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树新品种巴渝特早在陕西汉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2022-02-24李云李秀峰胡强席彦军吴军舰李佼郭明星王思梅吴建静

中国茶叶 2022年2期
关键词:汉中茶树适应性

李云 李秀峰 胡强 席彦军 吴军舰 李佼 郭明星 王思梅 吴建静

摘要:巴渝特早是从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以福鼎大白茶(CK1)和龙井长叶(CK2)为对照,对茶树品种巴渝特早在陕西汉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渝特早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春茶物候期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比龙井长叶晚;鲜叶产量较高;制绿茶品质优;抗寒性较强,抗旱性强;适宜在汉中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关键词:茶树;品种;巴渝特早;适应性;汉中

Study on the Adaptability of New Tea Cultivar

'Bayu Tezao' Planted in H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LI Yun1, LI Xiufeng1*, HU Qiang2, XI Yanjun1, WU Junjian1, LI Jiao1, GUO Mingxing1, WANG Simei1, WU Jianjing1

1. Han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Hanzhong 723000, China;

2. Hanzhong Nanzheng District Silkworm Tea Fruit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Nanzheng 723100, China

Abstract: 'Bayu Tezao' is a new tea cultivar suitable for making green tea from 'Fuding Dabaicha' tea population through single plant selection and asexual reproduction.The adaptability of 'Bayu Tezao' introduced to Hanzhong were studied, with 'Fuding Dabaicha' (CK1) and 'Longjing Changye' (CK2) as contro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yu Tezao' has high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and strong growth vigor. The phenophase of 'Bayu Tezao' in spring was equal to CK1 and later than CK2. The fresh leaf yield was greater than CK1. The quality of making green tea is more excellent.

'Bayu Tezao' also showed relatively strong cold resistance and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It might be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Hanzhong and other areas with similar climate.

Keywords: tea plant(Camellia sinensis), cultivar, Bayu Tezao, adaptability, Hanzhong area

陕西是我国茶叶生产最北缘地区,生态条件独特,与南方茶叶主产区相比,有效积温偏低,日照时数适中,空气湿润,病虫害少,是优质绿茶的良好生产区域。汉中市地处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 ℃,活动积温4 455 ℃[1-2]。

巴渝特早,又名福选9号,是从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200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茶树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茶2014001[3]。汉中地区于2006年引进栽植,后于2013—2019年按照《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暂行)》规范开展了品种区域试验,经过多年的种植和观察,现将巴渝特早在汉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作如下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茶树品种为巴渝特早,对照品种为福鼎大白茶(CK1)和龙井长叶(CK2)。

1.2  试验区

试验区设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法镇曹家坝村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茶叶综合试验基地品种试验园内。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调查内容及方法按照《全国茶树品种区试技术规程(暂行)》要求进行[4-6]。参试品种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试验区两边设保护行。每个小区长9 m、宽1.5 m,小区间隔1 m,每个试验小区面积13.5 m2,双行双株错窝覆膜栽植,大行距1.50 m,小行距0.40 m,穴距0.33 m,每个试验小区54穴种植茶苗108株[7]。

1.4  调查内容及测定方法

1.4.1  茶苗移栽成活率

于定植第二年(2014年9月24日)调查各品种移栽成活率,并用相同树龄的茶苗进行补苗,于定植第三年(2015年9月29日)再次调查成活率。

株成活率(%)=成活苗株数/定植苗株数×100;丛成活率(%)=成活丛数/定植叢数×100。

1.4.2  树高树幅

于定植第三年(2015年9月15日)和第四年(2016年9月17日),测量茶树高度和幅度。每重复定点取样5个,分别在1 m、3 m、5 m、7 m、9 m的中心点测量最高枝梢的高度与双行茶树的幅度,计算平均值。

1.4.3  春茶物候期

从移栽的第四年开始连续观察3年,每个小区观察5丛,每丛选择1个芽头固定观察,取剪口以下第一个带叶健壮芽作为观察芽,各生育期以30%观察芽达到该物候期为物候标准[5]。观察期间,观察茶如发生损伤或误采立即调换相同生长状态的芽。

1.4.4  发芽密度

从2016年起连续记录2年。在通过一芽二叶期时,每个品种每小区随机取3个点,每点取样面积33 cm×33 cm,调查蓬面10 cm以内叶层范围内萌动芽以上的芽梢数。

1.4.5  鲜叶产量

从2017年起连续2年采摘鲜叶计产。每年采春、夏、秋茶。春、夏茶留鱼叶采,秋茶留一叶采。采净率均需达到90%。雨水叶稍摊放去除雨水后再称重。

1.4.6  制茶品质鉴定

2017—2018年春季,采摘第一批一芽二叶按照汉中绿茶加工标准制作烘青绿茶,由感官审评人员按《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进行感官审评鉴定。

1.4.7  耐寒性和耐旱性鉴定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越冬后或高温干旱后,以株为单位,每小区调查10株茶树冻害或旱害程度,凡中上部叶片1/3以上赤枯或青枯即为受害叶,有1/3以上当年嫩叶有红变即为受旱害。根据受害情况进行分级:受害率≤5%为0级,5%<受害率≤15%为1级,15%<受害率≤25%为2级,25%<受害率≤50%为3级,受害率>50%为4级。按公式

计算冻害或旱害指数(精确到整位数),根据冻害或旱害指数,耐寒性或耐旱性分为强(受害指数≤10)、较强(10<受害指数≤20)、中(20<受害指数≤50)、弱(受害指数>50)[5]。

试验期间茶园施肥、修剪、采摘等管理措施及茶叶加工生产均按区试规程进行,参试品种定植时间与苗木质量见表1。福鼎大白茶因故起苗后5 d种植,出现失水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移栽成活率

定植第二年调查移栽成活率,并用相同树龄的茶苗进行补苗;定植第三年,再次调查移栽成活率,结果见表2。定植1年后,巴渝特早的株成活率和丛成活率均为100%,略高于龙井长叶(88.3%、98.3%)。受茶苗质量不合格和失水较严重的影响,福鼎大白茶定植后的成活率较低,但福鼎大白茶补苗后株成活率和丛成活率分别达到95%和100%。

2.2  树高树幅

于2015年、2016年,分别调查试验品种茶树的树高和树幅,调查结果(表3)表明,巴渝特早连续2年的树高和树幅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和龙井长叶,可见巴渝特早幼年期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

2.3  春季新梢物候期

从移栽的第四年开始连续观测3年新梢物候期,参考《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调查结果(表4)表明,2016年巴渝特早的一芽一叶初展期、一芽二叶初展期、一芽三叶初展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早3 d、3 d、5 d;2017年、2018年,巴渝特早的一芽一叶初展期、一芽二叶初展期、一芽三叶初展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晚2 d、2~3 d、1~6 d。巴渝特早的一芽一叶初展期、一芽二叶初展期、一芽三叶初展期分别比龙井长叶晚0~3 d、0~4 d、1~2 d。

分析认为,由于受2016年1月底试验点大降温的影响,福鼎大白茶受冻较巴渝特早严重,故2016年巴渝特早的春季新梢物候期早于福鼎大白茶,而在正常年份巴渝特早的春季新梢物候期稍晚于福鼎大白茶。

2.4  发芽密度

发芽密度与产量密切相关,调查表明(表5),茶树品种巴渝特早的发芽密度高于福鼎大白茶而低于龙井长叶,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2.5  鲜叶产量

2017—2018年连续2年记录试验茶树品种鲜叶产量,折算成每公顷鲜叶产量(表6)。巴渝特早2年鲜叶平均产量为5 643.53 kg/hm2,较福鼎大白茶高20.4%,但两者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巴渝特早产量显著低于龙井长叶。

2.6  制茶品质

由绿茶感官品质审评结果(表7)来看,巴渝特早制绿茶品质优良,特别是在香气、滋味特征上表现优异。巴渝特早绿茶感官审评总分超过福鼎大白茶1.3分,但比龙井长叶总分低2.7分,总体表现出优良的适制绿茶特征。

2.7  抗逆性

2.7.1  耐寒性

耐寒性鉴定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2016年1月25日,汉中发生了剧烈降温,试验点的极端最低温度-9.2 ℃,0 ℃以下持续时间达9 d,平均气温-4.1 ℃。气温回升后调查发现,巴渝特早的冻害指数平均为19,高于龙井长叶,耐寒性较强(表8)。

2.7.2  耐旱性

耐旱性鉴定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2016年8月,汉中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试验点最高气温38.4 ℃,35 ℃以上高温持续9 d,地面温度51 ℃,且无明显降水,8月降雨量仅29.5 mm。2016年9月,对试验品种进行了旱害调查,从调查结果(表9)可见,巴渝特早在试验点耐旱性表现为强。

3  结论

根据6年试验观察结果,茶树新品种巴渝特早在汉中地区的表现总结如下:移栽成活率高,幼龄期生长势强,春季新梢物候期中生偏早,发芽密度高,产量高,适制绿茶,制绿茶品质优;抗寒性较强,抗旱性强,正常年份无明显病虫害,适宜在陕西汉中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参考文献

[1] 席彦军, 李秀峰, 吴军舰, 等. 茶树新品种丹桂和瑞香在陕西汉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3): 8-10, 13.

[2] 黄斌, 陈钦, 李秀峰, 等. 茶树新品种龙井长叶引种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16): 62-64.

[3] 陈明成, 王敏, 解娟, 等. 茶树新品种——巴渝特早[J]. 中国茶叶, 2020, 42(1): 9-11, 14.

[4] 杨阳, 赵洋, 刘振, 等. 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J]. 茶叶通讯, 2014, 41(2): 14-21.

[5]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7-23.

[6] 王新超, 郝心愿, 王璐, 等. 紅绿兼制型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中茶603[J]. 中国茶叶, 2021, 43(3): 18-21, 42.

[7] 张颜青, 李云, 李秀峰, 等. 茶树新品种陕茶1号在陕西汉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 中国茶叶, 2021, 43(11): 56-60.

猜你喜欢

汉中茶树适应性
汉中姑娘
王宗山与“汉中密约”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故乡的古茶树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汉中
茶的箴言
美丽的山茶树
汉中的菜豆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