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中的价值
2022-02-23张伦顺马福静
张伦顺 马福静
摘 要: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联合用药组(41例,采用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再闭塞脑梗死;药物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替罗非班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167-02
脑梗死作为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疾病之一,主要因颅内、颅外血管狭窄或者堵塞所致[1-2]。临床针对脑梗死患者多采用静脉溶栓药物治疗,其中阿替普酶较为常见,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脑血管再堵塞现象[3]。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1例。常规治疗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6~69岁,平均年龄(62.29±2.29)岁;病程1.3~4.9 h,平均病程(2.29±0.12)h。联合用药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7~71岁,平均年龄(62.33±2.32)岁;病程1.4~5.1 h,平均病程(2.33±0.15)h。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经弥散加权成像确诊者;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现象者。
排除标准:表现出活动性出血现象者;在短时间内头部存在严重卒中史以及外伤史者;针对阿替普酶以及替罗非班表现出过敏现象者。
1.3 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合理给予侧支循环改善、强化降脂以及血糖控制等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联合用药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生产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013)治疗,控制静脉推注剂量为5 μg/kg,时间为3 min。完成后,对患者持续静脉泵入,剂量为0.075 μg/(kg·min),时间为1 d。在24 h后,对两组患者实施颅脑CT检查,明确无出血后,采用阿司匹林(生产企业: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3)治疗,1次/d,0.1 g/次,治疗时间为1周。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总有效率,主要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判定疗效。痊愈:患者NIHSS评分获得改善,改善程度≥91%;显效:患者NIHSS评分获得改善,46%≤改善程度≤90%;有效:患者NIHSS评分获得改善,18%≤改善程度≤45%;无效:患者NIHSS评分获得改善,改善程度≤17%,或者表现出增加现象[4]。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统计两组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包括顱外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等。③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总分0~40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5]。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效果比较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预后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用药组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联合用药组NIHSS评分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24 h后NIHSS评分、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针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其中替罗非班应用效果显著,可快速起效、高效抗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的形成。将替罗非班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患者中均可以显著抑制血小板的形成,显著缩小血栓,从而有效促进缺血区域再灌注。将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能够充分实现血管再通,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同常规治疗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治疗前,联合用药组NIHSS评分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24 h后NIHSS评分、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分析原因为,替罗非班可通过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减少血管再闭塞的发生,从而有效改善脑组织损伤,改善脑组织缺血状况,继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用药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邹兴菊,谢雪梅,赵雪,等.替罗非班治疗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穿支动脉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11):42-47.
[2]陈希鹏.探究替罗非班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的疗效[J].心理月刊,2020,15(1):171.
[3]史鹏新.替罗非班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闭塞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446-3447.
[4]赵翠,谢国民,王海峰,等.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24 h内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5):603-604.
[5]闫浩林,刘葛霞.替罗非班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交通医学,2020,34(1):39-40,43.