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与评价
2022-02-23荆林波逯万辉
文/荆林波 逯万辉
引言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不仅是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阵地,更是引领学科发展与学术创新、推动学术研究交流与思想文化传播、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平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期刊规模庞大,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研究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学术期刊出版传播规律,探究新环境下的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方向与演进路径,为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和传播提供助力,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领域的重要使命担当。本文将从媒体融合发展基本现状出发,梳理引发媒体融合的关键技术、期刊发展的基本历程、学科演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外部压力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探讨学术共同体和学术评价机构在期刊转型发展进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期刊良性发展进而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从而为实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和学术期刊自身转型升级提供有效助力。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技术驱动带来期刊出版模式变革
随着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世界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出版的优势在于出版周期短、发行成本低、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并且可以满足读者阅读快餐式、跳跃式、移动式、碎片化、交互性强的需求。继“期刊数字化”和“期刊网络化”之后,随着学术信息共享趋势进一步蔓延,作为新型网络出版模式的“开放获取”期刊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学出版平台,构建众筹、众证、众享、众包“四位一体”的科技期刊开放发展机制框架,可为实现科技期刊出版全流程立体化开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期刊内容建设升级
2020年11月,教育部组织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并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要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标志着新文科建设正式从概念设计阶段迈向实施阶段。
一般来说,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开始,而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则需要以跨学科知识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来实现复杂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来说,需要更加重视和强调以问题意识为中心的办刊模式,围绕学术热点问题或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组稿,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专题研究,以此凝聚期刊内容主旨,打破各学科研究成果拼凑式的结构布局,实现办刊模式由“学科综合”向“问题综合”的转变,成为当前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内容建设路径选择。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历程与趋势演进
(一)学术期刊的数字化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期刊数字化的发展。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软盘、光盘为主要载体的期刊电子化阶段,二是主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期刊网络化阶段,三是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期刊出版全过程数字化的新阶段。
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推动了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繁荣发展。当前,学术期刊已迈入出版全过程数字化的新阶段。期刊数字化已不仅仅是利用数字技术将纸质期刊的内容转化为电子版进行传播,还包括在互联网环境下对期刊的编辑流程、出版发行、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期刊数字化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检索高效便捷、存储方便等特点,还极大提高了期刊编辑效率,丰富了期刊内容的表现形式,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与发展。
(二)学术期刊的免费化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实现了海量学术期刊内容的整合,推动了学术期刊的共享传播,为期刊的免费化发展提供了条件。2002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的发表,掀起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序幕。
德国马普学会等机构正式发起了“开放获取2020”倡议(OA2020),旨在加强与各国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学术期刊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变。截至2019年3月,已有38个国家或地区共136家机构签署了《OA2020意向书》,其中中国大陆共有17家机构加入了该倡议。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及免费化发展,有利于创造公平的学术竞争环境,推动学术成果的自由分享,扩大知识传播范围,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三)学术期刊的平台化
数字时代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了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拓宽了学术期刊的传播途径,促进了学术期刊新型出版传播平台的发展。
数据库出版平台是学术期刊平台化建设的显著特征。学术期刊都建成了面向作者的在线投稿平台,以及面向编辑的实现组稿、审稿、校对、排版全过程数字化的综合性平台。期刊采编平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期刊编辑效率,促进了期刊编辑质量的提高。
新媒体传播平台也是期刊平台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推送最新的期刊目录、文章摘要以及学术动态资讯等相关信息,提高了期刊内容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四)学术期刊的规模化
国外的学术期刊集团化的起步较早,且已形成了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出版集团。如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有《自然》(Nature)等在内的3000余种学术期刊,爱思唯尔(Elsevier)旗下有《柳叶刀》(The Lancet)等在内的约2900余种学术期刊,威立(Wiley)则拥有超过1600种学术期刊。此外,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Sage出版公司等也都是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出版商。
国内学术期刊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虽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但也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学术期刊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整合期刊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集中力量推动学术期刊的质量建设,扩大影响力,同时有利于降低出版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021年5月,由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推动学术期刊集群化集团化建设,以优质学术期刊为龙头重组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导向正确、品质一流、资源集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期刊集群,并打造若干具备较强传播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
(五)学术期刊的特色化
我国已有学术期刊6430种,其中约有人文社科类期刊2300余种,而综合性期刊约有1000种左右,接近人文社科期刊总数的一半。由于部分期刊办刊定位不清,学术期刊,尤其是拼盘式的综合性期刊,“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众刊一面,使读者失去了新鲜感和阅读兴趣。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早已认识到学术期刊这种“学科拼盘”“千刊一面”的弊病,并提出了一系列方案意见。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旨在推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能反映高校学科特点的学术期刊,以求逐步改变高校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
学术期刊的特色化发展有利于发挥期刊的自身优势,打造其他期刊无法取代的个性化栏目,形成品牌效应,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期刊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六)学术期刊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同世界的学术文化交流愈加密切。2000年,中国期刊协会正式加入国际期刊联盟,2004年又被推选为国际期刊联盟董事会成员,2007年“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举行,推动了我国与世界期刊业的沟通交流。加快建设英文学术期刊及推进学术期刊中英文双语出版,是我国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010年,我国设立“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鼓励资助国内优秀学术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有效提高了我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传播水平。
当前,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已不仅仅限于内容语言的国际化,而是发展为选题、组稿、编委、作者、出版发行平台等各方面的国际化。许多学术期刊正是通过吸纳国际编委、接收国外优秀稿件、与国外数据库平台合作以及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平台等方式,逐渐提高期刊的国际化水平。
(七)学术期刊的内卷化
学术期刊评价在我国学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主要形成了四大学术期刊评价体系。A刊评价即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并提出了期刊AM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AMI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2018年评价院又推出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1291种期刊进行了评价,最终评选出5种顶级期刊、56种权威期刊、519种核心期刊。B刊评价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刊评价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R刊评价是武汉大学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
随着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发展,绝大多数高校和研究院所都将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作为科研人员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近年来,许多机构和学者盲目追求期刊评价结果,以期刊是否是“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来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情况愈加严重,致使期刊评价功能出现异化,加剧了期刊竞争的内卷化发展,形成了期刊发稿量和投稿量严重不平衡的局面。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建设路径与评价导向
坚持“破”“立”并举,研究构建科学合理、顺应期刊发展趋势、引导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期刊评价体系不仅是当前期刊界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学术界和学术评价机构的共同使命。
(一)期刊评价的去影响因子化
研究破除“唯影响因子”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测度方法甚至“影响因子化”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重构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引导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正确发挥学术交流平台作用,进而引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学术期刊研究评价工作的重要方向。从影响因子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其结果仅能展示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内所载论文在特定时间段的平均被引情况,而对那些在发表后短期内未被引用但是之后会被大量引用的前瞻性成果就未被统计在内,早在影响因子提出之前,其创始人加菲尔德就提出要理性地使用评价指标,理性地看待其中的零被引论文。
(二)走向分类评价和内容评价
一方面,作为学术期刊发展的指挥棒,开展分类评价,鼓励学术期刊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将是学术期刊评价研究者的必然选择。通过设置分类评价指标,可以避免学术期刊陷入同质化发展怪圈,引导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已在期刊分类评价与特色化建设、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并在开展学术期刊分类评价实践中,密切关注和引导学术期刊特色化建设,重视对先进案例展开重点报道和经验总结。
另一方面是走向内容评价。虽然当前有关于学术期刊评价方面的研究与具体实践在规范学术期刊建设、引领学术研究发展方面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但是与新时代背景下学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盛行的学术期刊评价多依赖于外部特征,对期刊具体内容的涉及仍然较为有限,评价手段和评价维度仍然较为单一,对学术期刊的整个策划过程、研究观点与方法的创新性、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学术贡献等难以展现。虽然近年来不少评价体系中都加大了同行评议的权重,但是仍然存在评价深度不够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术期刊的评价工作当中,评审专家选择标准不够明确,专家库当中的信息不够全面、更新较慢等,在同行专业的选取上,多数情况为领域专家而非小同行,甚至出现专家低于被评价者水平的情况。要开展内容评价,首先需要建立小同行评价机制,深入文本内容层面开展创新性评价,实行“以文评刊”。
结语
本文回顾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历程与演进趋势,数字化、免费化、平台化、规模化、特色化、国际化与内卷化成为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变革的重要方向与显著特征。期刊建设需要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选择最适合刊物自身的发展道路。期刊管理部门和评价机构要加强政策指导和评价引导,特别是需要进一步规范期刊评价机构的评价活动,破除唯影响因子的期刊评价体系,引导期刊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逐步解决期刊现存的同质化发展等主要问题,坚持评建结合,扎实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引领学术研究健康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