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出版:
2022-02-23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临床护理措施
书 名:《妇产科护理学》
主 编:冯进,王丽芹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68707
妇产科护理学》于2021年7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妇产科护理学》汇集了全国17所高等院校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教学或临床护理的专家学者参加编写。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从事各层次护理学专业教学人员、在职护士、成人教育及自学高考护理学专业学员们学习使用。《妇产科护理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共二十三章,内容包括:绪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病史采集与检查、妊娠期妇女的护理、高危妊娠管理、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等。《妇产科护理学》共分二十章,第一、二章为妇科护理的病历特点、书写格式及妇科常用特殊检查的护理配合;第三~十七章为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整体护理;第十八章为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第十九章为妇女保健;第二十章为妇科常用护理技术。该书主要特色是:女性生殖系统基础为生理知识与解剖结构,主要框架为护理程序,主要对非妊娠状态下妇女疾病治疗、发生、诊断及发展特点进行阐述,并对潜在或现存健康问题评估,提供有效护理措施,对社会成员及患者进行积极健康宣教。另外,还对计划生育技术科学护理程序、基础知识及常用措施介绍。当前我国社会水平不断进步发展,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人们对身体健康及医疗水平重视度越来越高。妇产科为医院重要科室,常会发生护患纠纷,这是出现护理差错事件重要因素。研究证实,在护理工作人员、护理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护理科室为专业性及实践性重要学科,与科室较贴近。所以,为提升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保证患者满意度,应对护理过程中不足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给出临床针对性护理措施。由于母婴身体健康与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紧密联系,常会忽略工作中问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另外,胎儿、产妇及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整个过程,护理工作风险明显提高。所以,进行妇产科积极护理非常必要,应依据产妇具体状况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患者知识认知度,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将结合《妇产科护理学》一书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临床护理措施,希望降低护理工作安全隐患,为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基础与依据。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①护理人员没有依据操作流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目前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情况较常见,若没有根据无菌技术原则具体操作,或没有向家属、患者及时告知需注意事项,未严密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②业务水平缺乏,由于妇产科工作具有较高专业性,因此对操作技术要求相应提高,如果在护理工作中没有正确评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这会影响母婴健康。③护理文书规范性不高。没有及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体温单记录、入院时间,或完整性不高,并会出现明显漏写、涂改情况,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妇及新生儿身体健康。④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妇产科通常情况下年轻化特征明显,所以在问题处理方面综合能力不高,部分护理水平不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工作责任心,且没有积极有效沟通,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健康教育过程,服务意识不高。
妇产科临床护理措施:①健康宣教。医院应定期组织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及教育活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对提升基础知识掌握度和自身技能操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认真落实安全护理模式,并对科室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这对自身法律意识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并需依据行政法规及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提升自身责任性及职业素养。因此应依据严格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开展各项护理,提升治疗期间护理质量,对患者生命安全保证。②注射管理:依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适宜注射量,但是注意注射过程不能太慢或太快,如果太快,患者心脏承受能力较低,会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对24h注射量记录,之后依据患者病情输液。住院期间保持病床清洁,并进行皮肤护理,注意保暖。若温度偏低,需要进行保暖处理,以免加重病情。恢复过程中,不要剧烈运动,应多高蛋白、低热量食物。③心理干预:患者因对疾病发病原因不了解,会伴明显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交流,给予支持与鼓励,向患者分析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对患者提出问题耐心回答,要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