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絮语
2022-02-24马于强
马于强
马于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曾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中日自作诗书法展”二十周年纪念大展最高奖、江西省首届篆隶书法作品展一等奖、江西省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江西省第五届楹联展一等奖等。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九届、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全国大字书法艺术展,第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第六届、七届全国书法楹联展,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等。入选《书法》杂志第四、六、七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曾出版《马于强书法作品集》《江西省中青年书家档案·马于强卷》等。
1.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供人们欣赏品鉴的。书法的艺术美,是书家在审美的基础上,遵循艺术规律,从审美视角以自身学识修养、个性情操和艺术手段创造出来的鲜活美。书法艺术要反映时代的审美取向,真诚为时代激情抒怀,为时代泼墨挥洒。书法也是一门高深玄妙的艺术,其笔法、线条、结体、章法、墨法等都有独特的规律。习书者必须潜心钻研、认真领悟、静心思索,才能品味到其奥妙之意境。
2 . 曾国藩曾说过,人有三宜: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就是说事宜多做,多做则顺畅;话宜少说,少说能避祸;人宜厚道,厚道则路宽。放在书法学习中,我认为读帖宜多,只有多读帖才能发现帖之特色与精妙之处,才能汲取足够的养分;大话宜少,特别是空话、假话要少说,别只说不做;取法宜厚,这里的厚是指古代经典碑帖,只有多向古人学习,才能使自己的书法创作道路越走越宽,格调越写越高古。
3. 要想提高自身艺术审美能力,一是要多读多看,不断赏玩古代名碑名帖。这些名碑名帖是经过历史选择而珍藏下来的书法精粹,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养料。此外,还有一些出自民间或新近出土的,名气不是很大,但也颇具内涵的书法资料,也要多读、多看、多借鉴,如简帛、尺牍、墓志等,均能使你欣赏到意外之趣,甚至可能会直接影响你今后的书法创作及自我风格的形成。二是要多看高层次的展览。通过观看这些高层次高水平的展览,近距离地接触书法原作,无疑能提高自己的艺术眼光。只有自己的欣赏水平提高了,才能鉴别出作品的好坏、优劣,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4. 书法作者要在文字创作能力培养上下功夫。现在许多书法作者—包括一些高水平的作者,很少能书写自己创作的诗词文赋,这是当前许多书家的一大缺陷。自己创作不了精彩的文辞,光靠抄写古人诗词,这是典型的“文抄公”。因此,我们当前的书家或书法作者必须在文字创作能力培养上下苦功夫,不断提升文字创作能力,达到我写我心,不断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术品位。
5. 我们说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既要不回避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与真实的社会对话;又要有深入的思考和判断,为人民所认同,凝聚起守望相助的强大合力。一名具有时代意识和责任感的艺术工作者,必須把握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保持家国情怀,用艺术作品去打动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传递正能量。
6. 聚散体现了笔画之间的时空关系,体现了笔画的松紧、远近、疏密等关系。疏密是空间变化的结果,是行笔聚散的结果;而聚散既有形成疏密的趋向和过程,又有形成疏密后所体现的笔画之间收放、松紧等关系,是形成疏密的实现过程。有聚散就有节奏,使书写的字或创作的作品具有动势。
7. 孙过庭《书谱》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他巧妙地将学习书法的过程与人生的不同阶段紧密结合,认为少年懵懂,须从平正入手,学成规矩;人到壮年,精力旺盛,创新意识强,“务追险绝”,正当其时,故而“中则过之”;而到了老年,学识、修养、人生经历积淀已深,洞察人间义理,返璞归真,这就是“复归平正”,从而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
8. 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这里是指书法是一种性情的表达,需要一种自然萧散的书写状态,不要刻意为之、囿于技法。书写就应保持闲散洒脱的状态,这样便能自然地由技入情,充分表达自己的精神内涵。
9.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古代经典碑帖是我们学习书法艺术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的万里长河之源。
10. 苏东坡在《记与君谟论书》中云:“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然常患少暇,岂于其所乐常不足耶?”这是强调写字要做到手熟,只有手上功夫到家了,笔下的字才能神完气足而富有韵味,才能在气定神闲中静享这一快乐过程。这也进一步说明写好字的前提条件是技法要过关,只有手上技法娴熟,掌握了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才能把字写好。
11. 书籍是人类的挚友。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沉醉其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萧娴老人说:学习书法不仅要练字,还要以更多时间来读书,读得越多、越广越好。不读书,就没有书卷气,不能脱俗,难免有匠气。“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学书也是一样。此话对当今学书人尤为重要。
12. 高尚的情操,多样的艺术爱好,都是所谓书外功夫,都有赖于生活体验。古人有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书艺大进之说。由此可见,书卷气的形成,除了通过读书提高自身涵养的因素,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13. 临摹古代碑帖,哪些是我们临写的重点呢?胡立民老师认为应把握碑帖中的精心处、经典处和清晰处。所谓精心处,就是指碑帖的书写者刻意为之的地方,即“小处不可随便”,尤其是要细细体会古人的精微之处。这是古人长期经营的结果,切不可放过。所谓经典处,就是指字的结构的精妙处,这是经典法帖具备的共同特色。结构是书法艺术的唯一载体,它是书家达到何种高度的重要标志,帖中好的结构是我们今后进行书法创作的宝贵资源。特别是精妙结构的审美、气势及趣味等,我们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所谓清晰处,就是指许多碑帖中字迹清晰的字或笔画,我们临摹时一定要先从最清晰的笔画或字临起,待掌握了该碑帖的用笔规律,摸清了作者的书写特点之后,再去临写模糊不清的字或笔画。
1 4 . 清代王澍云:“临古不可有我,又不可无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不能无我, 则离合任意,消息因心,未能虚而委蛇,以赴古人之节,抄帖耳,非临帖也。然不能有我,但取描头画角,了乏神采,此又墨工椠人伎俩,于我何有?故临帖不可不似, 又不可徒似。始于形似,究于神似,斯无所不似矣。”在他看来,“有我”“无我”皆为临帖时所必需。要“ 无我” , 是为了能合于古人本来面貌;要“有我”,是为了贯通“我”之“神采”。二者合之,既得古人面貌,又具古人意趣。既似又不似,似之处在合于古人,在“无我”;不似之处在离于古人,即“有我”,即自我的表现。我认为,学习书法,重要的一步是先要“无我”,要合于古人,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这样创作的作品就有出处、有来历、有格调。不要过早地“有我”,过早地离于古人,否则必定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导致作品低俗不堪。
15. 书法线条的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线条,“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笔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厚重圆润,富有立体感。
16. 我们在品鉴书法作品时,常会用“神”“气”“骨”“肉”“血”来描述。“神”,即神采,就是指书法作品体现出来的精神和风采,体现了书家精神、個性,表达了创造主体的情感与生命力量。“气”,即气韵,就是指书法中的生气、气势、韵味、韵致等,是书家撷取节奏化、韵律化的意象,又化入自我,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书家特有的精神气质、情态风致。“骨”,即骨力,即笔画线条的质感所具有的基于创作者郁勃志气而形成的雄强硬朗、刚健有力的风貌和力度美。“肉”,就是指依附在筋骨之上、包裹在筋骨之外的,侧重于显现于外的肌肤视觉美感。在书法作品中,点画的方圆、粗细,墨色的枯润等形象给观赏者特有的审美感觉,显现出姿媚、丰妍、华润、艳丽等风采。它取决于用笔的深浅、墨色的浓淡等。“ 血” , 即血色,就是指生命体中流贯在筋肉中的血液营养,血气充盈,才能使躯体、肌肤汲取营养,焕发生命的神采。
17.“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因此,书法教师应率先垂范,崇德向善,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在商潮涌动的市场经济时代,更应拒绝世俗的诱惑,自觉维护书法艺术的纯洁与健康。同时,书法教师应具备正派的作风、健康的心理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在教学中应始终贯彻德育的原则,践行自己所倡导的,倡导自己所践行的,真正做到把书法理论知识讲得精彩,自己又行得端正,方能做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肩负起塑造人格、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重任,为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