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创的方法和途径

2022-02-24李多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本土农村幼儿园资源

李多丽

摘要:本土资源就是本地区普遍存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并可以与之进行直接互动的资源。幼儿园教师已经逐步开展关于本土资源的相关活动。但由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以下对农村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环创的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引言

中国的应试、统一、规范教育是高考制度下的必然选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社会日益重视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本土文化是当地的特有文化,对当地人民具有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影响。让文化深入人心,把本土文化盘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便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合理融入本土文化资源,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特色课程。既要融入本土文化,还要促进幼儿素质的提升,在设计课程时,要注重课程的渐进性和层次性,符合幼儿的成长需求。通过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入,丰富幼儿的学习资源,让幼儿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通过教师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创新,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设计不同的特色课程,在充分利用家乡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完善幼儿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方法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让幼儿接触本土文化资源、感知本土文化资源、观察本土文化资源。设计贴合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比如麦子是江苏南通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把对麦子的认知融入到幼儿的学习中来。可以带领幼儿对麦子进行观察,了解麦子的种植过程、成熟和收割方式、加工过程等;也可以让幼儿参与麦子的加工过程,让幼儿体验晒麦子和磨麦子;还可以开展关于麦秸的手工制作,利用麦秸制作拼画、吹画等,加深幼儿对麦子的了解,丰富幼儿对麦子的认知。设计符合幼儿身心成长规律的教学活动。幼儿年纪比较小,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都有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本土文化都适合融入到幼儿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适合幼儿需求的,简单易学的,有教育价值的本土文体资源,这样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比如南通的僮子戏,是当地文化、风俗、方言、民情的交融,虽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不太适合幼儿学习和吟唱,因此这个本土文化只适合幼儿进行欣赏,不适合幼儿进行学习吟唱。

二、营造与本土文化相关的学习生活氛围

本土文化往往与当地特色息息相关,在制式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环境逐渐走向统一,这不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难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幼儿教育应该以感性教育为主,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环境是文化的载体,也可以说是幼儿的“老师”。如鲁西南地区的孔子学院(一家连锁幼儿园),其内部装修风格与古代的私塾相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自然接受儒学的熏陶,感受孔孟之道,而且孔子学院经常举办儒学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诵读中学习儒学知识。儒学文化在当地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人的很多观念都出自儒学经典,且本土文化在当地的认可度高,教授本土文化可以获得家长极大的支持。在家园合作中,家长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生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均可以感受到当地的乡土文化,这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本土文化的学习,也促进本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

三、确定环创主题,融合文化精神

想要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活动兴趣和文化意识,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明确环创主题,以此保证后续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设计班级内部装饰,而且要对外部环境和公共区域进行创设。利用不同的内容美化环境,融合本土文化精神,更好地促进幼儿能力的养成。

四、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挖掘环保教育的素材

幼儿教育生活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基于本土特色的幼儿园环保教育首先要从幼儿生活的本土环境出发,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生活,把保护环境引入幼儿的生活中,使幼儿产生研究的兴趣和欲望;其次要把环保教育落地,就要关注幼儿所关注的,而不是抽象地进行环保教育。結合幼儿自身对环境保护的了解程度以及兴趣点,挖掘环保教育的素材,并生成环保教育课程,这样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流于形式。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重视和利用生活带来的独特价值,将环保教育与活动课程有机结合,以学生的视角为主,通过项目小组活动的形式,契合幼儿的兴趣点,和他们一起进一步了解有关环保的常识,让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实践并积累经验。课程故事《绿牌和蓝牌》就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充分发展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生成的环保教育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幼儿创造的惊喜也随处可见。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不仅使环保教育效果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幼儿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在环保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应该是本课题研究的最根本目标。

结束语

想要将环境创设和本土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教师需要认识到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并从幼儿现有的能力出发,将主题、课程、班级内部、公共区域等整合起来,让幼儿学习和动手创设。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幼儿对内容的学习,促进幼儿能力的稳定提升,培养幼儿对家乡的情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王焱.本土特色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0(32):4-5.

[2]刘生翠.借助本土资源促进幼儿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66.

[3]张丽霞.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区域活动内涵[J].学周刊,2019(18):167.

猜你喜欢

本土农村幼儿园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中国建筑的本土文化突围
论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
“本土”背后的故事
异域中的“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