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西班牙戏剧与中国黄梅戏的对比研究
2022-02-23吴庆杜贺*
吴 庆 杜 贺*
巴洛克时期的西班牙戏剧和中国黄梅戏都是各自国家的传统艺术,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本文旨在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多维度的对比研究,以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及其独特之处。
巴洛克时期的西班牙戏剧和中国黄梅戏历经了几个世纪的发展,早已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成熟的体系。西班牙戏剧起源于中世纪,最初是以宗教宣传为目的进行传播,在15世纪初逐渐转变为娱乐大众的性质,后来在黄金时代经历发展高潮,至17世纪中后期逐渐衰落。巴洛克时期的西班牙戏剧发展繁荣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这也为当时剧作风格的改变提供了很大动机,与中国黄梅戏第一阶段的剧目风格不谋而合,当时许多剧目都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抗议,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其艺术内涵十分丰富,本文将根据剧目主题、角色、表演形式、语言风格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同时与巴洛克时期的西班牙戏剧进行对比,以促进中西戏曲文化交流。
此外,由于目前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传统戏曲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将针对未来戏曲文化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巴洛克时期的西班牙戏剧
(一)社会背景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的一个时代,最早出现在16世纪后期,最后在18世纪随着其独特风格转变为洛可可式风格而结束。尽管那个时期的文学艺术发展繁荣,但社会情况却不容乐观。当时正值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衰落期(菲利普三世、菲利普四世和查尔斯二世),政治腐败、统治者的无能和对人民的压迫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期间,由于经济和社会问题,西班牙失去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二)起源与发展历程
1.由社会问题引起的戏剧风格变化
在巴洛克时期,严峻的生存环境使人们大失所望,以至于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十分悲观。他们认为生活充满着苦难与斗争,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他们还认为人类的存在缺少价值,死亡是迟早的归宿。[1]这样的思想融入剧目创作中,从而诞生了一系列伟大的悲喜剧作品。人们的消极思想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那些和他们联系密切的伟大人文主义作家,如塞万提斯和洛佩·德·维加等表达出来。[2]
2.发展历程
巴洛克时期的西班牙戏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20年代初,这一阶段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维加、卡尔德隆等伟大剧作家在同封建教会的斗争中,让西班牙的戏剧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使西班牙戏剧走在欧洲各国戏剧的前面。第二个阶段是从17世纪20年代到17世纪末,由于经济和社会原因,这一时期的戏剧开始脱离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优良传统,反人文主义和宗教迷信的思想内容占了上风。在封建教会的残酷迫害之下,西班牙的戏剧开始从黄金时代走向没落了。
3. 现当代西班牙戏剧发展情况
战争过后,西班牙戏剧活力逐渐恢复,新一批戏剧导演集中于改编经典作品和当代作品,但对原著作品的修改产生了危机,让许多观众感到不满。一方面,独立表演团体越来越少,并逐渐失去活力。另一方面,一些表演团体致力于与时代相结合进行创新,表演风格新奇迥异,如La Fura dels Baus,这是一个西班牙戏剧表演公司,他们寻求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美学表演空间,在舞美设计上十分具有创新性。
(三)主要内容
1. 主题
巴洛克时期西班牙戏剧的主题之一沿袭了中世纪的传统主题,即宗教。另一个时兴的主题是尊严,通常讲述一个传统基督教徒是如何维护自尊或者挽回尊严的故事。爱情也是当时剧作的主要主题之一。
2. 剧作特点
此时期的西班牙戏剧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是悲喜剧元素的混合,这是为了促进剧情的自然发展;其次是三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动作和地点;最后是著名的“三幕剧”。
3. 人物角色
这个时期的戏剧不重视刻画人物的心理,而是专注于人物的动作。在角色构成方面,涵盖了社会不同阶级,通常剧目中既有贵族阶级,也有平民阶级。例如在有关爱情的剧目中,最常见的搭配是一位小姐,一位小姐的女仆,一位出身不错的年轻男性和小姐的父亲、未婚夫或哥哥。
4. 语言风格
为了贴近人民大众,这一时期的西班牙剧作家敢于突破传统,灵活使用不同形式的体裁进行创作。例如,用十四行诗来表达等待和独白,或是用十行诗表达哀怨与遗憾。此外,剧作家们还大量地运用民间俗语,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使戏剧因此深爱观众的喜爱。
(四)主要创作者及其贡献
巴洛克时期西班牙戏剧的主要创作者是洛佩·德·维加和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维加是西班牙黄金世纪最重要的诗人和剧作家,他革新了西班牙的戏剧模式,且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共计约1500部,为西班牙戏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不少作品成了传世经典,至今还在舞台上被频繁地演绎,如其代表作《羊泉村》。卡尔德隆是一位西班牙作家以及剧作家,其代表作为《人生如梦》,共计创作了120余部喜剧作品。其作品风格简明严谨,他尽量减少角色,专注于对主角的刻画,因此有着更清晰的主题。此外,他的语言丰富而优美,还运用了许多复杂精妙的比喻,艺术价值很高。
二、中国传统黄梅戏
(一)社会背景
鄂皖自古代起就盛产茶叶,黄梅县自唐宋起就是名茶“团黄”的主要产地,这为黄梅采茶戏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大量采茶女聚集在一起时,采茶戏便应运而生了。明清年间黄梅县水文灾害频发,当地人意识到采茶戏可以作为一门谋生技能在灾年派上用场,于是他们对采茶戏愈发重视。“他们请茶戏名师或一般艺人传授‘七板’‘二行’……及折子戏等技艺……更是地处水灾最严重地区的村民,据他们介绍,村中有70%的农民能唱道情、文曲戏等。”[3]此外,鄂皖地区丰富的风俗习惯也为黄梅戏提供了文化土壤。
(二)起源与发展历程
1.黄梅戏的前身
明清时期,黄梅县的采茶业十分重要,在当地的紫云山和龙平山,经常有大批青年男女聚集采茶,而为了排遣时间,采茶山歌就应运而生了。采茶山歌后来逐渐在邻县间流行起来,与当地其他的民间曲艺形式(如徽调、青阳腔等)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了黄梅戏。
2. 跌宕的发展史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始于明清时期,直到辛亥革命结束。这个阶段是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阶段,黄梅的采茶调传入鄂、赣等省,受当地民间小调的影响,自发形成了一些小戏,后又在小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本戏。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个阶段,由于老一辈艺术家的共同努力,黄梅戏成功从乡野间的小戏蜕变成为国家主要剧种之一。与此同时,黄梅戏受北方其他剧种的影响,在各方面又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第三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的发展一度到达巅峰。这一时期产生了大批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马兰等。
3.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伴随着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传统黄梅戏进入了后严凤英时代,即现代黄梅戏发展时期,也就是黄梅戏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个时期的黄梅戏遭遇了许多发展难题,其中主要有两个难题:适应中国当代经济社会转型和面对多元化的竞争与挑战。第一个难题,“深入一点说,黄梅戏是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百姓文化生活的基本选择之一。而当今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工业经济时代”[4]。第二个难题,是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快捷信息具有更直接的诱惑力,尤其是新媒体领域,如抖音、快手等平台。传统戏曲文化想要紧跟时代还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创新。
(三)主要内容
1.主题
黄梅戏的主题多种多样,但其核心离不开“人民性”,即贴近人民大众生活,因此最常见的主题之一是岁时风俗、节日庆典,如许多传统剧目中描绘了民众在元旦、元宵等节日的热闹活动。此外,许多民间有趣的曲艺形式也被黄梅戏吸收融合,如谜语、酒令、对花等,大大增强了其趣味性和多元性。其他的热门主题还有功名、爱情和礼义孝道等。
2.剧种特色
由于黄梅戏起源于民间歌舞,因此有着载歌载舞的特色。突出舞台动作的特性,与巴洛克时期的西班牙戏剧不谋而合,增添了剧种的魅力。黄梅戏还具有显著的“群众性”,其剧目创作贴近人民现实生活,真实自然,十分富有生活气息,重视观众的情感体验。此外,清秀淡雅、自然流畅也是黄梅戏的一大特色,这在其唱腔、服饰、动作方面均有所体现。
3.人物角色
黄梅戏形成初期,由于主要表演者是底层劳动人民,且受当时物质条件限制,因此角色并未细化,主流表演也是“二小戏”“三小戏”。后随着班社的出现,开始上演整本大戏,角色也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不同的行当所对应的妆容也各有特色。到辛亥革命时期,角色行当被归纳为“上四角,下四角”。后来由于演出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和武二花。值得一提的是,黄梅戏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剧目角色与巴洛克时期西班牙戏剧的角色构成几乎一致。
4. 语言风格
黄梅戏唱词的主体是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唱词结构通常是七字句式或十字句式,有需要时以七字、十字句为基准,可以增删字数,曲调以垛句为主。花腔小戏的唱词相对更加灵活,在三到七字间不等,且中间通常夹带许多无实际意义的字。此外,通常用安庆官话唱念,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江淮官话唱。
(四)主要奠基人及优秀表演家
关于黄梅戏的奠基人大家说法不一,但毋庸置疑的是,伟大表演家邢绣娘和蔡忠贤均对黄梅戏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剧作家陆洪非也在黄梅戏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独立改编或与人合作的《天仙配》《女附马》等作品脍炙人口,唱响海内外,推动了黄梅戏从地方走向全国、从乡野小戏蜕变为传世经典。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也是黄梅戏的重要贡献者,其代表作有《打猪草》《天仙配》等。
三、未来发展的可行性道路
(一)守正创新
1. 与新型文化形式交流碰撞
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因此必须进行创新。传统戏曲可以与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彼此间的共性和特点,为观众提供新鲜感,同时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如西班牙戏剧与中国黄梅戏在人物角色和表演特点上都有共通之处,可以探索同台演绎的方法。
2.着重舞台创新,提供视觉盛宴
现在是科学技术时代,如果能巧妙地应用科技,就能让传统戏曲焕然一新,给受众强烈的体验感。如La Fura dels Baus剧团在作品中采用新技术,以Work in Progress 97为例,这是一个在数字剧院环境下同时在几个不同城市上演的在线演出,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此外,以Ernst Jünger的同名作品为基础创作的《在坚硬的悬崖上》,首次将视频会议作为舞台元素应用在了歌剧中。
3. 剧目创新
传统戏曲要想更加长远地发展,必须加大对剧本的创新力度。黄梅戏行业应当对剧目的新编与创作给予更大重视,在经典剧目中增添新元素,以求符合当代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例如《传灯》《桃花开了》《天上掉下爹》等黄梅戏剧目在全省艺术节中斩获了多项大奖,这都归功于剧作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创作,且表演者也吸收借鉴了现代的影视剧、话剧等艺术形式,赋予了黄梅戏独特的魅力。
(二)突出自身特点
1. 西班牙戏剧
不同于浮夸的意大利戏剧,西班牙戏剧以平民性和真实性为特点,贴近群众的生活,因此产生共情的能力较强。当代戏剧传承发展应当利用这一点,结合时代情况,发挥其优势。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其灵活机动的特点,灵活运用舞台,给观众以更好的视觉体验。传统的“三幕剧”也是西班牙戏剧的一大特色,可加以优化设计,促进戏剧的传承发展。
2. 中国黄梅戏
黄梅戏的特点是清新隽永、流畅自然,当代发展应当根据此特点创新表演形式及舞美设计,给观众更协调统一的观感,同时也能创造新鲜体验。黄梅戏唱腔明快活泼,能够积极地带动观众的情绪,应当突出此特点,促进黄梅戏形成更为鲜明的风格。此外,黄梅戏的表演向来载歌载舞,突出其舞蹈特性也是一个可行方向。
四、结论
本文针对巴洛克时期的西班牙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黄梅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特点、人物角色和作用上体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同时又各有独特之处,这是中西方戏剧文化的一次全新联动,旨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此外本文还针对传统戏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意在为其传承发展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