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的思考与研究
2022-02-23师瑚
师瑚
(作者单位:临泽县文化馆)
改革开放让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这种快速且稳定的发展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达到的。通常认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活动具备三种基本的功能,分别是宣传教化功能、普及知识功能以及精神调剂功能。正是这三种基本的功能,社会文化的发展才可以得益于人民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可以将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三个基本功能看成是三种社会职能,它们对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建设都具备不可小觑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想要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这三项基本功能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因此,可以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并且繁荣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是必然趋势,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的必要选择[1]。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方向和特点
(一)呈现出鲜明的社会化和地域化趋势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想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深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为早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不懈努力。同时,在巩固全面小康发展成果的同时,不能松懈对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在正确的方向上带领着我国文化发展不断前进,让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即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化、方向性以及广泛性。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生活不再局限于某些群体,而是面向所有人,不同社会阶层、学历背景以及社会地位的人民群众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并且积极发展多元化的文化艺术种类,让新兴的网络文学、大众文化以及亟待振兴的民间艺术乘上时代发展的浪潮,在新时代下获得升级和活力,构建起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文化丰富,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文化艺术差异将产生十分有趣的碰撞和交融,这必然滋生出更历久弥新的艺术文化,为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灵感[2]。
(二)逐渐规模化和产业化
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市场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让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得以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的发展长期客观存在。难以避免且必须承认的是,在改革开放依赖,国家和人民群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更加重视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眼光和资源都更多地投入到经济中,力求实现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这种思想和行为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文化水平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但是改革开放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还需要实现我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有效交流沟通,实现文化内外结合,吸收国外文化精华来让我国文化更加历久弥新,真正实现文化的开放[3]。随着文化开放意识的深入,相应举措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在于外国先进文化进行不断地结合,形成了更大的规模。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已经在近年来表现出较为明显特征,即鲜明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当然,文化开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挑战,国内文化艺术受到国外冲击已经十分频繁了,产业化的转型也在促进着人民群众对艺术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
二、新形势群众文化所面临的形势分析
对我国目前的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所处的环境和形式进行分析,可以为后续的发展道路和策略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我国各个发展时期来看,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艺术发展始终处于稳定前进的状态中,我国始终将群众文化艺术当作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前提,并且将其重要性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构成,想要促进文化艺术生活的发展,将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艺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具有社会性质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得到了切实地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将得到极大地丰富,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可以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能忽视群众文化艺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通俗文化的协调发展
在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将文化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对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人们将印象中以及普遍性的看法应用于其上,主观地将文化艺术进行分类。所谓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化,就是指受众广泛、人民群众都十分喜闻乐见,艺术文化内容形式较为通俗易懂的文化艺术活动。这类艺术文化具有共同且突出的特点,就是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表达的情感是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平淡感情,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最为直接的反映。从通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曾经收到很长时间的压抑,由于通俗文化所引起的民情民怨也一度成为群众文化艺术发现的主要限制。因此,在发展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时,必须吸取经验教训,着手于通俗文化的综合发展。
在以前的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中,竞赛似乎是一种共识。只要一提到文化活动,无论是策划者还是参与者,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各种形式的比赛,似乎只有比赛才能做好文化活动,只有比赛才能促进文化活动。但是从长期看来,这种看似热闹紧凑的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价值,这些活动本身具备的意义十分浅显,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贡献少得可怜,比赛中赢得的奖牌或者锦旗对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温暖和富裕来说,只能是沧海一粟。因此,更加具备经常性和普及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应该被推广和提倡,一味的比赛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内涵的缺失,是一种过度的形式主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通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和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艺术活动足够"接地气",让人民群众真正可以从文化艺术活动中得到精神财富和满足,才是新时代艺术文化活动真正的意义和价值[4]。
(二)因势利导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
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是我国社会固有的一种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固有特性将成为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培训的显著优势。社会发展历程中,这种多元化的艺术文化滋生了多种艺术形式和创作成果,为我国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飞升,同时也让人民群众逐渐重视起文化艺术活动的建设和发展,当国外文化冲击我们本土文化时,我们看到的是多元文化的有趣融合无有效交流,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我国文化艺术实现了自身的前进和更新。我国幅员辽阔,具有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所代表的文化各不相同且各具特色,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是我国固有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是我们主观意识所决定的。同时,这种文化多元性将进一步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环节。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培训必须找好自己的出发点,即坚持爱国主义作为核心,以创新形式作为手段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参与到其中,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提升,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5]。
(三)加强文化广场与综合性公共文化中心的建设
构建高效的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播平台,对于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就是文化广场和综合性文化中心。以上这两种传播平台的建设具有较为多样的选择,例如, 如图书馆、 阅览室、 琴棋书画活动室、 报告厅和展览厅等,这些建筑内可以安排很多的设施,并且表现出与群众文化艺术十分密切的联系,充分体现出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因此,重视文化广场和综合性文化中心的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具体来讲,可以根据受众人群的年龄不同来进行区别性的设计,按照不同的重点和原则来对这两种传播平台进行有目的地、针对性的建设。
(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
想要切实地实现我国群众艺术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立足于现实,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和主次分明。我国占地面积广,地理特征复杂,民族构成多样,人口数目稳居世界第一,这些特征毫无疑问地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一定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的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我国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坚定并充分发挥我国文化发展的特色,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已经深入发展到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更广泛的国外文化的涌入,我国传统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也迎来了机遇,抓住这个机会摆脱封闭和单一,充分与国外文化进行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大力发展群众文化艺术,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促进民族民俗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保护,这对于健康文明且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给予文化艺术创作者更充足的动力,鼓励更多符合人民群众审美、具有正能量的好的文化艺术作品诞生,这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在新形势下深入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作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以改革创新作为核心的精神,因为这是前进的动力和源泉,想要实现我国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发展和革新,这种原则和精神是必须长久坚持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社会风气和社会氛围的创建,力求和谐稳定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打造出新时代符合人民文化艺术需求的文化工作队伍,充分满足新时代下文化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结语
经济的富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在越来越先进完备。在物质资料相对来说较为富足的新时代,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也在逐渐升级,人们不再满足于固有的文化艺术活动,对更高层次、更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表现出了向往。面对这种更高的群众文化艺术需求,社会应该加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建设,充分满足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勿松懈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文化艺术的形式来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贡献一份力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是最直接影响人民群众思想意识形态以及精神世界的因素,它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履行“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原则,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对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现状进行具体的了解和把握,切实地抓住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的放矢地进行发展策略的制定。
综上所述,从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特征出发,并对目前文化艺术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制定了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路线,对于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提升群众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