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夫熊猫》到冰墩墩:符号学视角下中国文化解读
2022-02-23张亚迪周笑盈
张亚迪 周笑盈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的深入交流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国主流电影中的中国以新的形象呈现在大荧幕中。一些有关中国题材的影片让人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剖析,他们不再以“一刀切式”西方化的视野审视中国,一个更为准确和本质的中国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功夫熊猫》标志着美国主流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呈现更贴近中国现实的新变化,我国的国宝熊猫憨态可掬、个性温和,是和平友好、团结互助的象征,这也与我国追求“仁道”“和为贵”的主流价值观相符合。从福娃晶晶到冰墩墩,将熊猫的元素融入奥运吉祥物这一视觉符号设计之中体现了奥运会的美好祝愿,也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本质以及意义的一门科学,它起源于20世纪初,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为索绪尔和皮尔斯,他们分别从结构主义和实用主义两个层面对符号学理论体系进行阐述。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符号学概念进行了界定,他指出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外在的表现形式,所指是符号所传达的深层次的意义。符号是意义的承载体,动画是一种表意符号,动画中的人物、声音、色彩等元素都可以传达意义。因此,对人物、声音、色彩等符号的深入解读有利于挖掘艺术作品所隐藏的真正含义。
二、《功夫熊猫》的符号学分析
《功夫熊猫》以中国的标志性符号——大熊猫为主角,通过借用中国 “功夫”这一文化符号向观众讲述了一个草根惩恶扬善最终成为英雄的中国化经典武侠故事。这部曾风靡全球的影片似乎充满了中国文化色彩,不同的符号体系充斥其中,从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国功夫、生活场景到隐藏在影片背后的处世哲学都有着浓厚的中国味道。
(一)人物形象
从人物形象看,此片以熊猫阿宝为主角,熊猫是中国的珍稀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外国人眼中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之一。像中国经典武侠剧一样,阿宝勤恳善良、惩恶扬善、心怀天下,向往江湖侠客的生活。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影片中的阿宝没有被神化,在塑造阿宝英雄形象的同时,又以人性化的手法刻画出阿宝平凡的一面:调皮贪玩。除了主角之外,影片中的配角也采用中国式的文化意象。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的诞生除了受一定的时代因素影响,伯乐也必不可少。影片中的乌龟大师便是伯乐,他是阿宝英雄之路上的引导者,它年长、有威望、充满智慧,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乌龟这个意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龟、龙、凤、麟并称 “四灵” 或 “四神”,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影片中所有角色代表的符号意义都和它们在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文化意义相契合。
(二)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孙东艺提到功夫是海外对于中国武术、武侠的一般称谓,华丽流畅的武打场面在满足观众感官刺激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的武术文化。中国功夫依托于中华民族精神,它传达着惩恶扬善、锄奸扶弱、刚正不阿、一心向善的民族精神,这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主流价值观。中国武术元素的输出,一方面带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世界电影艺术的创作元素。影片中浣熊师父的五个徒弟——娇虎、金猴、螳螂、灵蛇以及白鹤,代表的是中国拳术中典型的拳法—— “猴拳” “螳螂拳” “蛇拳” “虎鹤双形” ,展现的是中国功夫。这一系列行云流水般的经典武侠动作,在体现中华武术文化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影感受。
(三)衣食住行
在选用熊猫和功夫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之后,影片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加入了其他中国元素,阿宝的补丁短裤和草鞋、阿宝父亲的中国结、虎妞的对称马甲、街上行人的唐装、随处可见的面食、屋顶的盘龙、汉字书法、鞭炮火药、红砖青瓦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加入使角色形象不再浮于表面,生活气息的加入使角色更加立体,让中国侠客的形象跃然纸上。
(四)道家思想
纵览全片,电影中人物形象、衣食住行等符号的设计所依托的精神内核是中国的道家思想。影片中阿宝的师傅是智慧的化身,在道家文化中,龟被奉为神物,是至尊,似水一般,低调处事,利万物而不争,代表 “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之道。道家推崇“无为而治”“法自然”的思想,“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而是要顺应万物的本性。道家讲“大音希声”“大方无隅”,万物都各有长短,熊猫阿宝对功夫一无所知,却被选为“龙斗士”,因此饱受质疑。然而在龟仙人看来,一片空白才有发展的可能。道家讲“道生万物,万物始于有而生于无,无便是开始”,影片中众人追求的龙卷秘籍是白纸一张也阐释了道家的思想。此外,道家讲“万物相生相克”,这便类似于影片中阿宝和师傅的关系。师傅帮助阿宝成为龙斗士,实现自己的理想,师傅通过阿宝完成自己的使命,并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飘然而去,师徒二人命运相连、相互成就。
三、冰墩墩的符号学分析
(一)奥运吉祥物的符号学意义
奥运吉祥物是奥运会形象的重要组成元素,它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和举办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对奥运精神的传承和对奥运会美好的祝愿。因此,奥运会主办方对于吉祥物的选择尤其慎重,它是一个国家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代表着民族的精气神。
在汉语文化中,包括龙字的词汇大都是褒义词,这与中国由来已久的龙文化有关。《尓雅翼·释龙》中这样写道:“龙腾云行水,护佑一方。”《论衡·纪妖》中提道:“龙,人君之象也。”古代君王以龙比喻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有人中龙凤、望子成龙这样的成语,这都体现出中国人对龙的尊崇。然而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龙通常是邪恶、狰狞的形象,是英雄渴望征服的对象。文化的不同造成了“龙”所指意义的巨大反差。而奥运吉祥物是奥运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办方对奥运会的美好祝愿,主办方在进行吉祥物设计时不得不考虑文化差异,选择能为各民族所接受的文化符号,从而在国际盛会中传承奥运精神,促进民族交流。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为中国所特有。熊猫因敦厚可爱的形象受到世界人民喜爱,熊猫对我国对外交流、文化软实力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将熊猫作为奥运会吉祥物设计的主要元素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二)动画形象符号
冰墩墩的主体元素为熊猫,北京师范大学在2015年做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国人的观念里,熊猫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熊猫因其敦厚可爱的形象广受追捧,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同度较高,选用熊猫作为主要设计元素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的情感认同,促进文化交流。熊猫被高能量冰晶外壳包裹,这两个元素的结合寓意冬奥会的举办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现代科技与奥运会的融合体现了时代特色。冰墩墩的头部外壳造型的设计元素来自冰雪运动员的头盔,面部以五彩光环装饰,素材取自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流动的彩色光环代表运动赛道和5G高科技,这些元素在传达中国文化和奥运会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的同时,又赋予奥运会科技时代的特色。冰墩墩通体造型为航天员,人类飞天梦的实现代表着科技的进步,宇航员的使命是不断突破自我,探索宇宙,探索未来,运动员也要秉承运动精神,突破自我,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美好愿景。北京冬奥会的主题是“一起向未来”,冰墩墩的宇航员造型正切合奥运会的主题:世界人民团结一心,突破自我,探索未来。冰墩墩的手心是一颗爱心,熊猫作为中国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手心以爱心为标识,代表着我国作为奥运会主办方热切欢迎世界人民的到来。
(三) 姓名符号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名字作为标志个人身份的符号,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易经》里提到名为万物之始,印第安人部落更是有着“创伤可治,错名难医”这样的论述。由此可见中西方对于名字文化的重视程度。名字是自我身份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形式,它受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家庭背景的三重影响,因此,名字是时空三维体系的结合体。
“冰墩墩”作为奥运吉祥物的名字,必然有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也就是索绪尔符号体系中的所指系统。刘志基曾提到,一定时代下语言的意义体系反映了语言使用群体对于世界的认知,同时它又会反过来塑造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是自然界的产物,晶莹剔透,象征纯洁与顽强。冬奥会是国际运动员竞技的舞台,同时也是各国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吉祥物的名字中加入“冰”的元素,既符合冬奥会举办的大背景,也传达了主办方希望各位运动员秉持初心、公平竞技、和睦相处,一起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墩”意为敦厚可爱,契合熊猫的形象,“墩墩”寓意着运动员健硕的体魄、顽强不屈的意志力以及一往无前、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冰墩墩”是奥运会主办方对奥运会最美好的祝愿。
四、中国文化传播路径
(一)深入挖掘,求同存异
中国文化历经上千年的沉淀,形成了独树一帜、内涵丰富的完备体系,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从来不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以民族精神为依托,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选择色彩鲜明的文化符号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新形象。然而中华文明体系庞杂,需要进行细致梳理,让束之高阁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鲜活起来。例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名人符号,《诗经》《春秋》《红楼梦》等古籍符号,无为而治、大道至简、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哲学思想符号,八大菜系等美食符号。这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符号都可以成为中国的名片,让古老的文化焕发生机。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绵延千年,原因之一便是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懂得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中国的丝绸、养蚕、缫丝技术远播海外,西域的西瓜、葡萄、蚕豆、汗血宝马、舞蹈、乐器等也传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今的规模。中西文化交流在唐朝达到顶峰,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长安拥有各国的农作物和佛教、基督教文化,各国贵族富商在这里聚集,一时之间形成了博采众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交流盛世局面。
唐朝这种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为新时代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借鉴意义,《功夫熊猫》、冰墩墩里中国元素的完美融合成为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他们在促进文化传播的同时让我们树立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二)科学技术,保驾护航
文明的交流碰撞离不开人类社会实践的传播行为。符号是文化的载体,科技是符号传播的物质基础。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文化传播打破了时间、地域的藩篱,呈现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态势。2D、3D、4D技术的发展让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如熊猫、功夫等登上大荧幕,呈现在世人面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高科技的运用让全球观众“同时在场”的愿望得以实现,科技的发展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汇在一起,热烈浓厚的现场氛围让各族人民沉浸在这场视觉盛宴中,文化差异也得到了淡化。冰雪五环展示环节,墨水从天而降,汇聚成黄河之水向观众奔腾而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画面呈现在世人面前。水墨文化、黄河文明与奥运文明通过科技得以结合,文化独特的展现形式更是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的科技文化水平。科技元素的加入拓展了文化的传播范围,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让古老的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五、结语
《功夫熊猫》的成功代表着美国主流电影对中国形象塑造的新变化,奥运吉祥物“冰墩墩”的成功出圈是中国对自我形象建构和文化传播的一种积极尝试。恩斯特·卡希尔认为符号化的言行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文化符号是民族形象的名片,具有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国想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就要认真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以科技手段为依托,向世人展现中国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