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讨

2022-02-23黄筱云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道德与法治

黄筱云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发展过程中的精髓,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满足心理教学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需求,还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有效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和观念,保证其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起来,打造出一个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具有较强的知性、道德性以及美观性,而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不谋而合。为了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就需联系日常生活、设计趣味游戏、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初步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个人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实现文化自信。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

第一,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未能运用符合学生喜好的教学手段,而这就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如果教师能融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那么不仅可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第二,给予学生正确影响。如今,我国正处于信息时代,学生被网络所包围,可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文化和思想。而这些思想和文化中,既有值得学生学习和传承的,也有错误、消极的。为了让学生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就需逐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能懂得自觉抵抗外界的诸多诱惑。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接

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和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隐藏的情感点,并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独特魅力。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搜集生活素材,在实际生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搭建起桥梁,借此激活其学习热情,使其全身心体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团团圆圆过中秋”时,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了解中秋节相关的知识,了解中秋节所具有的意义和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为了顺利实现这一教学目標,教师就需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从生活中搜集更多适合教学的素材。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技带领学生回顾清明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播放与之相关的生活场景,使其能感知和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为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使其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传统节日的渊源。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中秋节的思乡之情,教师还可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穿越”到古代,去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考试和生活,使其能真正体会思乡之情。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的关联,还能使其顺利消化和积累知识。

(二)创设游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喜欢有趣的游戏,会在游戏里表现得十分积极和主动[1]。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知识、趣味游戏融合起来,使其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理念和独特见解。

例如,在教学“传统游戏我会玩”时,为了让学生能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掌握游戏的方法,实现其社交能力的提高,教师就可在上课时加入多种不同的传统游戏。在具体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传统游戏的具体玩法,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纪录片。之后,教师就可加入游戏环节,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猜猜猜”的活动,展示一些与传统游戏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等,学生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猜到这些游戏的名字。在完成这一游戏后,教师可提供一些有趣的游戏道具,如挑小棒、翻花绳等,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室内游戏。

(三)自主学习,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加入自主学习模式,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能自行去探究和发现[2]。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其从更多的角度和方面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其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时,教师就可加入自主探究活动。在上课前,教师就可从多个渠道搜集和整理我国的民间艺术,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等。在上课时,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观看,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之后,教师就可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进行民间艺术的分类,按照技艺、材质、造型等标准,将民间艺术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并添加在圆形卡片上。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民间艺术展馆或组织,邀请学生选择一个艺术形式进行小组跟踪调查。

(四)融入课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素养、思想、习惯的初始阶段,因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教师就需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传统文化,利用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感化和影响学生。例如,在教学“弘扬优秀家风”时,教师就可在上课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家风是什么?什么样的家风才值得传承和发扬?”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使其产生更多的感悟,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了解《袁氏家训》《颜氏家训》等,开展有趣的“家风故事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结语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其内涵与价值,结合学生的喜好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能主动探究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与作用,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和祖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1(29):92-93.

[2]王丽.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浅析[J].知识文库,2021(18):4-6.

[3]刘汝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求知导刊,2021(33):10-11.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