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硬基本顶下5-1022巷锚网梁索棚联合支护技术应用
2022-02-23李建云
李建云
(霍州煤电集团汾源煤业公司,山西 霍州 035100)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进能源结构的转变,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短期内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1-2]。我国煤矿以井工开采为主,需要掘进大量的地下巷道,据统计,我国每年井下掘进巷道长度已经超过了2万km,因此,实现服务期内巷道的稳定控制是保证煤矿高效开采的前提。为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系列研究和实践,目前已形成了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压缩拱理论等理论假说,以及以锚杆为核心的主动支护和以架棚为核心的被动支护,而对于一些复杂条件下巷道支护常常采用主被动联合支护方式[3-5]。
1 工程概况
5-1022巷为汾源煤业5-102工作面的回采巷道,主要用于通风、行人、运输等。5-102工作面开采5号煤层,位于+1100 m水平,地面标高+1582~+1664 m,煤层标高+1179~+1267 m。该巷道井下位于一采区三条下山南翼,东部、南部、西部为未开采实体煤,东部距小煤窑警戒线最近距离为118 m。5-1022巷设计长度558 m,根据相邻三条下山、5-1021巷及ZK2、ZK3钻孔揭露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煤层整体为单斜构造,总体趋势东高西低,煤层起伏变化较小,煤层倾角23°~27°,平均倾角25°,构造情况简单。工作面煤层走向N9°W~N8°E,倾向SW-NW,煤层节理发育,5-1022巷掘进范围内构造情况简单,不会揭露较大构造。工作面基本顶主要岩性为中粒砂岩、泥质灰岩、粉砂岩,平均厚度17.95 m,不显层理,属坚硬岩层;直接顶主要岩性为泥质灰岩、泥岩,平均厚度4.09 m,不显层理,含粉砂泥质结构,质软;直接底主要岩性为泥岩,平均厚度2.1 m,半坚硬;基本底主要岩性为中-细砂岩,平均厚度5.2 m,裂隙较发育。5-1022巷设计为梯形断面,掘进宽度上3.9 m/下5.0 m,掘进高度3.4 m。
2 厚硬基本顶下锚网梁索棚联合支护技术
2.1 厚硬基本顶下巷道支护思路和原则
(1)及时主动支护原则
5-1022巷掘出后,其表层围岩处于单向自由的受力状态。未支护时,由于巷道直接顶为平均厚度4.09 m的泥质灰岩、泥岩,质软,直接顶岩层易出现碎胀变形,因此,对直接顶泥质灰岩、泥岩施加主动支护,泥质灰岩、泥岩形成支护-围岩主动结构,共同约束巷道变形。
(2)浅层围岩被动强化支护
5-1022巷直接顶易出现碎胀变形,通过工字钢棚对巷道进行强化支护,加强巷道围岩的支护强度,避免巷道浅部岩层大面积碎胀变形。
(3)利充分用厚硬基本顶承载能力
5-1022巷基本顶为平均厚度17.95 m的中粒砂岩、泥质灰岩、粉砂岩,属坚硬岩层,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因此,5-1022巷围岩控制应充分利用平均厚度17.95 m的中粒砂岩、泥质灰岩、粉砂岩岩层承载能力,显著改善围岩结构环境。
2.2 锚网梁索棚联合支护技术
(1)顶板主动支护参数
顶板采用锚杆+锚索+锚梁+金属网联合支护,采用Φ22 mm×2200 mm高强锚杆,每排5根,间排距为800 mm,垫片选用150 mm×150 mm×8 mm拱形垫片,配1支ck2340型锚固剂和1支z2360型锚固剂,预紧扭矩不低于280 N·m;锚索选用Φ21.8 mm×8000 mm钢绞线制作,每排施工2根,间距为1600 mm,排距为4000 mm,锚索托板采用300 mm×300 mm×14 mm拱形高强托盘,配2支ck2340型锚固剂和2支z2360型锚固剂,锚梁选用Φ12 mm×3400 mm、Φ12 mm×2600 mm钢筋梁搭接使用,金属网采用双层网,网片选用900 mm×2000 mm钢筋网片和1000 mm×10 000 mm的菱形网。
(2)帮部主动支护参数
帮部采用锚杆+金属网支护,采用规格为Φ22 mm×2200 mm高强锚杆,每排8根,间排距为800 mm,垫片选用150 mm×150 mm×8 mm拱形垫片,配1支ck2340型锚固剂和1支z2360型锚固剂,预紧扭矩不低于280 N·m,金属网采用双层网,网片选用900 mm×2000 mm钢筋网片和1000 mm×10000 mm的菱形网。
(3)工字钢棚加强支护
工字钢棚采用11#工字钢加工制作,棚间距为1000 mm,背板采用1200 mm×150 mm×80 mm水泥背板。
图1 巷道支护断面图(mm)
3 围岩控制效果
将开发的厚硬基本顶下锚网梁索棚联合支护技术应用于5-1022巷,在巷道掘进后,及时采用十字测试法监测巷道变形,图2给出了5-1022巷掘进后0~120 d的巷道围岩表面移近曲线图。由图可知,巷道掘进后2个月内,巷道变形速度较快,该阶段内巷道顶、底、左帮、右帮变形量分别为105 mm、122 mm、89 mm、81 mm,平均变形速度分别为2.17 mm/d、1.87 mm/d、1.59 mm/d、1.44 mm/d。两个月后,巷道变形速度有所减缓,巷道掘出2~3个月内,巷道顶、底、左帮、右帮累计变形分别为126 mm、147 mm、106 mm、97 mm,平均变形速度均降低至1.21 mm/d左右。巷道掘出3个月后,围岩变形已经趋于稳定,变形速度降低至0.2 mm/d以下,巷道稳定后,巷道顶、底、左帮、右帮累计变形分别为129 mm、149 mm、107 mm、99 mm。综上所述, 5-1022巷围岩变形量均在可控范围内,现场调研结果显示,巷道未发生大的变形。
图2 汾源煤业5-1022巷围岩移近曲线
4 结语
巷道单一支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5-1022巷实际生产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及时强主动支护原则、浅层围岩被动强化支护、充分利用厚硬基本顶承载能力的厚硬基本顶下巷道支护思路和原则,开发了厚硬基本顶下锚网梁索棚联合支护技术。巷道围岩变形情况显示,顶、底、左帮、右帮累计变形分别为129 mm、149 mm、107 mm、99 mm,变形均可控,未发生大的变形,证明了厚硬基本顶下锚网梁索棚联合支护技术及参数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