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发展策略

2022-02-24王润平张晓刚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减体育锻炼家庭

孙 辉,王润平,张晓刚

(1.兰州城市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西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3.成都体育学院足球运动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致力于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新生态。2021年7月,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是党和国家站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对新时代教育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教育战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教育新格局、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双减”政策推动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结构不断优化,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当下,如何以党的二十大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为指引,以“双减”为抓手,协同各方力量,整合学校、社区、家庭体育资源,形成以家庭体育为基础、学校体育为主导、社区体育为辅助的家校社协同赋能机制,保障学生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多元化,是“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布局的当务之急。

1 “双减”政策的内涵解读

1.1 减负提质,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生态体系

“双减”政策指向的是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及学生的全面发展[2]。过去一段时间,基础教育以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参加校外培训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80%的中小学生睡眠长时间不达标,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分学段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8.7 h、7.6 h、7.2 h,远低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倡导的小学生每天10 h、初中生9 h、高中生8 h的睡眠时长标准[3]152。另外,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小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持续走高,其中近视率方面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肥胖率方面,肥胖比例超过10%,“小胖墩”越来越多[4]。“双减”政策立足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5],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增加学校教育服务,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创建适应时代需求、服务国家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生态。

1.2 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扭转基础教育“重智轻体”倾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6]受传统教育观念“学而优则仕”的影响,成绩成为人才评价的标准,致使基础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本真,转而关注与基础教育目标不同的育人走向,这主要表现为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的急功近利[7]。例如: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不重视学生体育教育等,严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8];家长片面追求成绩,过分看重文化课排名,忽略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上过度宣传学区房、名校名师及名培训班等,完全背离了党和国家的教育初衷。“双减”政策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治理学科类培训机构为突破口,目的是扭转基础教育“重智轻体”的共性问题,让学校、家长和社会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腾出时间与精力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发现和激活自身的潜能与天赋,为终身可持续发展续航[9]。

1.3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学校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把立德树人与健康第一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要求中小学把德育与体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其体育运动能力。“双减”政策以减负为主要手段,对当下一味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剥夺其参加劳动和体育教育的机会、忽视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现象进行纠正,为重塑学生受教育环境、创建“五育并举”的教育平台提供有力保障。

2 “双减”政策下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价值阐述

2.1 延伸学校体育教学空间,强化学校体育主体地位

学生成长过程主要围绕学校、社区、家庭展开,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者协调一致形成交叠影响,才能取得合力育人的效果[10]。在学生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意识养成、健康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学校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承担学生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社区处于辅助地位,为学生校外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器材保障;家庭是学生体育活动的第一场域,为其体育习惯的养成及体育认知的形成提供基础环境[11]。加快发展学校体育,必须加强其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开发家庭与社区体育人力和物力资源,拓展家庭与社区体育的功能,促进家庭、社区与学校体育的有效融合。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合理安排体育家庭作业,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协同,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12]。体育家校社协同机制符合中小学生生长环境特点和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弥补学生在校体育活动的不足,更能通过社区和家庭资源的多样性和活动方式的娱乐性,激发学生多样的体育动机,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在校所学的体育运动技能。

2.2 激发学生体育参与动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学生运动参与动机的来源,除了运动项目自身的吸引力及掌握的技能水平外,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家庭体育观念密不可分。学校体育导向、家庭体育重视程度和社区体育资源开放程度都对学生体育参与动机有影响。学校通过“教会、勤练、常赛”等多元体育活动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并布置适当的家庭体育作业,引导学生放学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社区、家庭体育做好铺垫。社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和优化体育场地设施,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服务,有助于吸引学生走出家门、走向运动场。家庭体育作业及父母为子女创造的体育锻炼空间丰富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渠道,树立起父母督促子女体育锻炼的责任意识。学校、社区、家庭协同为学生创造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运动机会,这样日积月累的坚持会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正向的引领作用。

2.3 提升家长和社区对学校体育的关注度,助力学校体育发展

近年来,国家多措并举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强化学校体育育人功能。通过增加义务教育阶段每周体育课数量、将体育纳入中考、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等措施,尽可能地提高家长和社区对体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13]指出,在各科目安排及占9年总课时比例安排上,体育与健康占比10% ~11%,仅次于语文、数学,位列第三。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重智轻体”观念及自身文化水平的影响,家长将育儿重心放在文化课教育上,很少关注子女的体育发展。《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指出,50%以上的家长并不清楚自身在子女教育中的角色,并认为这是教师和学校的一种义务和责任[14]。同样,受社会发展水平及体育知识普及程度影响,社区体育在场地设施建设及活动组织方面将服务对象局限于中老年群体,忽略青少年社区体育活动的需求,致使现有社区基本丧失服务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功能。建立家校社共育的体育发展机制,让学校、家长和社区都参与到学生体育锻炼中,既可以向家长和社区普及体育发展理念,提升体育认知水平,又可以推动社区、家长关注学生体育参与的程度,助力学校体育发展。

3 “双减”政策下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发展机遇

3.1 目标引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内生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采取多项措施统筹推进素质教育,总体布局“五育并举”的教育新格局。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化成系统的、具体的育人目标与学业成就,引领学校转变育人模式,完善教育育人功能。2021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让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15]。《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通过体育课程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体育品格[16]。从本质上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校体育工作中,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配合德智美劳四育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双减”政策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突破口,其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育人目标、价值体系方面与立德树人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立足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对当今乃至未来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整体规划,都是构建教育新发展格局、形成良好教育生态、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改革措施。

3.2 理念之变:体教融合为学校体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020年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体教融合作为“体教结合”的高级演进形态[17],破除体育与教育部门的门户之见与行业壁垒,促进体育与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是对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补充和升华。这样既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自我革命,通过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带动学校体育运动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加入体育锻炼中;又能从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相关体育法律完善、规范社会体育组织等方面为学校体育多元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制定体育特长生的升学保障政策,为体育特长生开通升学“绿色通道”并拓展无限发展空间,解除家长及学生后顾之忧。

3.3 结构调整:体育类培训机构助力社区体育活动多元化

继“双减”政策从机构审批、服务规范、运营监管3个方面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以来,教育部及国家体育总局相继颁布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体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为体育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发展的重视,在政策引领下体育类培训机构迎来快速增长期,体育市场需求旺盛,体育参与型消费内生增长动能强劲。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体育培训机构4.8万家,同比增长108.7%;“双减”政策发布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向体育、美术等其他类别转型,艺术和体育类培训机构增加了3.3万余家,相较去年同期增长99%[18]。学科培训机构的转型与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兴起,势必引导家长更加关注学生体育培训,加大课外体育投入力度,从而为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提供多元的选择。

3.4 战略布局:控制作业总量和整顿培训机构双措并举,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时间保障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身体素质差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顽疾”。学生大多数时间都被大量作业和辅导班占用,导致学生缺少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严重影响了我国学生身心健康。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各学龄段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小学生为6.5%,初中生为14.5%,高中生为11.8%[19]。另外,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小学生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9%~3.3%,初中生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 ~8.6%,高中生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0.9%~12.5%[3]147。“双减”政策立足学生健康成长,从全面压减作业总量、精细化设计作业时长、大力整顿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等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作出具体调整,为学生在学校、社区、家庭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

4 “双减”政策下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发展困境

4.1 升学压力抑制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

当前,区域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对统一考试的过度依赖,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体育锻炼的直接原因。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教育资源更加优厚的学校,为其报各类辅导班,过分压缩体育活动时间。调查显示,73.1%的初中生和54.6%的小学生作业时间超时,38.1%的初中生和46.4%的小学生参加学习辅导班[20]。虽然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政策作出积极调整,如小学1~2年级不考试、3~6年级及初中生考试不排名、用等级代替考试成绩、小学毕业直接上对口初中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弱化义务教育阶段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我国教育制度实行初中分流,理论上一半学生初中毕业将因没有考上高中而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受制于传统学校等级制度,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和一流大学,要想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就必须在相应的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促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和人才选拔存在的问题,纵使义务教育阶段采取减负等措施,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问题仍没有办法得到解决。

4.2 学校体育资源供给不足

“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学生在校内作业负担明显降低,可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增多,参加体育活动人数随之增加,大量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培训班,走向运动场,这使得学校体育资源受到一定挑战。1)“双减”将体育纳入课后服务范围必然会加大对体育教师的需求,对现有体育师资数量和专业能力提出挑战,这也成为制约体育课后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体育教师的数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等直接影响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质量、趣味性及开展项目的多样性。长期以来受“重智轻体”思想影响,体育教学一度边缘化,体育教师队伍一直处于数量不足的状态,师生比例存在巨大差距。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队伍总数为59.5万人,年均增长约2万人,增速为4.3%[21]。虽然体育教师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与我国1.56亿中小学生庞大的体育师资需求相比,缺口仍然很大,1∶223的体育师生比与国家规定的1∶100相差甚远。2)目前,学校体育场地主要集中于田径、篮球和足球运动场地,一些小球类项目场地建设开发不足;器材设施方面多数以单、双杠为主,缺少娱乐性体育设施,严重影响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的多样性。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中学和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分别为92.8%、90.22%,体育器械达标学校率分别为96.56%、95.38%[22]。表面上看场地器材建设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达标率不能代表体育场地和器材人均可使用面积及人均可使用率,与我国庞大的中小学生基数相比较,体育场地紧缺仍是学校体育有效开展的“硬伤”。

4.3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开发滞后

伴随全民健身工程不断推进,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有很大改善,但总体缺乏统一规划,健身器材和场地设计缺乏融合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器材方面:主要集中于简易拉伸、按摩等健身器材,缺少力量性训练器材,且器材布局上较为零散,体育设施缺乏统一标准。场地方面:受发展空间影响,主要集中于因地制宜建立的健身跑道,缺少学生喜爱的篮球场、足球场及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场地。《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有一半的人认为“体育场地不够完善”,排在影响20岁及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第3位,仅次于“没有时间”和“没有兴趣”[23]。社区体育组织方面: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缓慢,数量不足且类型单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我国放宽了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管制,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但总体效果不理想。截至2021年7月,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仅28.8万家,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完全不符,与德国每890人拥有1个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差距显著[24]。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方面:由于我国整体体育发展水平较低,体育管理部门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上规划不足,导致社区体育组织发展不成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服务效率低下、专业水准不高。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60万人,平均每600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5]。

4.4 家庭体育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核心场所,是个体身体发育和体育锻炼的起点,更是培养体育习惯和助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摇篮[26]。家长的体育观念与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程度,父母的陪伴和鼓励对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具有积极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在家庭体育行为中代际关系呈现正相关趋势,即父母体育锻炼意识、行为正向影响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27]。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提出学校体育要与家庭联系,形成开放的体育教育网络,为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我国家庭体育尚处于初级阶段[28],相比较有3个方面的不足。1)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脱钩。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首次提出将家庭体育与青少年体育相结合,此后国务院办公厅多次颁布建立学校、社区、家庭联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文件,2016年更是提出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推动家庭体育发展的号召[29]。由此可见,我国家庭体育发展历程中,无论是最初提出的家校社合作机制,还是近期家庭体育的提出,国家都从宏观层面进行了积极引领,但是基层在落实过程中未能真正制定出有效的实施方案。2)家长体育认知不高[30]。受传统教育观念、国民体育发展水平及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文化课学习上,关注的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于家庭体育锻炼,家长群体普遍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重要”。3)现有家校社共育模式单一。尽管我国体育家校社共育雏形已经形成,但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仍然过于单一。这主要表现为学校常常以量化指标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家长则往往以打卡形式应付子女的家庭体育作业。

5 “双减”政策下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的发展策略

5.1 全面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在社会经济全方位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招生考试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造成现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缺乏体育锻炼的根源。改变招生考试制度是改变传统的教育观、促进学生“五育”协调发展的关键[31]。1)在统一招生考试基础上,全面深化初中考试制度改革,提升体育成绩比重,促使学生和家长在意识上重视、在实践中行动起来。2)改革中考体育成绩计算方式。目前全国各省市在体育中考项目设置上虽然有所不同,但体育成绩核算基本都以体育考试成绩为标准。学生平时不参与体育锻炼,靠考前集中突击取得高分,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中考体育设置初衷,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养成。因此,要建立“体育平时成绩(50%)+中考体育成绩(50%)=总分”的考核方式,督促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3)以“放管服”为导向,扩大高校招生自主选择权。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对所招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出要求。例如:分数同等条件下,择优录取具有相关运动员等级证的考生,或者选择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成绩优异的考生。以上3种改革措施相结合,既可以利用增加分数比值督促父母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又可以通过长年累月的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养成体育行为习惯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2 加强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合力育人实力

5.2.1 提升学校自身供给能力 1)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补齐场地不足短板,因地制宜加大对闲置教室、区域的改建,解决学校体育场地资源不足的问题。2)有序拓展校外体育场馆。通过与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机构建立场地租借协定,租用一些耗资大、维护费用高、学校不具备修建能力的运动场地。3)配齐配强体育教师[32]。除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配足配齐体育教师外,学校应该提升自身资源转化能力:一方面,对本校具有一定运动经历的文化课教师进行相关体育教学能力培训后,纳入体育课后服务师资体系,缓解体育师资数量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优秀运动员进校任专职或兼职教练员。4)采用以兴趣班为行政单位的上课制度。学校可根据自身场地、师资情况设置课程内容,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上课班级,最大限度提升学校自身供给能力。

5.2.2 放宽限制,推进校企合作,扩大供给主体教育部门和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第三方准入机制及遴选工作,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为体育培训机构参与学校体育发展扫清制度障碍。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直接手段,积极促使学校与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校外青少年运动俱乐部甚至社区等第三方进行合作。

5.2.3 打破常规思维,错峰安排体育课后服务 当前将下午最后一节课设为体育课后服务的固有思维,使师生对学校体育资源的使用都集中在同一时间点,这无疑加重了学校体育资源短缺程度。为此,学校在保证体育课正常排课前提下应统一预留出几节课,形成两个或者多个课后服务时间段,充分利用“时间错位”,对不同学生群体安排体育课后服务。

5.2.4 建立健全监督保障制度 为保障学生能够安全高效地参加体育课后服务,政府部门需及时颁布相应的政策及法律条文。1)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机制和安全机制,明确第三方培训机构的安全职责。2)强化政策机制,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将体育教师从事课后体育服务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及其报酬的量化指标。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率先尝试建立体育教师弹性上班制度,确保体育教师身心健康。

5.3 优化社区体育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5.3.1 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宏观调控,重新规划布局所辖区域的体育场所,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系统化建设。1)按照规范化的体系和标准,改造老旧体育设施,在原有基础上补齐补足体育器材,提升体育器材种类和健身功能。2)按照居民区分布情况,合理布局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尽可能确保其处于周边小区15 min步行范围,方便学生开展体育锻炼。3)加大体育场馆开发力度,丰富社区体育场馆种类。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将社区空地、符合开发标准的楼顶及通风条件良好的地下室改造成球类运动场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4)完善社区体育场地管理制度,根据学生作息时间划定专门的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5)政府出台政策,在放学时间和节假日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缓解社区体育资源紧张局面。

5.3.2 加快社区体育组织建设 1)扩大社区体育组织基数。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体育管理部门加大对与学生体育相关度较高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业及体育培训类机构的支持力度;同时,体育管理部门应放宽社会组织的注册挂靠制度,市、区(县)体育协会应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积极引导社区体育管理中心成立体育组织,争取短时间内扩大社区体育组织基数。2)精准引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可根据当前青少年体育活动不足的实际,精准定位青少年体育需求,通过财政补贴、降低租金等方式,吸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深入社区开展相关体育培训活动。

5.3.3 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1)加强校社合作,吸引具有社会体育指导资格的体育教师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带动社区体育发展。2)改革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由行业协会全权负责培训计划和注册工作。专门针对青少年体育活动心理、身体发育特点,实施“一门一法”“一类一教”等精细化管理,争取在短期内使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人数和指导水平实现突破。3)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保障制度。由政府出资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以此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有证不上岗”的现象,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5.4 明确家庭体育角色定位,激发内部发展动力

当前,全面提高家长对家庭体育的认识,需要明确家庭体育角色定位,激发其内部发展动力。国家政策方面:强化政策导向,形成家庭体育共识。当下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尽快将家庭体育纳入《全民健身计划》及《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推动完善家庭体育立法建制,促进家庭体育与旅游休闲相融合。鼓励全社会广泛开展家庭体育,利用信息化技术,如家庭云健身、云赛事、亲子运动软件,开发家庭体育智慧化服务,营造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学校层面:聚焦家校平台,进一步丰富体育作业形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各类运动健身App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及定期组织不同主题的家庭线上体育活动。家庭层面:发挥家庭主体引领作用,构建家庭体育新格局。1)创造家庭体育氛围。一方面,父母要主动创造体育环境,如带领子女参与体育锻炼或户外休闲体育,现场观看体育赛事或观看体育节目,将体育融入家庭生活中;另一方面,父母要积极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引导子女尽快掌握1~2项运动技能。2)构建“家国一体”的家庭体育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家庭家教家风重要论述中指出,新时代的家庭观要继承和发扬“家国一体”的大家庭观。新时代家庭体育观要将体育融入爱党、爱国及为国争光中,以体育为载体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33]。

6 结语

家校社协同赋能学校体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面对各方挑战,应通过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深化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社区体育布局、激发家庭体育内部发展动力等途径主动寻求改变,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体育锻炼构建家校社联动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活跃、社会参与、家校共育的多元协同供给模式,助力学校体育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体育锻炼家庭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家庭“煮”夫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