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桌面游戏”,有效推动幼儿自主性学习
2022-02-23何小凤安徽大学幼儿教育集团合肥高新区悦湖山院幼儿园
◆何小凤 安徽大学幼儿教育集团合肥高新区悦湖山院幼儿园
现代学习理论指出: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游戏中的幼儿是积极主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者,中班幼儿的学习自主性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向进行活动,并能持续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活动。如何以桌面游戏为平台,推动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究的。
一、桌面游戏中自主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在游戏中学,是孩子感兴趣且有效的学习方式。桌面游戏中的自主学习就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意愿及游戏水平,自主选择同伴和桌面玩具,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获得经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游戏水平,幼儿能够在解决问题中“玩中生智”,进而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幼儿园桌面游戏的现状分析
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幼儿在不同能力发展、行为习惯之间也存在差异,如有的幼儿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的幼儿却总表现得很安静、参与性较弱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在当前的桌面游戏开展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桌面游戏的开展过度放任,推动性欠缺
在晨间桌面游戏时,很多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迎接幼儿、接待家长及幼儿安全等常规工作上,而忽视了对桌面游戏的引领。面对幼儿在桌面游戏中的表现,教师对需要观察的对象、内容比较含糊,对如何适当介入、如何把握引领时机等方面存在困惑。在推动幼儿能力发展、提升幼儿桌面游戏质量方面没有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
(二)桌面游戏形式过于单一,灵动性欠缺
桌面游戏自主性较强,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让幼儿自主选择一种桌面玩具进行游戏。而单一的桌面玩具很难体现桌面游戏中的丰富性和灵动性。因此,教师应当跳出传统思维模式,从多维角度推动幼儿桌面游戏的自主性学习,提升桌面游戏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桌面游戏中推动幼儿自主性学习的策略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通过儿童活动去体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儿童学习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本质在于儿童通过活动不断去增加、改造自己的亲身经验。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幼儿的学习是具体的、动态的,他们通过活动亲身体验、感知事物的变化,并在自主探索游戏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增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提升自己的游戏水平,体验自主学习活动的成就感。
(一)巧抓闪光点,互赏互学
在轻松自主的桌面游戏中,教师可在常态下有针对性地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及时给予幼儿确切的肯定和诚恳的赞赏,既可以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大拇指,也可以是集体性的表扬。鼓励幼儿学会与同伴之间相互欣赏,让幼儿由心感受自己被认可,真正萌发继续游戏的欲望,不断提高自身的模仿学习能力和游戏水平。
【案例一】灵动的恐龙
平平拿着不被大家喜爱的软管积塑玩具左右拼搭着,他将玩具搭得很长很长后,拆了重拼。然后拿着它随意摆弄着,将笔直的一长排变成弯弯的弧线。紧接着,平平在弧线尾部上方拼接了一小排,又在它的下方接了几个软管玩具。一句“这是什么恐龙?”他便滔滔不绝地和我们介绍着这个看似简易却神似的恐龙。“好可爱的恐龙,它还会动呢。”“好棒啊,我再来搭一个!”随后,平平又重新完善他的恐龙队,同桌小伙伴也纷纷模仿起来。
幼儿对这款难以拼搭的积塑玩具的兴趣逐渐消退。平平则专注于此玩具,想着如何拼搭自己喜爱的恐龙,最终,在不断的探索拼搭中,他根据恐龙的特性及此玩具的特点拼搭了一只恐龙。教师全面、细微的关注,能随时了解幼儿的游戏动态,通过巧妙的追问表示对幼儿游戏智慧的赏识和肯定,同伴言语的赞赏和模仿学习则是更为深刻的肯定,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玩桌面游戏的积极性。其他幼儿也能自发地进行自主模仿学习,在屡战屡败的过程中学会克服困难,学会持之以恒。
(二)巧抓共通点,互助互学
基于幼儿对桌面游戏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不同,在玩桌面游戏时,幼儿表现出的游戏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可有意无意地鼓励幼儿进行多维度的牵手活动,既可以是同伴牵手,也可以是师幼牵手。例如兴趣爱好相同者同组游戏,彼此互助,统一某主题进行分工合作,将各自搭建好的部分作品进行组合。这种牵手合作的拼搭游戏,能促进、提升幼儿相互学习新的拼搭技能(对称、组合、固定点等)、人际交往艺术(协商、分工合作等)和游戏水平。
【案例二】飞机的升级
几个男孩独自拼搭简易的飞机,投入在自我游戏的情境中。幼儿A:“我搭的是三角形飞机!”幼儿B:“我搭的飞机是火箭式飞机!”幼儿C:“我的飞机可以变形!”老师:“这架飞机能载多少乘客?全班去海南能坐下吗?”幼儿A:“我们可以合并!”幼儿B:“对啊,我们可以组合成一个很厉害的飞机!”“怎么合并?”“你更喜欢什么样的飞机?怎么拼搭又快又酷?”一连串的疑问激发幼儿构造高级飞机的欲望。他们开始分工合作:“我搭飞机的底座!”“我搭飞机的发射器!”就这样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活动,在多次分工组合后,小伙伴们的飞机升级成功了。
在同伴牵手互助的游戏过程中,教师结合观察到的桌面游戏情景,联系幼儿的实际经验,激发幼儿根据游戏的互通点搭建“飞机”,使幼儿在互帮互助中萌发自主性学习。学习如何与同伴分工合作、搭建形体对称,使建构的游戏主体变得富有美感等,促使幼儿在实际验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与同伴共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巧抓相似点,互补互学
学习的过程并非只是对知识的简单获取,思维的发散性、动手的技能性、学习的自主性更为重要。联想思维就是幼儿将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促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灵活,游戏变得更丰富。因此,教师应有选择地投放多种性能的桌面玩具,鼓励幼儿发现游戏材料的相似点,通过联想互补来完善游戏,不断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成效性。
【案例三】找到替代品
幼儿在合作拼搭桌面迷宫。幼儿A:“我们需要添设一张防地雷的太空床。”幼儿B:“太多的吸管很难拼搭!”老师:“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替代呢?”幼儿B:“拿一张纸剪成太空床!”老师:“用什么小颗粒玩具替代呢?”幼儿B:“水管玩具?花生玩具?对了,小颗粒玩具,可以铺成太空床!”幼儿A:“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比较像的玩具进行代替!”说着他们就兴奋地选择适合玩具进行联想、替代。促使整个桌面游戏更丰富。
不同类别的桌面游戏具有互通性和关联性。桌面玩具的便捷和灵动促发幼儿在桌面游戏中能够进行联想。如小颗粒玩具可变性强,弥补了部分游戏材料的局限性,幼儿能根据游戏材料的相似点进行联想,找到游戏所需的替代品,让每种不同的桌面游戏进行互通互补。从而引发幼儿在遇到困惑时,能够自主进行联想,寻求合适的替代物进行游戏。
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幼儿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桌面游戏中的“自主性学习”则是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相互赏识、彼此牵手、共同联想等方式自发自主的学习,能有效促使幼儿主动建构多元化的知识链和经验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