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回大伾山

2022-02-23许光宇

牡丹 2022年17期
关键词:县城语文课课本

许光宇

豫北的平原,是风的草原、水润的粮仓,一律的一马平川、坦阔如海。但在县城的边上,画龙点睛般有两座石头山,山不高,土厚,山上还有佛。其实说是山,相对海拔也不过百米,满山的柏树遮天蔽日。一阵风来,树影摇晃,如鹤舞,如鹤鸣,在娓娓讲述着山、运河和黄河的往事。

位于家乡浚县县城边上的大伾山,也被人们叫作东山,它是太行山的余脉。山上有座楼,像小姑娘的朝天辫,叫八卦楼。我老三届的父亲痴迷摄影,我哥哥在外地上学,所以给他拍照的任务一般由我完成。有怀古的,以山门为背景;有文艺的,摩崖石刻为背景。久而久之,大伾山成我们家的取景基地。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拍的一张照片被一家杂志做了封底,我非常高兴,然而代价是我被风吹感冒了,躺在床上数了几天星星。

少年时期,我中途从乡下转到了县城城东的实验小学念书。乡下的语文课着实让我吃力,语文老师回家生孩子,一去好多十时日。教室是房顶透着光的危房,上课基本在校园里的梧桐树下。上下课不用打铃,听树上那口铁钟何时响起,或者看日头,晒着屁股了,或者像是向日葵一般转向另一树了,就该下课了。

在树下上语文课,接近自然却远离了课本。代课老师是教数学的张老师,他用数学思维教授我们语文课。对于刚出校门就被一路表彰着成为市级、省级优秀教师的他,还是自信满满的。但是对于我而言,他却扭转不了我对语文的愚钝,我的思维和成绩便整个不跟趟儿了。

县城的学校到底是不一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每个周末要爬山,是学生的必修科目。我不以为然,不就是爬山吗,可是我这个乡下小子的强项呢。穿过柏树林,爬过石板,呼哧带喘的,我一口气能从山脚跑过八卦楼,跑到禹王庙。可是,语文课的难度,比山上的八卦楼还高,课堂上的提问像高楼上的风铃般在我心里叮当作响。

我的高中是山脚下的县一高,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我会拿本政治课本跟好友上山,然后下山,晚饭后接着自习,日复一日,跟个规律的小陀螺一般。我们往往是避开大道,钻进树林,再穿过山坡上的核桃林。乏了,各攀一树,各念各的“经”。山风吹来,树枝摇曳、山花烂漫、松涛阵阵,倒也乐哉。

山半腰的崖壁上有刻字,大多已风化剥落,也不知道是何年代的。它们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正或草,有红色和绿色,远远看去,驳杂一片。崖壁中间阁楼里,躺着一尊石像,身子被往来的各色人等给摸得滑溜泛光。山下是宋朝以降的黄河故道和黄河漕运粮仓的旧址。

后来,我求学南京,离家乡越来越远了。工作后,成了洛漂一族,回乡次数就更少了。偶尔回乡,会登临东山,漫步徐行,听风听雨听内心,看山看石看柏林。突然觉得,斯山可敬甚至是可爱了。

此时我已经知道,少年眼中那些花花绿绿的摩崖石刻,竟有清末榜眼、信阳张孝骞的书丹,还有“神笔”王铎的题刻。山顶曾被我用来练功习武的石碑,竟然镌刻着明朝弘治十二年新科进士王阳明的《大伾山赋》:“秋雨霁野,寒声在松,天高而景下,木落而山空,经龙居之窈窕,升佛岭之穹隆,倚清秋而远望,寄遐想与飞鸿,感鲁卫之故遗,吊长河之遗踪,于是,开觞云石,洒酒危峰”。

当年何曾知道,我与同学拿着政治课本,踱步背诵的破落院子竟然是夫子在浚县讲学的阳明书院,我登山的足迹,居然踏的是古人先贤的后辙。因此,山依然是那山,是记忆中的童年乐趣、少年意气和青年梦想,是深藏在心里、浮现在梦中的那座山。山又分明不是那山,阵阵山风里仿佛夹杂着前人的足音和历史的涛声……

猜你喜欢

县城语文课课本
在小县城仰望浩瀚星空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