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我国区域高水平开放的思考

2022-02-23金瑞庭

现代国企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内陆营商差距

文=金瑞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区域高水平开放是当前我国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区域开放仍存在不少挑战,下一步,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开放,更加均衡的区域开放、更大力度的区域开放以及更趋安全的区域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更高质量的区域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从沿海发展战略起步的,采取了非均衡的区域对外开放战略及递进式的区域开放模式,使得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要素集聚和开放水平、营商环境等各方面相对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区域开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机制在开放布局方面实现空间布局更加均衡和协调的发展,即从沿海、沿江到内陆、沿边的全面开放和协调发展,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形成更加均衡协调的空间布局,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产业配套等硬性条件方面的差距;在开放深度方面,提升内陆地区营商环境,进一步缩小制度开放差距,形成若干内陆开放制度和环境高地,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制度环境差距,引导国际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配置向中西部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均衡的区域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其中,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发展,特别是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步解决区域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性、不包容性和不可持续性问题,实现各个板块更加均衡的开放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协同配合、均衡一体发展。

全面开放新格局需要更大力度的区域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面开放,对外开放的战略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然而,开放的不平衡性仍十分明显,特别是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的差距有扩大趋势,广大内陆沿边地区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亟待巩固和提升。西部地区拥有全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20%的经济总量,而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都不到8%。2013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在协同开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长三角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占长江经济带的比重仍在80%左右。如何突破内陆和沿边的区位制约,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探索内陆沿边开放的有效模式和路径,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实现沿海与内陆沿边开放相协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推动制度型开放需要更趋安全的区域开放

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制度型开放须提升对高端要素和资源的集聚能力,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在国际贸易、投资、服务和技术方面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促进资本融合、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更重要的是促进规则融合,创造有利于人才、数据等新型创新性要素流动的制度环境,而且在规则制度领域加强国际协调,尤其是在诸多后规则领域与国际接轨,促进国内规制与国际通行规制接轨,体现监管一致性,并着眼于规制层面,进一步提升原有的营商环境,这就决定了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应在制度领域有所突破。需要清醒看到,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可能同步推进开放,势必会表现出各地不同步、但方向相同的百舸争流制度型开放景象,这样开放方式试验成本小、风险低且效率更高,并且能够有效防范化解由于制度型开放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重大风险。

猜你喜欢

内陆营商差距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内陆移民(外二首)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