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高等教育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2022-02-24吴琼赵树宽余海晴
吴琼 赵树宽 余海晴
摘 要:基于现有研究,构建高等教育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以原子论方法为基础,构建评价模型;然后结合吉林省高等教育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为省域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分析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基本呈稳步增长趨势,但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的波动较大,整体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影响较显著。研究结果为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产率;原子论法;主成分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3.001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最重要的动力。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高等教育能够通过推进科技的发展以及高等人才的培养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综合运用管理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吉林省高等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进行测算,全面深入剖析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为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提供针对性改进建议,同时为我国其他省域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分析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1 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内涵及特点
1.1 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内涵
高等教育生产率是衡量高等教育系统生产有效性的指标,是高等教育系统在某一周期内产生的经济价值与所投入资源的经济价值之比。从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内涵可以发现,高等教育投入和高等教育产出是其最重要的两个要素。高等教育投入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之外的国家、组织或者个人投入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制度资源等一系列的资源。高等教育产出是多元的,主要体现在产出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人才培养、学术成果和社会服务等形式。从个人角度分析,接受高等教育后自身获得了知识、技能,提升了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具备了获得更高报酬的能力;从企业角度分析,劳动者素质提高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从国家角度分析,公民接受高等教育能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以及素质。
1.2 高等教育生产率的特点
高等教育生产率作为生产率的一种,自然具备生产率的特征。除此之外,高等教育生产率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是由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的特点决定的。
高等教育投入的特点主要体现于:(1)公益性。虽然高等教育投入会以提升经济效益的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行衡量,但高等教育投入本身并不以营利作为最终目的。国家、社会以及组织团体对其投资,客观上会给个人、社会带来直接或间接收益。但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人才的高素质培养进而推动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并不以营利为目的。(2)潜在性。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才进行培养,增进人们的技能,使人们有条件有能力去更有效率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只有将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的生产资料充分结合,才可以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能直接创造价值的生产力。
高等教育产出的特点:(1)长期性。高等教育的产出一方面是劳动者技能提高,另一方面是科研成果产出。这两种产出效果都不是暂时的,它们会在很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即高等教育的投资者会在长时间段内收益,对于受教育者,高等教育产出效果的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其寿命及健康状况。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人的寿命正在不断增长,则其通过高等教育对自身能力提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就会随其发展而不断增加,创造的价值也将是非常可观的。(2)滞后性。与物质生产不同,高等教育的产出具有更深层、更不可计量的特性,将资源投入高等教育系统中后,其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不能立刻对社会的发展作出明显的贡献。学生培养过程和经济效益形成过程是相互分离的两个阶段。高等教育产出的人才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一步才能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高等教育的产出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2 高等教育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2.1 高等教育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生产率是衡量某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工具,本文遵循系统性、可比、全面性和实用性等原则,从高等教育投入指标与高等教育产出指标两方面,构建高等教育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
2.2 高等教育生产率评价模型
本文基于原子论方法,首先计算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再从整体层面对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进行测度。考虑到吉林省高等教育体系投入和产出要素的多样性,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吉林省高等教育系统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提取主成分,并计算出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指数和高等教育产出指数,然后用高等教育产出指数比高等教育投入指数,从而得出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
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评价模型为:
Ph=YhXh=∑nj=1bjyj∑mi=1aixi
其中:Ph指的是高等教育生产率,Xh指的是高等教育投入指数,Yh指的是高等教育产出指数,xi、yj分别指的是第i个高等教育投入变量,第j个高等教育产出变量,ai、bj分别指的是高等教育投入变量的系数和高等教育产出变量的系数,m、n分别指的是高等教育投入要素的个数和高等教育产出要素的个数。
3 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测算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为年度数据,样本期为2005-2015年,数据来源于2006-201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吉林省统计年鉴》等。
3.1 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分析
基于高等教育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四个指标为高级科研人员x1(人)、一般科研人员x2(人)、教辅行政人员x3(人)、教育教学经费x4(万元)。
3.2 吉林省高等教育产出分析
基于高等教育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吉林省高等教育产出的衡量指标包括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数y1(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数y2(人)、发表论文数y3(篇)、专著数y4(部)、专利申请数y5(项)、项目课题数y6(项)等六项。
将2005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数均设定为1,并以其为基准计算2006-2015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指数Xh’和Yh’。然后利用高等教育生产率测度模型,计算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Ph计算结果如表1、图1所示。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吉林省高等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管理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1)考虑到高教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特点,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计算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指数,然后以原子论方法为基础,计算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为省域高教生产率的测度提供了可行性思路与方法。
(2)2005-2015年间,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除2013年略有下降以外,吉林省高等教育产出也基本呈上升态势。但总体来看,2005-2015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生产率的波动较大,整体受政府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结合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为促进吉林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以下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转变高教发展观念。树立高教生产观,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积极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树立高教成本观,建立高校的成本分担机制,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
(2)改变高教投入方式。激励高等院校提高办学效益。具体措施有:推进高校分类管理模式,实施多元化的投入方式;拓宽高校收入渠道,鼓励部分高校以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
(3)合理配置高教资源。一方面,吉林省高等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对国家以及政府对高校投入的物源进行科学管理,通过最大可能的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高教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吉林省高校应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高教资源的管理制度,建立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提升吉林省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权.人口新常态下加快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5,(11):6-12.
[2]劉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性与评价指标构建[J].教育科学,2015,(6):36-40.
[3]林凤丽,赵喜仓,陈雅慧,等.吉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