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策略浅析
——以福建博物院为例

2022-02-23王河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4期
关键词:消防人员博物院巡查

王河云

(福建博物院,福建 福州 350001)

0 引言

博物馆在对外运营的过程中,消防安全是一项基础又重要的工作,消防安全质量直接影响着博物馆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采用有效的方式实现对博物馆消防安全方面的动态管理,也就成了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博物馆中的藏品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文献及收藏研究价值,能够为现代科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博物馆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新时期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带来的魅力。作为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也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职责,从多个方面做好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为博物馆众多藏品的安全以及人员安全做好保障。下文以福建博物院的消防情况为例,对新形势下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1 博物馆火灾形成特点

一般博物馆建筑比较特殊,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大部分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要求能够提高其空间的利用价值,并与新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相符合,同时也要求给一些比较特殊的藏品提供更加合理的展陈位置。如福建博物院主要展陈位置分布在主馆、综合馆南、自然馆等区域,大小展览厅有15个,各个展览厅的层高、空间等又有所不同。我们发现为了能够将一些产品的展览价值更好地凸显出来,博物馆设计人员特意设计了一些比较暗或者比较明亮的灯光为游客营造了一个更佳的视觉效果,希望能够将藏品的特点衬托出来。

比如福建博物院主馆1号厅正在展览的“共饮一江水”的灯光设置,为衬托展览效果,对展览厅内的展柜及展厅灯光进行了调整,有明有暗。但在这样的操作下,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博物馆内火灾的发生风险。一旦发生火灾,单位消防人员可能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直接接触到起火点,还可能会因视觉效果、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控制住火情,导致灭火难度增加。

另外,我们在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发现,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中除了年轻人,还有老年人和青少年等。比如福建博物院的自然馆,里面展览的是恐龙、动物及海洋等标本,深受青少年的喜欢,正常开放期间人流量非常大,一旦发生火灾,场面控制难度较大,如果消防人员在进行人员疏散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阻塞游客的出口以及消防员的入口,进而妨碍消防人员的救援。

2 新形势下博物馆做好消防安全的具体策略

2.1 建立完善的消防应急管理体系

近几年,我国绝大多数博物馆都免费向公民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一方面博物馆为各个阶层的人士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博物馆也承担了更多的危机以及安全风险。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紧急事件,对博物馆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发生紧急事件之前,要针对博物馆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演练,保证工作人员在遇到一些特殊的紧急事件时具备较高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为此,福建博物院在2022年6月下旬,特邀请消防安全专员对福建博物院内一线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宣讲和疏散逃生演练,还在现场进行消火栓水带出水训练。博物馆管理人员要结合博物馆内的建筑特征完善消防应急管理体系,并将其应用在具体的工作中。

首先,我们要进行风险事件的评估,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者风险事件发生以后,对风险事件可能会对博物馆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量化评估这一风险可能会对博物馆造成的影响与损失。其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预案,比如针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如火灾及其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保证应急救援行为能够快速地落实,从而将紧急事件对博物馆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针对此情况,福建博物院每年由单位消防维保单位邀请相关专家对院内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测评估,并由单位消防维保单位按消防有关规定进行常规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按规定进行报修或更换,从而确保福建博物院的消防设施设备都在正常状态。最后,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在落实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重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从而实现对紧急事件的可控性,降低对博物馆造成的损失。

2.2 定期对博物馆进行全面的防火巡查及检查

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博物馆进行全面的防火巡查和检查,除此之外,在一些节假日以及重大活动之前也要进行消防安全检查,这也是保证博物馆消防安全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福建博物院在正常开馆的过程中,单位消防人员至少每间隔2小时对博物院内防火情况进行一次巡查,在每次展览结束以后都要对博物院内进行全面清场检查,避免留下火灾隐患。在夜间还要加强防火巡查,以便于院内消防人员及时发现消防违章的行为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在巡查的过程中对于遇到的一些火灾隐患,要做出科学的处理,如果单位消防人员对于发现的消防违章行为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处理的,则要及时上报。

福建博物院主馆一层1号厅展厅疏散通道出口处堆放着外面临时布展人员的箱柜等物品,经巡查人员巡查发现后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在有序地沟通协调下,外面临时布展人员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后,立即将堆放在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箱柜等物品移至他处。如此,院内消防巡查人员妥善并及时解决此次发现的火灾隐患,从而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福建博物院在院内外进行火灾防火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院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保证这些位置通畅;检查博物院内部以及外部是否存在违章用火用电的情况;检查博物院内外部的消防设备以及消防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保证能够随时投入使用;检查博物院内外部的相关位置消防标识所处的位置,保证消防标识能够让游客清晰可见;检查博物院内外部的一些重要岗位,保证这些重要岗位一定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岗进行防火巡查等。

另外,按消防有关规定,博物馆防火检查至少要每1个月进行1次,在防火检查的过程中要检查监控中心以及消防控制中心岗位的值班情况,保证这些重要的岗位都能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岗;还要对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火灾隐患的整改是否到位、合格;还要检查火灾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保证火灾防范措施能够严格地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要检查防火巡查的情况,保证防火巡查工作到位;更要对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各消防设备能够处于随时投入运行的状态,并对每一次防火巡查及检查情况要及时做好记录存档。

2.3 不断完善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诸多博物馆都已经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消防安全制度,福建博物院同样制定了相关的消防安全制度,如《福建博物院消防灭火与疏散预案》《消控室日常管理制度》《紧急事件处置流程及办法》《消防报警处置程序》等相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消防安全制度中对消防安全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保证各岗位的消防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果站在静态的角度上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会发现博物馆消防安全工作已经显得比较完善。可是如果站在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博物馆消防安全工作依旧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有一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内养成了一种思想,他们觉得消防安全制度给日常工作造成了不便,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忽视消防安全工作;还有一些员工对消防安全规定认识不深,在工作中也不愿意按照条条框框的制度去规范自身行为;还有一些员工认为并不会发生什么安全事故,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行为比较松散。

综上,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贯穿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督促其养成自觉遵守消防安全制度的习惯,对单位员工进行一系列的消防知识宣讲和疏散逃生演练以及现场消火栓水带出水训练,还要对现有消防灭火器材的使用等进行训练。将被动化的消防安全变为主动化的消防预防管理,鼓励员工去发现消防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提高员工关注消防制度的积极性,并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创造性优势。博物馆要与时俱进,不论在消防安全制度修订还是优化过程中都要全面地考虑到多个因素。

2.4 保证博物馆内消防安全标志清晰可见

博物馆属于一种公共服务聚集场所,作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将一些消防安全标志悬挂在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通过一些文字以及图片向人们提出警示,让前来参观的游客能够意识到每一个部位存在的一些消防隐患,并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所以说消防安全标志的改进也是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消防安全风险的主动预防。通过落实消防安全动态管理,对博物馆中一些疏散通道的指示灯、应急照明灯进行检查,并及时清理疏散通道堆积的灰尘以及杂物;对一些重点区域的防火部位防火标识进行检查,落实消防安全规定,保证防火标识在显眼的位置,让游客一抬头就能够看见。对于博物馆中一些放有易燃、易爆品的库房,还有一些经常使用大功率照明电器的电器间,都要在醒目的位置张贴安全用电、禁止烟火等标志。

福建博物院对相关位置区域的消防标识进行醒目张贴提示,对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灯及应急照明等进行常规管理,发现问题或故障及时上报并处理,保证福建博物院的消防标识清晰可见,使疏散路线图分布在展厅内,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灯及应急照明随时可用。在紧急情况下,确保福建博物院内的游客和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疏散,保证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2.5 不断提高博物馆单位消防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博物馆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单位消防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最为快速的灭火预案和疏散逃生预案,通过技能培训、组织演练,不断提高博物馆单位消防人员灭火能力和疏散逃生的能力。博物馆单位消防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保证灭火力量及时、到位,保证博物馆内部出口通畅,疏散标志明显,单位消防人员能够有效引导人群经安全出口疏散逃生。

福建博物院根据消防有关规定,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一支由义务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相互配合的消防灭火救援队伍,主要成员由院安保部门人员组成,院其他工作人员配合。平时,微型消防站队员和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每月消防常规训练,例如,进行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水带操作训练、灭火器使用、消防器材的认识和使用。每半年进行灭火与疏散演练,比如进行消防水带常规训练、实地灭火训练、疏散逃生演练、灭火与疏散逃生演练注意事项、微型消防站队员和辖区消防中队进行联防训练等内容。通过训练,使大家能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快速处理突发状况,从而确保福建博物院的文物安全和游客的人身安全。

2.6 应用新技术落实动态监控和数据采集

博物馆在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还可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消防节点的变化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掌握博物馆内各消防节点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火情,向系统发出提示,帮助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人员尽快落实消防救援工作。还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将消防设施和安防网格节点联合,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将机动检测技术与自动报警技术进行连接,使其能够形成一个自动化的调度管理系统模式,当博物馆发生火情时,馆内消防人员能够通过消防控制主机对灭火救援情况进行科学的指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减少火灾对博物馆造成的损失。

目前,福建博物院在展览厅内的部分区域安装了智能安防专用监控设备,利用安防监控系统和消防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数据有机结合,对展览厅内的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当监控数据超出正常范围时会发短信提醒或是警告,从而让院内消防人员对提醒和警告部位进行排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展览厅的消防安全。

2.7 应用网格化管理理念

《消防法》(2019年修正版)中明确规定,各企业以及单位要严格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博物馆属于国家事业单位之一,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更应该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首先,要将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博物馆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自身结构的特点制定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设备方面也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进行配置,比如涉及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都要设置安全标志,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消防安全设施以及器材的维修及保养,保证各消防设备以及设施处于随时投入使用的状态。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建筑消防设施的全面检测,保证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无损,对每一次维修以及检查情况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安排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将其记录备案。对人员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车通道等要保持畅通,并且在防火防烟分区以及防火间距设置等方面要符合消防技术中相关的标准要求。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借鉴城市管理中的网格化管理理念,不断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促使在博物馆内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的消防工作理念,并根据博物馆内的建筑特征,建立一个完善的规划管理流程,让每一项工作都能环环相扣,通过落实相关的制度为博物馆系牢消防安全保险绳。

如上所述,福建博物院安保部门对此作出相应的规定,确定消防系统管理员负责消防系统的日常情况汇总,如消防系统设备故障报修、日常值班人员安排、跟进消防维保单位维保进度及相关事宜,以及消防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等相关消防安全方面的工作。又如,组建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微信群,有关消防安全工作事宜均在微信群内公开,使消防工作有序全面闭环展开,从而确保福建博物院的消防安全,这也体现出了网格化管理的便利。

3 结束语

总之,在目前新形势下,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消防安全尤其重要,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网络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并谨记消防无小事,明确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消防工作法则。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一方面能够扩大博物馆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提高其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城市文化经济的共同进步,促进博物馆工作的正常开展。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工作中积极地发挥出自身职责,通过落实完善的消防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火灾以及其他紧急事件提早预防,为博物馆消防安全做好保障。

猜你喜欢

消防人员博物院巡查
博物院寻兔记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参观河南博物院
昼夜巡查不间断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试论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消防新挑战
读图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