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企业新发展

2022-02-24西安

现代企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价值链全球化重构

□ 西安 苏 饶 田 昕

自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危机蔓延、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等事件表明国家主义已强势登场,经济全球化的普惠性不够,“逆全球化”趋势正愈演愈烈。另外,自2019年底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在二者的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倾向于追求价值链在本国或者在特定区域内的完整性和融合性,促进产业链的回流;或者表现为追求多元化的供应链,其主要表现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向高端跃进,在此背景下,中国跨国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便逐渐被弱化,使得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冲击。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深入分析考察“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对GVC重构的双重影响的变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GVC重构的趋势,进而为中国制造企业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价值链重构的战略和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提升我国制造企业在GVC中所处的地位,不断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某些代表性国家贸易状况、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以及某些经济体国家出台的调整产业链措施进行比较研究,分析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中国制造企业的应对思路和发展建议。

一、全球价值链受到双重影响

1.“逆全球化”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当今的“逆全球化”思潮主要在发达国家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出现,对于前者而言,全球化给其来了许多好处,但由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得其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有所下降,其经济地位受到威胁与挑战;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国内的失业率。对于后者而言,因为其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在全球化的贸易中只能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处在GVC的低端位置,因此通常处于被剥削的地位。逆全球化给GVC分工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GVC已无法以原来的方式进行运作,重构趋势显著增强。发达国家为了避免“去工业化”带来的产业空心化以及结构性失业显著提高的现象,因此制定了促进制造业产业回流的激励政策和措施。这一行为使得GVC在分工上不得不向新的方式演变。

2.新冠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贸易进出口总额显著下降,出口受到极大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分工与协作。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1月,中国进口额下降约为1.52%,出口总额则实现了2.5%的增长;美国进口总额下降7 . 6 9 % , 出 口 总 额 下 降13.66%。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总额在2020年1月底下降最为严重,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而美国的进出口下降最为明显的时期则出现在2020年三月至五月,这表明新冠疫情确实影响了全球贸易。

总体而言,新冠疫情对GVC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本土的外资企业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失去了大量海外的订单与生意,但同时又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拓展国内的市场,因此其生产经营活动都受到极大影响。二是原来由欧美发达经济体供应的高附加值产品的供应出现了中断或半中断现象,由此制约了在其他国家进行的其中下游产品的生产。三是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所需的防疫物资等产品都需要从中国进口,这加剧其对本国供应链的担忧,由此一些国家开始通过在本国建立医用物资等供应链来降低中国产业链所带来的威胁。

二、双重影响下全球价值链趋势的演变

1.供应链出现多元化趋势。“逆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的弊端,将许多转移到国外的制造类企业吸引回国内,促进供应链的回流。例如日本在“改革供应链”项目专门列出将两千多亿日元用于资助日本制造企业回流其国内,提升供应链的独立性。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供应链在全球分工格局的多元化趋势又进一步加剧。由于中国国内经济不断发展,技术革命、信息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国内生产制造企业的要素投入成本提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优势已由过去“低附加值”产品加工的“世界工厂”优势转变为生产“高性价比”商品的“全球生产网络”。因此,低端制造业已出现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和现象。且从长期发展来看,跨国公司为了规避依靠单一供应链的风险,可能会将更多“低附加值”类的制造业进行外移,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的重组已不可避免。整体而言,供应链多元化并不只是为了分散中国这一供应链给其他国家带来的风险,而是对全球供应链风险总体上的分散。

2.各国更加倾向于追求价值链的高端。由于“逆全球化”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要维护其高端产品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的地位所引起的,因此“逆全球化”冲击的是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即微笑曲线两端的位置,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技术与新应用,因此对价值链的影响是长期的。从新冠疫情的影响来看,由于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限制要素投入作用于价值链的,因此其对制造类企业或生产活动的影响较为强烈,由此来看,短期内新冠疫情冲击的是价值链的中下游。但从长期来看,新冠疫情对价值链的影响或以间接方式加速“逆全球化”进程从而对价值链产生长期的影响,冲击价值链的中上游。因此,为了应对双重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倾向于追求价值链的高端,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价值链的中高端通常代表“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随着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加之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国家的生产活动已出现了新的表现。机器生产、智能化生产使得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模式已经转变为“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这一生产模式的转变不仅使得该国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使得国内经济得以高质量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端产品受制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威胁。

3.各国追求在本国形成完整产业链。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影响着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与协作。其强调将生产环节细分至各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由这些国家相互合作,由此构成了全球价值链的高效率运作,促进了参与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双重影响之后,出于维护本国经济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重要产业领域,同时为了降低“去工业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考虑在本国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以在危机时占据主动地位,减少对其他产业链国家的依赖。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针对此制定相关战略并着手实施。如英国在2020年5月已制定“保卫工程(Project Defend)”计划以摆脱英国在重要医疗物资与其他战略物资对中国的依赖。除了英国之外,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类似的行动。

4.国家对战略产业的保护力度增强。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各国的经济安全和主权意识进一步增强,越加意识到战略产业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干预其他国企对于本国企业的收购和在本国的上市,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政府干预。在愈加动荡的国际贸易局势的影响下,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前景广阔,对于该国产业高级化趋势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一些国家开始强化对于这些产业的保护,各国战略产业保护倾向显著增强。

三、中国制造企业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思路

1.不断增强制造业的服务化。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与这些技术不断在服务业的深入应用,制造业企业正在开展“制造+服务”的双重业务,有的制造企业甚至转型变为了一家服务型企业,而这种转变模式,即生产性服务业 ,恰恰则是当前世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表现。而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总体发达水平仍然较为落户,由此导致我国的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曾经一度处于低端水平的被动状态。因此,在面临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要实现新发展,就要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倡导企业开展服务性业务,并加大对构建生产性服务网络的资源投入,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入融合,以此促进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的新发展进程。

2.以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业务升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经济发展应主要依靠知识积累、高素质劳动力、技术发展、科技创新来实现。在当前的全球分工网络系统下,我国制造企业的生产业务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低端,为了实现向高端价值链攀升的目标,我国制造企业更应该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我国也有实施此战略的有利条件与环境,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与产业园、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些有利条件都有助于吸引其他跨国企业将价值链中的研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布局在中国,以此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的业务升级。并且与“低附加值”的要素投入优势和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的“高附加值”优势具有不易模仿的特点,由此形成的优势具有周期长、竞争力强的特点。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其不仅可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增强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水平。因此,在其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加速我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3.深化区域价值链合作。当今世界,许多区域组织之间的贸易合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但同时也促进了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协作的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汇聚了全球与华友好的国家和地区,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因此,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共同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GVC基本体系,是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有效措施。由于“一带一路”互利、协作互赢、包容性强等特点,其沿线国家愿意通过其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将产能过剩的低端技术产业向沿线适合此产业链的国家进行转移,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主导并惠及其他沿线国家的新的区域性GVC分工体系。在提升我国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同时也缓解了产能过剩问题。

4.实现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良性互动 。打造GVC“主导”企业,强化“GVC主导型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GVC主导型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中不断向中高端水平攀升,是能够与发达国家抗衡的中坚力量,但具有此类实力和能力的大型跨国性制造企业对于我国来说仍然较为缺乏,无法形成与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抗衡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需要从NVC,即国内价值链出发,以制造企业在我国国内市场的发展为基础,通过企业内部实力在国内市场的逐步积累与实力的增强,逐步对国际市场进行开拓,通过国际投资、国内外并购等手段与国际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来以此促进我国GVC“主导”企业的逐步形成。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应该利用我国资源丰富、产业配套设施齐全、政策倾斜等优势,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全球价值链中的原料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进一步建设“国内+国外”双链下的主导型企业。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影响国家主权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多,各国开始强化经济主权安全意识,各国在倾向于追求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部门的同时,出于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等因素考虑,同时也开始希望在本国建立完整独立的产业链、供应链,并为此采取措施加强对本国相关战略产业的保护,促进部分产业回流本国并分散单一国家供应链的风险等。虽然“逆全球化”趋势不断显现,但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全球合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继续,逆全球化和全球化因素将长期并存。由于全球化进程持续时间长且程度较深,价值链的全球化协作程度已得到深化。逆全球化活动新冠疫情对GVC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现有的价值链生产网络协作的现状。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轻视双重影响带来的价值链重构的趋势,而是应该充分分析研究并预判上述双重影响下GVC变化的潜在趋势。

基于上述分析GVC演变的潜在趋势,GVC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其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中美贸易摩擦、在中高端产业回流西方发达经济体,并使得中国的高端产业链将面临其关键零部件、重要机器设备供应被中断的风险。与此同时,也给我国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表现为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入应用、有利的区域合作环境、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深化。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企业时刻要保持警惕状态,树立危机意识,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制定抵抗负面冲击的有效措施,以在将来新的价值链体系占据有利地位。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企业必须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加强低端业务向高端业务的转变,加强制造业的服务化,增强中端产业吸引力,利用好国内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坚持国内国际双价值链的形成,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打造GVC“主导”企业,并强化该类企业的竞争优势;深化区域价值链合作,在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同时也缓解了低端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深化全球价值链的依存度。

猜你喜欢

价值链全球化重构
新旧全球化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