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就业”“求”什么?

2022-02-24婴言

大学生 2022年2期
关键词:慢就业职业规划公务员

婴言

2021年11月19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公布了2022届高校毕业生有1076万人的规模,我国的高校毕业生继去年突破900万之后,将首次超过1000万。

“慢就业”的同学常这样说:“我觉得工作不好找,先观望一下哪个行业比较适合我。”“我找了几份工作,但总觉得自己还能走得更高一点,再多找一找。”“世界那么大,毕业后我想去看看。”“我想考公务员,就算一年考不上,我也要继续考。”大部分“慢就业”的同学不是不想就业,而是在就业中求“全”,求“稳”,求“高”。

2022年,高校毕业生普遍以“00后”为主,他们对职业发展、工作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认知,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代际差异。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显示,去年,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收入预期创“新高”,达到月薪7119元,较前年的6958元高出2.3%。除了对高薪资的期待,他们还更加重视用人单位的“软福利”,弹性工作时间、固定班车、员工旅游、租房补贴等。如果招聘岗位无法满足求职需求,他们便选择等待更好的岗位。

不需要父母的催促,这届年轻人就已把公务员列为了毕业时优选,甚至连名校的尖子生也不例外。在去年,中国两大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显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又重新倾向于进入“体制内”。

2021年,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共有3669人,除去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其他超过7成的人选择了广义上的“体制内”。其中,2021年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进党政机关的比例达到15.8%,为2013年来的最高值。从在就业市场上有着更大選择空间和“议价权”的“清北”毕业生就业去向,就能够窥见就业市场的部分样貌。

2021年,选择做公务员的比例翻倍,国企也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首选,调查占比达到了42.5%。但公务员考试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2022年度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而报名过审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达到212.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让不少人被迫放平心态,甚至对于百万考公大军来说,为了实现“上岸”,只要时间不冲突,大家就想多报几个岗位去考,而且认为“一年考不上是正常的”,可以多考几年。

前程无忧在2021年秋招中对4047名211、985的应届毕业生调查发现,64%的本科毕业生表示会攻读研究生,26%的硕士研究生说想读博。但此间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说“考研是听从和满足父母或者学校的要求”,说明他们本身没有明确职业规划,他们或是对现在招聘行情不太了解,或是本身的专业与社会需求有偏差。

前程无忧网的秋招行情显示,半导体、软件和生物制药行业人才需求量增长最快。但参与调查的187家半导体企业中,超过一半招聘计划完成率不足60%。而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在今年的秋招中最“炙手可热”。受访的211、985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生人均工作机会4.2个,雇主offer的薪酬水平也是一家高过一家。生物制药行业(健康产业)招聘量比2021届增长了38%。

这也代表高薪、岗位多的行业不是没有,但却缺少与此适配的专业学生。说到底,解决就业难问题,或让“慢就业”同学愿意尽快投身职场,最根本的还是学校的专业培养与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相契合。

因此,大学生职业规划也应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般尽早开始,唯有这样才能把握主动权,在毕业时实现择业而不是单纯就业。

责任编辑:宋莹

猜你喜欢

慢就业职业规划公务员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篮球公务员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