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石破天惊》诞生的前夜(下)
2022-02-24冯乙历
冯乙历
此行的第三个采风点是神木市文化馆,这是一座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国家一级文化馆,它用极为走心的方式保存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神木地毯、神木酒曲、神木剪纸等,鲜活、生动的保存方式令人信服,令人感动。
我们到时正逢春节期间,文化馆一楼的小音乐厅里传出了热闹的“二人台”的声音。我们循声走进音乐厅,舞台上的灯光将身着艳丽服饰的“二人台”演员照得闪闪发光。“二人台”是一种由民歌、坐唱、歌舞逐渐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宣泄情绪、表达情感、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神木、复古、河曲等县境,历史悠久。其传统艺术形式多为生、旦二人同台表演,同腔同调。其语言通俗易懂,大量吸收、运用当地人民丰富的语汇,曲调融合陕北民歌的韵味,唱词趋重于白描,道白运用民间俗语、串话、歇后语、顺口溜等,具有热情大胆、心直意显的艺术风格,使表演充满了幽默風趣的生活特点。
“二人台”有的偏重于歌舞,有的偏重于演唱,还夹杂人物对话、剧情片段,具有朴实、刚健的艺术风格和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多姿,音域宽广,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神木人民热情豪放、粗犷强悍的性格特点。话筒里高亢嘹亮的嗓音与乐队分庭抗礼,这种音乐表演形式如同从这一方水土中破土而出,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民间文化的色彩,发出直冲云霄的声响。这是一群和舞台上的交响乐演奏家完全不同的爱乐之人,他们真诚、质朴的声音犹如乘着万吨巨轮向我们驶来。
随后,我们参观了文化馆的剪纸传艺室,并在这里遇到了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陕北民间剪纸艺人李淑琴。剪纸传艺室的黑板上贴着李淑琴为学生们做的剪纸小样示范,还有她根据多年的剪纸艺术创作心得自编的“剪纸口诀”,读起来像歌谣一样优美、有趣。现场有几个小女孩正拿着剪刀和红纸,在李淑琴的指导下认真地练习。从李淑琴的现场演示中,我们看到了剪刀的另一番神奇之处。在她的手中,剪刀变成了画笔,在红纸中游走。我们不知道剪刀接下来会往哪个方向剪下去,但最终,一个惟妙惟肖的动物或人物,甚至是房屋、院落会从平凡无奇的红纸中跳脱出来。
剪纸艺术曾经是当地百姓最喜爱的一种家居装饰,特别是在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剪纸、贴窗花,让家里看起来热闹喜庆。久而久之,神木地区的剪纸艺术便自成一派,有了自己的艺术特点。趣味独特的剪纸作品,不仅可远观形态,亦可近看细节,每一处留白都有意义,每一寸红纸都有神采,既有实实在在的线条,也有在具体形状之外延伸的无限的想象空间。从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的切磋与结合中,我们看到了神木当地老百姓平凡而又生动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内心深处对“美”的定义。
随着参观内容的深入,我们渐渐感受到了国家一级文化馆的“含金量”。作为陕西省榆林市下属的县级市,神木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诚意可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更多的是体现在“用心”的态度。
一走进文化馆顶楼的小型非遗文化博物馆,我们便被一角的土炕吸引了。为了再现神木酒曲的真实场景,神木市文化馆将陕北农村的土炕搬进了展厅,连土炕背后墙上悬挂的装饰画都是当地农民画家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炕上坐着一位当地知名的神木酒曲传承人——贺文彪,旁边坐着几位当地年轻的神木酒曲传承人。桌上摆着陕北独有的酒盅(如鹌鹑蛋大小),里面盛满了当地的白酒,用托盘装好。
这里的人们,不论男女,都喜欢饮酒,喜欢借着酒劲儿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于是,酒曲就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流传了下来。北宋名臣范仲淹驻守边塞神木时,曾在《渔家傲》中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的吟唱;闻名中外的神木籍北宋抗辽英雄杨家将,更是把酒临风,壮怀激烈,谱写了一曲曲忠勇爱国的壮歌。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转战陕北时,也曾对身边的同志说“神木人能喝酒”。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神木人饮酒更是远近闻名,酒曲热潮如波浪般漫过神木大地飘向远方。
贺文彪热情地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演唱了敬酒曲,歌词内容根据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外貌特征、职业特点有所不同,旋律也各有千秋。酒曲中既包含了起承转合的结构、赋比兴的文学手法,还有陕北民间音乐深厚的根基。“进门三个‘蛋蛋’”,意为贵客进门,先喝三小杯酒——这是陕北人的待客之道。因此,唯一相同便是我们每个人都得喝下“三个蛋蛋”的白酒。
贺老像是一个“谜”,他的脑子里藏着无法计算的酒曲作品,通过一种只有他自己掌握的算法,把歌词和旋律随机进行排列组合,借景、借人、借物而歌。据说歌词和旋律永远不会重样,真算得上是滔滔不绝、源源不断,而你永远不知道他的酒曲之源在哪里。刘香妮馆长介绍,仅仅是贺老一人就能唱出上万首酒曲,而且每一首的旋律都不重复,他们也不知道像贺老这样的艺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如果要把老艺人会唱的所有酒曲都记录下来,估计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会定期组织当地的年轻歌手来文化馆向这些老艺人学习,争取保留和传承尽可能多的酒曲作品。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曲”本身并不是一类音乐作品的集合,而是一种即兴创作的音乐技能。多年前,春晚舞台上曾出现过一位“急智歌王”,在神木地区,能够演唱酒曲的人,或许都具备了“急智歌王”的能力。
另外一位同坐在炕上唱酒曲的姑娘,穿着打扮和样貌表情酷似《白鹿原》里的田小娥。同行的摄影师施宏告诉我,陕西人有一句俗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意思是陕西米脂的女孩美貌出众,绥德的男生多半是帅哥。北京有些文艺团体经常去米脂挑选女演员。这次见着这位姑娘,果然证明了这句俗语前半句的合理性。陕西地区的女性,如若是美,便美得有风情,且是陕西独有的风情,娇笑明眸,温柔婀娜,是与南方女性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位长相姣好的姑娘为崔炳元唱了一曲,但并不是敬酒歌,而是以谜语的谜面为内容的对酒歌。虽然崔炳元猜出了谜底,但他没有唱着回答,按照当地酒曲的规矩,还是要喝下“三个蛋蛋”的。
神木酒曲产生于陕西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那里自古以来就是边关要塞、军事重地,战事不断。神木酒曲的文化属性就是在当地独特的地域风俗中形成的,大段的抒情旋律是神木酒曲的特色之一,人口的流动,加之文化的交流,使得神木酒曲听起来如蒙古长调般悠扬辽阔。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在神木相互浸润,相互融合,两种文化对“酒”的崇尚和喜爱成了酒曲赖以生根的文化基础。
这展厅里的热炕酒曲是此次采风之行拾得的翠羽一片,而整个展厅内的文化明珠都在静静地发光,等待我们去发现,譬如那块织到一半的地毯。神木因临近丝绸之路的地缘优势,波斯地毯织造技术得以传承,在西北高原的牧区形成了神木地毯的传统工艺。改革开放后,神木地毯织造几经沉浮,一跃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神木家家户户的炕上都铺着当地制造的地毯,这也是神木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所衍生出来的生活艺术品。
崔炳元曾提起过令他崇敬的几位文学家,陈忠实、路遥都是他的最爱。《白鹿原》是伟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们路过的高家堡镇有一条老街,正是根据同名小说拍摄而成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拍摄地。这里是路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也是崔炳元心里,那个不平凡的世界。
走进高家堡镇的这条老街,迎面而来的红字标语——“学大寨”“为人民服务”“国营饭店”和黑砖墙面,让我们一脚踏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光隧道里。临街的玻璃櫥窗里陈列着手绘的电影海报,画质略显粗粝,但依然弥漫着浓浓的幸福和惬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看电影是多么难得的娱乐方式。
如果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参观博物馆应该是最高效的方式了。神木市博物馆似乎又是一处专门保存无声历史的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九千余件,种类丰富,地方特色鲜明,是陕北地区馆藏量最大的博物馆。馆内设有六大展厅,通过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多角度、多侧面向公众揭示神木及陕北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交融共进、层叠兴替的发展历程。馆内设有古代文明基本展,恐龙足迹化石专题展、麟州城与杨家将专题展、汉画像石专题展。
彩绘乐舞陶佣十分别致——一个吹笙童俑,两个下腰俑,两个仰头双手后背甩袖俑组成五人乐舞,通体用黑白红三色彩绘,三件中空,足部微残,彩绘有剥落现象。出土于神木市店塔镇的彩绘雁鱼青铜釭灯是神木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灯的整体是一只鸿雁衔鱼回首站立,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将防止油烟四散的管道设计为雁颈。灯火点燃照明时,燃料燃烧形成的烟雾先经由鱼形灯罩,将烟导入雁颈造型的烟管,再经烟管进入盛有水的雁腹,最后被水溶解。这盏灯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历史上并非孤品,山西省西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也是依此设计理念制作而成的。原来,我们今天所大力提倡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举措,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就有了。早在汉代,神木地区的人类文化活动和制造工艺的高度,已经足以令后人称奇和赞叹。
博物馆内还有一个杨家将文化展厅,杨家三代武将的雕像在单独的展厅门口矗立,现代工匠将三位武将的身材样貌塑造成标准的武将形象——高大魁梧、威严帅气。通过各种文献的辅助理解,我们都相信三位武将就应该如此帅气而神武。几百年后,“麟州城”已变得如此富饶、美好,当以慰藉为这方土地英勇征战、浴血沙场的杨门父子、穆桂英、佘太君……
当我们爬上位于神木市区的二郎山,从奇秀的山梁上俯瞰整座城市。山下那条窟尾河依然被一层冰面覆盖。太阳光照射在冰面上,闪着点点银光,那是由夜晚零下四摄氏度的气温和白天二十摄氏度左右的温差带来的奇观。“大棉袄采风队”在神木初春的二郎山上,顶着暖烘烘的太阳,留下了此行采风的最后一张合影。
三天的行程,我们在不同的地点中转换,几天下来,我们也学会了当地的一句俗话:上等人,想啥吃啥。这句话是形容一个幸运的人,过着幸运的日子。而对于一个城市,“想要啥就有啥”便是最美好的发展状态。神木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人物、出土文物,还有即将《石破天惊》的石峁遗址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