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探索

2022-02-23刘佩佩

河北画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成都

刘佩佩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

成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灿烂丰富的文化让其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熠熠发光。近年来,随着成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蓉学习和交流。对于留学生来说,学好汉语是其在成都顺利完成学习交流的必备条件,但由于汉语的学习难度大、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因素导致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不佳。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对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本文将从成都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角度进行探究,为成都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以帮助来蓉留学生改善汉语学习效果,尽快适应在成都的留学生活,同时助力成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一、成都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一)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其汉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于大多数外国人而言,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很多留学生在来华之前虽然对汉语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但汉语基础薄弱,不能进行有效的汉语交流。入学后几乎完全汉语的环境和汉语课程内容的难度往往让留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同时陌生的文化环境带来的文化冲击更是让留学生无所适从。鉴于留学生遇到的汉语学习困难和文化环境适应障碍,将极具特色的成都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之中,组织留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寻富有神秘色彩的古蜀文明、享誉世界的饮食文化、悠闲自得的茶文化、精美绝伦的蜀绣蜀锦工艺等风土人情,在轻松的文化交流环境中可以激发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逐渐克服跨文化的适应障碍,从而促进汉语学习、提高对留学生活的适应能力。

(二) 扩大成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成都持续加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建设力度。截至2021 年7 月,外国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已达21 家,诸如奥地利维也纳、意大利米兰等国际名城也纷纷与成都缔结友好关系,《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等重大国际会议相继在蓉召开,持续推动了成都的国际化进程。为了推介成都文化,不断提升成都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成都还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葡萄牙、南非、墨西哥、玻利维亚等多个国家举办“PANDA 成都”系列品牌活动,为海外朋友带来一场又一场成都文化盛宴。同时,不断吸引国际重大赛事和交流项目落户成都,包括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世警会、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还有即将在2022 年6 月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这些活动让成都吸引了世界眼光,提高了成都的对外交往水平和文化影响力,但如何让成都持续发挥文化魅力、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有赖于建设一支稳定的文化传播队伍,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向众多来蓉留学生传播成都地域文化,使留学生在成都受到的文化熏陶比在国外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所得的文化体验更为直接、深刻,同时他们回国后也会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述自己的文化体验,从而不经意地成为成都地域文化的传播者,这样的传播方式影响持续,必将极大地促进成都文化走出去,提升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成都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

(一)绵远悠长的历史文化

成都,拥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作为蜀文明的首府,这里留下了太多古迹遗址供世人探寻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金沙遗址向人们揭示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和青铜文化,出土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等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成都作为当时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繁荣。始建于秦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举世闻名,优秀的灌溉方法体现了古人治水的智慧,在其庇佑下,成都水旱不饥,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三国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影响深远,而作为其代表的武侯祠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在这座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里,三国群英像、唐代三绝碑以及刘备墓等古迹再现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遍植松柏的园林处处彰显着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洁品质。杜甫草堂留下了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等脍炙人口的千古诗篇,望江楼公园的幽幽竹林仿佛映射出女诗人薛涛的倩影,居于闹市中的千年古刹大慈寺透露着玄奘受戒时的心境澄明,夜晚灯火辉煌的琴台路再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热闹景象……

几千年来,来自各民族、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和智慧赋予了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了成都历史文化的极大繁荣。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成都地域文化和谐包容、开拓创新的特质,将这些历史长卷一一向留学生展开,让其了解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留学生增强对成都文化的学习热情,这种文化的吸引力也会促使他们愿意克服汉语学习的困难,努力提高汉语水平,从而融入在成都的学习生活。

(二)独具风骚的饮食文化

作为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成都拥有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而成都又是川菜的发源地和重要的发展中心,自古以来就以饮食兴旺而闻名天下。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晋文学家左思便在《蜀都赋》中对川菜的烹饪技艺和蜀人的宴席盛况进行了生动描述。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成都的美食念念不忘,如陆游的“老子馋堪笑,珍盘忆少城”等诗词充分体现了川菜的魅力。除了经典大菜外,成都还拥有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的小吃,钟水饺、龙抄手、甜水面、麻辣兔头、肥肠粉……这些小吃取材广泛,调味讲究,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饮酒文化和饮茶文化也是成都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早在汉代时期,成都地区酿酒业就极为发达,许多人还专门从事卖酒的经营活动,其中不乏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这样千古流传的故事。至唐宋时期,成都社会经济高度繁荣,酒文化也高度发达,饮酒之风盛行,杜甫的“蜀酒浓无敌”,李商隐的“美酒成都堪送老”,陆游的“酒来郫筒香初压”,均展现了对成都美酒的赞誉不绝。如今,成都的水井坊街酒坊遗址更是充分展现了成都酒文化的演进发展。大量史料记载,茶事起源于四川,在西汉时作为蜀国古都的成都茶叶交易就十分活跃,饮茶成为老百姓日常的生活习惯,西晋时成都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茶馆。随着历史长河的演进变迁,成都积累了深厚的饮茶文化,其精髓浓缩在如今遍布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馆之中。

美食、美酒、美茶,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味蕾体验让留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能够以一种轻松闲适的状态来感悟成都特色文化,了解成都的饮食习惯和风俗也可以克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使留学生适应在成都的生活,避免出现诸如吃火锅喝火锅底料、看到出太阳时茶馆爆满却不知为何这类情形的尴尬。

(三)精妙绝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都造就了文学、戏剧、工艺、民俗、音乐等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成都地域文化中绚丽夺目的瑰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川剧,以变脸、吐火、藏刀等特殊的表演技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烘托戏剧氛围,令人叫绝。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用色典雅,针法繁多,早在汉末时期就驰名天下,而后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清末民初时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在国际巴拿马赛中荣获金奖。竹编、古琴、鱼凫传说、九斗碗习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蜀人的勤劳智慧与独特的地域风情,是留学生深入了解成都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成都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

(一)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体现成都文化特色

高校应从整体设计和规划,开设能够体现成都地域文化特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其纳入留学生的课程体系当中,规定相应的学分,使留学生对成都地域文化进行系统、规范的学习。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汉语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面向全体留学生的成都历史概要、成都饮食文化介绍、成都名胜古迹介绍等必修课程和适合汉语水平较高、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留学生的诸如成都方言、成都道教文化、成都诗歌文化、成都历史街道名称由来等选修课程。这样,可以保证成都地域文化的常态化教学和留学生自主深入学习成都文化的灵活性,使留学生对成都地域文化体系有清晰的认识,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思维和综合文化素养。

同时,高校对外汉语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将成都地域文化相关内容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在课堂教学当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扩大成都文化的影响力。比如在讲授中国的春节文化习俗时,就可以向留学生展示成都武侯祠大庙会、青羊宫灯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介绍大庙会和灯会的历史,让其充分感受到成都本地春节文化习俗的独特魅力。又比如在向学生讲授不同颜色的汉语词汇时,就可以用川剧的变脸脸谱道具展示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根据脸谱的变化用汉语说出其对应的颜色,在轻松的游戏中既掌握了词汇的学习又体验到了川剧变脸的生动有趣。当然,对外汉语教师在将成都特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课堂时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特色文化和教学内容的契合性,选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生动且通俗易懂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将地域文化传播给留学生,使其加深对成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二)编写以成都文化为主的汉语教材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以全国统编的对外汉语通用教材为主,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传播成都地域文化,需要高校成立专门的教研组,对成都地域文化进行充分考证研究,坚持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编写原则,将成都特有的文化资源融入教材开发当中,编写出成套的对外汉语成都地域文化教材,与通用教材构成完整的教材体系。高校可以尝试根据成都地域文化的分类,将成都的饮食文化、诗歌文化等编辑成册,作为留学生的地域文化选修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将成都地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背景置于汉语教程的章节当中,汉语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语境都以成都文化背景来展开,如参观博物馆的汉语语用场景就以金沙遗址为背景、餐馆就餐的汉语语用场景就以成都名店陈麻婆豆腐为背景等。在编写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图片的使用,增强教材的趣味性。这样的教材会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增强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和对成都文化的喜爱。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成都文化体验活动

语言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要想掌握好一门语言离不开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向学生创造良好的语用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应为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内和校外文化体验活动,作为对外汉语和成都地域文化的教学实践,使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运用汉语,近距离感受成都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成都独有文化的理解和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丰富了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受到在成都留学的美好。

在校内,可以开展各类形式的成都地域文化体验节,比如成都小吃节,通过品鉴美味的小吃、欣赏各位厨师现场制作小吃的技艺、参与蒙眼识香料等游戏让留学生亲身感受成都包罗万千的小吃文化。也可以设置成都文化体验兴趣班,邀请专业的老师为留学生讲授蜀绣、竹编、茶艺等传统成都技艺,留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绣品、学会用竹子编制成品、懂得如何沏茶,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也在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提高了汉语水平。

在校外,则可以组织留学生集体参观成都各类博物馆、公园、纪念馆等极具成都文化特色的景点,这些景点是汉语与成都文化有机结合的最佳语境。去金沙遗址探寻神秘的古蜀文明,去都江堰感受古人治水的智慧,去武侯祠领略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情,去人民公园享受茶文化的安逸,去川菜博物馆领略川菜的魅力……将成都著名的景点作为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基地,在寓教于乐中让留学生感受到成都地域文化的特有魅力。高校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布置一定的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根据要求在现实场景中运用汉语完成任务。比如在讲授如何用汉语进行购物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前往成都特产专卖店与店员进行交流,完成购物。在这个过程当中,留学生复习和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汉语知识,同时也接触了成都本地文化,还满足了日常的生活需求,为其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提供便利。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让留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更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成都优秀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为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多样的教学资源,高校应加强重视程度,采取多种策略将成都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引导留学生通过日常的对外汉语学习与实践提升对成都文化的理解,从而顺利适应跨文化的环境,增强对汉语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在成都度过愉快的留学生活,也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来蓉学习与交流,扩大成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成都
学汉语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成都生活
留学生的“捡”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汉语新韵》简介
数看成都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