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老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

2022-02-23解金娥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23期
关键词:老年公寓轮椅公寓

解金娥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1.当前形势下我国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

1.1 心理特征

人生步入老年阶段后,随着社交范围的缩减,难免出现跟社会脱节的问题,很多老年人难免孤独、失落,甚至由于子女常年不在身边而导致抑郁的现象逐年增多。这些变化都属于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心理落差会无形中增加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老年人需要安全感,由此衍生出对室内室外环境的防护需求。考虑到老年人的这些身心特征,进行老年人公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社交因素,可以预留出一定的公共交流空间,便于老年人彼此交流,拓宽了社交范围[1]。老年人的行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差,在设计上可以增加现代智能化辅助系统,让老年人的独居生活具有相应的自理能力。

1.2 生理特征

年龄的增加带来的身体变化最明显,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各方面会呈现衰退趋势。首先是听力、嗅觉的丧失,因为神经系统是最先发生退化的;其次,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会退化,主要体现为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差、认知及适应减弱,加上我国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大国,目前老年人患各类心血管等基础病呈现高发态势,这些是老年人最基础的生理特征。因此,公寓设计首先保证老年人的周围环境绝对安静,老年人神经功能退化,睡眠质量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保持安静的环境是基础需求。

公寓设计还要确保温度适宜,老年人身体素质导致怕冷怕热,温度适宜可以让老年人的身体抵抗能力获得一定程度的增强。阳台保证朝向正确获取充分的光照,让老年人接触阳光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公寓内配备各类智能化硬件,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对生活的需求感达到舒适需求双重提升。

2.建筑内外要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特征需求

老年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机能都处于倒退阶段,因此身体与心理会发生巨大变化。针对老年人容易因内外因素导致内心失落、自卑自闭等负面情绪,老年公寓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针对思维能力退化

老年人因为大脑功能发生退化,记忆力会出现严重衰退,思维能力缓慢甚至发生认知受限等问题。设计老年公寓的时候,要确保建筑内考虑老人亲戚或者儿女能够通过监控设施及时发现老人的异常状态,因此,设计之初就要确保建筑物内没有任何视觉死角区域。

2.2 针对身体素质衰退

老年人没有年轻人的充沛体力,老年人身体体力不支,行动步伐缓慢且存在易跌倒的风险。设计的时候首先在走廊及其他位置安装扶手让老年人有支撑抓扶,建筑物内禁止有任何楼梯和台阶的设计,充分预防老年人跌倒事故发生[2]。

2.3 针对听觉和视觉的退化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中,视觉与听觉是最先退化的。因此,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建筑内部利用鲜艳的颜色进行装饰,颜色制造的色觉差让老年人更加清晰地分辨不同场所的功能区域,利用现代化设备制造一些容易被老年人捕捉到的声音,让老年人可以预防突发状况。

2.4 针对心理落差的设计

老年人其实非常渴望社会层面的交流来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社会上的志愿者可以组织老年人近郊游玩,到老年人公寓中展开互动,让老年人与社会不脱节。

2.5 针对突发性疾病

老年人难免发生突发性疾病的情况,例如心脏病发、哮喘发作等,一旦病发,会让老年人丧失所有的行动能力甚至呼救能力。对此,设计必须要增加定时查岗人员,确保老年人的人身安全。

2.6 充分考虑有生理缺陷的老年人

设计建筑物必须考虑到一些本身有生理缺陷或者残疾的老年人的通行问题,这些老年人大多坐轮椅,因此,通行宽度考虑到轮椅,无障碍建筑将轮椅通行宽度设置为63cm。如果将两侧手轮手指和手肘部位的活动空间也设计进去,实际宽度要达到80cm以上,因为还要考虑到门框距离、墙面距离这些因素。

2.7 针对生理上存在缺陷与残疾的老年人

轮椅的宽度在63cm以下,如果仅仅是为了通行,那么计算通行的有效宽度为63cm就足够了,但考虑到握住两侧手轮时手指与手肘的活动空间,及其他墙面门框厚度等因素,实际宽度至少为80cm以上。

3.探究老年公寓建筑人性化设计

3.1 老年公寓建筑功能设计遵循原则

老年公寓是住宅型公共建筑,建筑标准既要符合公共建筑标准,也要在设计中加入人性化设计,增加老年人入住体验舒适度,缓解其精神上的各类不适。老年公寓的人性功能要遵循很多的特殊设计原则:

(1)多样性原则。老年公寓建筑作为公共建筑,其中的某些住宿功能肯定会被压缩,要增加老年公寓的多样化来提升住宿体验。根据需求划分公寓等级,不同的户型结构满足不同经济层次的老年人需求,提供多样的住宿户型,如别墅型或者综合住宿型,让老年人有更多选择层面从而感受到社会对其的尊重[3]。

(2)综合性原则。老年公寓建筑的功能设计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由于老年群体非常特殊,因此公寓不能只针对住宿问题,还要有救助陪护等软辅设计,让老年人在公寓中不仅能健康舒适生活,还能感受到安全。对于建筑内安装医疗功能,遵循不复杂的原则,老年人如果发生紧急医疗情况时,能够确保迅速得到医治,因此简单迅速即可。公寓内设立医疗救助站,配备医护人员为老年人处理简单日常的小毛病。

(3)独立性原则。养老院面向的群体主要是上了年纪、身体不利索的老年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着想,将老年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融入环境设计中,体现对老人细致的关怀,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老年人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空间,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注意个人的隐私空间,设置特殊门铃,防止外人打扰。有的老人视力不好,分不清楼栋,可以在楼外面设计一个辨识度较强的标识[4]。

(4)集中原则。老年人的行动能力迟缓,因此,设置的公寓住所距离电影放映厅、餐厅、娱乐室等空间不可距离过长。中间可以设置很多长椅让老年人有充分休息的地方,对于医疗救助站、库房等不常使用的地方可以稍微设置远些,但也要保证有不同的通道直达其中。

3.2 老年公寓人性化设计

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在上升,因此,老年人对老年公寓中集体居住和生活琐碎的娱乐事项都有了更多的要求。作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居住地,老年公寓要按照要求做到内外分区,合理分配各项区域。

(1)餐饮设计。餐厅是公寓中最重要的设施,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弱,日常的营养搭配都需要在饮食中获得,因此饮食中的合理营养搭配是日常考虑的问题。老年公寓本身要结合老年人的日常身体状况,尽量供应易吸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对于一些患有大病或者胃部不适的老年人可以调整成一天提供4次以上的餐饮。合理饮食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在设计上,要让餐厅的空间更加开阔,很多老年人就餐途中喜欢交流,后者就餐后在餐厅娱乐休息,餐厅内部的卫生以及通风要保证最优。

(2)医疗功能的设计。老年人很多有慢性基础病,因此非常容易发生突发疾病的状况,尤其是平常的运动过程中,甚至吃饭过程中都潜在诱发疾病的因素。公寓内部必须充分保证日常急救措施的基础设计,至少在老年人发病时能够第一时间有进行简单的治疗和抢救,为下一步赶往医院争取到黄金抢救时间。医疗设计功能增多也能为老年人增加安全感,老年人身体机能都在退化,日常外界天气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让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患上头疼脑热,没有基础医疗保障导致小病拖延成大病。老年人本身对医疗性措施的依赖性很强,在此基础上配备日常的医疗设施以及专业医护人员,为老年人解决问题是一种保护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最好方式[5]。同时,医疗功能的设计也能为老年人在公寓中生活增加更多安全感,老年人由于年岁增高,对自己身体不适的敏感度提高,而且自身免疫能力降低,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烧感冒也容易对老年人造成更多的引发病。所以,老年人对医生医院的依赖性更强,更加需要日常护理和医疗咨询,医疗功能的设计能让老年人更加安心地生活在老年公寓中。

(3)电梯间细节设计。我国高层住宅必须配备电梯间,老年公寓的电梯间设置必须要有安全扶手,按钮设计要大,便于老年人观看和按动。电梯内部地板必须要有防滑设施,电梯空间比普通住宅要大,因为很多老年人会乘坐轮椅出入电梯间。

(4)休闲娱乐设计。老年人本身是没有工作状态的,他们的时间非常充裕且无所事事,时间久了精神会感受到空虚与压抑。设立合理的休闲娱乐区域有助于帮助老年人度过闲暇时光,娱乐设施可以促进老年之间的互相交流。如涉及电影放映厅、乒乓球厅、借阅室等可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防止老年人陷入负面情绪。这些设计必须要做到动静分离,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和身体素质不同,过于吵闹或者过于安静都会发生矛盾。

(5)运动设计。针对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弱的问题,必须进行运动方面的设计,通过运动整体提升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很多老年人面临失眠及不消化方面的身体健康困扰,适量运动能够帮助老年人尽快入眠且促进肠胃吸收。运动让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彼此间增加交流。对于公寓内的运动设计,要尽量避免跑步机等导致剧烈运动的设施,可以在日常请看护人员做一些团体性较强的运动,激发老年人参与运动的兴趣,以及设置空闲场地练习太极拳等这类温和的运动。

(6)起居室设计。起居室是老年人日常进行休息的场所,是老年人最常待的地方,因此,起居室的设计很重要,要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起居室安装空调,让室温始终处于最适宜的温度,室内要有充足的采光,并且设置日常应急呼叫设备,将门框宽度调整至80cm,满足老年人轮椅进出的需求。

(7)扶梯扶手设计。老年公寓内的楼梯安装要比普通住宅楼梯更宽,因为老年人可能会需要搀扶,保证两个人共同搀扶可以通过的宽度。楼梯扶手内侧宽度要大于踏步平台,楼梯扶手最好设置为4cm并与墙体之间保留2cm左右的抓手缝隙。扶手设计成两种高度,一种是80cm;另一种是110cm,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老年人使用需求。

(8)局部区域设计。因为老年人中有身体残疾或者智力障碍的人群,如阿尔莫兹海默症患者,公寓人性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人群的需求。多设置绿植放置在走廊拐角,甬道设置几个临时轮椅,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也能获得临时休息。增加阅读书角让老年人随时阅读,在走廊、公共活动空间的墙壁,装饰上老人的手工作品和温馨布置,营造出家的氛围。通过这些局部区域的细节设计可以将老年公寓的人性化设计进行分解,通过细节的递进突显老年公寓的人性化发展。

(9)公共区域的人性化设计。老年公寓的公共空间因为集合了不同身体素质和年龄段的老年人,因此,公共空间设计需要展现包容的人性化设计。在公共区域中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通道的宽度不仅要符合轮椅交错,还要方便救护车直接进来进行施救措施。迂回履行可以适当降低路面坡度,方便轮椅通行,地面设置防滑带。公共区域还可以防止湿巾等随手需要的生活用品,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便利。

3.3 步行道路空间的设计

(1)尺寸。步行空间的尺寸设计既要考虑到轮椅还要考虑到救护车进入,因此宽度至少设置在1.6m~1.8m。设置坡度为轮椅出行提供方便,坡度缓为原则,角度为0.3%~0.5%。如果因为地形位置等特殊因素导致坡度必须超过规定的2.5%,则应有变坡点提示,两旁有高度不同的两种扶手。

(2)安全设计。步行通道要有无障碍设计来保障老年人的出行,步行道地面除了做好防滑还要铺设防水材料,防止地面积水造成人员摔伤。如果是砖地,设计让瓷砖接缝不要过大。有条件的公寓还要实行人车分流,让车行道设计到小区外围,防止车辆对老年人造成干扰,通道安全系数更高。

4.结语

近年来,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不断增多对养老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作为养老必备的养老公寓,实行人性化设计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有力支撑。随着老年人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老年公寓也在不断完善人性化设计。本文在老年公寓设计中,以老年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安全、便捷等各项需求,为我国的养老事业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老年公寓轮椅公寓
前滩禧悦公寓
老人入住老年公寓 权益如何保护
轮椅上的爱
共享公寓
我的轮椅
末日公寓
游学天鹅湖老年公寓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数字公寓
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