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开展幼小衔接

2022-02-23■文/郑

幸福家庭 2022年15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文/郑 妍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幼儿向小学生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及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幼儿各种能力的形成及素质的提升。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幼儿园并没有处理好幼小衔接的各项事宜,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没有形成良好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在知识的学习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开展幼小衔接。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要想高效落实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的要求制定科学有效的衔接方案。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在逻辑思维方面依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如果教师生硬地转变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适应,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从而对其小学阶段的正常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深层次研究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况,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幼儿能够有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迎接小学生活。

二、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性和衔接内容

(一)差异性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最直观的差异便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蕴含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将教育功能融入班级布置、集体教学以及区域活动内部,但小学教育则从教学要求出发,面向学生开展相应的课程教育。针对幼儿园教育而言,其有着极为突出的生活特征,教师在日常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大多采用游戏形式,更加强调幼儿在游戏中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但在小学教育中,最主要的活动便是课堂教学。从评估方法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师应当针对幼儿的参与过程进行科学评估,尽可能避免测验形式的评估。而小学教育既要评估教学成绩,还应当通过各种测验对成绩进行检验。从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往往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能够从各个环节着手为幼儿提供服务,但小学教师则更加注重教学,难以无微不至地从生活和饮食方面给予每一个学生关怀和照顾。

(二)衔接内容

相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小学教学的内容更加系统化,所以幼儿园应当做好知识性内容的衔接,为幼儿更加顺畅地接受小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知识性内容以外,还包括学习方法、行为习惯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教师在衔接工作中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变,以帮助幼儿更加顺利地进入小学开展学习活动。

三、幼儿园教育中幼小衔接科学开展的路径分析

(一)做好学前心理准备

与幼儿相比,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有着极为严重的学前焦虑,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长自身没有形成全面的心理准备,初期没有严格落实对于幼儿的管理,但在发现幼儿自身独立能力相对不足时又产生了一定的焦虑,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提出过于严苛的要求。

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应当加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通过家园共育深化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使家长能够形成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念,进而真正意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充分的了解,家长应当从幼儿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在适当的情况下对幼儿情绪进行合理调整,切实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以切实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性。家长可以制定幼儿的生活时间表,让幼儿在幼儿园大班阶段便逐渐适应小学阶段的作息时间,鼓励幼儿进行自助用餐,并对用餐时间进行管理。有些幼儿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这种不良习惯既会对其正常的就餐时间造成影响,还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其就餐质量,这对于幼儿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配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作息时间表进行动态调整,使他们能够逐渐与之相适应,进而做好学前心理准备。

(二)落实知识的衔接

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只需要初步掌握空间、数字数量基础以及语言文字认知等方面的知识概念便可,并非在幼儿园便全面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家长应当根据现有条件和各方面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幼儿能够广泛阅读各种绘本,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时的幼儿大多对归类及数量等内容有较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形成分配以及数量的概念,比如可以对家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幼儿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拆卸物品、垒高物品、爬高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幼儿不断感知和探索世界的过程。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当尽量选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而非一味被动和机械地学习。

(三)综合素质教育

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应当注重考虑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大班幼儿的阅读时间,促使其专注度及注意力能够实现提高,进而充分实现阅读及学习的高质量结合。因为小学教育更加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堂记录,所以要想提升幼小衔接的有效性,帮助幼儿改正在课堂上说话的不良习惯,教师可以尝试性地提高对幼儿的要求。例如,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减少幼儿在课堂上讲话的次数,帮助幼儿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部分幼儿对于小学具有恐惧感和焦虑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立足于各方面实际情况,引导幼儿逐渐消除对小学的恐惧和焦虑等负面心理,同时还应当科学开展小学课程模拟设计,让幼儿能够提前适应小学教育方式。

以汉字教学为例,幼儿园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可以引导幼儿,先采用整体描红的方式,在掌握技巧之后逐步转变成自己动手书写,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对于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让其能够更加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生活习惯,具体包括如厕及主动饮水等,切实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责任感的培养,使其能够对责任的含义和重要性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为别人服务的各项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和主体性。小学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及规则,幼儿园应当落实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当根据小学教育的各方面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则,并引导幼儿逐步适应并遵守这些规则,为其顺利升入小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业务联系

结合幼小衔接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家长和幼儿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幼儿所进行的交流与沟通能够为教师后续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而小学教师则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固有的教学方案,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在教学方面所产生的各种分歧,是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之一。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教幼儿识字的过程中便可以联合家长,在课后对幼儿生字、生词掌握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同时第一时间向教师反馈,让教师能够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基本情况有全方位的了解。在幼儿正式进入小学之后,家长可以将同样的问题反映给小学教师,让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形成业务上的联系,进而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五)促进个性发展

幼儿园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需要重点考虑情感这一核心内容,幼儿年龄较小,当其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之后势必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与小班的幼儿相比,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其个性发展路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发展幼儿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及身心素质。教师应当尽可能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将其落实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推动其个性的发展。具体来看,教师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应当立足于生活和学习要求,对幼儿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对幼儿进行科学引导,促使其能够对学习生活及周围环境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这对于幼儿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加大力度开展文化素质教学,并保障其教学内容的特色性及丰富性,立足于语文、数学、音乐以及美术等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对幼儿的思维空间和知识面进行拓宽,让幼儿能够基于教师的引导,始终在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上积极提升其素质和能力,进而更好地与未来的小学学习生活相适应。

综上所述,科学的幼小衔接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大班教学效果,使其能够更好地和小学教育相对接,帮助幼儿顺利地向小学过渡,这对于幼儿自身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注重同家长及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做好学前心理准备工作,并处理好知识层面的衔接,让幼儿能够在适应小学教学环境的同时真正融入其中。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