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翻译的并行现象对比研究
2022-02-23张佳倩
张佳倩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一、引言
词汇是人类语言和社会经验的结晶,是文章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认知角度的不同,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习惯用的词语表达也有所不同。随着中西交流越来越密切,“汉语热”现象也更加火爆。研究英汉词汇并行现象有利于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减少更多语言偏误的发生。通过对英汉固定表达差异的研究对比,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能更好地促进英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英汉词汇翻译并行现象的比较
(一)词汇翻译的并行现象定义
所谓词汇并行,就是指英语和汉语在描述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时,所选词汇和表达方式不同,但却能在意思上达到一致的一种语言表达。研究发现,这种词汇并行现象在习语、惯用语等形象语言上表现尤为突出。譬如,汉语里常说的“胆小如鼠”在英语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词语,如“as timid as a rabbit”或“chichen-hearted”[1],即(“胆小如兔”或“胆小如鸡”)。二者虽在形式表达和喻体选择上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表达的含义是并行的,都是用来形容人性格胆小,两者是可以互译互通的。再如,汉语里的“倾盆大雨”通过夸张的比喻来形容雨势的猛烈。同样,在英语里也能找到相应的表达,即“rain cats and dogs”表面意思是指天降猫和狗,其实它的通俗表达也是指倾盆大雨,两者所选词汇表达字面意思大相径庭,可语义上却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二)词汇并行现象对比表现形式
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格言等。例如,“害群之马”(black sheep),“爱财如命”(skin a flea for it is hide),“拦路虎”(a lion in the way),“趁火打劫”(fish in trouble water),“如履薄冰”(as if treading on eggs),“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吃饭像只猫”(eat like a bird)。由此看出,英汉双语在习语的表达中,所采用的喻体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三、英汉词汇翻译并行现象对比研究及其因素
(一)地理位置
地理环境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英两国无论是在自然条件还是气候方面都具体迥然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语言表达、词汇选择上也呈现了较明显的地域特征。
1.自然条件
从地理条件来看,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多以陆地为主,地形复杂多样,这也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农耕文化提供了便利。所以,在劳动人民的眼中,“土地”就是生命的化身。在选词造句上多是跟陆地生物有关,多与农业经济接轨。而英国则是一个典型岛国,多海洋,这就为英国的航海、渔业、造船业等提供了殷实的地域条件,因此人们由于长期受海岛生活的影响,语言也多与海上生物、航海事业和“水”有关,从他们常用的习语、谚语表达就可以看出。例如,汉语用“挥金如土”来隐喻花钱无度,极度挥霍。同样,在英语里也能找到与此意义相通的习语。即“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用“土”来隐喻花钱无度,正是体现了劳动人民对土地的依赖,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的体现。而英语用“水”来隐喻花钱无度。尽管两种语言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喻体也不同,但却能在语义上达到一致。
再如,汉语成语“九牛一毛”,英语却用“a drop in the bucket”(字面意思沧海一粟)。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所选喻体不一样,但是都是用到了夸张的表达,语义上都是比喻微不足道的意思。
汉语用“牛饮”来比喻酒量大,喝酒狂野的人。英语中同样能找到类似的词语表达,即“drink like a fish”(喝水如鱼儿)也是用来比喻大口喝酒,豪饮、狂饮的意思。汉语用“牛”来隐喻喝酒狂野的人,是因为中国长期受农耕经济的影响,“牛”是勤劳的象征,是劳动人民必不可缺的劳动工具,牛力气大自然饮水量也大。而英国长期接触的生物也多与鱼类有关,鱼离不开水,所以选词表达也多与海上生物挂钩。
汉语用“趁火打劫”来比喻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刻,趁机侵犯他人的权益。同样英语里也有类似的表达,即“fish in trouble water”(字面意思浑水摸鱼),两者采用不同的喻体来隐喻,但是意思都表示在情况危急时,从中谋取他人利益。汉语用“火”是由于受传统农耕经济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都是靠“刀耕火种”来维持生计。同时,“火”是劳动人民用来做饭的工具。而英国长期靠海来维持生活,自然离不开“水”。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主要还是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2.气候差异
从英汉两国的气候差异来看,中国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类型也比较复杂多样,显著的季风气候和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并行。但同时因地形多样,气候也较复杂。而英国属于典型的岛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同时因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温差不是很大。受气候的影响,两国的植被、经济作物、动物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两国人民由于接触物种的不同,思维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汉两种民族在习语、惯用语表达方面也有不同。例如,汉语常说“雨后春笋”[2],英语用“like mushrooms after rain”(字面意思雨后蘑菇),都是用来隐喻新鲜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两种语言所选用的喻体不一样,形式表达也存在差异,但语义上却是相近的、并行的。汉语之所以用“竹子”来隐喻新鲜事物,是因为中国盛产竹子,且竹子的生命力比较旺盛,生长迅速,人们在初春时节能够收获到大量的嫩竹。而英语用“mushrooms”,是由于英国全年气候温暖湿润,为蘑菇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因此,英国盛产蘑菇,这就是习语选词不同的来源。
(二)社会因素
1.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通常包括社会礼仪、民俗节日乃至封建迷信等。英汉民族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在思维认知和语言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动物认知上,也有较大的分歧。譬如,汉语用“爱屋及乌”来形容爱一个人而关心爱护与其相关联的关系群。英语则用“love me love my dog”(爱我就爱我的狗),两者的隐喻含义是一致的。另外,汉语习惯用“胆小如鼠”来隐喻一个人胆小;英语则用“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兔)。中国人对鼠的认知通常是贬义的、厌恶的[3]。因为老鼠总是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里,且通常都是夜间活动,又是专门偷粮食的罪魁祸首。在中国人的眼里,老鼠都是贪生怕死的形象代表。而英国人有狩猎的传统习惯,兔子常被作为狩猎的最佳之选。兔子本身性格温顺柔和,在英国人的认知观念里,兔子常常被认为是胆小的象征。
由于英汉民族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英汉两国在计量单位的表达上也有差异。例如,汉语习惯用“两”,英语则善于用“打”。因此,汉语习语“半斤八两”和英语习语“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两者都隐喻彼此相当,不分高下的意思(多含贬义)。
其次,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英汉两民族在一些生活习语表达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譬如,汉语“鱼米之乡”,英语的表达是“land of milk and honey”,汉语用“鱼”和“米”来代指中国的饮食习惯,是由于中国的气候环境适合鱼和米的生长,人们日常饮食以鱼、米为主。而英语用“milk”和“honey”来代指英国的饮食习惯。是由于英国是以面食为主的国家,生活多以面包、牛奶为主。汉语“小菜一碟”在英语中表达为“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4],同样是由于英汉两民族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
(三)历史文化传统
英汉民族由于地域不同,文化渊源不同,所孕育的历史文化也有差异,英汉习语词汇的发展也附带着各民族的时代气息。例如,汉语习语“杀鸡焉用牛刀”隐喻为做小事不必花费过多的气力。在英语中也能找到与此相对应的习惯表达,即“break a butter fly on the wheel”(把一只蝴蝶压死在车轮底下)用来比喻小题大做,喻义与“杀鸡焉用牛刀”意义是一致的。从两者的喻体对比来看,汉语的“牛刀”体现了中国还处于小农经济,以传统的刀耕火种为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比较滞后。而英语里的“wheel”(车轮),从侧面折射出了英国已经从传统的农耕社会进入机器大生产的先进工业化社会。从这一英汉习语的对比中,可以折射出英汉两国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尽管英汉两民族历史渊源不同,但是在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例如,汉语成语“挑拨离间”出自《官场现形记》,用来形容在他人背后恶意散布谣言,污蔑中伤他人,搬弄是非;而英语因受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影响,习惯用“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来隐喻经常喜欢在内部搞破坏的人或事。特洛伊木马与特洛伊战争有关。与此故事相关的成语还有“Helen of Troy”(红颜祸水)[5],相传在特洛伊战争中,是由于主人公海伦导致了特洛伊城的沦陷,因此用海伦的名字来隐喻灾祸。同样汉语也有与红颜祸水相关的故事,人们常常用“妲己”来比喻红颜祸水,说她是“蛇蝎美人”,是导致商纣王淫乱成性的罪魁祸首。从这两个习语表达中可以看出英汉两国由于历史事件的不同,所选用的喻体也存在差异。
(四)民族心理
不同的民族,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孕育文化的土壤不同,因而导致不同民族的心理取向也有分歧,导致在某些习语、惯用语表达上也存在差异。[6]例如,汉语“拦路虎”用英语表达为“a lion in the way”。汉语用“虎”而英语用“lion”两者喻体不一样,但是隐喻的内容是一致的。在中国,因为老虎的体态雄壮高大,大部分人对其感到畏惧;但因前额的黑纹与汉字中的“王”特别相似,所以人们称老虎为百兽之王,是勇猛、威武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则习惯把狮子看作百兽之王,认为狮子是动物之首。中国人常说“猛虎出山”“虎虎生威”“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以及“如虎添翼”,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状态极佳。英语中则多与狮子有关,例如,“the lion-hearted”(勇气可嘉)、“social lion”(社会名流)、“as bold as a lion”(勇猛如狮)等。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不同民族对某种动物的联想的心理认知也有差异。“龙”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作为中国的图腾,是祥瑞和威严的象征。中国帝王被称为“龙子”,与龙有关的词一般都是褒义词。例如,“龙马精神”“飞龙在天”“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一世龙门”等。然而在西方“龙”则被视为是恐怖、邪恶的象征,对龙的联想义几乎都是不好的。例如,汉语“望子成龙”用英语翻译为“have great ambitions for one's child”,采取了意译的方法,没有将成语中的“龙”译出来。
其次,对颜色的认知不同。在中国,红色代表着热情奔放。每年过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会悬挂红色的灯笼,在门周围张贴红色的对联,给小孩子红色的红包,一般有吉祥如意的含义。带“红”字的成语和习语也一般为褒义,“红光满面”代表一个人的气色好,脸色红润。在西方,人们视红色含有凶兆之意,习语多为贬义,例如,“give someone a red face”(让某人觉得羞愧)。
四、结语
文章通过分析对比英汉习语、成语以及某些固定短语表达的差异,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探究了英汉民族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文化与语言密切相关,习语的表达承载了英汉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英汉两国语言表达中反映了英汉民族不同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折射出了英汉民族的价值取向。应该从辩证客观的角度去继承与发扬优良的本民族文化,积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语言得到更好的互译互通,减少语言表达偏误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