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之困:“听见”教师们的集体倾诉
2022-02-23朱怡颖
文|朱怡颖
近期,“精神内耗”“45度人”“emo”等词频繁见诸网络,收获了不小的热度。作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教师群体同样有类似的情绪困扰。对教师来说,他们有怎样的“精神内耗”?造成“精神内耗”的原因有哪些?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看来,网络热词的流行,可以看作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集体倾诉。针对教师群体因不如意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过重的思想负担造成的“精神内耗”,程方平逐一探求可行之法,以期让教师走出“精神内耗”的困局。
教师“内忧外患”的精神世界
《教育家》:语言是情感的表达,而情感问题往往是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反映。面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一些教师陷入了“精神内耗”等情绪困境。这些网络流行词的背后,反映出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我们所说的教师的“精神内耗”,其实是社会上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细化到教师这一群体的表现,可以分成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焦虑和压力,是“共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专属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精神内耗”,是“个性”问题。
在聚焦教师“精神内耗”这一问题的时候,应先从“人”出发。作为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个体,教师焦虑的部分原因来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在家庭中要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在工作中面临人际关系维护、通勤等方面的压力,这些看上去具有普遍性的“精神内耗”同样也困扰着教师。
《教育家》:从教师这一群体的专业角度分析,哪些因素会给教师带来“精神内耗”的可能?
在用人模式上,教师的“准入门槛”扩大到了非师范专业,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学生从教,为教育提供了额外的专业知识优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资内卷”的现象。并且,很多非师范生通过几门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堆砌,在教学能力、师生沟通能力甚至基本素养方面,都很难全面考察。高学历不代表高执教能力,一些未系统接受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名校非师范毕业生在面对实际教学时,可能存在实践和理论脱节的问题。当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匮乏无法匹配上心目中教书育人的憧憬时,他们就可能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理落差。尤其是班主任一职,除了日常的教学,还要关注班级组织、文化建设、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事务,这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新教师而言无疑也是艰巨的挑战。
在奖惩机制上,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会引进竞争机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多种多样的评价与考核。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种机制可以督促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为学校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从消极方面来说,竞争本身就有利己性和排他性,如果把过多的奖励集中在某一名或者几名教师身上,会给“失败者”带来挫折感和自卑感,加重其恐慌与焦虑。“内卷”式的评比不但会令部分教师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往往和工资、奖金、职称、荣誉等联系在一起,增加了教师对成功的期望和追求的同时有可能导致不恰当竞争,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以及个体发展和群体合作的失衡,甚至演变为各自为政的“围城式”教学。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有教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评职称、不要荣誉、不写论文、只安安静静地教书……无奈“躺平”,被迫“佛系”。
在办学模式上,“大校额”“大班额”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师生交流不便、教学资源紧张、活动机会减少、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还会增加管理难度,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
从教师自身来看,作为需要高度责任感的职业群体,教师承载着文化传承和道德传递的使命,对自身的高标准要求也可能会演变成“不完美焦虑”。此外,如何做好为人师表的形象和拥有本体欲望的普通人之间的角色转换,也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工作中要遵循严肃持重的职业定位,不可放任情绪和情感肆意宣泄;生活中回归为普通人,表达日常的喜怒哀乐。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因为无法及时调整而“失衡”的情况发生,也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扰。
寻找病灶,日常教学缘何被“增负”?
《教育家》:一些教师反映,教师之累往往源于日常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这也是造成教师群体“精神内耗”的原因之一。您怎样看待这种“形式主义”?
于教师而言,科研本身是促进专业水平提升的有力手段,在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发表的一系列学术成果既有助于教学工作和个人发展,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但如果将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等晋升渠道的“硬指标”,就容易造成教师的“内卷”和“精神内耗”。教师并非科研人员,单纯用发表文章的数量、发表刊物的级别去衡量教师的专业水平,显然是管中窥豹,无益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考量,也会埋下“重量不重质”的隐患。
从教学过程来看,部分学校也会存在一些较为死板的规定,比如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然而有些学校规定在课堂中必须使用电脑、投影等设备,这便存在绝对化的倾向。此外,还有“一课一案”、课堂提问等涉及“形式主义”的做法,也会给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如果学校一味地给教师增加新要求,只知道在管理和评价中“做加法”,那么教师在不堪重负的状态下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精神内耗”。
《教育家》:当前,家校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对此您怎么看?
另一方面是家校教育比重失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双减”政策出台后,家庭教育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提高家长的教育参与度,是对学校教育积极有效的延伸。但若家长无法及时更新观念,对学校教育依旧处于“习惯性依赖”的状态,把对子女过高的期待值投射到教师身上,抑或由于精力、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将教育的重担完全交由学校,也会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
标本兼治,纾解教师精神之困
《教育家》:在您看来,社会和学校可以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教师创造安心从教的环境?
从制度层面来说,教育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从对教师的“管、卡、压”向“以人为本”的服务过渡,促进资源均衡,重视薄弱学校发展,缩小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让每一名教师都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从教师管理层面,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教条化,对于耗费教师大量精力的“形式主义”规定能避则避,在本职教学上给予教师更多空间。其次,要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名教师,帮助教师做自我诊断,挖掘潜力,制定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发展规划,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和谐健康的学校风气,也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能力发展的关键。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他们的快速成长更多得益于“老带新”的传统和互相帮助的风气。从学校角度来说,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教师之间互助友爱的温暖氛围、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等,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助推作用。在奖惩机制方面,如果仿照体育比赛设置“个人奖项”和“集体奖项”,将部分对个人的奖励转变为对团队的奖励,从注重个体发展上升为维护集体荣誉,弱化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内卷”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现代教育制度特别强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联,社会和家庭的理解、配合和尊重,不仅会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会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提高教学积极性。一些学校和地区建立的家长委员会制度为三者形成良好循环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每名家长的意见可以借由家委会传达,面对个别家长无理或过分的要求,家委会可以从维护整体利益的角度,站在学校和教师的立场考虑并酌情处理,减少教师因与家长的矛盾冲突带来的压力,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教育家》:对于这种焦虑的情绪,您建议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过度的焦虑和放任的“躺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外部环境的不如意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是教师可以放任自流的借口。外部的种种条件只是“标”,自身的觉悟才是“本”。教师应坚定教书育人的信念,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为自我设立适宜的期待值和相应的发展规划,不好高骛远亦不妄自菲薄。即使有片刻的负面情绪,也能在对人生目标和价值的坚守中逐渐消弭。
在家校关系方面,教师应对家长抱有合理的期待。遇到能力水平和个人素质高的家长,家校联合正向促进,教育学生更加如鱼得水,这固然幸运;同时也要认识到人无完人,不能要求每一个家长都“十全十美”。面对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家长的情绪,教师需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摒除抱怨和逃避心理,找到恰当的处理方式。
对于新教师而言,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度过职业适应期是关键,面对新的工作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应避免逃避和消极的情绪,在自己努力和尝试的同时适时求教有经验的教师,获得精神和行动上的支持;对于老教师而言,如果意识到自己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就要找到产生这种情绪的根本原因,认清问题、坚定理想,适当调整工作和生活节奏,克服职业倦怠,重新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