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漪阅读教学的思维品质

2022-02-24罗文平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于漪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摘要:于漪的阅读教学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其阅读教学的思维品质格外引人注目。针对教师的思维引导,于漪注重激趣、动情和设疑;针对学生的思维激发,通过运用提问、利用矛盾、加大难度等方式,最终实现师生思维的共振,进而达到阅读教学的极高境界。

关键词:于漪;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于漪作为一代名师,其对语文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方面,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深邃的教学思想都在语文教育园地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其中,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教学理念在众多的闪光点中显得格外耀眼。

一、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

于漪老师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从认读文字形式开始,进入到对思想内容的理解,须臾离不开思维。”如果离开了思维,阅读教学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很容易滑入“满堂灌”的泥潭,使教学收效甚微。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发学生的思维就成了关键。于漪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三大妙招,并且总能产生奇效。

(一)激趣引思

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就应遵循心理规律。那么,学生怎样才能积极思维呢?兴趣是前提,也是关键。只有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思考、深入思考,甚至不达目的不罢休。于漪老师深谙此道,其在阅读课上总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以此引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她常常使阅读课变得很有新意。虽然她对课文已烂熟于心,对教学已驾轻就熟,但她并不重复过去的套路,而是常教常新,甚至教同样的课文,每次教的方式都不一样。于漪老师认为,只要稍有懈怠,可能就会有将就的心理,每堂课就会重复昨天的故事,新意也就会日益褪色,无法激起学生足够的兴趣。

于漪老师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二者产生良性互动,进而达到兴趣增强、思维加深的效果。“学生浓厚的兴趣还来自于孜孜以求的‘钻’劲。”当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时,他们也越来越乐于思考。通过不断地深入思考,获得更有深度的认知,又使学生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更强的学习兴趣。

(二)动情引思

于漪老师曾说:“没有人的感情,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对于精力充沛、情感丰富的学生来说,感情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能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使其投入到紧张的思考活动中。阅读课上,“教师把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高尚的情操、精彩的语言,带着感情教,带领学生阅读,思考,咀嚼,体会,学生心田得到滋润,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倍增。”像情感这种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发也是至关重要的。思维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座宝藏,需要教师大力去开发。如果缺少这种动力因素,即使学生拥有巨大的潜力也只能处于休眠状态,有可能会被永远尘封;相反,强大的动力因素能使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使自己迅速强大起来。

(三)设疑引思

在于漪老师眼中,“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通过设疑引发学生的思考几乎成了于老师常用的方法。古人强调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思考,才会想尽办法解疑,一旦疑问被解开,学问也就会有所长进。对于这个古今读书的规律,于漪老师认识深刻,并且把它运用得炉火纯青。

疑问好设,想要借此达到最佳的效果却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有能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效思考的高明的教师。“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教师需把握好启发的疑点,把握好启发的时机和启发的力度,这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于漪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能游刃有余,与她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每次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分不开的。

二、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

于漪老师说过:“上课要高效益、高质量,就一定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这一见解还不成熟,甚至是片面的、错误的。”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于漪老师引导学生大胆表达、相互讨论,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因为不思考就无法表达,更不可能表达得精彩。

(一)通过提问激发思维

首先是教师的提问。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于漪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即使在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地方,于漪老师也能通过设置巧妙的问题,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把学生带入思考的胜境。

其次是学生的提问。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生如果能主动提问,学生的思维才算真正被激发出来。于漪老师在阅读课上的提问只是一个引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正是每堂课都贯彻了这个思想,学生才能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于漪老师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

(二)运用矛盾激发思维

“捉住矛盾,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阅读理解中,没有矛盾的地方很可能就被师生忽略了,不做深究了,只有有矛盾的地方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愿意深入思考。于漪老师正是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想方设法从课文中找矛盾点,甚至不惜制造矛盾,吸引学生做进一步思考。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即都存在矛盾的一面,教师只要肯下功夫,总能找到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矛盾点。师生可以从课文中寻找,还可以从学生普遍的理解中寻找,寻找的途径不一而足。于漪老师凭着自己深厚的积累、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态度,在阅读教学中找到了大量堪称经典的矛盾点,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极富意义的思想之旅。

(三)加大難度激发思维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思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对它有过多的思考,因为根本用不着思考;当遇到有挑战的问题时,我们就必须严肃面对,调动自身潜力,运用思维,千方百计地加以解决。其实,在阅读教学中也一样。“学生看懂到什么程度教师就教到什么程度,学生会感到无兴趣;一定要技高一筹,选几个点高过他,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学生一看便懂、一听就会的地方,他们是不愿多思考的;恰恰是一时看不懂、听不懂的地方,他们才愿意进一步思考。所以,于漪老师强调增加一定的难度,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三、阅读教学中师生的思维共振

阅读教学不是独奏曲,而是合奏曲,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享受、共同成长的舞台。所以,实现师生的思维共振是于漪老师的最终目标。

(一)师生间思维相通

于漪老师认为:“在阅读过程中,时时离不开思考。”只有打开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在阅读中的思考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教师要善于做‘开窍人’,用启发式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学生,使他们积极思考,如此反复,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力。“如若得法,师生之间就会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佳境。”这是教师长期启发学生思维的结果,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找准学生心灵的“窍”,才能选择合适的内容,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开这个“窍”。当学生们都开了窍,与教师心灵相通了,阅读教学的合奏曲就真正开始了。

(二)师生间思维互动

“动听、动情、动心并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各尽其责,才能实现‘三动’的境界。”在于漪老师看来,动听、动情、动心的“三动”境界是语文课应追求的高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只有靠师生互动,其中,思维互动是关键。当下的一些语文课很热闹,师生也在互动,而且这些活动看似把学生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可是,学生的思维没跟上,教学内容就会流于肤浅。这并非于漪老师所说的互动,而只是一种形式罢了。真正的内涵应体现在思维的互动上。

(三)师生间思维相长

于漪老师一直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目中有人”,即把学生摆在中心的位置,了解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思维的发展是核心。当然,于漪老师也没忘记教师自身的发展,如果教师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其又如何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呢?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一堂好的阅读课自然也应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包括思维的成长。

纵观于漪老师在阅读教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思维的培养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一个核心,同时结合品质的陶冶、情感的丰富,构成其阅读教学的概貌。这是一个独特的体系,值得大家不断整理、研究,更好地加以呈现,更好地服务当下的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罗文平(1977— ),男,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于漪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