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相关研究

2022-02-24

北方经贸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循环消费经济

祝 栩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郑州 450000)

当前,国际形势严峻,社会关系正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局面。尤其是近几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国家之间矛盾冲突加剧,使得国际社会动荡不安,难以保证国际形势的稳定性。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我国拥有规模庞大且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面对国际上出现的“单边主义”“去中国化”动向等不利形势,都会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现阶段我国工业生产中部分核心技术还依赖其他国家,因此,如何激发国内消费市场需求潜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面对国内外的一系列挑战,我国提出要发挥国内市场优势,构建一套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背景

首先,就国内经济发展情况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当前,我国综合国力稳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大大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已基本具备国内循环的条件。从生产和供给方面而言,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工业种类众多,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市场消费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众多,且其中60%的人群已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这些都为构建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奠定基础。[1]总体而言,我国工业生产已经发展到了后期,不论是生产、供给还是消费都已经达到实现国内经济循环的条件。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新型的交易方式,为市场消费提供极大便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供给、消费的水平和能力。

其次,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获得一波高速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力是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凭借自身优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现阶段,我国虽然综合国力位居前列,但实际上我国很多企业都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水平。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不良势力抬头,导致世界贸易格局不稳定性增强。

最后,就实际情况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且迅速蔓延,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我国各行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国内生产链、供应链遭到破坏。虽然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获得巨大突破,但市场经济仍然存在不稳定性。从国际层面看,当下全球贸易的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运行。同时,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中国企业处于一个艰难的发展处境,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外部环境。因此,为了保证中国经济高质量稳步增长,中国政府不得不自主创新,扩大国内市场。

二、“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科学内涵

(一)坚持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

循环经济就是指经济发展呈现闭环状态的一种形式。国内大循环指国内社会进行的一系列生产、分配、消费、流通活动都集中在国内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能力获得显著提升。20世纪90年代,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敲响警钟,提醒我国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2]当时我国就意识到必须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阶段,我国积极提倡国内经济大循环,扩大内需,满足内部市场,提高内需质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还能激发国内企业的创新精神,提高国内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提高国际循环的质量

坚持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是当前我国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的战略调整。注重国内经济循环建设,并不意味着忽略国际循环。国际循环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内部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继续提高国际循环的质量,巩固其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基于当时国情做出的,这一决策也确实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加速了我国积累资本的步伐。总而言之,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共同作用。面对新形势,我国应该积极推进国内产业创新升级,加大人力、物力、资金各方面的投资,研发能够适应国际变化的工业体系,以全新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

(三)实现国内国际联动发展

经济循环发展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共同体。首先,国内大循环是国际循环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证国内市场的稳定,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更好地吸引外资,提高参与国际循环的质量和动力。高效稳定的国内大循环能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能够优化国民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进口。其次,国际循环的稳定发展能够保证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居民收入,而且能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本土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部分核心技术依赖其他国家

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获得飞速发展,在部分信息领域(如人工智能、数据化技术、5G)都取得显著成就,尽管如此,我国在部分核心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出现“卡脖子”的现象,这就导致在世界价值链中,中国很难跻身于高层次水平,削弱了中国的话语权。造成这些技术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部分关键性材料无法达到指定标准和性能,十分依赖外国进口;有的是因为一些核心技术、关键性器件不达标,无法达到满意效果,因此当限制出口时就会影响企业生产发展,例如2020年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就是如此。因此,我国要重视科技创新,提高对关键领域的自主控制能力。

(二)国内消费市场未充分扩大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呈现出持续低迷的状态,我国在扩大外需上面临巨大难题。因此,我国明确指出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带动消费市场发展。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这样才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市场经济的信心,提高消费欲望,尤其是在当前时期,更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改善消费环境。其次,促进居民就业,稳定就业形势。只有保证居民稳定就业,才能够让消费者对收入持乐观态度,从而促进消费增长,扩大内需。最后,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为居民提供可靠保障,促使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我国人口众多,消费能力潜力巨大,可挖掘的消费市场空间还很大。

(三)部分债务问题存在潜在风险

各级政府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行债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地方政府对于一些公共建设、民生建设等事务通常将债券作为经济来源。同时,随着大量融资机构的兴起,政府的举债规模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偿债压力也愈来愈大。然而,地方官员一般情况下任期较短,因此很多政府性债务无法还清,最终导致偿债风险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过大造成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所以,部分债务的扩大就成为了双循环经济发展路上的“灰犀牛”。[3]

四、对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建议

(一)改善民生福祉,扩大消费市场

首先,改善民生。第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保障。针对民生领域,如公共卫生、教育、生态、医疗等加大投资力度。第二,加强对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远程办公、现代物流等领域发展迅速,能够有效缓解疫情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停滞状态。国家要抓住契机,加大对互联网、智慧城市、现代物流基地等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进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现阶段我国处于消费转型升级时期,应时刻保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制定长远计划,促进消费升级。第一步要完善就业政策。就业是保持居民购买力的保证,是最大的民生。宏观上,政府要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加大调节力度,保持就业前景的稳定。另一方面,针对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要制定和落实居民消费的中长期计划,制定相关消费支持政策,促进居民消费,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负担,保持供给和消费二者的动态平衡。

(二)优化市场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

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必须创造良好安全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市场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基础工程,归根结底要立足实际,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要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庞大、消费潜力大的优势,以及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成就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保持居民就业稳定。同时,要加大监督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立足于国内市场,为跨境贸易与合作提供便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有机结合,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确立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的新角色,与全球共享我国市场,保证生产、供给、消费的稳定。优化市场环境是一场持久战,因此,必须做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保证各方积极协调配合,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坚持对外开放,加大对外合作力度

新发展格局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个重要方式。近年来受恶劣形势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缓慢。因此,我国提出构建“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并不是完全依靠国内大循环,还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要采取措施保持外贸基本稳定,在此基础上争取扩大出口,加大与各国宏观层面的协调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与各国合作力度,就现阶段国际产业链的发展情况而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凭自己生产全部商品,因此,必须强化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下,更应该推进国际产业复工复产,加快经济恢复。同时,我国可以结合“一带一路”的倡议,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多层次的合作,科学分工、开拓创新、加快经济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统筹好开放与安全二者的关系,开放程度越大,越要重视安全,提高自身风险监管、防控能力。

(四)重构全球产业链,促进转型升级

首先,要推动供应链的优化升级。第一步,要加大投资,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推动高端制造业健康发展,生产高质量、多元化的产品,满足消费市场升级的需要。从而实现其优化升级,提升综合实力。在保证营商环境良好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吸引外资,拓宽资金来源,促进全球产业链升级。

其次,构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产业体系。[4]借助进口替代、增强内生能力等方式减少对外依赖,实现内部资源整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部件的生产创新上,提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最后,加大科技投资。当今社会科技和产业才是国际竞争的关键,科技与产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资源,科技又为产业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因此,要想占据有利的国际地位,就必须提高对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视,在巩固传统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为适应国内外复杂环境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战略决策。从理论层面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成果。从实践层面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破解扩大内需、优化供应链、产业链的难题。因此,既要保证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又要重视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全球经济的恢复,形成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优势互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双循环消费经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国内消费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40年消费流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