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2-02-23方芳尹莉莉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方芳 尹莉莉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的衔接,也是幼儿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期。由于幼儿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很多幼儿在进入小学后会产生厌学、情绪低落或自卑的心理。正确的幼小衔接能使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变的较为平稳,进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顺利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能够为幼儿的学业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一、幼小衔接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没有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
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阶段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基本是完全不同的。学前期着重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重视游戏教育,从各个领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内容相对小学来说较为丰富有趣。而小学,则是学生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知识积累的关键期。这些差异是造成幼小衔接问题的根源。由于缺少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许多幼儿园老师完全没有以“幼儿为本”的观念,忽略了一日活动的重要性,把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仅仅看成是一种课堂教学,致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大班教育活动“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
(二)幼儿园与小学合作流于形式
目前,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幼儿园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参观,了解小学的校园环境和日常学习氛围,并由小学老师或小学生向大班的幼儿讲述他们的学习经验;第二,幼儿园邀请小学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协助幼儿园和幼儿家长做好学生入学前的准备;第三,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开展幼小衔接过渡的教学讨论。
但是,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的地位不平等以及幼小教师的协作意识不强等原因,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评估等方面,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导致这种交流活动仅仅流于形式。幼儿园教师无法激发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导致幼小衔接效果不佳。许多小学教师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不够充分,不能使幼儿在小学低年级逐步过渡,这也是造成幼小衔接不能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小学教师的关注度不够
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且小学的教学方式也不同于幼儿园,由于许多一年级的老师仅仅知道一些基本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没有太多的了解,造成幼儿不能很好地融入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幼儿进入一年级以后,小学老师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规则,不会过多考虑幼儿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和接受,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老师所讲的许多知识往往都不是很理解。面对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难免会产生困惑和厌学的情绪。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优化途径
(一)规范作息,增强规律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道:“要让幼儿有规律的生活,并有一个好的作息时间。”因此,在幼儿学习方式、作息时间发生变化前,必须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规律的教育。例如大班有一名孩子常常迟到,老师了解到他早上赖床不肯洗漱,常常以迟到为由不去学校,到了幼儿园后也有明显的排斥行为出现。那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老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参与讨论小学生活的各种话题,比如“现在大家都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大家是否知道小学是什么样的作息时间呢?”“小学有哪些学习活动呢?”借此机会,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订新的课程时间表,适当调整幼儿的上课、午休等作息时间,并给予能严格遵守规定的幼儿奖励和表扬。
(二)转变思想,努力做好幼小衔接
要做好幼小衔接,就必须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首先,要明确幼儿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础活动,把教育融入各种活动中去。”这就说明了幼儿园开展一日活动要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寓教于乐。在幼儿园有老师和保育员照顾,幼儿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如厕、饮水等,虽说一天待在幼儿园的时间并不短,但节奏都较为缓慢;小学生则有严格的班级纪律,不准迟到、早退、上课期间不得随意走动,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对幼儿独立性和纪律性要求较高。其次,了解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行渐进发展的过程。父母和老师都应该给予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适应并接受孩子们缓慢的转变。
(三)深化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和小学双方都要积极地合作与交流。幼儿园要组织幼儿体验小学生活,小学老师也要积极与幼儿园老师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孩子在进入学校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例如,在幼小衔接教育中,老师不能采用灌输式教育,而是要引导孩子们自己去体会、去认识,可以让他们戴上红领巾,体验当一名小学生。同时,老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适宜的过渡氛围,减轻幼儿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来让幼儿循序渐进地接受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
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都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等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合理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全面提高师资队伍
幼小衔接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小衔接工作。教育部门可以安排幼儿园、一年级教师参与幼小衔接相关培训,传递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也可以安排幼儿园老师和一年级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让一年级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状况,并在衔接的教学中采取更多的科学措施。
在许多人看来,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毫无关系。事实表明,现实中双方的沟通确实较少甚至完全不存在,这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想让幼小衔接更好地进行,就需要加强二者的联系。可以通过网络为一年级老师和幼儿园老师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让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教学方式等,制订更适宜的教学计划。
(五)家校合作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
幼小衔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幼儿园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父母对幼小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双方共同努力,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出发,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教师和父母要有效合作,加强幼儿的适应能力。小学也要注重幼小衔接,减小过渡期的坡度,循序渐进,注重动、静结合;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与幼儿园建立即时的交流渠道,及时了解、关注、解决幼儿出现的各类问题。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是影响儿童的学业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所以,在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中,必须树立恰当的衔接观念。教师要认真研读《指南》,坚持《指南》的指导思想,注重幼小衔接,降低幼小衔接的坡度,科学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积极做好幼小衔接,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