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南美民族民间舞蹈马兰博为灵感创作的音乐作品

2022-02-23邓一唯

名家名作 2022年23期
关键词:八分音符马兰南美

邓一唯

一、南美民族民间舞蹈马兰博概述

南美民族民间舞蹈马兰博(Malambo)与踢踏舞类似,是注重脚步动作以及腿法变化的舞蹈,其精髓在于脚步动作有力。有一种说法:马兰博舞者是穿着高乔靴子的踢踏舞大师。马兰博的伴奏音乐通常没有歌词,旋律完全基于节奏,运用挥鞭、敲鼓、皮靴的足跟击打地面的声音而产生的律动,便是马兰博舞蹈音乐的伊始。在融入器乐演奏之前,舞者用自己的肢体律动谱写音乐舞蹈节奏。马兰博舞者通常是男性。在篝火晚会、节日庆典以及婚礼等场合,潘帕斯人民用马兰博攀比体魄,舞者越强壮灵活,越能做出高难度的舞蹈动作,便越受到众人钦羡。因而马兰博舞蹈音乐最大的特点便是节拍点与节奏型。

马兰博舞蹈音乐多用6/8拍记谱,基本节奏型有六组,每组都由两个小节组成:1.按照八拍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等分,由十二个八分音符组成;2.按照6/8复拍子节拍特点进行等分,由四个附点四分音符组成;3.按拍点组合,由四个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后称前四后八)组成;4.在第三组的基础上,前三组由前四后八的节奏型组成,最后一组为三个八分音符;5.以小节线形成对称的节奏型,第一小节为前四后八+三个八分音符,第二小节为三个八分音符+前四后八;6.较前五组相对复杂,第一小节由三个八分音符+前四后八组成,第二小节由前四后八+前八后四组成。作曲家将这些简单的由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结合成的节奏型循环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强拍常规出现在每小节第一拍、切分强拍或长音位置,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作曲家可以移动重拍的位置或者增加重音的次数,达到更有力度的律动效果。

马兰博作为南美洲著名的舞蹈类型之一,舞蹈风格与律动为音乐家们的创作带来灵感,音乐家们将马兰博律动的音乐特色与作曲技巧、器乐演奏技法相结合,从而诞生了一系列具有南美民族舞蹈特色的音乐作品。

二、以南美民族民间舞蹈马兰博为灵感创作的器乐独奏作品

(一)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的钢琴作品

20世纪阿根廷作曲家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的作品在拉丁美洲音乐史上拥有崇高地位。在他的早期创作生涯中,大量的钢琴独奏作品里都能发现南美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其中,运用马兰博舞蹈节奏元素创作的音乐作品也占有重要的篇幅,在《阿根廷舞曲》《十二首美洲前奏曲》《第一钢琴奏鸣曲》中,马兰博舞蹈元素十分明显。

吉纳斯特拉早期创作的钢琴小品《阿根廷舞曲》,以马兰博舞蹈的基本节奏形态为蓝本,全曲的律动几乎都取自这个舞蹈,经过有序组合和段落反复,将音乐的跳跃感和舞曲灵动的性质发挥得淋漓尽致。《阿根廷舞曲》由三首小品构成,三首作品都是在阿根廷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其中第一首《老牧羊人之舞》和第三首《热情的牧羊人之舞》取材于马兰博舞蹈,作品中大量穿插马兰博舞蹈节奏模式。例如在第一首《老牧羊人之舞》中,出现了马兰博舞蹈基本节奏中的1、2、3、5四组节奏模式,这也是马兰博节奏型中最简单的节奏形态,每一组两个小节持续四拍,1、2、3组是两小节以节奏型完全一样的模式展开循环,第5组采用的是以小节线做对称的模式展开节奏循环。《老牧羊人之舞》直接运用连续八分音符组成的马兰博舞蹈节奏,配合高声部大三度音程与二度下行叠置,低声部五声分解进行有组织的音高形态,这种将节奏型与音高音区变化的有机结合是使得这个作品在音响效果上形成统一的重要元素,突出了马兰博的舞蹈音乐特色,描绘出了南美动感热情的音乐舞蹈的形象。而在《可爱的少女之舞》以及《热情的牧羊人之舞》中则结合了马兰博舞蹈的全部六种节奏模式。作曲家除了用到马兰博舞蹈基本节奏型外,还运用其中多个节奏型组合或者添加休止的手法从而产生新的节奏模式,因而达到整首曲目虽节奏简单但是节拍点律动密集,节奏感强劲有活力,近似于无穷动的音乐效果。在第三首《热情的牧羊人之舞》中,作曲家在搭配高低声部的律动时,运用了加入休止或改变长音时值的方法,以达到改变重拍位置调整律动规律的效果。这首作品以6/8拍记谱,6/8拍的节奏规律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个拍子,小节两个拍点,强拍出现在第一拍和第四拍的位置。而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个拍子的节拍还有3/4拍,但三拍子的节奏的特点是每个小节三个节拍点,所以在一组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型里,3/4拍的强音位置在第一、三、五个八分音符。作曲家通过不断改变和增加强拍位置,在听觉上产生不断切换紧缩与拉宽的感觉,在6/8拍常规节奏型3+3的模式与3/4拍将6拍子等分为2+2+的模式进行交替,增加张力后自然地将音乐推向高潮,大大提高了乐曲的灵活性与趣味性。

钢琴作为键盘乐器,其发声原理是演奏者触摸弹奏琴键触动榔头敲击琴弦发出声响,作曲家挖掘了钢琴作为打击乐的属性,从演奏技法上表现热情洋溢的舞蹈,多用不协和音程和弦与双调性来减弱旋律感与进一步增强律动,并且运用刮奏、音块等非常规演奏方式进行热情的表达。吉纳斯特拉在1946年发表的《十二首美洲前奏曲》中,第三首《克里欧拉舞曲》也存在鲜明的马兰博节奏型,但不同于《阿根廷舞曲》,这首作品高声部与低声部均使用马兰博节奏型,高低声部时而使用完全一致的马兰博节奏型,时而使用不同的马兰博节奏型,从而产生重音在高低声部同时出现与高低音区重音交错出现的节奏感,节奏在节拍规律与错落有致中稳定进行。在此基础上,作曲家将高低声部的旋律线条安排在不同调性,高声部按节奏型演奏C大调(后发展至a小调)正音级转位六和弦,低声部则按节奏型演奏全部由黑键组成的二度或不规律音组,这种双调性的手法极大地突出了音乐的不协和感,在听觉效果上大大降低了横向旋律线条和声进行的变化,纵向律动节奏感尤为突出。

(二)阿塔瓦尔帕·尤潘基的吉他作品

阿塔瓦尔帕·尤潘基出生于1908年,是阿根廷歌手、词曲作者、吉他手和作家。他是推动20世纪60年代存在于拉丁美洲的“新歌运动”的重要音乐家之一,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阿根廷民谣音乐家。尤潘基的创作生涯横跨60年,他的作品是农村和城市音乐文化之间的桥梁。尤潘基深入民间,搜集了很多歌曲与旋律进行演唱与创作,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采用一些新材料进行创作,积累了相当多的音乐作品。尤潘基最著名的作品有《可怜的东西》《农夫的米隆加》《印度小径》《石头的查卡雷拉》《波特苏埃洛的回忆》等。南美民间民族舞蹈马兰博元素自然出现在尤潘基的作品中,专辑Piedray Camino收录了尤潘基1936年到1947年创作的以南美民族民间文化为背景的音乐作品,其中有一首名为Malambo的吉他独奏作品。这首作品的演奏时长大约3分钟,作曲家通过以乐器弹奏技法为主的方法进行创作,在技巧上结合吉他作为弹拨乐的演奏技法,采用拨弦、扫弦、轮指、打板的技巧,整首作品充满活力。虽然全曲旋律十分简单,但听觉效果以及表演过程相当精彩。呈示段的主题旋律蕴含着两个非常简单的动机——bBC-bB和C-D-bE,全曲运用马兰博舞蹈节奏型。在呈示段中,运用简单的单音和双音在主题上配合简单的马兰博舞蹈节奏中第一、二种等分节奏型,以连续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型加休止连接活跃的八分音符开始全曲。作曲家没有运用太多的作曲技巧,多用并行、贯穿、分列、综合句法,乐句乐段规整方正,但这首作品对于演奏者的技巧要求是比较高的。同样的旋律而演奏技巧变得复杂,便是发展段开始,马兰博节奏型的变化开始丰富,直至结束马兰博舞蹈的感觉都十分明显。相较于呈示段的拨弦,从发展段落开始,扫弦、轮指相结合的高难度技巧明显增多,而这些技巧大大提升了作品的灵活性与舞蹈的特质,马兰博舞蹈的奔放热情在活力四射的音乐演奏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吉他演奏家罗伯托奥塞尔曾在塞尔维亚举办的第十届国际吉他艺术节表演该曲目,并在曲目末尾加入拍打面板的技巧,简洁有力。这首吉他作品篇幅不长,从头至尾围绕主题旋律展开和声与演奏技巧上的变奏,在旋律与节奏上都添加,复杂的改编,考验的是演奏者在演奏技巧上的功力,正如马兰博的舞姿讲究流畅自然、一气呵成,灵活的双腿是马兰博舞者的财富,舞者双腿循环做着复杂的环弧动作时,没有任何扭捏而多余的动作。

三、以南美民族民间舞蹈马兰博为灵感创作的协奏组曲与交响乐

交响乐与协奏的创作难度要比器乐独奏作品难度更大,作品的音响效果也更为丰富,在众多交响作品与协奏作品中,有少量以南美民族民间舞蹈马兰博为灵感创作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有吉纳斯特拉于1943年创作首演的独幕芭蕾舞剧Estancia中的第四乐章终篇Malambo以及杰夫·马努基安的Malambo。

吉纳斯特拉的创作生涯中,除了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还创作了3部大型歌剧、3部舞剧、6首管弦乐曲、5首器乐协奏曲、4部室内乐作品。其中名为Estancia的管弦乐组曲是吉纳斯特拉通过对高乔文学作品中对乡村民间舞蹈和城市音乐的引用,唤起了作曲家对家乡美丽景色的记忆。该作品于1943年以四乐章管弦乐形式首演,1952年以芭蕾舞剧形式首演。吉纳斯特拉在创作这首作品的过程中,为四个乐章提取了四种舞蹈,分别以I.土地工人、II.小麦舞、III.牧羊人、IV.终篇马兰博用作组曲名称。芭蕾舞剧Estancia讲述的是一个来自城市的男孩爱上了牧场主的女儿的故事。起初,恋情是片面的,因为女孩发现男孩没有骨气,至少与勇敢的高乔人相比是这样。然而,到了最后一幕,男孩在他们自己的传统比赛中击败了高乔人,赢得了女孩的芳心。这部作品后来经常以交响乐作为表演形式。结尾乐章受到阿根廷高乔人华丽的马兰博舞蹈的启发,已成为吉纳斯特拉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杰夫·马努基安出生于1953年,是来自美国的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曾担任阿根廷图库曼剧院管弦乐团、犹他州盐湖城山间古典乐团、盐湖城威斯敏斯特室内乐团和犹他州清唱剧协会的艺术总监。在阿根廷工作的十年间受到南美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在回到美国后创作了交响乐Malambo,在这首作品的注释中,他写道:

在阿根廷图库曼省管弦乐团担任指挥工作,生活近十年后,南美的民族音乐中具有传染性的节奏渗透进了我的音乐创作。阿根廷最为人熟知的是探戈。但那个国家拥有的远不止探戈,还有赞巴、恰卡列拉、坤比亚等都是阿根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里奥尔文化。我选择在此创作这首大型交响作品向马兰博舞蹈形式致敬,马兰博舞蹈的原始能量和质朴的民族风格是一种引人瞩目的元素。屈服于这种魅力,我承认写我的马兰博版本是一种运用交响乐形式呈现舞蹈作品的一种努力,而不是一种放纵或消遣。

这首作品的管弦乐队编制为:短笛、2支长笛、2支双簧管、英国圆号、短笛单簧管、2支单簧管、低音单簧管、2支巴松管、低音管、4支法国号、3支小号、3支长号、大号定音鼓、5个打击乐器、钢琴、竖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贝斯。这首作品以6/8拍记谱,速度表情标记为狂热的快板,整首作品从谱面上可以看见大量的跳音记号、重音记号以及弦乐pizz拨弦的技法,马兰博节奏型贯穿在整首作品的各个乐器声部,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作曲家在大量使用重音记号的基础上加入sf、f、ff、fff的力度记号,运用休止与跳音,使音乐作品虽旋律线条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有活力的律动下显得流畅且有趣。

四、结语

音乐舞蹈和人民的生活与情感表达息息相关,这也是马兰博舞蹈会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潘帕斯大草原那广阔的土地,与世隔绝的孤独使当地人民需要宣泄,需要自我表达,马兰博连接着南美人民物质世界以外的领域,因而在南美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发展的长河中,音乐家们运用马兰博舞蹈极赋生命力的节奏与热情的音乐元素,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并随着各类器乐的发展、作曲技法的成熟与音乐文化的交流交融,在音乐形式、器乐编排、演奏技巧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形态。

猜你喜欢

八分音符马兰南美
堡中堡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论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卷)之节奏组织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我帮爷爷放绵羊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