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三要素”
2022-02-23张璇
张璇
摘要:“跨学科学习”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需要以主题统整,提取跨学科学习的大概念;组织跨学科学习的活动,坚持“语文性”这一根本;设计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量规,让学生“卷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跨学科学习”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与其他任务群相比,该任务群对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综合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奥苏伯尔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认知结构的重组、补充和完善,这个过程就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结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即知识的结构化。也就是说,学生要把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秩序和方式联系起来,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而现实世界多变的、具体的情境,对学生的跨学科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为达成跨学科学习的目标,要关注以下三个“要素”—跨学科学习的大概念、跨学科学习的活动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量规。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便依循这些“要素”,展开跨学科学习。
一、提取跨学科学习的大概念
“跨学科研究是个认知进程,个人或群体在此进程中,借鉴学科视野并整合学科见解和思维模式,以提出其对复杂问题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目的在于应用。”①而更好地将知识迁移和运用到真实情境中,需要学生不断地对不同学科深入学习和研究,由此产生学科间的创造性关联,进而真正理解知识。理解的锚点,便是大概念。因此,跨学科学习不是各个学科的“拼盘”,而是围绕大概念的整合,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也正是围绕大概念创设的。
例如,以“探索建筑艺术”为主题,统整本单元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进行语文、科学和美术学科的跨学科学习,可以提取“结构设计体系要服从建筑设计的整体理念,兼顾稳定性和美观性”和“物体的配色不仅与审美有关,而且与情感有关”的大概念。据此设置三项任务:
1.这些匾额楹联也很美,闻名遐迩的沧浪亭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突出了苏州园林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作者完全没有写到这个方面,请推断理由。你认为加上这个内容可以吗?小组讨论。
2.观看苏州拙政园、法国凡尔赛宫、印度泰姬陵的视频,参考相关资料,设计一个表格,从色彩、空间设计和实用功能等方面,对比归纳欧洲、西亚和中国的园林文化。
3.请你根据学校的实际布局,设计一个学校的空间模型,说说建筑布局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如何改进。
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综合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也需要学生根据苏州园林“完美的图画”的总体特征,结合文章的内容、文章发表的时间以及审美特征、空间布局等,推断出作者舍弃匾额楹联的原因。不同国家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建筑之美,但是这些建筑在功能和空间上有着类似的设计理念,都指向实用和审美。学生需要基于这样的理解去完成第三个任务,模拟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二、组织跨学科学习的活动
跨学科学习不是对学科课程的抛弃与远离,也不是对学科课程的简单点缀,而是学科课程基础上的超越,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必须坚持“语文性”这一根本。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就是在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吸纳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围绕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小课题组,开展校园调查。据此开展以下活动:
活动1:模型制作大赛。利用纸板、泡沫等生活中常见的快递包装材料,分小组进行模型制作比赛,设计制作一个拱桥或微观园林,2小时内完成,现场展示与说明,从制作、表达、创意、合作四个维度进行评分。
活动步骤:(1)讨论确定选题,进行分工;(2)讨论各种制作素材的种类和尺寸,完成简易设计图;(3)分工制作各部件,完成组合,修改完善设计;(4)制作完成,进行精细调整;(5)完成展示说明稿的大纲;(6)展示并说明作品。
活动2:调查报告。南京也有瞻园等园林,但苏州著名园林最多,原因有哪些?结合实地参观和查阅的资料,写一篇至少给出三方面理由的调查报告。
活动步骤:(1)分组收集苏州著名园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包括建成年代、园林主人、园林特色、地理位置等);(2)以小组为单位,课余自选一座南京园林参观,了解相关信息;(3)邀请地理、历史等学科教师,完成分组采访;(4)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整合各方面资料,从地理、历史、政治、美术、语文等不同学科角度,寻找苏州著名园林多的原因,至少列举三条,完成调查报告。
活动3:“蝉视界”小报展。小组制作一份关于蝉的跨学科知识小报,展览总结“我们班发现的蝉文化”。
活动步骤:(1)小组分工,抽签确定本小组负责的1—2个学科,从语文、英语、生物、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等不同学科中寻找关于蝉的资料;(2)分组从教材、网络、图书、博物馆等各种渠道搜寻相关资料,采访学科教师;(3)筛选相关材料,完成小报并展出交流汇总,以班级为单位总结“我们发现的蝉文化”。
活动4: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梦回繁华》的视频朗读作品,并发布到网络上。
活动步骤:(1)小组分工,以小节为单位,搜集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材料;(2)制定视频脚本,明确配合朗读速度,选择确定素材的内容形式和时长;(3)选拔确定朗读者,完成朗读视频。
三、设计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量规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都存在差异,他们在完成一系列任务时所呈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评价量规要有清晰的评价维度,要有明显的区分度,要有助于学生“卷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一份完整的评价量规应包含表现维度、表现权重和具体指标。具体的指标有利于学生进行评价,但是过于详细的指标也有可能会阻碍学生评价。围绕活动2,学生在参观南京园林之后,完成《南京园林旅游指南》的小册子设计。针对这个任务,可以设计如表1所示的评价量规。
学生借助这一评价量规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明白了“在哪里”,也就清楚了自己距离目标的差距,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所在,寻找提升方法和路径,缩短现有水平和目标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