益的途径:第一,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赛事产品质量。保持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公平竞争和竞争平衡是高质量竞赛产品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一方面,构建开放性的职业联赛俱乐部升降级制度,实现俱乐部凭借竞赛成绩可在不同等级联赛间升降,同时有效盘活国内优秀职业运动员存量,调整优化外籍优秀职业运动员的增量,避免外籍运动员挤压国内运动员的发展空间,从而保持不同联赛俱乐部之间竞争平衡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确立合理的联赛收入分享范围。在俱乐部平等协商基础上,将俱乐部之间合作经营的内容与收入分享的比例限制在维持联赛竞争平衡所必需的范围,剩余的部分收入划归俱乐部所有,最大程度降低俱乐部之间经济能力的差距。此外,俱乐部可通过合理利用数字化手段、科学设计职业联赛的赛制赛程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场和线上观众对竞赛表演的观赏需求,提升联赛的商业价值和盈利能力。第二,创新开发实物形态产品,拓展产品服务面向。尤其规模较大的一流俱乐部,可围绕国家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战略,主动迎合消费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结构与发展模式,促使实物形态产品的多样化供给,扩大消费者的受益面,如服装、服饰产品等。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加速升级,个性化、时尚化和多元化消费模式正在主导服装市场[27]。俱乐部可积极融入服装产业发展,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方式、偏好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持续创新体育服装产品的设计与文化元素融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提升俱乐部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收能力。此外,俱乐部可成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加强权益保护的事前预防和产品售后的管理评估,更好地服务与满足消费者需求。

3.4 健全体制机制,提供特色化体育公共服务

2022年《“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发展,构建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进一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伴随20世纪90年代初期体育职业化改革而产生,作为体育领域中重要的社会力量,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的使命。俱乐部具有一般企业无法获得的特殊社会支持资源,包括经济性、政策性、融合性、伦理性等资源[28],由此社会公共服务也具有区别其他企业的独特性。基于实施体育公共服务的特殊资源,俱乐部可将公共服务理念嵌入俱乐部治理的全过程,健全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按能力、分阶段向社会提供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进而增进整体社会福利。第一,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新需求,结合自身业务领域和发展实际,从宏观上针对不同人群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内容框架,提升责任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服务群众体育发展的投资模式。第二,搭建俱乐部与城市社区发展的融合机制。俱乐部应积极参与所在城市的建设发展,结合自身特点为社区提供健身指导、明星球员和教练员进社区、举办体育活动、场馆共享等特色化的公共体育服务,满足社区群众的体育需求,引领和促进群众体育参与。第三,高水平俱乐部可借助自身品牌优势以及特定区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开展体育活动和特色文化服务为载体,广泛宣传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提高群众的健身意识,推动全民健身深入开展。第四,具备条件的大型俱乐部可内设基金会,通过多种途径募集社会资金,一来可向社会特殊人群或机构开展多样化的慈善和捐赠活动,二来可支持当地学校或公共体育场馆的修建与设备设施维护,夯实全民健身的基础条件,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4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由此,加快推进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高质量发展,既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贯彻落实,也是我国职业体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俱乐部应以消费者(球迷)为中心,把俱乐部的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体育消费与竞赛观赏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俱乐部绝对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而独存。这就意味着,俱乐部应改变过去的那种效仿西方逻辑、利润至上的狭隘利益观,从增进社会福利的视角建立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益共享框架。本文基于社会责任的视角,从利益基础、利益保障、本原利益及社会利益4个维度构建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益共享框架。对应新的利益共享框架可以看出,俱乐部在服务国家政治利益、维护职业竞赛市场秩序、助推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及提供多元化的体育公共服务等方面大有可为,并提出了推进俱乐部利益共享的具体路径。当然,围绕建立的新利益共享框架,促使俱乐部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这恰是后续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相关研究的重要议题。

猜你喜欢

俱乐部利益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