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治疗,正确抗击帕金森
2022-02-24民生周刊贾伟
□ 《民生周刊》记者 贾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帕金森患病率和发病率呈双增趋势。作为一种可控但不可根治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多发于中老年人,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程进展缓慢,大众普遍对其认知不足、重视不够。
事实上,帕金森并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提升大众对帕金森的正确认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日,《民生周刊》记采访了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万志荣。
不死的癌症
震颤手、小碎步、面具脸……采访中,一些帕金森患者如此描述发病时的症状。
从临床表现来看,帕金森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以静止性震颤、僵硬、行动缓慢、姿势和步态异常为典型,非运动症状则以焦虑、抑郁、失眠、便秘、嗅觉下降等为典型。帕金森症状会随着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
一般来说,患者起病时多由一侧上肢不自主的手抖开始,直至扩展到两侧肢体,随着疾病进展,患者逐渐出现姿势步态异常(身体前倾、慌张步态)、难以保持平衡且重心不稳,最后发展到晚期,出现完全失能、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精神障碍等。
帕金森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尽管不能直接危害患者生命,但由此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使之丧失自我照护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据统计,我国有300万帕金森患者,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1.7%。帕金森已成为仅次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
截至目前,帕金森仍是世界性难题,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据推测,帕金森为遗传、环境(杀虫剂、重金属、煤气中毒)、年龄老化、精神障碍(抑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帕金森并非中老年人专属疾病,40岁以下患者屡见不鲜。据万志荣介绍,接诊中,他曾遇到11岁发病的儿童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老年人,中青年患者起病更隐匿,容易误诊为颈椎病、腰椎病、抑郁症等。
万志荣提示,典型症状出现前患者可能会出现嗅觉下降、失眠、便秘、腰酸腿疼加重等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全病程管理
目前,帕金森的临床治疗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手术治疗、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方式减轻症状,缓解病情进一步发展。
从临床诊疗来看,帕金森的治疗不仅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航天中心医院帕金森诊疗团队为例,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主导,联合影像科、心理医学科、营养科、康复科、中医科等科室相互配合,组成诊疗协作组(MDT)。
作为诊疗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疑难杂症诊断、手术风险把控、围术期药物调整等方面,神经内、外科的深度融合为患者全病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从而降低误诊率,提升诊疗水平。
而且,“一患一策”对症治疗尤为重要。“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发病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人起病先从手抖开始,有的人先从动作迟缓开始,这也为医疗方案的个性化制定提出更高要求。”万志荣介绍。
航天中心医院帕金森诊疗团队正在为患者会诊,中为万志荣。
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仍然需要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在运动方面,万志荣首先推荐太极拳。他说:“一方面,简单易学,适合老人,在家就可以锻炼;另一方面,改善大脑供血供氧,延缓大脑衰老,通过站桩可以提高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从2018年开始,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联合北京体育大学,共同探索“体育+康复”融合治疗模式。
根据合作内容,每年医院举办的全国帕友会,北京体育大学派学生前来授课和培训。医院在接收患者时,也会推荐患者前往大学进行免费的康复训练。
关爱帕金森
由于公众对帕金森认知不足,重视不够,一些患者及家属有病乱投医,耗费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的同时,病情却逐渐恶化。
万志荣呼吁,关注帕金森,规范治疗才能正确“抗帕”。症状出现时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切勿相信偏方,以免耽误病情。
万志荣还指出,大脑是身体中最神秘、最复杂的器官,相关科研、治疗工作任重道远。这要求医生不仅拥有仁心,还要敢于探索未知领域。
在万志荣看来,将细心、耐心、爱心贯穿于医疗服务中,不仅有效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慢病管理。
“让患者家人深入了解帕金森发病特点及注意事项,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也让患者换位思考,体谅家人的不容易,多方努力,共战病魔。”他说。
近年来,在万志荣的推动下,航天中心医院帕金森诊疗团队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患者的活动,依托“线上+线下”平台筹办帕友会,建立病友群,组织基层义诊,为患者解答疑惑,科普疾病知识,分享治疗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为方便患者就医,自2021年11月23日开始,航天中心医院帕金森诊疗团队每周三上午10点通过视频方式为患者进行一对一问诊。
如今,在众多患者眼里,万志荣的病友群俨然成为另一个家。在这里,医患交流信息,患者互相鼓励、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帕金森。一位抗帕10余年的老年患者这样留言:“青春已不再,夕阳也要帅。余下好时光,多把自己爱。天天笑口开,不会老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