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思想对唐代茶艺的影响研究
2022-02-23任重
任 重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程分院,江苏 南京 211135)
作为茶的故乡,唐代茶艺对后世带来的影响向来受到重视。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不仅与经济、文化、政治息息相关,佛教及佛禅思想带来的影响也较为深远,这种影响在唐代茶艺中有着直观体现,禅茶属于这种影响的产物。为深入了解佛禅思想带来的影响,必须重点关注唐代茶艺发展情况,这正是本文的围绕佛禅思想对唐代茶艺影响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唐代茶艺的文化意蕴与形成
我国茶艺发展在晋代产生萌芽,随着茶事活动由文人墨客参与,茶叶滋味和香气的欣赏开始受到更高程度重视,饮茶不单单是为了提神、解渴、保健,同时还需要满足心理方面的需求,饮茶也因此逐步成为一种文化消费,茶叶也逐渐成为一种用于欣赏的艺术对象。西晋杜育的《睷赋》对陆羽造成了较为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茶经》中有着直观体现,如直接引用《睷赋》部分内容。在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大量文人墨客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念带入茶事,饮茶从日常生活行为逐步向艺术高度转变,品茗艺术随之逐步成熟,这使得全面总结唐人品茶实践的《茶经》得以成书。在对唐代茶艺的总结上,陆羽将唐代茶艺细分为九个方面,包括早、别、器、火、水、炙、末、煮、饮,指的是茶艺需要在早上进行采制,且需要重点开展茶叶鉴别、茶具准备、火候控制、用水选择、茶饼烘烤、茶末碾磨、茶汤煮沸,最终做到细心品饮。《茶经》认为煮茶环节最为关键,有着最高的技术要求,因此《茶经》对唐代煮茶程序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程序极为完整且存在明确的技术要求。在唐代煮茶过程中,首先需要在炭火上进行茶饼的烘炙,在发现茶饼两面均出现蛤蟆背状的小泡后趁热包裹,具体使用纸囊,以此保存茶饼的精华之气,对于冷却的茶饼,需要通过研磨茶饼得到茶末并进行细筛,得到茶饼的细粉。水烧到微微发出响声且冒起的水珠如同鱼眼一般大小时,需要通过盐进行调味,此时为一沸。在锅边水如同涌泉连珠时,需要将一瓢滚水舀出备用,之后通过竹夹环击汤心并在中间将细筛后的茶粉倒入,此时为二沸。在锅内水翻滚时,加入刚舀出的滚水,“汤华”会快速产生,这里的“汤华”指的是茶汤中的泡沫,此时为三沸,茶汤就此煮好。结合上述程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唐代茶艺特别重视培育茶汤泡沫,这种“汤华”属于煮茶的核心,其本质上属于白色、均匀、细密的泡沫,会漂浮在茶汤表面,陆羽在《茶经》中通过绿钱、鳞云、枣花、积雪等美丽词汇对“汤华”进行描述,同时对“汤华”的欣赏属于典型的审美需要,不涉及生理需求,可见唐代茶艺已经发展成为生活中的一种艺术行为,并非单纯用于提神、解渴、保健,这说明我国唐代的茶艺已经较为成熟。
在对茶汤的品尝上,唐代茶艺的发展较为成熟,作为饮茶的最后环节,唐代茶艺中的品茶更多注重审美情趣,具体的品茶主要从茶汤的颜色、香气、味道、形状、意境共五方面入手,很多唐代的诗句存在相关描述,如白居易的“盛来有佳色”、杜牧的“泉嫩黄金涌”、李德裕的“兰气入瓯轻”、齐己的“角开香满室”、刘禹锡的“欲知花乳清泠味”、喻凫的“煮雪问茶味”、李德裕的“松花飘鼎泛”、张又新的“育花池晚菊”、钱起的“尘心洗尽兴难尽”、韦应物的“为饮涤尘烦”,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对茶汤进行了品评,直观展示了唐代茶艺品茗艺术发展成果。
2 佛禅与茶艺的融合
2.1 “禅”与“茶”的融合可能性
“禅”是禅宗的一种思维方式,“茶”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两者的结合并非天生,其融合受时代的限制。在唐宋前的佛教并未有效进行本土化,此时茶的作用停留在保健上,而没有上升到精神的高度,但是随着唐代禅宗本土化的完成与茶叶作为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茶艺渐渐与佛禅建立起了联系,由于唐代僧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译经、写经、诵经,为避免这一过程过于疲倦,僧人多通过饮茶提神聚气,这使得佛教经书得以更好得到翻译、传播。在佛教快速发展中,基于供奉高僧和修建寺庙需要,大量能工巧匠投身于茶器及饮茶配套用具的制作,唐朝的高官显贵也热衷于向佛教寺庙供奉珍贵的茶器。由于僧人拥有大量田地和寺产,且大量进行茶叶种植和生产,唐代的知名文人经常前往寺庙试茶,这使得唐代禅茶快速发展。以唐代著名文人刘禹锡为例,其便属于当时“试茶”文人代表,在其创作的《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其对自己到寺庙试茶的经历进行了描述,分析诗句可以了解到,僧人自己种植茶叶,现摘现炒耗时较短,且泡茶使用金沙水。在《封式闻见记》中,封演认为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大兴禅教对唐代茶艺发展带来了直接影响,早期的茶馆、市场上的卖茶小贩也随之产生。
在“禅”与“茶”互相影响下,唐代都市文化发展中寺庙逐步成为重要公共空间和饮茶场所,僧人和寺庙的种茶、制茶、饮茶行为进一步带动各阶层人员,这使得佛禅思想快速传播,唐代茶艺也随之迅猛发展。在唐代末期,寺院戒律中开始出现饮茶内容,“百丈清规”更是将僧人一天需要做的事情融入三碗茶中,包括早上盥漱后吃茶、佛前礼拜后吃茶、进食盥漱后吃茶,《五灯会元》更是通过三碗茶概括“和尚家风”。在唐代后期,饮茶与佛禅逐渐融合并受到广泛推崇,这是由于饮茶能够使人去除妄念、平和心境,这与佛门修行的基本需要相通。唐代茶文化与佛禅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二者相融相通,这不仅对唐代茶艺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也使得禅茶文化得以在唐代形成。
2.2 “禅”与“茶”的融合必然性
空寂、旷达、清心而雅致、和谐而自得——这既是佛禅思想的追求,也是品茶的文人墨客的理想追求,两者追求着相同的意趣。禅的出现让品茶的过程多了一份审美品格,而茶的出现让悟禅的过程多了一份生活表达。
林治的《中国茶道》中认为,茶道四谛可概括为“和、静、怡、真”,茶正是由于其本身的文化亲和力,拥有静、定、清、淡、雅等品质,让茶成为佛禅思想最好的物质载体。“茶禅一味”是禅修与茶道的关系的直观体现,具备提神醒脑功能的饮茶能够为禅修提供助力,而在回味茶香的过程中,饮茶人能够对佛禅思想产生更深层次领悟。唐代茶道推崇以茶修德,强调自悟、内省,这与佛禅思想中的“顿悟”存在异曲同工之妙。禅宗与茶道的结合代表当属赵州禅师“吃茶去”的禅门公案,对“吃茶去”含义的领悟便属于禅宗所推崇的“顿悟”,佛教禅宗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思想得到直观体现。在佛禅思想中,万事万物存在相通的佛性,“悟”则属于其中关键。对于唐代茶道精神来说,佛禅思想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明心见性、一行三昧、本来无一物等方面。
所谓明心见性,指的是将世俗一切杂念摒弃,实现对本性的领悟,这一佛禅思想在《茶经》中有着直观体现,陆羽在《茶经》中认为饮茶喝的是茶叶本身清淡的味道,因此不得添加味道厚重的食材或使用存在腻味腥味的器具,这显然与佛禅思想中的明心见性存在相通之处。佛性与茶性本身相同,唐代茶艺也推崇茶艺本身味道,因此饮茶不得混杂其他食物味道,这种茶道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佛禅思想影响,佛禅思想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天生的清净之心,因此佛禅修行需要聚焦对清净本心的时刻保持;一行三昧同样属于佛禅思想代表,即任何状况均需要保持真诚的心,这种佛禅思想在唐代茶道精神中同样有着直观体现,因此唐代茶艺在发展中逐渐不再拘泥喝茶的场地、环境、氛围,茶馆、卖茶小贩在唐代的兴起便能够证明这一认知。在佛禅思想影响下,唐代喝茶方式出现一定简化,当时的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泡茶并同时体会佛禅文化的玄妙,只有具备内省之心,人才能够在饮茶过程中有所领悟,此时的饮茶便如同修禅;“本来无一物”出自唐代高僧慧能佛偈,该佛禅思想对唐代茶道精神同样造成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唐代茶道推崇的从有到无,“有”指的是完整的茶道方法和工序,“无”则是指忽略工具本身。陆羽在《茶经》中认为饮茶需要关注茶叶相关的制作、鉴别、茶具、火候、用水、烤茶、研茶、煮茶、饮茶,上述环节均会对茶的口感造成影响,但在佛禅思想影响下,唐代后期对于喝茶的约束和限制逐渐放宽,随之兴起的禅茶认为喝茶不必受到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使用简陋的茶具、简单的步骤,喝茶同样能够实现自省自悟,这种茶道精神的发展与“本来无一物”的佛禅思想不谋而合。唐代禅茶在发展中逐渐忽略茶叶本身,更多以茶叶为媒介,通过其领悟人生哲理,这与不执着于佛法本身的佛禅思想相通,对后世佛教禅宗及茶艺发展也带来较为深远影响。
3 佛禅思想对唐代茶艺的贡献
3.1 禅院经济提升了茶叶品质
佛教对唐代茶艺的影响较为深远,这种影响在茶叶的栽培和加工方面有着直观体现,这是由于寺庙多建设在名山中,土壤环境和空气能够较好满足茶树生长需要,这也使得僧人与茶叶的接触较早。“蒙山顶上茶”便属于僧人种茶的代表性产物,《茶经》中有“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相关记载。受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影响,佛教对制茶技术发展也造成深远影响,唐朝很多的制茶好手为僧人,《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的“斯须炒成满室香”等诗句描述了僧人炒茶的情形,唐代僧人、寺庙种茶、制茶、饮茶极为常见。唐代结束了中国三百多年的分裂,国家经济、文化、政治快速发展,在宽松的思想政策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下,佛教开始发展极为繁荣。僧人拥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对茶叶种植、生产进行研究,名山中建立的寺庙也天然具备茶叶生产条件,这也是中唐以后寺庙大量种植茶叶和僧人大量饮茶的原因所在。受僧人种茶饮茶影响,唐代开始民间种茶,茶叶因此逐步实现全国范围的推广,茶叶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持续提升,茶户、茶园出现。
3.2 推动了饮茶风气的形成
饮茶风气最早在寺院中形成,而由于唐代中期交通便利、经济繁荣,饮茶风气受南茶北运影响得以在全国普及。唐代大众逐渐形成饮茶习惯,喝茶谈趣因此成为当时人们的生活常态,这与唐代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存在紧密关联。为满足社会各界持续增加的茶叶需求,日渐精细的制茶方法使得人们对茶叶越来越“讲究”,这种“讲究”主要体现在辨器、品水、观火等方面。在唐代的饮茶方式上,人们习惯使用饼茶煎茶,同时推崇“三沸”煮茶和“隽永”的酌茶。唐代寺院一般设有用于招待宾客的“茶堂”,同时专职的茶僧负责茶叶采摘、炒制,茶汤同时用于供奉。在茶事发展中,唐代茶文化逐步向海外传播,日本茶道便属于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代表。
3.3 赋予了茶艺的精神内核
唐代佛教兴盛且饮茶盛行,同时兴起的禅茶诗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所谓禅茶诗化,指的是诗人在饮茶过程中对茶叶精神属性的发掘,这种审美意境在今天仍然广为传颂。唐代文人很多存在一定程度的“隐逸”精神,这类文人将饮茶与参禅相结合作为自身抒发感情的载体,茶美、诗美、禅美的意境得以形成。对于很多壮志难酬、仕途不畅的唐代文人来说,僧人、寺院、品茶往往被视作出世的理想世界,文人们希望在品茶中寻求美的感受和心灵愉悦,这使得喜茶崇禅在唐代文人群体中极为盛行,虽然文人们很少真正皈依佛门,但他们的心灵却寄托其中,这使得唐代禅茶诗化快速发展。在《一七令•茶》中,唐代诗人元稹将茶叶描述为“慕诗客,爱僧家”,这种以茶意入禅意的诗歌创作在唐代极为盛行,对后世禅茶文化发展也造成深远影响。禅茶诗化的核心在于茶与禅的统一,结合“洗钵去”、“吃茶去”等佛门公案可以了解到,“禅”本身无法通过字面理解,本质上属于个体对人心的体悟,通过将属于具象之物的茶融入禅的氛围中,即可达到最高的茶道和佛禅境界,即“茶禅一味”。对于茶艺、茶文化发展来说,唐代的禅茶诗化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禅茶诗化中“禅”部分存在含蓄无穷之美,这种高远意境在历代均广受推崇,通过将禅的含蓄和茶的内敛深入融合,东方文化的茶韵、禅韵、神韵等特征得以充分展现。
3.4 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
佛教对唐代茶艺的影响在茶文化传播层面同样有着直观体现,这种影响可细分为茶文化的对内和对外传播,对内传播指的是僧人向民间传播饮茶习俗,唐代民间的茶叶鉴赏方法及茶文化普及因此实现。对外传播指的是佛教向周边国家传播佛教文化及茶文化,传播到海外的茶文化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围绕唐代茶文化的对内传播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每日坐禅饮茶的僧人来说,佛教在唐代的发展使得饮茶习俗在民间广为传播,饮茶鉴茶逐步在唐代成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我国饮茶之风最早兴起于南方,北方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懂如何喝茶,这一情况在唐朝开元时期出现变化,当时佛教将喝茶作为使学禅人不睡觉的方法,喝茶风俗因此形成。在传播饮茶习俗和茶叶鉴赏方法的同时,唐代僧人同时将佛前供茶转化为佛教仪式,僧人大多在早上做佛事前饮茶,同时设茶堂于寺院中,寺院中的茶头专门负责烧水煮茶、待客献茶;围绕唐代茶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日本茶道属于这种对外传播的代表,在中国佛教海外传播的过程中,茶文化伴随着佛教一同传播,传入日本的茶文化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日本最早在隋炀帝时期派出学问僧、留学僧来到中国进行佛法学习,随着唐代佛教快速发展,来到中国留学的日本佛学大师空海、最澄将茶籽带到日本并进行种植。通过在寺院进行茶种的精心培育,日本的茶叶种植逐渐形成规模,茶叶在日本成为专用的僧人饮品,随着日本佛教的快速发展,饮茶在之后逐渐成为佛教传法工具,通过设立茶室于寺院内,日本僧人开始以茶悟道,逐渐兴起的日本茶道一直延续至今。唐代茶文化属于日本茶道的源头,佛教则在唐代茶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佛禅思想对唐代茶艺的影响较为深远,为宋代茶文化的进一步兴盛和茶道思想向国外传播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禅茶的融合、对茶道精神影响等内容,则直观展示了佛禅思想精髓。为更深入了解佛禅思想带来的影响,茶禅一味的更深入解读、佛禅赋予茶文化独特魅力的研究应得到更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