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商务英语视听说》为例

2022-02-23

现代英语 2022年22期
关键词:听者图式理论图式

汪 昕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2)

一、引言

听力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听力能力的学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英语听力的教学模式大致如下:听前引入主题,教师讲解听力材料中的生单词,补充做题技巧;然后学生听音频做题,听后教师讲解录音内容和练习题,归纳总结做题技巧、听力技能或者语言点。最后让学生针对所听材料,进行口语输出。

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专家和英语教师试图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中,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其可行性。文章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六单元为教学案例,阐述图式理论在实际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思路。

二、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能力是指在听力过程中辨别语篇里的词句、判断或推断语篇中明示或隐含信息以及理解语篇部分或整体内容所具有的一种语言能力[2]。根据语言学家Anderson的三阶模型,听力理解的要先后经历感知处理(perceptual processing)、解析加工(parsing)和资源运用(utilization)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依存,循环往复[1]。

在感知阶段,听者接受输入的语音信息后,辨析并切分出声音信号里的各个音素。切分出的音素进入短时记忆中加工处理。在解析阶段,听者对在前一阶段输入并加工的语音信息进行编码,依据句法结构、语言规则以及语义原则切分单词、识别语块并构建意义。在运用阶段,听者联系自己的语篇知识和背景知识诠释语音信息的意义,实现对输入信息的理解,并将其储存起来[4]。

听者无法准确理解听到的信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5]。第一,在感知阶段不能从语流中正确地切分音素,进而无法从听到的语音信息中准确地识别单词和建构意义。第二,解析语音信息时,无法按照语块解析语音信息,或是习惯把听到的外语信息即时翻译成母语进行理解。这两个原因都会导致听者解析的速度跟不上说话者的语速。第三,缺乏跟语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专业知识,以及语篇体裁和文体修辞知识,不能准确地预测语篇内容、推断语篇的言外之意或是无法结合语境或社会背景准确理解说话者传递的信息。

三、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它是人的大脑对过去的反应或经验的积极组织,是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已储存的信息对新输入的信息起作用和吸收新输入的信息的过程。具体来说,人在吸收和理解新信息时,要依赖大脑中已有的信息。新信息必须与已有信息匹配方能完成对该信息的解码、编码、储存等一系列的处理。换而言之,图式是不断变化的,也是主动形成的。图式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指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内容图式是指语篇的内容范畴,包括语篇的主题和场景,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专业知识等。形式图式指语篇修辞和文体结构方面的知识。语言图式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能够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和正确率。

与图式论相关的信息处理模式有两种,分别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前者在处理信息时,听者根据输入的语音信息识别单词,然后依次理解短语、整句、段落和篇章。后者在处理信息时,听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自身经验、语篇知识和文体结构等,预测、分析和处理听到的信息。以上这两种信息处理模式相辅相成,同时在语音、单词、句子和语篇等不同层面上共同促进理解。

图式能加强听者的理解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图式为理解听到的信息提供向导和参照,如果输入的信息与听者已有的图式一致,则能够完成理解过程;第二,图式能帮助听者根据语境准确地判断语篇的意思,排除可能出现的歧义;第三,图式能帮助听者积极地预测即将听到的内容[6]。

四、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视听说教程》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听力理解过程和图式理论的分析,不难发现,听力理解就是运用已储存的图式去破解听到的新信息。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需要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帮助学生构建以及巩固新的图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听力时依据已知的图式正确快速地理解新输入的信息。

笔者以《商务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第6单元“Have a nice trip”为例,展示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商务英语本科,英语专业商贸方向或财经类、经管类专业的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这一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之一是理解与商务出行有关的对话和短文。由于文章探讨的是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因此这里着重展示听力教学环节。

(一)听前阶段

第一个听力材料是一段对话,两名公司员工谈论商务旅行中的财务问题,对话中包含了专业术语。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与出差有关的费用问题,因此,在听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因公出差前要填写出差申请单(application form),然后申请商务卡(corporate card),或者向公司借款(cash advance)以支付出差产生的费用,出差回来后,提交报销单(expense account),报销差旅费(reimburse)。并讲解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的含义。

A corporate card is a bankcard issued to companies that is separated from the owner or anyone else within the company for use by company employees.It provides access to either a secured or unsecured line of credit that can be used and repaid for as long as the credit card account is active and in good standing.

Cash advance means companies give an amount of money to employees who are going to take a business trip beforehand.

Expense account refers to an amount of money that employees can spend to travel or buy things relatedto their jobs and which their employers will pay for.

Reimburse means to pay sb.an amount of money equal to the amount that person has spent.

第二个听力材料是一段机场工作人员和乘客之间的对话,发生在乘客在机场值机过安检的时候。这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场景,该场景中用到的单词也不难。因此针对这个听力材料,在听对话前,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回忆值机过安检时的具体步骤外,其教学重点是补充以下在该场景中常用的句型:

Questions asked by airport officers:

May I see your ticket and passport,please?

What's the purpose of your trip/visit,business or pleasure?

Do you have any luggage to check in?

Do you have any liquor or cigarettes?

Instructions given by airport officers:

Please lay your bags flat on the convey or belt.

Empty your pockets of all the metal things and put them in this tray.[3]

并且要让学生大声跟读这些句型,熟悉读音,尤其是句子中单词之间的辅音连缀、连读、弱化、爆破、语句重音、语调等语音现象,必要时,讲解讲解句子结构。补充或激活完整的语言图式,使得学生在理解对话的时候能够迅速辨析出单词,并且根据语块或意群理解所听内容,从而提高理解的速度。

第三和第四个听力材料是议论文,都是针对商务出行提出一些建议。文中句子的长度较长,而且句型结构较为复杂,用词也偏书面化,学生的理解难度比较大。所以,听录音前,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讲解文中的生词,还要给学生补充一定的语篇知识。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议论文常常按照问题和解决办法的逻辑顺序行文。在文章开头部分提出并分析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或者提出建议。解决方案和建议通常是分条叙述,每条方案或建议之间有语篇标记。文章结构一般是总分或者总分总结构,文中句子多采用祈使句或者是提建议的句型。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语篇特点,构建了对应的形式图式,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所听材料的整体结构。

(二)听中阶段

教师播放音频,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完成课本上的听力练习,这些练习都要求学生听懂并理解听力材料中的重要细节信息。学生为了听懂录音内容,需要调动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同时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模式。

学生在理解第一个听力材料时,主要运用该场景的商务背景知识,即内容图式。理解第二个听力材料时,学生要先根据内容图式预测机场工作人员可能问到的问题,然后运用语言图式理解具体语句。由于在听前阶段,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学习了常用句型,并讲解了其中涉及的语音现象和句子结构,所以学生可以很快地完成听音辨意和构建语块,按照意群理解所听内容。在理解第三个和第四个听力材料时,学生需要根据语篇图式,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在文章开头部分,先听懂文章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first,second等语篇标记,逐条理解文章主体部分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的几条建议。

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所听内容,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听力材料布置一个额外的听力练习:

1.让学生写出第一段对话中跟商务出行费用有关的内容。

Sentences relating to financial issues:

Ask her for an application form for the card.

Have company credit arrangements with some major airlines and hotels.

Not all restaurants accept the card,so you may have to pay cash.

Will the company reimburse everything?

Personal items aren't covered.

Make sure you keep all your receipts.

You'll have to attach them to your expense account when you get back.[3]

2.记下第二段对话中机场工作人员所说的重要的语句和乘客的回答。

Questions and possible answers and instructions when checking in and going through security check at the airport:

—Well,any luggage to check in,sir?

—Yes.I want to check in these two carry-on bags and I'll carry this suitcase by myself.I will also keep my laptop so I can do some work on the plane.

—Please pass your luggage through“S Channel”for security inspection before departure.Make sure that you've got no knives or scissors in your carry-on bags.

Would you put all your luggage on the scale,please?

Please go through the metal-detecting gate.

Here are the tags for your luggage,your ticket and your boarding pass.You have a seat in the business cabin.Seat 8B.[3]

3.写下第三和第四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语篇标记和每条建议的关键词。

Questions in activity 3 and 4:

Traveling abroad for work can also expose employees to risks.3

It is not uncommon to get lonely when you are away for even short period of time.3

Discourse marks:

first,second,third,last,one,two,three,four,five

Key words in suggestions:

invest a small webcam,learn about the culture and local activities,visit business,pay calls to customers,visit a company,personal growth and creativity,research the region,call corporate travel department or travel risk management company,not expose your valuables,leave the do not disturb sign on the door.[3]

通过这些练习,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大脑中的图式是否正确完整。

最后,教师不仅要讲解分析四段材料并检查答案,还要带领学生对这四段听力材料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场景词汇、重点句型以及篇章结构进行梳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

(三)听后阶段

为了巩固学生学到的与机场场景有关的句型,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角色扮演,鼓励学生使用刚刚学到的词句,将这些句型长期储存在大脑中,甚至形成条件反射,从而提高听力理解的速度。

此外,还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给来中国出差的商务人士一些建议。通过这个口语任务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商务出行的各个方面和相关的表达方式,并练习如何有逻辑地表达观点,就某一问题提出建议。

这些口语练习能够有效地巩固并扩充学生大脑中的与商务出行有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提建议类的文章的形式图式,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听懂并理解这一主题的听力内容和这一类型的文章,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五、总结

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能够摆脱学生单一的听力理解方式,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侧重词汇、短语等基础语言点的传授,或是考试技巧的讲解,而应系统全面地为学生构建起听力理解所需要的各种图式。在听前环节,给学生扩充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语篇知识,讲解常用或者重点表达方式,尤其关注单词的读音、句中的各种语音现象以及句子结构。这样,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就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图式,同时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模式快速准确地理解输入的信息,即结合听力材料的主题场景和语篇特点,对所听内容进行预判,根据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听辨单词、构建语块、理解句子。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听后总结和口语练习,巩固强化学生的图式。

总之,通过以上实际的教学案例,我们发现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基于图式理论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听者图式理论图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巧用图式,添翼背诵——浅谈图式理论在古诗文背诵中的应用
劳工(外二首)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