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次景观接触的医院外部空间可供性研究与评价

2022-02-24宣晓东

关键词:时间段使用者景观

曹 原, 宣晓东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良好的医院外部空间设计可以唤醒人的积极情绪,使其保持注意力并能最终提升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目前对于医院外部空间设计多注重研究其康复景观的疗愈功能和环境配置等方面[1],包括从主客体视角以及主客体间交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医院外部空间的规划与设计。相关研究侧重于疗愈景观的自然组成部分、可感知性、可操作性以及使用主体复杂性方面的分析[2],且成果斐然。但在疗愈景观的设计研究中,涉及环境可供性理论与多层次景观接触理论的研究却甚少。人与景观的交互过程中,人不只是环境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还和环境所承担的可能性行为之间存在全面交互的关系[4],并且不同的接触层次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感受与生理反应[4]。前者涉及环境可供性理论,后者涉及多层次景观接触理论。此两种理论已被运用于建筑与景观设计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5]。深入辨析此两种理论在景观环境中的体现并将其运用于康复景观设计中,可有效地提升医院外部空间所带来的疗愈效果,这对于医院景观的设计有着积极的指导价值。

环境可供性理论与传统外部空间设计的思考逻辑方式不同,其考虑的不是将环境设计成什么,而是考虑环境能提供什么。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探索了可供性理论作为环境评估工具的可行性。Maier和Fadel建立了可供性评价矩阵[6];Clark等运用可供性理论从社交和休憩两个维度建立城市环境中青少年成长需求评估量表[7];马雪梅等建立了基于可供性理论的风景园林设计概念框架和通用评价矩阵[8]。将可供性理论运用到医院外部空间研究中可以更好地探究使用者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从而体现当代医疗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多层次景观接触理论[9]指出,人和自然景观的接触程度,由浅入深分为三种层次,第一层次为近视觉观赏自然景观,例如透过窗户欣赏风景,或观看一张景观图片,场景多发生于室内;第二层次为近距离临近自然景观,例如室内种植绿植;第三层次为深入自然景观内部,与其有效互动。多项研究证明这三种层次接触自然景观有益于人的健康。

基于此,本文拟通过运用可供性理论对多景观接触层次的医院外部空间进行研究和评价,对医院休憩空间的利用程度进行差异性分析,从新的视角发掘医院外部空间使用的影响因子,提出相关设计优化策略以提升医院中自然景观的疗愈效益。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经过前期对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预调研,最终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院区作为调研选址。该医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其主入口位于地块南侧的绩溪路上。主入口正对中心景观,主要医疗建筑围绕该中心景观呈围合式布局。为了排除不同人流差异因素的干扰,本文分别选取中心景观东西两侧的休憩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图1)。

图1 研究对象选址概况

图1显示一处为中心景观东侧的绿化庭院(即A空间)。A空间东西长约45m,南北长约40m,共5个出入口。整体呈两个高差层次,内建有一处景亭供使用者休憩,使用者可在庭院中散步、静坐。人和自然景观接触程度属上述第三层次。另一处为中心景观西侧的架空连廊底层(即B空间)。该连廊长约40米,连接内科医技楼、感染病房楼和门诊楼,以便使用者在恶劣天气下通行。B空间东西两侧设有绿化景观,但并未设置进入路径。人和自然景观接触程度属上述第二层次,如图2所示。

图2 两处空间基本概况对比图

2.研究方法

可供性理论作为联系环境与行为的纽带,建立不同环境功能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10]。因此本文首先通过行为观察法,获取多层次景观接触的医院外部空间的实际使用状况,然后基于观察分析结果与既往研究建立半结构访谈框架,运用扎根理论挖掘影响使用者的因子,随后引入可供性理论按照该影响因子建立医院外部空间可供性评价表,并最终提出医院外部空间优化策略,如图3所示。

图3 研究步骤流程图

(1)行为观察 扬·盖尔在其《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公共空间中使用者活动类型划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11]。本文依据他的划分将医院康复景观中使用者行为进行分类、编号以便记录(表1),对两处空间进行为期两天的现场观察。为尽量排除门诊排班差异和天气影响,将观察时间定为2020年1月13日及20日,均为星期一,天气晴朗,气温约为1℃-5℃。每天的观察时间从上午9∶30至下午17∶00,即上午上班、中午休息、下午上班各2.5小时,每30分钟为一个单位时间段。观察记录数据为行为类型与比例、行为持续时间和行为空间分布,分析数值为两天观察数据的平均值。

表1 使用者行为类型划分

(2)半结构化访谈 行为观察用以发现空间与行为的关联机制与问题。研究随后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使用者共同回顾医院外部空间的使用体验来进一步探索空间与行为的交互关系,目的为:第一,探究如何促进使用者进入休憩空间;第二,探究使用者的空间设计要素偏好;第三,探究多景观接触层次空间的疗愈效果;第四,探究医院内部工作人员低频使用的原因。研究按照“促请进入”-“促使停留”-“促进疗愈”的递进层次建立访谈框架,见表2所列。访谈是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不同,前者更注重从访谈者的使用体验中获得解释性见解,因此最终访谈对象共20人,其中两处空间使用者各5人,医院内部工作人员5人,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研究者5人。访谈内容以录音方式记录,后转化成文本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Nvivo 11对数据进行转译。访谈分析具体步骤为:首先分别提炼A、B两处空间的访谈内容,贴上a1、a2、……及b1、b2、……的标签;其次,整理标签,抽象为概念,按A1-1、A1-2、……及B1-1、B1-2、……进行编码;第三步对编码后概念进行初步分类,记录为A1、B1、……;第四步是归纳类属,并回溯前步骤进行编码复查,最终总结出影响外部空间使用的主要因子及其子类。

表2 半结构化访谈框架

(3)空间可供性评价 环境可供性对于不同的使用者的作用是不同的,某些可供性对于一些人是危险,对于另一些人却是机会。但是多数研究已经证实人们对环境感知和反映的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12]。因此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中可明确感知的内容进行可供性评估,以减少评价工具的模糊性和评估结果的偏差。环境可供性按其对行为的相关作用可分为积极可供性和消极可供性[6],“积极可供性”即环境与人之间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如舒适,安全等;“消极可供性”即环境与人之间发生消极的交互作用,如吵闹、危险等。本研究首先根据上述访谈内容归纳的影响因子及其子类进行可供性评价分析。积极可供性分值为1,其表现用“+”打分;消极可供性分值为-1,其表现用“-”打分;无明确积极或消极可供性作用的分值为0。随后安排30名评估者以此表对两处空间进行积极和消极可供性评估,其中两处空间中使用者各10人,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研究者10人,每处空间即有20名评估者。之后运用SPSS软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测试评估者间一致性,以评估该量表的通用性。组内相关系数是衡量评估者间信度的指标之一,其值大于0.75表示信度良好。最后根据每处空间20名评估者每个子项打分的平均值,分别对两部空间可供性评价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1.行为观察分析结果

(1)行为类型与比例 表3为两处空间的行为数据统计概况,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从使用者数量来看,B空间数量总计1 361人,约为A空间的3.3倍。第二,从使用者类型来看,两处“患者及家属”类型占比最高,分别为86.78%和93.46%,远高于另外两种类型。B空间“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类型占比为5.66%,不到A空间同类型占比的一半。第三,从活动类型占比来看,两处空间的“必要性活动”均占比最高,分别为74.52%和77.15%,超过87%的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在两处空间中仅进行必要性活动。另外,A空间患者及家属的社会性活动占比明显高于B空间。

表3 行为数据统计概况

两处空间具体行为类型数量对比图,如图4所示。图4显示:第一,社会性活动中的“交谈”行为在两处空间占比均为最多,分别为49.06%和33.12%。第二,自发性活动中,A空间占比较多的有“进食、抽烟”“散步”等行为,B空间占比较多的主要有“看手机看医学报告”“坐下休息或观察”“进食、抽烟”等行为。A空间的“拍照”等行为也多于B空间。第三,A空间“打盹”行为的比例要低于B空间。当人进行打盹、睡眠等弱意识行为时更倾向于选择更有安全感的空间。

图4 两处空间行为类型对比图

(2)行为持续时间 使用者的停留时间也是休憩空间利用率的表征之一。越是在舒适、有吸引力的空间中使用者的停留时间越长。

图5为两处空间的行为停留时间随时间变化对比箱图。箱体矩形盒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数据的上、下四分位数,“○”表示大于1.5倍上下四分位数间距的数值,“*”表示大于3倍上下四分为数间距的数值。将这两种异常值去除后得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曾分别构成矩形盒外上下两条端线。可以看出:第一,总体上A空间停留时间短于B空间。A空间仅5个单位时间段出现超过20分钟的长时间停留行为,而B空间则超过13个单位时间段出现超过20分钟的长时间停留行为。第二,两处均在医院中午休息时间段发生相对较长时间停留行为。图6为两处空间的三种活动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对比图,可以看出:第一,必要性活动在中午休息时间段数量明显低于上班时间段。B空间相较于A空间数量变化更剧烈。第二,B空间中社会性活动数量随时间存在上下波动,总体趋势上中午休息时间段略低于上班时间段。经分析可知,医院上班时间段来往通行人流量较多。B空间因为紧邻内科医技楼建筑入口,通行人流多来自于医技楼来往检查人群,受医院上下班影响较大。

图5 两处空间行为停留时间随时间变化对比箱图

图6 两处空间三种活动数量随时间变化对比图

(3)行为空间分布 图7从空间角度展示使用者行为和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

图7 A、B空间行为分布图

第一,从通行路径上看,使用者更倾向于选择直线路径进行通行。A空间中通行频率最高的路径为入口①和⑤之间的路径。该路径地势平坦、空间疏阔,使用者能直观明确确定路径状况。超过120人次选择从①、⑤两入口进入A空间,仅13人次选择从②入口进入。②入口虽位于主干道,可是由于入口狭窄,周围绿植茂密,对行人吸引力较低。

第二,从使用者分布上看,A空间在上班时间段人群多停留在空间外围,较少深入景观内部。而中午休息时间段,停留人群则集中于景亭和景石这两处景观节点。B空间在上班时间段内人群较多分布于靠近建筑入口处,而在中午休息时间段,人群分布则较为分散和均匀。另外由于报栏的设置,阻挡坐于东侧座椅人群的观景视线,导致东侧人群分布比西侧较低。

综合以上观察,可以发现:第一,A空间中社会性活动占比明显多于B空间,可深入景观内部体验的空间更有助于促使使用者与环境的积极活动;第二,B空间行为数量和停留时间均高于A空间,受医院诊疗时间影响较大;第三,医院环境下,开阔的尺度、明确的路径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流;第四,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对于外部休憩空间的使用率极低。

2.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Ulrich的研究认为人类长期在自然环境中进化成长,生理和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应自然环境,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积极的反应[12]。而在前述观察结果中,A空间与自然景观的接触层次更深入,但其使用频率明显低于B空间。为了挖掘该矛盾的深层原因,研究者与使用者开展半结构化访谈,具体分析如图9,最终总结出影响医院外部空间使用的五大因子,分别是“外部联系”“接触自然”“舒适隐私”“户外活动”和“辅助配套”。

图8 访谈研究步骤和结果

3.可供性评价表

两处空间的各20名评估者间的一致性见表4所列。可以看出:第一,两处空间评估者的总体同类相关性分别为0.874和0.812,评估者一致性程度较高。第二,A空间各子类除“辅助配套”外同类相关性数值均较高。对“辅助配套”评分结果复查,考虑因打分项较少,微小误差也会对同类相关性造成较大影响。第三,B空间各子类中“接触自然”和“辅助配套”两项同类相关性低于0.700,此处应考虑因报栏阻挡导致连廊两侧自然接触存在差异,以及辅助配套的分布不均等原因。

表4 两处空间可供性评估者一致性

将两处空间可供性评价框架中的每项评分结果取平均值,代入可供性评价表中,结果如图9所示。

图9 两处空间可供性评价结果

在具体分类上,“接触自然”类别中A空间的分值较高,但是其因室内外联系不密切、座椅配置不合理、通行路面不安全等原因导致其在其他三个子类方面分值低于B空间。最终B空间的可供性表现评价结果优于A空间,这与前述观察分析结果一致。这说明,尽管深层次接触自然景观更能使人心情愉悦和提升使用者满意度,但是不合理地景观设计也会影响其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选择倾向。

四、对研究结果的思考

由上可知,多层次景观接触只是影响休憩空间使用的部分原因。根据可供性理论,即使人对于自然景观具有明显倾向,但是空间环境对行为的支持性更能决定该空间的利用率。本文研究结果支持了Ulrich的“压力减少理论”(Stress Reduction Theory),肯定了医疗建筑中自然景观的积极疗愈作用及医院外部空间的支持性设计对于其疗愈效果的促进。本文更侧重于使用者偏好和满意度,以可观察的物理特征作为评估重点,可在医院前期总体设计时尽量避免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脱节,为医院外部空间设计明确设计内容,有助于提升空间的利用率。基于前述实证观察、访谈和可供性评价得出设计策略。

第一,外部联系。患者及家属多数不会刻意地寻找休憩空间,通常是在行走过程中或者视线可达区域进行选择[13]。因此应该在医院人流量较多的道路和建筑入口附近设置休憩空间,空间入口要开敞,可视性要好,以便使用者进入(图10-1)。可通过绿植或其他人工隔断,减轻外界对休憩空间的干扰。第二,接触自然。绿植疏密有间,既可遮阳,又能获得阳光直射,丰富景观层次(图10-2)。增加部分水景也可使人心情愉悦。仅能和景观进行第二层次接触的空间,应尽可能做到可看、可听、可闻,以增加与自然的接触度(图10-3)。第三,舒适、隐私。座椅位置应分布均匀,且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选择。如可设置U形围合座椅作为互动场地,方便开展园艺、棋牌等活动,也应设置部分座椅提供给需要安静环境的使用者(图10-4)。沿路径按合理间距设置座椅,方便使用者随时坐下休息。座椅坐面尽量避免冷硬感,转角圆滑减少磕碰;休憩空间上部设置顶棚既可遮阳,又可遮风避雨(图10-5)。要保证座椅区微气候舒适性。以合肥为例,座椅区西北向可设置适宜高度遮蔽物,阻挡寒风;东南向开敞,保证夏季风向流动。

图10 医院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相关示意图

第四,户外活动。使用者倾向于选择比较直接、明确的通行路径,以避免走弯路耽误时间。但是过多通行会对休憩人群造成干扰,因此应设计多层级路线。要做到主路较宽,路径不迂回,周围绿植疏阔,视线通透。次路较窄,曲径通幽(图10-6、10-7),路面应该平整防滑。当空间内高差不可避免时,台阶踏面应防滑,增加踏面宽度以及增设扶手,且在不同高差区域分别设置休憩区提供给行动不便者。适当增设有吸引力的设计元素,如丰富的色彩、与儿童互动的设施、雕塑小品等,增加景观互动性和迷人度,鼓励人群进入深层次的景观休憩空间。第五,辅助配套。辅助配套应既保证功能使用,又不对使用者造成干扰。前述垃圾箱位置应该与座椅区保持合适距离。还可以增设活动遮阳、划分吸烟区、室外小桌等方便使用者使用。第六,在与医院内部人员访谈中得知,其在休憩时间段不愿意与患者及家属接触。因此需要设置供医务人员专用的休憩空间(图10-8)。休憩空间也可考虑和经常使用的功能房间结合,如餐厅和办公室等。在建筑设计中,可根据医患分离流线,在医护流线人流量较大区域设置医护专属休憩空间,可每层设置也可错层设置。另外,因医护人员工作忙碌,因此从医院建筑内部向外观赏景观将比实际使用外部休憩空间带来更多益处。这种与自然景观的接触程度属前述第一层次。故在规划设计时医疗建筑医护办公区外部设置景观将绿地,可以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增加工作效率,避免医疗失误产生(图10-9)。

五、结 语

本文将可供性理论和多层次景观接触理论引入到医院外部空间研究中,通过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归纳出影响医院外部空间使用的主要因子,建立可供性评价表,并提出医院外部空间的相关设计策略。从环境可供性的角度,侧重于设计意图与实际使用的联系性,对空间进行客观评估,以期从设计层面促进医院人群和自然景观进行深层次互动,加强空间对行为的支持性,充分发挥景观的疗愈功能。本文建立的医院外部空间的评估框架,研究目的在于为探索可供性理论进行医院外部空间评估并指导设计的可行性,由于样本量不足及缺乏充足证据验证,在后续研究中仍需进行补充和改进。约而言之,建筑内部和外部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在进行设计时应将其当作一个整体,考虑多方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根据医疗流程设置休憩空间,发挥自然景观的积极作用,支持休憩空间的高效使用。

猜你喜欢

时间段使用者景观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景观别墅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一天中发胖最快的时间段 如果能避开,或许不用节食也能瘦下来
《景观平面图》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天后”是啥时候?
抓拍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