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路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献整理与故事生产

2022-02-23彭殿波

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交融共同体少数民族

彭殿波

(内蒙古师范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时指出:“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这个讲话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少数民族文献工作提出纲举目张的要求,即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因此,通过整理各少数民族文献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激活少数民族文献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作用,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推出各种版本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选”,如《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选》《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寓言故事选》《民间故事选》《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故事大系》等。这些文学作品突出了民族史料的故事转化,但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的史料转化并不明显。因此,对民族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故事鲜活地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轨迹,是当下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路径。

一、民族文献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

少数民族文献,通常简称民族文献,主要是指汉族以外的其他中国少数民族的相关文献。[2]按照有无民族文字,可以将少数民族文献分为文字类和无文字类两大类。学界主要从文献的内容、文献的文字呈现和作者的民族属性三个方面对文字类文献进行界定,并且关于文献的内容呈现方式如何界定需视情况而定。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撰写的关于少数民族的文献以及用汉语撰写的关于少数民族的文献,都应界定为民族文献。根据这一原则,民族文献的判断依据为文献内容是否与少数民族相关。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民族的文献不仅仅是本民族历史的记录,更是见证了民族间文化融通、文化互生的重要历史文本。朱崇先认为:“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具有多文种、多语种、多载体的优势,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客观地载录了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极大地弥补了汉文文献资料之不足。”[3]14因此,对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不仅是继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任务,也是为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的迫切需要。”[4]200

民族文献记录并见证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封建社会时期,中央为了促进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历朝历代都会册封少数民族官员,那些诏书、敕书、册书印玺,还有封臣、官员与朝廷往来的奏章、政令等文书都是治国安邦、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的见证。大量的民族文献证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这一历史事实,如《旧唐书·吐蕃》对吐蕃和唐朝亲善的史实多有记载,满文文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也多展现了中央王朝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政治往来。有的民族文献记录的是本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轨迹,如《两朝平攘录·三娘子传》记载的就是中国明朝中后期漠南蒙古族传奇人物三娘子的事迹,她为促进蒙汉民族团结和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族文献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民族文献还记录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历史发展脉络,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过程。蒙古族《娜仁格日勒仙女图吉》文献手抄本至少有六本,一本收藏在蒙古国国家图书馆,一本为蒙古国作家杜固尔扎布找到的竹笔抄本,其余四本均收藏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图书馆。《娜仁格日勒仙女图吉》后来经过校勘整理,现收入《蒙古古代文学一百篇》,讲述了蒙古族姑娘娜仁格日勒嫁给汉族小伙的故事,以民族通婚为主题,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蒙古族韵文版《宝汇集之书》于20世纪后期由珠荣嘎先生译为汉文版《阿勒坦汗传》,自此该书成为研究明代蒙古历史的重要史料。[5]书中主要人物如三娘子、那木岱彻臣汗等的史绩体现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进步历史,也证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因此,透过民族文献,可以看到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各民族敞开胸怀接纳其他民族文化和主动融入的事实。

此外,民族文献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民族文献记载了诸多体现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同根同源、相互依赖、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雍正时期,由康熙十七子果毅亲王胤礼组织翻译的蒙古文抄本经卷《宁玛派伏藏》是极其珍贵的民族古籍文献,多处内容都体现了文化融通对民族间关系的影响。《唐蕃会盟碑》则是汉藏民族友谊的历史见证。《沧江书院序》记录了白族吸收汉族文化以推动民族教育,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中收录记载的云南少数民族如苗族、布依族、白族等民族的历史文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云南各民族形成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发展脉络。官方和民间关于各民族间的往来书信、民间契约也能充分体现亲密的民族关系。此外,各类作品集、史志中关于民族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书法艺术等史料也展现了民族间多元文化融合互渗。

正因为少数民族文献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因而挖掘少数民族文献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并对其进行艺术转化,生产主题鲜明、导向正确的民族团结故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路径。

二、文献主体确定:将文献故事转化的前提

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怎样推动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具体的实践指导,即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6]对民族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这些文献里隐藏的故事线索,找出符合要求的故事主体,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体系进行推广,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思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一条扎实的实践路径。

故事主体有别于故事主题,主要是指故事的类型,确定故事主体是进行故事生产的重要基础。确定故事主体首先要对故事选择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分类确定进一步演绎的方向。根据已有文献的故事类型,可以将故事主体分为人物类、文物类、事件类等。

人物类的文献可以加工转化成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的历史正面人物形象,从而传递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区域进步的思想。这类文献的转化要挖掘的故事本体多集中在人物行为和个人贡献方面。

人物类文献在加工中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多为面对外强入侵时,能够团结群众、英勇反抗、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如在整合壮族抗倭领袖瓦氏夫人的故事时,既要凸显其抗争精神,又要刻画其抗争心理的形成动机,要深入发掘故事主人公受多重文化熏陶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此外,还要重点刻画瓦氏夫人受多重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斗争智慧。可以说,与以往单一表现人物英勇事迹的故事不同,围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掘人物心理变化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体现文化融通的作用。如此类推,在塑造反击沙俄的赫哲族勇士全亮、抗击法国侵略者的苗族民族英雄项从周等人物形象时,要重点刻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少数民族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故事要向大众传递“四个共同”思想,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文物类文献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文献类型,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语码,如何架构这类历史语码是文物类文献进行故事生产的重要指向。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不计其数的文物,其中不乏大量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代表性文物[7],这些文物是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例如清王朝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而修建的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就是各族人民心向祖国的历史证物;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列鼎则再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彼此交融影响的历史。文物对社会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的作用[8]78。因此,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读者走进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涵、艺术底蕴,挖掘文物的思想教育价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之一。

事件类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献的重要内容。由于文献记载的片段化造成了历史事件表达的碎片化问题,再因为叙事的立场差异,导致出现同一事件不同表达立场的现象。因此,要选取内容符合基本史实、导向正确的文献进行故事生产。宏观来看,重大的民族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战争以及朝代的更迭等,微观上事件众多,如婚丧嫁娶、耕织牧田、商贸往来等。选取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正面历史事件进行故事转化,要确保主题的准确性以及立意的正确性,例如选择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锡伯族的西迁、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等史实进行故事转化过程中,应重点刻画不同民族间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印证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三、故事生产的实践路径

文献故事转化的实践路径是具体地进行文献知识再生产的实践环节和技术手段[9],这主要包括确定呈现方式、故事架构的形式、组织实施以及艺术性的保障等。

故事的呈现方式是根据文献进行故事生产的先决条件。故事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故事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情”,形成共识。[10]在将文献故事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呈现方式,要选取大众熟悉的故事情节,通过大众熟悉的故事形式将民族文献中的相关历史事实转化成迎合受众心理以及接受方式的,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和接受习惯的故事。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献中,要重点选择容易激发读者国家荣辱观、国家整体观以及体现文化融通对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促进作用的文献进行故事转化。这些情节鲜明、导向明确的故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众对民族古籍文献的陌生感,能更好地发挥文献的主题教育作用。

所谓故事架构是指根据文献史料逻辑进行再加工转化为艺术表现逻辑,由单一的史料主体演化为艺术形象,继而激活和外化文献主体的内在含义,实现文献的教化作用。故事的架构可以围绕一点两线三纲四面进行考量,一点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心点,两线是从时间延续性和空间覆盖性两条线索确定文献主题,三纲是指以本民族内部、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与汉族之间的关系为纲,四面是尊重历史文献的确证性、史料的限定性、史料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故事架构以上述为依据确定故事的叙事方向和人物的历史形象。

组织实施是现实故事生产的绝对环节,在组织团队方面,要设立文献挖掘组、故事转化组、文字审读专家组。依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等对各民族的文献进行预选,圈定文献书目。组建预审专家团队,对圈定文献进行二次审读,圈定文献范围,确定主题指向。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文献,提炼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事实。最后,对这些历史事实进行艺术转化。通过对民族文献中挖掘的人物、事件、事物进行形象化演绎、艺术再造、叙事重编,最终生成民族覆盖面广、有较大历史跨度、主题层次清晰、故事情节丰富、情感饱满、文字生动、可读性强、易于推广的系列短篇故事。

除却上述的基础表述,在具体的文献转化上还要注意体现故事生产者的文学想象力,这是故事转化的艺术性保障。故事的文学性体现在符合历史情景的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社会风俗的描写以及不同时代生活细节的描写等方面,要以主人公为核心,杂取种种事件,围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题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艺术性生产上,要重点体现文献中蕴含的情感教化导向,要重点打造中心人物,凸显中心事件,围绕文化融通主题通过心理刻画、环境描写以及人物对话等保证故事的感染性。此外,还要充分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充分发掘各民族的民族谚语、歌谣等民间艺术形式,体现民族特性,保证故事的文学特质。

四、结语

依据鲜明的主题对各民族文献进行阅读、筛选,选取典型的文献,提炼体现民族内部、民族之间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材料,在尊重民族性基础上,创作出文质兼美富有教化意义的可读性强并且易于推广的故事文本,发挥民族文献教化意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在这条实践路径中,文献主体的确定、故事转化等既要考虑到文献的历史性,也要考虑故事的文学性,要在二者之间做到不失真、不虚拟,真正体现故事的确证意义。

猜你喜欢

交融共同体少数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真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